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特工熊向暉:潛伏在胡宗南身邊10年未暴露,如何做到的?

2020-12-22 草根歷史

1938年1月初,時任國軍第17軍團軍團長的胡宗南親自到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面試學生;青年戰地服務團主要是由流亡大學生以及知識分子組成,要到胡宗南領導的第一軍服務。

胡宗南早在黃埔時期就發現,從湖南來的學生整體素質都比較高,頗有湘軍的傳統;在成為國軍的高級將領後,胡宗南經常到湖南徵兵,因此對這支青年戰地服務團格外地重視。

在眾多學生中,胡宗南對一個叫熊向暉的青年印象很深,雖不是湖南人,但他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且思想和他比較接近,還對第一軍的歷史了如指掌,所以在面試結束後,單獨約見了熊向暉。

在與熊向暉詳談的過程中,得知熊向暉的父親正是湖南高等法院的院長,胡宗南暗喜,深信熊向暉是他發掘的得力幹將,當場表示,要請熊向暉的父親吃頓便飯;在飯桌上,胡宗南對熊向暉大加讚賞,稱一定要把他培養成黨國的棟梁之材。

在胡宗南的親自安排下,熊向暉進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就擔任胡宗南的副官、機要秘書等重要職務,是胡宗南的心腹。

但令胡宗南沒有想到的是,熊向暉這位他要培養成棟梁之材的青年,其真實身份,竟是一個地下黨,潛伏在其身邊十餘年。

熊向暉1919年生於山東掖縣的一個官宦家庭,在1936年進入清華大學就讀時,就秘密參加共產黨,投身革命;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清華、北大、南開三所高校在長沙共同組成臨時大學,熊向暉趕赴長沙報到。

剛好在這時,長沙成立了一個胡宗南的青年戰地服務團,正在招收有識之士到胡宗南的第一軍服務;與此同時,我黨中央也鑑於當時的形勢,準備開闢一條隱蔽戰線,將一些優秀的青年黨員安排潛入國民黨內部,平時作為閒棋潛伏,關鍵時刻可以起到保衛我黨的重要作用。

於是,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熊向暉,就被安排參加青年戰地服務團,潛入胡宗南的內部。

因熊向暉的為人處世都符合胡宗南的口味,因此很快就取得胡宗南的信任和器重,一路「平步青雲」;蔣介石給胡宗南的密令都是由熊向暉代籤收的,胡宗南下的命令也是由熊向暉起草,經胡宗南審閱後發布,因此我黨對胡宗南的內部情況,了如指掌。

但因在全面抗戰之初,胡宗南對抗日十分積極,沒有太多的精力打壓共產黨,因此熊向暉這枚棋子就一直閒著。

熊向暉作為潛伏在國軍高層的紅色特工,雖然一直儘可能地根據組織的要求:少聯繫黨、一定要做好隱蔽工作的方針,成功取得胡宗南的信任,但危險依舊無處不在。

一日,胡宗南手下負責情報工作的司令部二科科長劉慶曾收到了一封匿名信,稱熊向暉是共產黨的潛伏人員;但劉慶曾沒有把信直接拿給胡宗南,而是先拿給熊向暉。

熊向暉深知第一反應很關鍵,走錯一步可能會因此而暴露;周恩來曾對他說過:在潛伏時,對人可以略驕,寧亢勿卑,卑就被人輕視,難以有所作為,但也不宜過亢;他想到,自己潛伏至今,與黨組織聯繫的頻率極低,尤其是在最初的兩年,基本沒有跟黨組織聯繫過,因此沒有留下把柄。

熊向暉底氣十足,當場就大發脾氣,以強硬的語氣質問劉慶曾,並搬出了胡宗南;劉慶曾深知胡宗南對熊向暉的器重,便不了了之,一場危機就此化解。

1943年開始,隨著抗日形勢的轉變,國民黨對共產黨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加上此時共產黨國際解散;反動派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閃擊延安」,一舉攻佔陝甘寧邊區。

而這個任務,就交給了時任第八戰區副司令的胡宗南。

根據蔣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於6月中旬在洛川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由下屬的三十七和三十八兩個集團軍擔負閃擊延安的任務,進攻時間定在7月9日。

