夢回母校回憶錄之作者感言(三十四)

2020-12-17 道紫玄陽

作者感言:大學十年「校園紀實類回憶錄」從2018年11月中旬開始創作,至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因為還在新手期,每天只能發表一篇文章。

「夢回」母校之學習生活回憶錄,其中的重點在於「夢回」二字上,意思就是做夢的時候回到了母校所回想起的故事,我是個喜歡做夢的人,簡單點說就是愛做白日夢,並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是喜歡白天睡覺,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夢,因為是在白天,所以叫白日夢。跟大家開個玩笑,我最欣賞的一首詩,我寫出來大家品鑑一下: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是臥龍先生寫給自己的,我是屬龍的人,所以我白天睡覺,也是向臥龍先生學習,爭取早日達到那種境界。

剛開始我的寫作靈感如泉湧般不斷湧現,書寫得很流暢。可是文章寫到第二十篇左右的時候,開始有些吃力了,畢竟寫回憶錄是第一次接觸這方面的知識,以前寫的都是小說,題材方面也都是都市武俠玄幻類型,但我的回憶錄愣是讓我寫成了記敘文,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家還記得最開始時,文章的題目是什麼嗎?

叫帶你走進我的母校之黑大風雲十年日誌。對,就是這個名字,我最開始的打算就是把這本長篇的連載原創文學作品,用日誌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可是寫著寫著就不連貫了,只能改成回憶錄,畢竟十年時間真的很長,很多事情很多記憶都已經開始模糊,但也有很多事件是清楚記憶的,所以寫出來的東西,讓大家看的很凌亂,感覺像是零七八碎拼湊起來的,其實大家的感覺沒有錯,我的回憶錄就是用隨筆寫作方式,編撰而成的。每天都不是很連貫,不怕大夥笑話,我寫書或文章一般而言是沒有大綱的,因為那樣雖然寫起來,會很流暢也很規整,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東西,不寫也罷!我要的是那種沒有拘束,沒有束縛,沒有壓力的感覺,我就是個感性的人,並非是一個很理性的人,通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就是一個情緒化很重的人。

我最嚮往的就是自由,如不自由毋寧死的人,所以寫書也好寫文章也罷,每次都是自由自在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思路天馬行空放浪不羈,一句話概括就是隨心所欲,心之所想,行之所動。

我的文章有時很激情燃燒,有時又很低沉煩悶,有時可能會很偏激,有時正能量會很強就像廣告詞寫的,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笑話,是的我就是個笑話。

現在來和大家講一講,下個篇幅的內容,全是劇情介紹吧!因為大學十年中還有很多劇情,很多故事沒有寫到,我準備放在第二篇章中去書寫,本來是想等到轉正的時候,在去改版。可是最近幾天有點寫不下去了,那咱們就提前進入新的創作狀態。

第一篇章是大學十年回憶錄屬於紀實文學到第三十三章就是結尾了給第二篇章埋下了伏筆。第二篇章走玄幻路線,以魂穿的方式再走一回大學路,就像西遊一樣,師徒四人一步一步到西天那樣。魂穿版本的大學十年,還是以之前的寫法書寫,感覺到了依舊會很燃。

就像火焰一樣,熱情燃燒,激情綻放。

我會根據第一篇章的故事進行篩選,絕對不寫重複的故事,可能會進行加工和改編,藝術加工等創作手法來描寫其中的故事。除了穿越外,儘量保持原汁原味的故事情節,使文章還符合校園生活,不加入大篇章的玄幻內容,讓每個年齡段的朋友都能,看的清楚,讀的明白,並且沒有閱讀障礙。

魂穿就像是走進了一條色彩斑斕的隧道,穿越盡頭,方得始終。穿越一般都是一條不歸路,沒有回歸的可能,除非是平行位面的穿越,就像兩條永不交叉的平行線,那樣即便更改了過去,也不會影響到未來。

