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
作者:葉霞翟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書號:978-7-5495-7274-8
定價:36.00
烽火情緣
——讀《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
王虎
一直以來,無論對於抗日戰爭還是接下來的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現存的文字和影視作品大都「旗幟鮮明」,以至於對苦撐抗日主戰場的國民黨領導的戰役和國民黨官兵鮮有敘述,有的話也是以失敗者和反面、小丑的角色出現,也就讓我們缺少更多的視角來看待那段民族危亡中全體國人攜手努力的機會。
蔣介石領導的抗戰中,湧現出了大量的忘我、勇猛的將領和戰士,據不完全統計,抗戰八年中,國民黨有271位將領(上將19人,中將81人,少將171人)犧牲殉職,陸軍總共陣亡、負傷、失蹤3211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他們的事跡也開始出現於大家的視野中,這其中也包括各種媒體、訪談、書稿的問世,這本《天地悠悠:胡宗南夫人回憶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以胡宗南夫人的回憶和紀念來從另外一個側面觀察胡宗南這位國民黨高級將領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舍小家而顧大家;在兩黨兩軍激戰的時候,痛苦多而歡愉少;在安度靜養的晚年裡,去迷茫而有信仰。本書從一個側面反應了胡宗南有情有義、兒女情長的一面,讓我們看到軍裝背後那個對心上人也曾柔情似水的有血有肉的一面,葉霞翟女士對於胡宗南的回憶,透露出了他們「真誠的愛、長久的信任,以及不畏艱難的努力。」
鑑於胡宗南的特殊身份,相信書中有很多細節不便交代,但是從這本書裡我們依然可以了解到那段民族危亡的歷史、二人長久等待的忍耐和歡聚時刻的天倫之樂。胡宗南和葉霞翟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起名:胡為真、胡為善、胡為美、胡為明,從名字隱約也可見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因素和後期宗教對於他們的影響,也是有趣的一幕。
胡宗南黃埔軍校一期畢業,能力出眾,深得蔣介石信任,歷經黃埔建軍、東徵、北伐、抗日、內戰,獲得戰功無數,號稱「天子門生第一人」。然而即使這樣的顯赫身世,在個人生活上的簡樸卻出乎意料。1948年,胡宗南已經官至第一戰區總司令,統轄西北數十萬官兵,可是卻對於自己家屬完全沒有特殊照顧,甚至於令妻兒生活在困苦中。有一年,他們的大兒子胡為真剛剛6個月,由於戰亂和南京的高物價導致營養不良並發高燒,葉霞翟無錢給孩子看病,不得已給胡宗南發電報:「兒病無藥醫,家中要斷炊,奈何?」後來不得不由參謀先預支了一點錢給她們母子。可是後來胡宗南知道了之後卻說:「怎麼你們老覺得家用不夠,你知道我們家的費用已比普通的薪餉高好幾倍了!」
各人生活雖然清儉,可是對於有困難的人卻能伸出援手。在本書附錄長子胡為真先生所寫的《三分之一:先父胡宗南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感言》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事。胡為真為了撰寫回憶他父親的文字,曾經拜訪過澎湖地區已經退休的老士官長劉先生,劉先生談到胡宗南時熱淚盈眶:「你父親生活十分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清苦,可是每個月關餉時,卻都要我把他的薪餉分成三份,各三分之一。一份留在長官部,以供這裡的許多開銷;一份寄回臺北給你母親供家用;另一份送給長官部兩位部屬,某先生和某先生,因為他們兩位都有八九個小孩,食指浩繁,而軍人收入微薄」這樣的作風的確給廣大官兵做出了表率。
返回臺灣後,胡宗南背上了「丟掉大陸」的黑鍋,事實上有主觀、客觀、上、下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實非胡一人可力挽狂瀾的,然而對於種種責難和非議,胡宗南表現得還是比較冷靜,他說:「對於社會的責難願做自我反省的依據,事實真相總有大白的一日,用不到我們去答辯的,目下我們用不到和人家去爭長論短,打筆墨官司,我只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任何毀謗或者責難我既不生氣,也不介懷。」的確表現出了男子漢大丈夫的廣闊胸懷。
1930年(16歲)開始葉霞翟對胡宗南的仰慕到1933年(大三)校園邂逅乃至十年後的美滿婚姻,葉霞翟與胡宗南的愛情故事經歷了風風雨雨、遠隔重洋和戰火的洗禮,時間無法施加影響,故事結局是美好的,讓我們相信了愛情。他們的故事仿佛也在提醒我們:真誠的愛往往要經歷長久的信任以及不畏艱難的努力。
[責任編輯:郭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