身為胡宗南秘書的熊向暉馬上就掌握了這個絕密的消息,他深知,這關係到黨中央的安危,於是就將這個情報交給我黨的情報人員,並迅速傳到了延安。

7月4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公開電告了胡宗南,將其準備進攻延安的計劃公布了出來;胡宗南和蔣介石得知後大驚,馬上就意識到內部有鬼,並指示熊向暉要嚴查洩密人員。

在熊向暉的精心安排下,最後逮捕了兩個替死鬼,又化解了一場危機。

熊向暉這顆棋子平時冷藏,但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的作用。

1947年,國民黨反動派再次準備進攻延安,正在杭州度蜜月的熊向暉,被緊急召回南京;在胡宗南的臨時辦公室內,熊向暉發現了兩份重要的文件;一份是經蔣介石批准的進攻延安的計劃,另外一份是陝北解放軍的兵力配置情況;此時胡宗南在國防部開會,熊向暉抓緊時間,將兩份文件記錄了下來。

國民黨沒有想到,這兩份文件還未下達到師、旅級的長官,我黨就已全部掌握;隨後,黨中央緊急做出部署,胡宗南只得到了一座空城;當時毛主席大讚了熊向暉,稱:一個人可以頂幾個師。

胡宗南在佔領延安後不久,就派熊向暉到美國留學;同年9月,北平地下黨的一部電臺被特務破獲,還順藤摸瓜挖出西安的一部絕密電臺,潛伏在西安綏靖公署的地下黨相繼暴露,特務還搜查了熊向暉在西安的住所,熊向暉因此暴露了身份。

不過此時的熊向暉遠在美國讀書,胡宗南得知自己的「得力助手」竟是潛伏的紅色特工後,暴跳如雷;最後,國民政府只是中斷了熊向暉在美國的留學公費,並沒有深究,這也成為一個歷史謎團;有學者認為,這是胡宗南故意壓下來,因為如果追究下去,自己也有責任。