好了就先說到這,再說下去,就該劇透了。精彩故事就帶明天,等待你去挖掘。

各位書友咱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小升初 難忘母校」畢業感言、畢業照片徵集活動即日啟動
    這階段,在忙碌的學習之餘,有不少六年級學生也給了自己滿滿的畢業「儀式感」,他們有的與多年的同窗好友漫步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拍下一張張創意畢業照,也有的同學有很多的感言,想要「表白」母校……  機會來了,即日起至7月3日,晉江經濟報聯合鹽課堂開展「小升初 難忘母校」畢業感言、畢業照片徵集活動,邀請六年級的小夥伴們一起來曬曬創意畢業照,分享畢業感言。
  •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憶母校·贊母校·祝福母校——寫在鄂爾多斯市一中建校80周年之際 2019-09-19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晃一中校友情系母校 贈書留香
    近日,新晃一中校友、前湖南省侗學會副秘書長、粟裕學研究開創者吳躍軍先生(筆名:水光 網名:亞高原)向母校捐贈了個人著作《眾山集——水光文藝評論選》八十冊。另捐贈了《中國侗族教育史》《東山集》等文學作品三十餘冊。據悉,吳躍軍校友之前已向母校捐贈包括他自己著述或主編在內的多部書籍。
  • 畢業感言:畢業感言佳句
    >畢業感言:畢業感言佳句2016-06-20 16:43: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梔子花開的季節許多年後,我們還會回到我們的母校,還會在某個暮色四合之際走在校園的小路上,靜靜地回首往事,讓曾經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在我們的心中重新感動一次!  8、六年了,陪我走過2000多個日子的可愛的同學,不辭辛勞諄諄教誨的老師,和校園裡的一草一木,跟你們說再見,是多麼的不舍!當我們再度重逢時,又是另一段快樂的開始…… 踏出校門,我不再是小學生。
  • 銅川局一中八旬退休女教師出30萬字回憶錄
    退休20多年的語文教師劉無難老人潛心在家,以時間為鏈條,將自己和家庭的經歷,通過一篇篇回憶文章,串聯成30多萬字的回憶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從老人的回憶錄裡看出了一個國家70年的變遷。老人的回憶錄出版後,全國冰心散文理論獎獲得者、文化記者章學鋒如此評價老人的書,「這是一部真實、生動、具體、廣闊的生命史,是一個知識分子家族的變遷史,也是一群底層民眾的心靈史。」劉無難老人的學生邱瑩對老師印象很深,她說:「劉老師是一個非常熱愛教育事業的人,退休以後,還被學校返聘繼續教學工作。現在80多歲了,還能書寫30多萬字的回憶錄,非常了不起。
  • 研究生畢業季:畢業感言 臨別再回首
    7月,是研究生畢業季,在臨別校園之時,那些師哥師姐們有著怎樣的真切感受與對未來的期冀呢?本文同各位分享清華大學2015屆博士畢業生的畢業感言,願考研學子在師哥師姐的昂揚激情與鬥志之下,激發潛在動力,將考研之路進行到底!
  • 臨近元旦上架,橫掃天涯、卷土這些作者都在感言裡說了什麼?
    上架作為一本小說寫作的一個重要節點,一般作者都很慎重,畢竟這關係著未來的收入。 對應的很多作者都會在上架前,來一篇上架感言。一方面是廣而告之,提醒自己的讀者,小說要進入VIP收費階段了。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公眾期的一個總結,順帶展望一下未來。
  • 三四十年同學聚會感言簡短一句話 老同學聚會感言精選句子
    同學聚會感言精選短句:  1、百般努力終重逢,執手相看,感慨何止萬千。  2、從昨晚開始就為今天的聚會激動,暢想同學見面的情景,很久了,從同學們開始談論聚會已有幾個月的時間,時光飛逝,不覺間已到了相見的日子,心情真的很激動。
  • 《畢業感言》——東升二中9(3)班學生
    感恩母校 點此親啟 致母校: 我們從老師的目光中走遠, 而今又走近,
  • 小學畢業感言作文精選10篇
    小學畢業感言範文一  歲月匆匆,花開花落。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瞬間就要過去了。即將離開母校,即將離開老師,即將離開同學,我心中充滿留戀之情。  忘不了,美麗的母校。在您的懷抱裡,我們從無知變得懂事,從幼稚變得成熟,從膽小變得勇敢。
  • 感恩母校「放」飛夢想——太原市解放路小學畢業典禮
    欄目主任:陳園元 實習記者:常欣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在這個濃情四溢的初夏,為了給孩子們們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6月19日上午,解放路小學校領導及六年級全體師生在會議廳舉行了「感恩母校,「放」飛夢想」畢業典禮。
  • 情系母校||3:南武風採,由我綻放——2020屆校友葉芷君畢業感言
    祝願與希冀學弟學妹們珍惜在南武生活的寶貴時光,增長見識,合理利用時間,感念良師益友,同時也不忘理想與熱愛,探求自我,勇敢追尋心之所向,綻放出獨屬於自己的光芒! 情系母校 || 2:南武風採,由我綻放——2020屆校友張恩畢業感言
