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1949,秘密戰線的起義

2020-12-13 黨史頻道

原標題:北平,1949,秘密戰線的起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北平地下黨和軍管會北平市公安局,聯絡、策動和指揮國民黨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徐宗堯以下舉行整建制起義,消除了原軍統特務潛伏組織對北平市的巨大危害,成為對開國大典的又一份獻禮。

國民黨政權在大陸覆滅前夕,由軍統局改頭換面的保密局也開始分崩離析,一部分人請長假脫離軍統組織,逃之夭夭,還有一部分人員看到大勢已去,決心脫離國民黨陣營,參加各地軍隊將領的起義。而起義分若干種情況,一類是隨所在地軍政大員起義,如保密局湖南站張嚴佛、劉人爵。一部分是被迫參加,如雲南站沈醉,被盧漢拘禁,被迫交出了組織人員名單、電臺等。還有如周偉龍,在唐生明與中共的主動策劃下,欲集結交警總隊準備起義,不幸事情敗露被毛人鳳殺害。即便已宣布起義的如劉人爵等,也被保密局特務暗殺。還有就是主動聯繫中共地下組織,單獨整建制的起義,如北平站徐宗堯,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 弓弦胡同裡的保密局北平站

徐宗堯是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北平站歷來受到戴笠、毛人鳳的重視,按保密局成立時報國防部核定編制,外勤站編制為三種,北平、上海、南京等為甲種站,編制160人。除站長、副站長外,有書記、助理書記、司書、情報編審、助編、譯電員、人事、總務、會計、交通、學運指導員、工運指導員、情報員等。還有局電訊處單配的電訊支臺,下設組臺,與保密局總臺直接聯繫,不受站長領導(沈醉:《保密局內幕》),由此可見甲種站的龐大。

北平站成立於1946年,軍統局改為保密局,原馬漢三籌備的軍統局華北辦事處組建成北平站,辦公地點原在板廠胡同,後搬至東城弓弦胡同,是幾個四合院組成的大院。歷任站長皆為資歷很老的軍統骨幹,如馬漢三、黃天邁、文強、喬家才、王蒲臣等,設六科,有近10個組、站,還有電訊支臺、潛伏組、特別站、交通支臺等下屬單位。這些站長,為保密大多住在胡同裡,一般特務並不知道站長住址。

1948年冬,平津戰役基本結束。1949年1月22日上午10時,和平解放北平協定籤字。蔣介石在之前為穩定、拉攏傅作義,想盡了各種辦法,為保華北、北平,絞盡腦汁。特別是利用保密局控制傅作義,傅的副總司令兼警備司令陳繼承是軍統特務,掌握軍事、人事、警務、輿論,並控制嫡系部隊、北平行轅、保警總隊、華北「剿總」等。傅作義名義上掌控華北「剿總」60萬軍隊,但實際上黃埔系部隊他根本調動不了,只有陳繼承可以調動。

傅作義數次與陳繼承發生衝突,並向蔣介石告狀,為安撫拉攏傅作義,蔣介石將中統和保密局控制的社會局長溫崇信、民政局長馬漢三調離。同時密令國防部次長兼保密局副局長鄭介民來北平,監視、督促傅作義固守平津,在東單、天壇監督修建機場,以運送兵員和物資。同時布置北平站實施暗殺計劃,以威懾為和平奔走的愛國人士。

保密局在北平所屬公開單位是軍隊系統的調查統計室,能動用的單位還有保定綏靖公署警備司令部、北平市警察局、「綏靖總隊」等。集團軍(戰區)、軍皆有保密局派出的調查室或情報處、參謀處、師聯絡參謀,軍以下還有諜報、政工人員。軍統一貫有「秘密領導公開,公開掩護秘密」的原則,秘密單位如北平站等地址不公開,也多隱藏於各胡同內,只有門牌,無任何標識,便於遮人耳目。

1948年春,毛人鳳召集二處處長葉翔之及北平、山東、天津、南京特務頭目二十多人在南京開會,主要目的是鞏固華北治安,督促向解放區推進,刺探情報。保密局當時無法在解放區設立秘密電臺,很希望將情報觸角深入到解放區。徐宗堯等十人受到蔣介石接見,蔣鼓勵他們深入解放區,並吸收解放區親友參加保密局。