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暉轉入外交戰線工作,從幕後走向臺前。

熊向暉是一顆潛伏在敵人內部的棋子,數次挽救了黨,被周總理稱為「龍潭後三傑」。

相關焦點

  • 熊向暉:潛伏胡宗南身邊,獲閃擊延安密報,為何暴露後胡不殺他?
    胡宗南手握重兵,長期駐防西北,有「西北王」之稱。老蔣曾給了他16字方針「東御日寇,北制共『匪』,西防蘇俄,內懾回馬。」東御北制,一個被動一個主動,胡宗南對此領悟深刻。他對日軍行動甚少,倒是經常策劃對延安進攻。不過,胡宗南的一舉一動都在延安的掌控之中,這一些都要歸功於一位傳奇的地下情報工作者,他潛伏在胡宗南身邊10年,獲取了大量重要情報。
  • 潛伏在胡宗南身邊長達12年,毛澤東評價熊向暉:一個人能頂幾個師
    今天要細說的是「龍潭後三傑」排名第一的熊向暉,他曾經潛伏在「西北王」胡宗南身邊,擔任其機要秘書長達12年之久,是被毛澤東稱讚「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的傳奇人物。周恩來聽說此事後,命令熊向暉的入黨介紹人、中共學生運動領袖蔣南翔,挑選一名靠譜的學生黨員,秘密加入胡宗南的這個組織潛伏下來。
  • 熊向暉的傳奇人生
    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暉在風雲變幻的外交戰線不辱使命,完成了一項項重要任務,成為共和國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19年4月12日,熊向暉出生於山東掖縣(今萊州)。1936年,17歲的他考入清華大學,其間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成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骨幹。
  • 【黨史故事】熊向暉: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書寫傳奇人生
    1937年初,年僅18歲的熊向暉,打入國民黨軍隊內部,開啟了跌宕起伏的特工生涯,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書寫了傳奇的「敵營十二年」。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暉在風雲變幻的外交戰線不辱使命,完成了一項項重要任務,成為共和國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19年4月12日,熊向暉出生於山東掖縣(今萊州)。
  • 周恩來為何向國民黨起義將領公開熊向暉中共特工身份
    而此次周恩來有無必要將熊向暉之事告知這幾位國民黨要員呢?雖然周恩來說熊向暉以後會從事外交工作,希望大家熟悉一下,但這個理由並不是十分充分。其一,對於情報工作來說,一旦身份暴露,就成了一枚死棋;其二,在這樣的場合公布熊向暉的共產黨員身份,且對象還是國民黨要員,有無必要?這幾個疑問曾長期困擾黨史研究者。
  • 熊向暉:一個人頂幾個師
    1938年5月,胡宗南將熊向暉送到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前身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學習。1939年3月,學習期滿後,熊向暉被胡宗南調到身邊,成為他的親信助手——侍從副官、機要秘書。胡宗南知道,在清華大學期間,出身官宦的「富家子弟」熊向暉,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擔任過學生抗日團體的負責人。但他不知道,他看中的這位「少年英俊」,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 熊向暉潛胡宗南身邊12年 毛澤東贊其能頂幾個師
    本書作者協助熊向暉整理口述地下工作史料,以流暢的文字、翔實的史料、鮮為人知的細節,敘述了熊向暉打入國民黨高級將領胡宗南身邊12年,以其超人的機智、果敢、堅韌,贏得胡宗南賞識,巧妙地送出國民黨「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諸多重要情報,為挫敗國民黨反共陰謀、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衛中共延安黨中央等屢建奇功的真實故事。
  • 柳雲龍諜戰劇《風箏》片尾致敬的11位特工就是他們
    熊向暉 山東萊州人熊向暉,清華大學畢業,打入國民黨內擔任胡宗南機要秘書,送出很多重要情報,1947年他結婚時,蔣經國當的證婚人。 熊向暉與周恩來 潛入臺灣的女特工 1939年打入戴笠的國民黨軍統,擔任黨在軍統局的地下黨支部書記,1941年爆發了「軍統電臺案」,張露萍暴露被捕,1945年被殺害,年僅24歲。建國後張露萍蒙上了「叛徒」的罵名,直到1983年真相大白,被追認為烈士。
  • 張治中見熊向暉,驚問:熊老弟起義了?周總理替其答:他不是起義
    第二天胡宗南便找來熊向暉談話,結束以後,胡宗南更是堅定了,熊向暉就是自己要找的得力幹將。1939經過一番鍍金的熊向暉正式成為胡宗南的機要秘書。胡宗南自認為熊向暉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殊不知。熊向暉是周恩來等人安插在他身邊的一個金牌臥底。熊向暉與保衛延安。
