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建奇功——隱蔽戰線的另類「刀光劍影」

2020-12-24 黨史頻道

編輯同志:

您好。我最近看了電視劇《風箏》,了解到我們黨隱蔽戰線驚心動魄的故事,很受感動。之前也看過《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等諜戰劇,這些故事在歷史上應該是有原型的。想請黨史專家給介紹一下真實的隱蔽戰爭歷史,如能選幾個典型講一講就更好了。謝謝!

海澱區讀者 王鵬

本刊邀請中央黨校教授周文琪作答

自古以來,隱蔽的戰爭——洞察敵人的情報工作對克敵制勝是非常重要的。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要消滅敵人,就要有兩種戰爭,一種是公開的戰爭,一種是隱蔽的戰爭。隱蔽的戰爭,有戰略的進攻,打入敵人的內心,也有戰略的防禦,保衛自己,要打敗敵人,需內外夾攻,所以兩者都有重要意義。」中共在革命時期就非常注意情報工作。最早的特別工作部門叫「軍委特務工作處」,1927年改設中央「特科」,是中共最早的情報和政治保衛機關,創始人是周恩來。後來幾經易名,至1939年2月18日改設「中共中央社會部」,對外稱中共中央敵區工作委員會。

中央社會部,在中國革命的大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情報、保衛工作方面威武雄壯的活劇。由於隱蔽戰線工作的特殊性,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瞬間至今鮮為人知,作為史家應當把它寫出來,讓廣大讀者知道其貢獻,了解其背後的複雜性。

我黨建立的第一個反間諜內線關係鮑君甫(楊登瀛)

鮑君甫,廣東珠海前山人,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回國後,在上海發展,與上海的幫會、租界巡捕房乃至日本人都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並且和國民黨高官張道藩有私交,隨後鮑君甫改名楊登瀛,並以此名在國民黨中聞名。

鮑君甫成為國民黨特工系統的高級幹部之前,是陳賡手下陳養山的舊相識。陳養山發現,鮑對共產黨有好感,又不願意放棄做官的機會,將情況報告給了陳賡,周恩來和陳賡決定,借陳養山拉攏鮑君甫。鮑要求汽車、保鏢和活動經費,陳賡請示周恩來後盡力滿足他,並要求他和上海市黨部、市政府、淞滬警備司令部都建立聯繫。在政治上,鮑並不可靠,據當時給他做保鏢的黨員回憶,鮑官架子很大,做事情總是兩手準備,心思深,然而秘密工作卻需要這樣的人。隨著鮑君甫的地位升高,又得到國民黨中央調查科主任徐恩曾的重用。陳賡一方面加強對鮑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將鮑的任務轉向協助處理共產黨內部的奸細。

1928年秋,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截獲叛徒戴冰石密告,有中共地下機關在某處活動,巡捕房幫辦譚紹良帶鮑君甫前去,將其中7人抓獲。後來,鮑君甫通知「特科」,使黨得以剷除叛徒。又有一次,叛徒顏某正洽談出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立三,情報為鮑君甫介紹給潛伏在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地下黨員宋再生得知,顏某即被清除。

1929年初,叛徒陳慰年特價出賣黨內機密文件,鮑得知後,先用兩根金條穩住叛徒,隨後通知中共中央將其懲辦。當年8月,由於叛徒白鑫出賣同志,澎湃等人被捕。鮑得知後,仔細探悉了白鑫的行蹤,得知他住在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常委範爭波家,他借送禮送行之名確認其出行時間,使「特科」在白鑫逃往義大利之前將其擊斃。當時鮑君甫還準備安排「特科」去劫獄營救澎湃等同志,可惜功敗垂成。這年11月,任弼時被捕,鮑君甫向巡捕房稱,任弼時是其手下,屬於誤捕,後將其釋放。

1930年,叛徒黃弟洪從蘇聯回國,組織本來安排他去江西蘇區,他竟致函蔣介石,意圖「歸順」,並企圖出賣他與周恩來的見面地址。鮑君甫及時通知中央,黃即被清除。這年秋,中共山東省委某負責人到上海開會被捕,隨即叛變,警備司令部通知鮑君甫前往會晤,鮑隨即報告陳賡,陳賡派劉鼎以鮑君甫邀請專家身份前去拍照證實此人身份後,將其懲辦。

193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關向應被巡捕房逮捕,並搜捕出絕密文件,因巡捕不識中文,鮑君甫就請劉鼎假扮「中共文件專家」到巡捕房鑑定文件,將其中秘密文件替換送出,幾個月後,鮑君甫請律師出面將關向應保釋。關出獄後,進入湘鄂西根據地。

1931年4月,「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在武漢被捕,旋即叛變。他熟知上海中共中央最高機密,當然也知道包括鮑君甫在內的幾乎所有埋伏在國民黨內的為中共提供情報的人員。顧順章的電報從武漢發來後,首先由潛伏在中統特務頭子徐恩曾身邊的秘書、我地下黨員錢壯飛譯出,得知相關情報後,周恩來等得以從容脫身,而鮑君甫隨即被捕。