1948年3月15日,國防部保密局冀遼熱察邊區特別站成立,站址設在北平地安門內東板橋14號,設人事、情報、會計、總務四個股,下設冀西組(河北涿縣),並派人潛入淶水縣解放區。後又成立冀東組(唐山),擬推進到遵化解放區,及津南組(天津市)、察北組(察哈爾張北縣)、平津組(天津市),共5個組。

特別站活動了9個月,僅搜集到幾百件不可靠的情報,電臺也未進入解放區。解放軍發動遼西戰役,徐宗堯喪失信心,向毛人鳳建議後,不得不撤銷特別站。12月14日,特別站撤銷後第二天,毛人鳳任命徐宗堯任北平站站長,布置5個潛伏組。督察王蒲臣(毛人鳳的表兄弟、同鄉、同學)是原站長,除負責監視北平站工作外,還派特務段雲鵬炸何思源,其女兒死難,目的是威懾主張北平和談的進步人士。

華北「剿總」爆破大隊長杜長城是北平特別站站長,在北平近郊布雷,阻擋解放北平,並策劃準備爆破、毀滅城市。這個機構龐大,隱蔽在東城的一些胡同裡。和平解放前後,保密局系統一片混亂,特務們恐怕被甕中捉鱉,在大勢已去、風聲鶴唳的形勢下,保密局將冀遼熱察邊區特別站新吸收的人員發放兩個月薪餉後遣散。

1949年1月20日,王蒲臣命令將弓弦胡同北平站所有1945年起的重要檔案(包括人事檔案)銷毀。

2 懷仁堂和緞庫胡同的關鍵會議

中南海內居仁堂是當時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長官傅作義的辦公地。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決定起義後,召集華北「剿總」機關人員及軍長以上將領在中南海懷仁堂開會,宣布北平城內國民黨守軍接受和平改編方案,開出城外聽候改編,包括保密局公開身份在部隊的人員,戰區調查室、集團軍調查室或情報處、副長官部二處、方面軍外事處、軍調查室或情報處、師聯絡參謀、部隊各級諜報參謀政工人員,可自由離去。

當場有黃埔系將領痛哭流涕,表示不願參加起義。按傅作義的要求,離去聽便,但不得帶走部隊。因而保密局在部隊的人員隨黃埔系將領走了一批,也有的在接受改編後登記領路費回家鄉。

1949年1月22日下午5時,傅作義又在懷仁堂召集保密局等秘密身份人員開會:宣布當日上午10時,和平協定籤字,希望停止活動,保證生命財產安全,願回南京可訂機票……會議很短,但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慌亂。

這次會議參加者有徐宗堯、警察局長楊清植、警備司令部稽查處長毛錫園、北平支臺臺長閻守仁、督察室督察王蒲臣等共十餘人。

當時,王蒲臣將早已擬定的人員名單交給傅作義的秘書,而他似早已知道和平協定要籤字,但其他人並無心理準備。楊清植還問徐宗堯:「有無辦法?」看到大勢不好,楊決定第二天飛南京,通知當晚集合,次日早晨飛南京,約100人。

1月23日,北平的保密局各機構頭目基本南逃,北平站下屬各單位人員群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氣氛悽涼緊張。

1月24日下午1點,聚集在南池子緞庫胡同北平支臺的保密局人員爭論何去何從,互相爭辯,幾乎動武。北平交通支臺臺長跑到北平支臺,大叫:「你們投降共產黨了!」支臺長閻守仁打電話叫來徐宗堯講話,大意是蔣介石、毛人鳳不關心大家安全,至今未派飛機運人、電臺,如繼續坐以待斃,死路一條。

大部分報務員,包括交通支臺臺長高呼:「擁護徐先生的說法!」22日會後,徐宗堯曾問閻守仁:「你為何接支臺臺長職?」閻答:「徐先生接任北平站,一定會有好辦法,所以我才接。」徐回答他:「我的好辦法是投誠共產黨,你封閉支臺,停止發報、聯絡,造冊準備移交。」獲得大部分人的支持後,徐宗堯才宣布軍統北平站起義,命令所有人員放下武器、交出電臺。

