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說過,我們能打敗國民黨,依靠的兩個戰場相互協作,一個是公開戰場,另一個是隱蔽戰場。隱蔽戰場的地下黨員,比如鼎鼎大名的「龍潭前三傑」(錢壯飛、陳克農、胡底)和「龍潭後三傑」(熊向暉、陳忠經、申健),都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們要麼智商超群,要麼情商超群,總之這份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得了的,那些能夠潛伏在敵人內部擔任「高官」的人,就更加了不得。
今天要細說的是「龍潭後三傑」排名第一的熊向暉,他曾經潛伏在「西北王」胡宗南身邊,擔任其機要秘書長達12年之久,是被毛澤東稱讚「一個人能頂幾個師」的傳奇人物。
熊向暉原名熊匯荃,1919年出生在山東,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在校期間加入了共產黨,1937年抗戰爆發後,北京的幾個大學都往南方搬遷,清華先是被臨時遷到了長沙,熊向暉也跟著去了長沙讀書,當時已經是1937年11月。
正是在這個時候,胡宗南效仿蔣介石培養陳布雷的作法,希望能培養一班忠於自己的高級幕僚,遂在湖南成立了一個叫「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的組織,之所以選在湖南,也是因為聽說湖南學生的素質較高,受湘軍影響較深,比較適合培養成優秀軍人。
周恩來聽說此事後,命令熊向暉的入黨介紹人、中共學生運動領袖蔣南翔,挑選一名靠譜的學生黨員,秘密加入胡宗南的這個組織潛伏下來。
根據周恩來的要求,這個人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1、出身不俗,最好是官宦世家,因為胡為人勢利;2、外表不俗(胡注重儀表);3、涉獵較廣,對馬列主義和孫中山思想有深刻研究(胡自詡是中山信徒);4、公開政治面貌中立,不左不右,但必須參加過愛國進步青年運動,因為胡宗南是主戰派。
綜合考量下來,蔣南翔推薦了當年19歲的熊向暉。1937年12月底,胡宗南在武漢親自考核了這些學生,熊向暉也在其中。當胡宗南叫到「熊匯荃」的時候,熊向暉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起立,而是舉右手回應「我就是!」
胡宗南之後問了許多問題,他問熊:「貴庚」,熊回答:「再過3個月零4天滿19周歲」,胡繼續問「為什麼到本軍來」,熊答「參加革命」,胡反問「熊先生來本軍是為了參加革命?」熊回答「孫中山遺囑第一句話『餘致力於國民革命凡四十年』,貴軍是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到貴軍來當然是參加革命」。胡問「怎樣才是革命」,熊答「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現在『驅逐韃虜』就是要抗日,抗日就是革命」,胡問「不願抗日,反對抗日的算什麼」,熊回答「積極抗日是真革命,消極抗日是假革命,不願抗日是不革命,反對抗日是反革命」,胡問「對反革命應該怎麼處理?」熊回答「殺!」
胡宗南對熊向暉的臨場反應很滿意,之後命令下屬特意將熊接到其住宅,進行更深入了解,特別是要搞清熊到底是偏左還是偏右。
當晚胡問北平學生為什麼要鬧學潮,反政府,熊回答:那不是學潮,而是學生愛國運動,我參加的愛國運動不是要反政府,而是支持政府去抗日,反對華北自治,因為委員長去年7月就提出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胡又問:中共對北平的影響大不大,熊當場回答「不清楚」,之後又補充道「就我自己而言,看到日寇侵略,漢奸橫行,感到憤慨,不願做冷血動物,課餘參加愛國運動,處於自覺自愿;現在投筆從戎,到貴軍參加革命,決心上前線,灑熱血,拋頭顱,更是自覺自愿。」
胡宗南提出的許多刁鑽問題,熊向暉都能順利化解,胡宗南對熊向暉非常滿意,並主動問起了熊向暉的家庭情況,得知其父親在湖北高等法庭任庭長的時候,更是表現出讚許的神情,經過一番考察之後,胡宗南確認熊向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實際上就在胡宗南考核熊向暉的當晚,組織上通過董必武向已經通過考核的熊向暉,秘密傳達了周恩來的親自指示,有3條原則,1、不要急於找黨,今後聯繫將由周恩來查明胡宗南駐地後設法主動聯繫,這期間無論多長,都要耐心等待;2、保持不左不右的政治面目,如果胡宗南反共,你要在表面上同他保持一致,白皮紅心,即使受到朋友指責,也要忍耐,有韌