1932年,在張道藩斡旋下鮑君甫被釋放,1934年,國民黨令鮑擔任南京「反省院」副院長,但鮑君甫再也不復當年。

「五重諜報王」袁殊

從1931年10月到1945年10月,袁殊以多重身份從事地下情報工作達14年之久,朱德曾稱之為「我黨情報工作戰線不可多得的人才」。提及潘漢年,必提袁殊,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潘漢年所獲的大量情報直接出自袁殊之手。

早在1931年底,潘漢年就將袁殊發展為中共黨員。袁殊銜命打入CC的特工組織,又憑藉精熟的日語與日本方面建立了情報關係並接受其津貼。1933年後,他還在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工作了兩年。1937年後,袁殊輾轉投到杜月笙門下,國民黨中統和軍統都來拉他入夥。在潘漢年同意後,袁殊接受了戴笠的任命,一躍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的少將組長。因參與制定暗殺汪偽特工總部首腦李士群的計劃,袁殊被捕,幸虧日本領事巖井英一的搭救才得免死。此後,袁殊就不僅是巖井的秘密情報人員,而且是巖井扶持的一名公開的「漢奸」了。這樣袁殊成了罕見的兼具中統、軍統、日本、汪偽、青幫背景的五面間諜,從各方內部為中共獲取了大量情報。當然,他的這些交叉潛伏活動都有潘漢年在幕後指揮。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巖井英一回憶:為掣肘汪偽漢奸勢力,巖井英一讓袁殊出面組織一個「興亞建國同盟」,作為麻痺消磨中國人民鬥志的文化團體,加入到汪偽政府中去。袁殊根據巖井英一的要求,在地處上海寶山路的巖井公館掛起了「興亞建國運動本部」的招牌,成立了「興亞建國委員會」的機構,並籌備出版《新中國報》和《興亞》雜誌。「興亞建國運動本部」表面上是一個接受日本外務省津貼支配的漢奸組織,實際是中共的一個新的情報據點,不僅日本外務省撥給「興亞」的20萬軍票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成為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活動經費,而且在袁殊的具體操作下一份份重要的戰略情報也從敵人的心臟發送到了延安。

據我黨情報人員劉人壽等回憶,袁殊從「巖井機關」獲得的重要情報主要有: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1941年6月,德國即將進攻蘇聯,德蘇戰爭爆發後,日本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以及日美談判的情報,這是涉及蘇聯遠東紅軍能否調動的事情,對國內的階級動向也很有關係。

當然,這種多重角色不是那麼容易扮演的,肖雲在《榮辱之間鑑真情》一文中回憶道,由於長時期的「進入角色」,袁殊的心理被扭曲了,壓抑的痛苦一旦爆發,就會失態。親眼目睹袁殊嚎啕大哭的王季深回憶說,當時的情景和電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完全一樣,當年同袁殊一起戰鬥在敵人心臟的惲逸群、翁毅夫、魯風等同志,都經歷過這種精神上的折磨。

潛伏在汪偽政權特務機關上海「76號」的關露

在關露身上,「才女」「漢奸」「特工」三個身份糾纏一身。

1939年的關露,身份是上海灘最有名的三個女作家之一,另外兩個是丁玲、張愛玲。關露除了創作之外,還翻譯了高爾基的《海燕》及《鄧肯自傳》等許多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那時的關露激情澎湃,面對日寇的侵略,她大聲疾呼「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未亡人」,這樣的愛國詩詞曾經為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稱號。但在這年年底,關露突然銷聲匿跡。當關露再次出現在上海灘的時候,她竟然成為汪偽特務頭子家裡的紅人。

原來,這位本名胡壽楣的女詩人,當時已是秘密黨員,她接受了一個非常任務——打入「76號」摸清汪偽政權特工頭目李士群的真實思想動態,並在適當時候對他進行策反。這麼一個艱巨的任務,為什麼選擇關露呢?關露有個妹妹叫胡繡楓,1933年李士群被國民黨抓了以後,他的老婆葉吉卿在走投無路之際,胡繡楓接納了她,這讓李士群對胡繡楓一直心存感激,鑑於這層關係,黨組織原準備派胡繡楓去的,但胡繡楓當時在重慶工作繁忙,於是推薦了她的姐姐關露。關露接受命令後,成了極司菲爾路76號汪偽特工總部的常客。

嚴格執行黨的指示,忍辱負重兩年後,關露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穫。1941年,關露與李士群進行了一次對話,關露說:「我妹妹來信了,說她有一個朋友想做生意,你願意不願意?」李士群是個很聰明的人,他一聽就明白了。

很快,潘漢年根據關露的判斷,在上海秘密約見李士群,從此日軍的清鄉掃蕩計劃就提前送到了新四軍手中。之後,李士群與中共的秘密聯繫由其他同志負責,關露又接受了新的任務。