3 隱蔽在胡同裡的據點、財物徹底移交

北平站的起義功勞,概括有如下幾點:

一、使北平和平解放未受影響,社會基本安定。

二、未如其它城市對政治犯進行屠殺。1月20日,北平看守所所長、法官,籤請釋放一百多名政治犯,徐宗堯予以批准,但不批准呈報的槍決三人。北平看守所是歸保密局管理的秘密監獄,地址位於今東城炮局胡同,是羈押中共地下人員的初審之處。

三、交出大批武器、電臺、密碼本及一百多人的人員登記名單。隱蔽在南池子緞庫胡同的軍統局華北武器補給站,站長由徐宗堯兼任,其任務是向北平市各特務單位補給武器彈藥。同時該處為保密局北平支臺收報臺,發報臺位於東單裱褙胡同觀象臺。

四、由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保密局的調統室少將代主任馮賢年(秘密身份是北平站外勤聯絡專員),協助偵破王蒲臣布置的5個潛伏組。

五、上交軍統、保密局在北平歷年來購置建立的多處秘密據點和房產,包括屬於北平站管轄或直屬保密局領導的秘密據點,如王佐胡同、朝陽門內大街的北平電訊工作隊辦公處、府學胡同的「綏靖總隊第一大隊」隊部、石駙馬大街的「冀中策反組」及設在大茶葉胡同、月牙胡同、鐵獅子胡同等多處地點的華北「剿總」技術總隊等。

六、上交馬漢三貪汙的大量珠寶、古玩文物。

保密局北平站的起義,徐宗堯起到了關鍵作用。徐宗堯是貧農出身,木廠學徒,後參加東北軍郭松齡部,前後17年,升到少將旅長、第一戰區河北遊擊司令部少將高參,曾策反白鳳翔偽軍,白曾參加過西安事變捉蔣,受傷投日。白已與軍統有聯繫,有兩個秘密電臺,聯繫人馮賢年。馮賢年介紹徐宗堯參加軍統,並威脅已暴露身份,如不參加必不利於己,徐只好參加。可見當時徐宗堯參加軍統組織並非心甘情願。

白鳳翔後被日偽毒死,馮賢年上報蔣介石,蔣命徐宗堯去重慶見馮。後戴笠在西安又約見徐宗堯,任命他為軍統秘密單位五原辦事處少將直屬通訊員,負責敵後工作計劃,後成立後方平津特別組。1945年徐任河北省會保定市警察局長。

但抗戰勝利後,徐宗堯看到的種種腐敗現象令他憂慮、氣憤、迷茫,他自己後來寫的回憶文章談到主要是五個現象使他開始思索。

一、國民黨包括軍統局的接收大員劫收日偽財產竊為己有,「五子登科」(指票子、條子、車子、房子、女子)烏煙瘴氣。

二、在敵後工作時期已認識到中共在敵後的抗戰深得民心,而國民黨卻奉行「曲線救國」的方針。

三、東北「九·一八」不抵抗使他一直銘刻在心。

四、嫡系與雜牌,待遇不一樣,造成人心渙散。

五、毛澤東到重慶談判,更給他以極大震動,從此對內戰反共消極。

徐宗堯軍統7年外勤資歷,使他了解軍統內部派系的傾軋和勾心鬥角,毛人鳳任命他出任北平站站長,無疑是當替死鬼,徐心裡是有牴觸和不滿的。他開始尋求出路,經多年好友池峰城(西北軍將領,三十軍軍長,參加徐州會戰、臺兒莊會戰,曾痛殲板垣師團,後任保定警備司令,華北「剿總」中將參議)牽線,開始聯繫中共。池峰城與中共有長期聯繫,他的勤務兵小李即中共所派。軍統人員大多飛揚跋扈,但徐宗堯恰恰沉穩,所以池峰城對他有好感,並引導他與中共接觸,介紹他與中共城工部王博生建立聯繫,王成為他們之間的聯絡員。王告誡徐不要暴露身份,積極聯絡,同時發展馮賢年和熱察邊區特別站站長李英(少將,與徐是東北軍老同事)。馮是老資格,與北方軍統人員皆有往來,消息靈通。徐宗堯第一步讓馮密查王蒲臣布置的潛伏組名單。