性;3、在國民黨內,待人可以略驕,寧亢勿卑,卑就受人歧視,但過亢容易招人注意,謹慎,不可魯莽,最後董必武代表周恩來共同送了他8個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從此,熊向暉默默潛伏在胡宗南身邊,1938年被護送到西安,成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的特許學員,1939年3月學習期滿後,胡邀請熊擔任其侍從副官、機要秘書,熊先是故意推辭,之後才答應,從此熊成為了胡宗南的左膀右臂,因為熊向暉的文筆很好,他給胡宗南寫的稿子通常都是短而精,中間有很多慷慨激昂的口號,胡宗南本人非常喜歡,於是慶幸自己找到了下一個「陳布雷」式的文膽人物。
在胡宗南身邊,熊向暉掌握了許多重要情報,並將其秘密傳遞到了延安,這中間最驚心動魄的就是「閃擊延安」行動的情報傳遞。
1943年5月末,列寧創建於1919年的共產國際面臨解散,蔣介石獲悉之後密電胡宗南,趁著這個不利於共黨的勢頭,一舉閃擊延安,攻佔陝甘寧邊區。而當時留守延安的部隊,只有一個359旅,除此只有中央的警衛和一些地方武裝,跟胡宗南的5個軍20多個師比起來,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熊向暉聽聞之後心裡十分著急,7月初,便通過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設立的地下電臺,果斷向延安毛澤東傳遞了這個重要情報,包括胡宗南閃擊延安行動的軍事部署和進攻時間。
毛澤東獲悉之後深感震驚,沒想到蔣介石會在此時作出如此決定,他迅速採取了3個應對措施,最重要的動作就是將此驚天消息,通過媒體立刻廣泛傳播出去,利用國內外輿論力量給蔣介石製造壓力,來緩解或制止這個行動。
胡宗南聽說了行動被暴露之後,憤怒至極,問了熊向暉2個問題:「是誰洩的密?這一仗打不打?」
熊向暉回答說:「應該先查明誰洩的密,也許有共產黨間諜混進來,不查清楚,不好向委座交代」,胡繼續問:「你看怎麼查?」熊回答:「請胡先生指定專人,將西安和參戰部隊知道這一機密的人,包括我在內,列出名單,秘密審查。表現上若無其事,不要打草驚蛇,免得洩密的人逃跑,但從現在起,不要讓涉嫌的人參與機密,特別是不要讓他們知道這一仗打不打,防止再洩密給共產黨」,胡宗南聽後表示同意。
當晚,胡宗南還是讓熊向暉參加了討論要不要繼續打的高級幕僚會議,次日胡宗南回復蔣介石,建議停止進攻,7月8日,胡宗南下令收兵。
之後胡宗南查處了兩名內部的「匪諜」,一個是西安勞動營的訓導處處長,一個是中央社的記者,這兩人當時最先喊出了「解散中共」的口號,胡部以為這可能是在給共黨報信,但事實上這兩人僅是為了立功而喊出這樣的口號,因為他們以為自己反共總是不會錯的,沒想到胡宗南當時真的要進攻延安。
後來1947年初的時候,熊向暉再次向毛澤東傳遞了胡宗南對延安的進攻計劃,給中央主動撤離延安預留了充足的時間,不給胡宗南留下任何有用的材料,周恩來對撤離延安執行了堅壁清野計劃,「要不是有條延河,胡宗南連口水都休想喝上。」
1947年9月,胡宗南派熊向暉到美國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並答應由他來保薦並出資,請求中央同意之後,熊向暉踏上了去美國深造的道路,1949年學成之後順利回國。
1949年末,解放戰爭形勢已經十分明朗,共產黨基本取得了戰爭的全面勝利,熊向暉受周恩來邀請,公開出席了在中南海舉行的宴會,出席宴會的還有當時已經起義的國民黨高級軍官張治中,他看到熊向暉之後說: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了?
周恩來聽後鄭重解釋道:「他不是起義,是歸隊。他是1936年入黨的共產黨員,是我們派他到胡宗南那裡去的。當年,蔣介石的作戰命令還沒有到達軍長,毛主席就先看到了。」
張治中一臉愕然,對熊向暉的膽識和謀略深感震驚,後來他親自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過去我只知道國民黨在軍事上、政治上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今天我才知道,國民黨在情報上也遠遠不是共產黨的對手,在你的特務裡,有像熊向暉這樣的人才嗎?胡宗南怎麼不打敗仗,國民黨的天下怎麼能不丟?
蔣介石對此大為震動,對胡宗南深感失望,但這已經無法挽回,當時不僅胡宗南集團大勢已去,整個國民黨都已經是強弩之末。
之後熊向暉正式進入我國外交部隊擔任領導,1993年正式離休,2005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