  • 中國五大特工,最強一人去世,CIA放假狂歡三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上世紀我軍最著名的五大特工。1931年4月,長期負責中央機關保衛工作的顧順章在武漢被捕叛變,錢壯飛及時截獲這一重要情報並第一時間送至李克農處,才使在上海的中央領導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搶在敵人搜捕前及時轉移,這其中就包括周恩來等人。錢壯飛身份暴露後,撤離上海去中央蘇區,後任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局長、中革軍委總司令部第二局副局長,遵義會議後任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1935年4月犧牲。
  • 他是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後來成為紅色特工,活了100歲
    歷史客棧之前介紹過「龍潭後三傑」的熊向暉、申健,今天再來看看最後一位——陳忠經。「龍潭後三傑」,個個都是高學歷人才,比如熊向暉是清華大學,申健是北京師範大學,而陳忠經,則是北京大學,學的是經濟。而且,陳忠經在北京大學可是風雲人物,曾擔任北大學生會主席,在1935年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他就是學生領袖之一。從北大畢業後,滿懷報國熱情的陳忠經,去了西安,受到了胡宗南的熱烈歡迎,兩人還「歃血為盟」,結為了異姓兄弟。
  • 陳忠經的紅色情報傳奇
    1947年,蔣介石撕破「和談」的假面具,命令胡宗南向延安發動全面進攻。熊向暉及時獲取了敵人進攻延安的兵力部署及配備測向儀等重要情報,為黨中央決定撤離延安,轉戰陝北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忠經、熊向暉、申健三人曾被周恩來稱為我黨情報保衛戰線上的「後三傑」。
  • 32年前臺灣開放,70歲林業工人謝漢光,原來是潛伏38年的紅色特工
    最近中央電視臺就報導了這些紅色特工,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中共臺灣地下黨劉青石、謝漢光等人。劉青石本名劉英昌,他是這一批人裡潛伏時間最長的。在潛伏的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冒著危險往返臺海之間,傳遞重要情報。很多時候,國家安危的擔子讓他來不及思索,他覺得與其害怕被發現,不如在被發現之前為國家多做點事情。
  • 熊向暉先生的回憶錄是真好
    46年面臨生命危險,與未婚妻子可能訣別。回憶此事,他僅用一段話帶過:「我把有關情況告訴諶筱華,並說,一旦我出事,請你另找對象。她說,別廢話,你馬上收拾一下去上海,這裡的事由我辦。我只有一個要求,如果你到蘇北解放區,不要忘了想法把我接去。「無一句情話,但平實溫馨,世間情愫莫有其重。43年,胡宗南在西安小雁塔設宴款待周恩來。
  • 熊向暉度蜜月,在街頭被特務叫住,以為是身份暴露,結果出人意料
    一天,熊向暉正與新婚妻子在杭州街頭度蜜月。突然後面跟來幾個特務,其中一人在後面大喊熊向暉站住。熊向暉早就發現了他們,正以為是自己暴露的時候,那幾個人追了上來,熊向暉心一緊,快速的思索著,萬一自己真實暴露了,那該怎麼辦的時候,一個特務卻恭恭敬敬的問:「請問是熊向暉先生嗎?」
  • 老蔣身邊潛伏的兩大紅色將軍,分別都是誰?後來授啥軍銜?
    最後一類是深入敵軍內部的特工將領,也就是常說的「隱形將軍」。在這四種類型中,第四類工作最為危險特殊,因為他們是深入虎穴,等於是把自己的頭伸到了敵人的屠刀之下。稍有不慎,就會遭致殺身之禍,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然而,為了人民的事業,依然有很多革命前輩選擇這條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 解密:軍統女特工的訓練課程
    其實大部分的女特工並不漂亮,為了長期潛伏,一個合格的女特工要讓人看起來很平常不引人注目,她們可能是敵佔區的打字員,也可能是某個大佬家中的掃地保姆。 還要進行特殊訓練:在被捕之後,如何能扛住審問,抵禦刑具折磨……   駕駛、攝影拍照是必修的課程,只是當年不會有朋友圈曬圖這件事,不然女特工微信群一定曬得熱火朝天。   發送接收電報,解密密電碼是基本業務。雖然大家都學了,也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從事通訊發報工作。
  • 這位紅色特工叛變後,中央特科負責人不相信,此人果然是將計就計
    1935年9月,李茂堂前往鄭州參加中共陝西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在他還未到鄭州時,由於叛徒告密,所有的同志被抓了起來,國民黨特務最想抓的是李茂堂,因而他們喊話:如果李茂堂自首,那麼其他人將被釋放。也是李茂堂當時太天真,相信了國民黨特務的話,他去了以後,國民黨特務並沒有按照說的去做,對於李茂堂這個紅色特工,國民黨特務組織中統十分看重,他們派叛徒杜衡以高官俸祿要誘惑李茂堂叛變。
  • 我的父親胡宗南
    胡宗南(中)與熊向暉(左)在西北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父親赴河南鄭州,主持接受日軍投降儀式,接收豫北、豫西日軍。日方代表是日軍第十二軍軍長鷹森孝中將。投降儀式結束後,雙方代表握手晤談。所以,父親派了許多部下到美國受訓或進修,熊向暉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派出國的幹部多達數十名,都是胡宗南部隊中極為突出的優秀人才。內戰爆發,國內局勢丕變,許多人索性留在美國就業定居。抗戰前後,大學生鳳毛麟角,知識分子左傾的比例很高,投效胡宗南部的知識青年,不乏思想左傾或者潛伏共諜,父親總認為以人格感召可以感化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