4 上交清冊,結局不同

1949年2月1日,在弓弦胡同4號,徐宗堯見到解放軍軍管會北京市公安局一處處長馮基平,交出了保密局北平站清冊。

2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命令徐宗堯在東板橋14號徐的住處成立「軍統人員登記處」,至22日已登記一百多人。由徐召集後帶往西城後馬廠胡同10號開會,當日將起義人員送往清河農場訓練大隊。

這次登記工作具體指導是北平市公安局二處偵訊科長任元,中間聯繫人是中共黨員李士貴。徐宗堯率領保密局北平站起義,中共北平地下黨城工部毫無疑問做了大量縝密工作,其中必然有若干無名英雄付出了艱巨、複雜的指導、配合。可惜,英雄的事跡沒有完整留存,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今天,我們僅知道還有一位中共地下黨員鄭熙也參與了北平站起義的聯繫工作。這就證明沒有中共地下黨和北平市公安局的全盤領導,北平站起義不可能順利進行並成功。

保密局北平站的起義比較順利,事實上徐宗堯早就開始接觸中共,他接手北平站也是準備向中共獻禮,起義有準備、有目的,並非臨時動議,這在保密局的區站起義中是唯一的一例。

保密局北平站起義,只在徐宗堯的管轄範圍,即只是他所領導的保密局北平站,其他如中統等特務機構並不能干預。故此,當時第二區、第四區公安分局據北平市軍管會《關於北平市國民黨特務分子登記實施辦法》,設立特務分子登記處,開始對特務予以登記。徐宗堯北平站起義對其他特務系統的人員無疑有較大的影響。至1949年底,第二區分局登記特務、黨團骨幹(國民黨黨團由中統控制)275人,第四區分局登記652人,前來登記的人員實行控制、教育、改造和利用。對不肯登記繼續搞破壞的特務則予以堅決鎮壓。2月15日,北平市公安局逮捕國民黨中將張蔭梧,破獲他所組織的「華北敵後遊擊策動委員會」暴動陰謀,於四存中學據點起獲電臺、各類武器彈藥。21日,第二區分局偵破「國防部二廳華北督導組潛伏案」,捕獲特務4人。「國防部二廳」也是保密局控制的公開單位。

北平站起義人員的結局不一:起義的一百多人並非全部自願參加勞動、學習改造。在當時混亂情況下,和平解放以後,各種人心理開始產生變化,進入改造學校後,表現並不相同。有的人,如徐宗堯是認真學習,真心向善,毫無保留,後安排適當工作,從1962年起任北京第三、四、五屆政協委員。

有的本身投誠就有條件,如潛伏組韓北辰,2月3日向北平市公安局交出電臺、密碼本前,談條件要保證安全、要職務,受到徐宗堯斥責後不得已才交出。再如馮賢年,最早受徐策動,積極參加起義,對偵破潛伏組貢獻很大(無馮賢年很難獲取潛伏名單)。他是老資格,上下皆熟,人脈很廣,在清河農場勞動改造時,聽聞韓戰爆發,又動搖起來,後悔起義。因他在華北地區特務系統中關係多,社會關係也廣,開始陰謀串聯改造中的舊部下暴動,計劃劫奪看守、警衛武器,衝出去上太行山打遊擊,被偵破,1951年被鎮壓。這是很令人惋惜的,同時也說明保密局人員的改造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並不是僅僅起義了,就完全轉變投向革命陣營了。

轉瞬之間,七十年如白駒過隙,當年的這些胡同街道,有的經城市改建已完全消失了,有的仍然基本保持著原貌。看到這些遺蹟,我們仍然難忘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貢獻,領導北平站起義的中共北平地下黨和投向光明的人!(朱小平)