  • 小學同學聚會感言 有一種感情叫小學同學
    小學同學聚會感言都很催人淚下。數十年過去,當年還是小小兒童,如今已經年過半百,甚至古稀之年。歲月滄桑,總是感慨良多。在此整理了小學同學聚會感言10篇,供大家參考。小學同學聚會感言精選1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 讀《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
    書名:《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作者:葉霞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5月書號:978-7-5495-7274-8定價:36.00烽火情緣——讀《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王虎一直以來,無論對於抗日戰爭還是接下來的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現存的文字和影視作品大都「旗幟鮮明」,以至於對苦撐抗日主戰場的國民黨領導的戰役和國民黨官兵鮮有敘述,有的話也是以失敗者和反面、小丑的角色出現,也就讓我們缺少更多的視角來看待那段民族危亡中全體國人攜手努力的機會
  • 夢回母校 雲上依依「寄」別離
    長春建築學院雲畢業典禮上,畢業生把自己的畢業寄語一字一字「敲」在屏幕上,「感謝母校和老師四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和教育,是你們的教誨,讓我們的大學四年沒有虛度」「雲畢業典禮為我的大學四年生活畫上了圓滿句號,感謝學校的良苦用心」,畢業生用質樸的話語表達著結束大學生活的不舍之情,以及感恩母校、難忘師恩的拳拳赤子之心。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的畢業「寄」更是飽含溫情和祝願。
  • 說宋詞之三十四:品讀辛棄疾之《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英雄棄疾上節的規範標題應是:《宋詞的那些風流雅事(三十三)志士家國情懷之三蘇軾五談》。此節的規範標題應是:《宋詞的那些風流雅事(三十四)志士家國情懷之四辛棄疾三談》。典故用得密集,可見心情之急切。於是典故和英雄棄疾之間有了張力,有了餘味,有了份量。我一直不太喜歡英雄棄疾喜用典故,此詞屬於例外。明代詞評家楊慎在《詞品》中說:「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我同意。前次,讀到辛棄疾的《破陣子》云:「可憐白髮生!」此時讀到《永遇樂》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李公明|一周書記:作為呈堂證供及史料的……回憶錄
    回憶錄在英國圖書市場上是鋪天蓋地,在各種暢銷榜的前十名中通常佔了六七個席位;在美國則是以回憶錄涵蓋的範圍如此之廣而取勝:從名人回憶錄、悲慘經歷回憶錄、狗狗回憶錄、毒品回憶錄、古怪母親回憶錄、解剖屍體回憶錄、在移民家庭長大回憶錄、豪華餐廳女服務生回憶錄、各種體育隊粉絲和樂隊粉絲回憶錄、和平隊聾人志願者回憶錄、在脊髓灰質炎溫泉康復院治療回憶錄,還有患廣場恐懼症、幽閉恐懼症、隧道恐懼症的回憶錄到「噱頭文學
  • 最後的母校
    QQ群裡發表感言。同學們微信上傳來的母校,爬滿青藤的學生寢室、殷紅挺拔的教學樓、肆意瘋長的足球場野草、貼滿獎狀的牆壁、埋頭苦讀的小師弟小師妹們,還有俯身輔導小師弟小師妹們的老師……一切都是那麼親切!從1987年8月到1990年7月,我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三年艱苦而美好的時光。儘管母校已是物是人非,更加現代化了,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但26年來,我對母校的惦記之情反而一年比一年濃厚。
  • 回憶錄:最打動人心的,是充滿人性的瞬間
    外加上閱讀回憶錄本身也是一種舒適的體驗——如果你正在讀作者描繪的充滿麻煩或失序的家庭,而你也正在經歷同樣的家庭麻煩和問題,那麼你將會因此得到某種紓解。每當我審回憶錄的稿子的時候,我總是誠惶誠恐。我總是害怕會在稿子裡發現什麼,使我不得不去打擊作者的自信,良好的自我感覺,以及珍視的價值觀。
  • 2012屆研究生畢業生深情留言話別母校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傅博 魏巍)為了銘記那些令人感動的真情瞬間、抒發畢業生感恩母校的美好情懷、唱響南開學子未來人生的青春旋律,近日,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啟動了2012屆畢業生畢業感言徵集活動。活動受到我校畢業生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同學們在畢業留言簿中寫下了自己對校園生活的獨特感受和對母校、恩師和同學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