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遼瀋晚報》2009年4月20日第7版,作者:佚名,原題:《後「三傑」之首熊向暉一人可頂幾個師(下)》
周恩來說:我黨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情報人員工作卓越,李克農、錢壯飛和胡底屬於前「龍潭三傑」;解放戰爭期間,又有三位突出的情報人員(熊向暉、陳忠經和申健),同樣一人能敵萬千軍,創造了情報工作的奇蹟,他們就是後「龍潭三傑」。戰爭年代,他是那枚左右戰局的「棋子」,多次送出重要情報;建國後,日內瓦會議、中美建交、加入聯合國,重要外交場合都有著他的身影;政治生涯完美謝幕後,他又成為一名企業家。他,就是後「龍潭三傑」之首——熊向暉。
熊向暉
公開身份,也是一步棋
1949年11月6日中午12點半,中南海勤政殿,周恩來特設午宴招待國民黨元老張治中、邵力子、劉斐。周恩來把熊向暉介紹給大家,幾位元老都有些驚訝:「這不是熊老弟嗎?你也起義了?」周恩來說:「他不是起義,是歸隊。」眾人恍然大悟,張治中說:「早知道蔣介石在政治上、軍事上不是共產黨的對手,今天才知道,在情報工作上,也遠遠不是共產黨的對手。」
胡宗南攻打延安未果後不久,熊向暉便赴美留學。而後,國民黨情報部門證實了熊向暉是中共間諜。按理說,這麼重要的案件應該著力查辦,但最後除了熊向暉在美留學公費中止外,並沒有其他的追究。這不能不說是個謎。經眾多黨史學者分析,主要原因是胡宗南把這個案子故意壓下來不報,因為他深知如果蔣介石知道了這個情況,勢必怪罪於他,尤其是兩次攻打延安的計劃被完完全全破壞。熊向暉一事只得不了了之。
而此次周恩來有無必要將熊向暉之事告知這幾位國民黨要員呢?雖然周恩來說熊向暉以後會從事外交工作,希望大家熟悉一下,但這個理由並不是十分充分。其一,對於情報工作來說,一旦身份暴露,就成了一枚死棋;其二,在這樣的場合公布熊向暉的共產黨員身份,且對象還是國民黨要員,有無必要?這幾個疑問曾長期困擾黨史研究者。
為解答這個問題,熊向暉之子熊鋼分析了當時的局勢:
1。胡宗南部的30萬大軍,於1949年12月西南戰場的成都戰役才被殲滅,是國民黨在大陸最後一個被殲滅的重兵集團。胡宗南在成都戰役後率殘部1萬多人據守西昌,直到1950年3月才飛往臺灣。
2。早在1949年5月,胡宗南、宋希濂便在漢中秘密會晤,一致決定取道西昌退往中緬邊界,繼續抵抗,萬不得已退到緬甸。當時兩個集團擁兵50多萬,幾乎佔到國民黨在大陸剩餘兵力的一半。
3。兩者的如意算盤未能實現的主要原因在於蔣介石的反對。蔣介石當時的戰略計劃是「經營臺灣、整頓東南、控制西南」,不允許輕易放棄西南。
據此,歷史學者楊者聖先生找到了答案:這兩位手握重兵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對於當時的軍事形勢把握得最為準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進軍滇西方案都是一條苟延殘喘之道。與此同時,黨中央毛主席的策略部署則是大迂迴、大包抄,力圖把國民黨全部消滅在大陸,以防後患。所以如何將胡宗南套牢在此等待劉鄧大軍前來形成合圍之勢就是整個西南戰局成敗的關鍵所在。這時,如能「假蔣介石之手套住胡宗南、爭取寶貴時間」就可以佔據主動,所以如何離間蔣介石和胡宗南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周恩來出面宴請國民黨元老的必要性正在於此。幾位國民黨元老和蔣介石通信是可以辦到的,靠他們來讓蔣介石知道「胡宗南曾經犯了這麼大的錯誤,並且隱瞞不報」這一事實,蔣會懷疑胡的忠誠,進而看不到胡「進軍滇西」方案的可行性,甚至會採取措施防止胡宗南自行撤離。果然,蔣介石連續6次拒絕胡宗南的西進方案,甚至有一次還命令胡宗南殺身成仁,為黨國盡最大忠誠。如此以來,蔣介石替共產黨看住了胡宗南,等待他們的只有潰敗一條路。
外交戰線和總理並肩作戰
新中國成立後,熊向暉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開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在諸多重要的外交場合中,熊向暉都以「總理助手」的身份出現。
參加日內瓦會議,熊向暉是中國代表團新聞辦公廳主任,主要負責新聞招待會,回答各路記者提問;基辛格訪華、尼克森1972年訪華,他擔任「總理助理」,負責一些重要問題的處理;中國加入聯合國,他是中國代表團的代表;他還擔任過駐英國代辦、中國駐墨西哥首任大使。諸多外交場合都有他的身影。而熊向暉認為,更重要的是,他能一直在總理身邊工作,這對他的幫助非常大。
1972年尼克森訪華前夕,美國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黑格來華做技術安排,熊向暉負責接待。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是美國希望通過衛星電視信號,使美國民眾能夠在電視裡看到尼克森訪華的盛況。而由於當時中國還沒有通訊衛星,美國方面提出只需要中國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修建地面站,美國負責相關技術支持,而通訊衛星則由美國方面提供。熊向暉就將此事向總理匯報:既然美國已經做了準備,我們就不必花費大價錢租用通訊衛星了。總理立即批評了熊向暉,說租用衛星雖然比較貴,但不能一聽到要花錢就縮頭,因為這涉及到主權的問題,而在主權問題上絕不能有絲毫含糊。總理提出指示意見:1。請美國方面負責給中政府租用一顆衛星,租用時間為1972年2月21日1時至2月28日24時;2。在租用期間,這顆衛星的所有權屬於中國政府,美國如使用,需要向中國方面提出申請,並交納使用費給中國政府;3。租用費和使用費都要合理,我們通過其他途徑了解國際上的一般價格,不做冤大頭。
熊向暉將總理的意見轉達給美方後,對方大為吃驚,說第一次碰到如此厲害的談判對手。最終完全同意總理提出的意見,承諾租用費一定合理。
熊向暉的女兒曾經問過父親一個有趣的問題:「周恩來對你有知遇之恩,而胡宗南也對你不薄,你為什麼對共產黨始終忠誠不二,難道就沒有想到一直追隨胡宗南,平步青雲嗎?」的確,胡宗南亦是魄力非凡之人,而對熊向暉更是關愛有加。熊向暉說他始終沒有動搖,一來是因為共產主義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來,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來相比,還是有太大的差距。
面對黑暗,懷揣光明
熊向暉革命生涯可謂完美,解放前的情報生涯和解放後的外交生涯已足夠精彩。而1982年從調查部和統戰部副部長的崗位退下後,受榮毅仁的再三邀請,熊向暉出任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副董事長兼黨組書記,又成為改革開放浪潮中的弄潮兒。
2005年9月9日,這位孜孜不倦的「共產主義戰士「停止了步伐。
熊向暉這個名字,是他在1937年初剛接到任務時受組織要求改的,直到解放後,他才道出這個名字的寓意:「向暉」,取意當時形容隱蔽戰線工作境地的一句話——「面對著黑暗,懷揣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