相關焦點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6)一份絕密情報的背後
    1949年3月3日,上海《中央日報》以及其他大小報紙均在頭版頭條刊出一則爆炸性新聞:「京滬陰謀暴動主犯王葆真在滬就逮,同案犯吳榮捕獲,餘黨正在追緝中。」就在大小報紙競相報導「破獲京滬暴動案」消息之時,虎口脫險的梁佐華和任廉儒搭上了由上海開往香港的客輪。
  • 於無聲處建奇功——共和國不會忘記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們 (3)
    他堅持按入黨時的職務、級別,接受授予中將軍銜,並將發給他的作為起義將領的獎金全部交了黨費。  閻又文1938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任命為傅作義的隨身秘書、對外發言人,「剿總」辦公室副主任等要職,掌握傅作義的最高機密。他為黨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和傅作義的思想動態。為促使傅作義率部起義和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突出貢獻。
  • 於無聲處建奇功——隱蔽戰線的另類「刀光劍影」
    很快,潘漢年根據關露的判斷,在上海秘密約見李士群,從此日軍的清鄉掃蕩計劃就提前送到了新四軍手中。之後,李士群與中共的秘密聯繫由其他同志負責,關露又接受了新的任務。 北平和平解放的隱蔽戰士閻又文 1937年七七事變後,閻又文在太原受到薄一波、程子華、彭雪楓的影響,投筆從戎,奔赴延安。
  • 劉統:1949——共產黨「趕考」與國民黨「搬家」
    1949年3月29日,蔣介石率家人於溪口舉行清明掃墓,此為蔣最後一次在故鄉進行清明掃墓。1949年春,勝利者齊聚北平,萬眾歡騰。而蔣介石只有黯然歸鄉,攜妻祭祖(如圖)。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乘車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 都是傅作義的重兵集團,為何綏遠起義部隊能保留,北平卻被改編?
    這麼多部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和平起義的。北平起義時,25萬國軍開出城外改編,打散編入不同的解放軍部隊;而綏遠的董其武、孫蘭峰(都是傅作義愛將)兵團近10萬大軍卻保留了建制沒被打散,轉化為第23兵團,後來還獲得了參加抗美援朝的機會。為什麼同樣是傅作義的重兵集團,綏遠和北平部隊的待遇有這麼大差別呢?
  • 傅作義在北平起義後,他的地位如何,子女如今在幹什麼?
    我軍在進攻北平前,對北平守軍傅作義部隊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勸他以人民為重,戰局已經不可避免,和平解放這座千年古都至關重要。最終經過了雙方人員共同努力,傅作義為代表的北平守軍25萬選擇起義,自此北平和平解放。
  • 尋找秘密戰線的功臣「OX」
    一定要找到當年那個草嵐子監獄的「功臣」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並於1949年10月成立了新中國。牛寶正「交代」說,他在北平國民黨監獄當看守班長期間,曾幫助在押的中共秘密組織做過不少事,為此還差點被國民黨當局槍斃。逃離北平後,他舉家返回山東無棣原籍,以做小買賣度日。全國解放後,無棣縣有關方面對他曾有功於革命的歷史不甚了解,根據他幹過國民黨的警察隊長和監獄看守班長的歷史,將其劃為歷史反革命分子,實行公安管制。
  • 1949,共產黨為什麼能打敗國民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回望70年前,從年初到年底,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關鍵詞是「解放」,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真是「氣吞萬裡如虎」;對國民黨軍隊來說,這一年,除了全方位崩潰之外,還有一個關鍵詞,是「起義」,從年初的傅作義北平起義,到年底的盧漢雲南起義,從陸軍到空軍、海軍,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大大小小的起義,也貫穿了這一年。
  • 盧漢在昆明起義中為何私自放走張群
    1949年12月,面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我黨的多方積極爭取,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雲南「綏靖」公署主任盧漢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率部起義,昆明得到和平解放。但在起義過程中,盧漢由於意氣用事,私自放走了前來企圖阻撓起義的國民黨甲級戰犯張群,成了他這一義舉中的一大憾事。
  • 致敬,隱蔽戰線上的英雄(下)
    隱蔽戰線上一對革命伉儷——沈安娜、華明之   誠如一位研究隱蔽戰線的學者所指出的,隱蔽戰線具有「隱蔽性、危險性、戰略性、策略性、靈活性、複雜性」等特點,這對隱蔽戰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些隱蔽戰線上的英雄,必須在多重角色中保持平衡,在對黨絕對忠誠的前提下,認真領會黨交給自己的每一項任務的用意,找準時機採取適當的措施,如此才能不負黨的囑託。當然,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著實不容易,下面我們再向讀者介紹三位隱蔽戰線上的英雄。
  • 對劉少奇使團1949年秘密訪問莫斯科的幾點看法
    代表團於1949年6月21日離開北平,6月26日抵達蘇聯首都莫斯科。關於毛澤東訪問蘇聯問題,報告寫道:毛澤東同志希望訪問莫斯科,但他現在不能秘密前來莫斯科訪問,他只好等待中蘇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後才能公開來莫斯科訪問。史達林在批語中表示,毛澤東在1949年底,中蘇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後訪問蘇聯。
  • 國軍中將劉萬春:49年綏遠起義後任36軍軍長,後因何被關押26年?
    1949年1月,經過與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將軍的多次會談,終於達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協定;隨著傅作義在協定上的籤字和所部25萬餘部隊開出北平城,接受解放軍改編,北平終於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在國民黨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同時也給我軍在解放其它國統區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如:我軍在解放綏遠時就很好的借鑑了北平和平解放的經驗,為此毛主席還創造性的提出了「綏遠方式」。
  • 傅作義起義前,放走的唯一一個實權軍長,最後結局如何?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和解放軍代表商談後籤訂了和平協議,使得北平可以和平解放,傅作義也因此成為了「北平的大功臣」。
  • 他們是秘密戰線的英雄,是出現在《風箏》片尾的黑白照片
    1936年11月在清華大學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清華分隊負責人之一。1937年12月,遵照周恩來的指示,到國民黨胡宗南的部隊「服務」,從事秘密情報工作。 1939年3月至1947年5月,任胡宗南的侍從副官、機要秘書,成了胡宗南的親信,負責處理機密文電和日常事務,起草講話稿。
  •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
    首頁>網上展廳>文章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 www.scio.gov.cn | 發布:2011-09-21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 傅冬:潛伏父親傅作義身邊,勸其起義解放北平,晚年結局如何?
    如今北京城內的故宮等諸多文化歷史景點遊人如織,70多年前的北平卻面臨一場戰事,這些歷史遺蹟很有可能毀於戰火,而不是像今天這樣完美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一般人或許都會認為,戰爭是男人的事情,但在使北平免遭戰火的過程中,一位年輕女子卻起到了關鍵作用。她就是時任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的長女傅冬。
  • 起義將領3人被授予上將,傅作義功勳卓著卻未獲授銜,這是為何?
    1955年大授銜時,有3098位起義軍官被授予了軍銜。在這3098位被授予軍銜的軍官中,被授予將官的有10人,其中有三位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在當時反映很大,彰顯了新中國領袖們廣闊的胸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三位將領是陶峙嶽、陳明仁和董其武。
  • 此人綏遠起義時最後一個籤字,為何名字卻在協議上排在最前面?
    1949年1月,新華社全文廣播了《關於和平解放北平問題的協議》,遠在綏遠的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董其武將軍決定,接受共產黨的和平政策,率部和平起義。 其武是傅作義的鐵桿兄弟,既然北平走了和平之路,綏遠也不能落單,況且綏遠部隊都是傅作義的嫡系。
  • 平津戰役時,跟隨傅作義發動起義的四個軍長,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的北平是很不太平的。這天,東北野戰軍和我國華北的部分軍隊將傅作義的五十萬大軍困在了北平這座城市裡。而老蔣想要用這五十萬大軍牽制我軍的軍隊,在必要時實施戰略反撲。於是,傅作義收到老蔣的命令是死守北平這座城市。
  • 傅作義起義,特別允許他留下一個警衛團,不料警衛團差點鑄成大錯
    1949年1月,傅作義正式起義,作為國民黨華北方面最高長官,傅作義的起義,完全是符合潮流的,使得北平,這座千年古城得以和平解放,傅作義功在千秋,2月,毛主席在西柏坡見到毛主席,毛主席稱讚他「你有功,謝謝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會忘了你的!」聽到這話,傅作義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