北平和平解放的隱蔽戰士閻又文

1937年七七事變後,閻又文在太原受到薄一波、程子華、彭雪楓的影響,投筆從戎,奔赴延安。在延安接受了邢西萍(徐冰)的建議,到愛國將領傅作義將軍的部隊中從事抗戰工作。1938年,閻又文經中共特派員潘紀文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他與傅作義是同鄉,又才華出眾,文筆鋒銳,深得傅作義賞識和器重,1939年擔任傅作義的機要秘書。由於所處的特殊地位,他幾乎和傅作義形影不離,被大家稱為傅作義的左膀右臂,傅作義的各種重要電報、文件及講話稿,都由閻又文起草。

1947年冬,人民解放戰爭進入關鍵時刻,李克農提出要儘可能發揮閻又文的作用,決定將閻又文直接劃到中共中央社會部領導,並將與他聯繫的王玉調入社會部。傅作義被蔣介石委任為「剿總」司令後,李克農兩次約見王玉,親自布置工作,要王玉秘密進入北平,要求閻又文進一步了解傅作義的思想動向,提供傅作義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計劃,隨時報告中共中央。

閻又文每周六在北海公園漪瀾堂召開新聞發布會,他安排王玉以記者身份參會,其間將情報交與王玉。閻又文收集的情報包括作戰部署如《北平城防方案》、《北平城垣作戰計劃》及詳細地圖和軍事實力、將領概況、傅蔣矛盾、傅之想法及思想鬥爭等,對中央決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礎。

1949年1月,解放軍一舉攻克了天津,切斷了傅作義海上逃跑路線。1月10日,閻又文力勸傅跟共產黨談判。根據黨的指示,閻又文對傅作義展開大力度攻心工作——爭取傅作義起義。經過多次談判,1月21日,我黨終於和傅作義達成《關於和平解放北平問題的協議》。1月31日,解放軍開進北平,文化古都倖免於戰火。

西柏坡「國家安全教育館」這樣介紹閻又文的重要貢獻:平津戰役期間,閻又文根據上級指示,提供了大量關於華北「剿總」的情報,使黨中央準確了解了傅作義情況,為制定北平和平解放方針奠定了基礎。天津戰役後,他及時掌握並向上級匯報傅作義的思想動態,積極施加影響,為最終促成傅作義起義、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焦點

  • 於無聲處建奇功:隱蔽戰線的另類「刀光劍影」
    我最近看了電視劇《風箏》,了解到我們黨隱蔽戰線驚心動魄的故事,很受感動。之前也看過《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等諜戰劇,這些故事在歷史上應該是有原型的。想請黨史專家給介紹一下真實的隱蔽戰爭歷史,如能選幾個典型講一講就更好了。謝謝!
  • 於無聲處建奇功——共和國不會忘記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們 (3)
    > 於無聲處建奇功隱蔽戰線工作任務艱巨,情況複雜,環境危險,常處於被動狀態,有些工作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潛伏」才能打開局面,取得成效。即使做出了成績也不能公開宣揚,這就要求情報工作者必須不計名利,甘當無名英雄。為了保存黨中央文獻資料的完整和保護它的安全,隱蔽戰線上的許多無名英雄默默地奉獻著,有些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陳為人是1921年入黨的老黨員,曾任滿洲省委臨時省委書記。
  • 中共情報工作戰績驕人 無名英雄於無聲處建奇功
    《瞭望》文章:於無聲處建奇功  ——共和國不會忘記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們  黨的隱蔽戰線工作是黨和國家革命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們是黨的鋼鐵脊梁,是共和國的忠誠衛士  文/羅援
  • 記羅青長的抗戰傳奇:「於無形處建奇功」
    (資料圖片)《參考消息》8月5日報導(作者羅援)我的父親羅青長,16歲參加革命,爬雪山過草地,18歲隨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與情報工作結緣,此後就沒離開隱蔽戰線,後來擔任中央調查部負責人。作為歷史見證者,他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
  • 致敬,隱蔽戰線上的英雄(下)
    隱蔽戰線上一對革命伉儷——沈安娜、華明之   誠如一位研究隱蔽戰線的學者所指出的,隱蔽戰線具有「隱蔽性、危險性、戰略性、策略性、靈活性、複雜性」等特點,這對隱蔽戰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些隱蔽戰線上的英雄,必須在多重角色中保持平衡,在對黨絕對忠誠的前提下,認真領會黨交給自己的每一項任務的用意,找準時機採取適當的措施,如此才能不負黨的囑託。當然,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著實不容易,下面我們再向讀者介紹三位隱蔽戰線上的英雄。
  • 處於隱蔽戰線的董必武:培養出4名傑出情報人員
    胡宗南身邊的機要秘書——熊向暉  中共隱蔽戰線著名的「後三傑」,即陳忠經、熊向暉、申健都是受周恩來和董必武直接領導的情報人員。  1936年,熊向暉考入清華大學。在校期間,他參加了中共北平學生運動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12月,熊向暉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 《於無聲處》國安劇「正確寫法」 編劇高滿堂一次成功轉身
    2015年5月13日訊,電視劇《於無聲處》在央視和江蘇衛視播出正酣,和螢屏上習以為常的熱熱鬧鬧截然不同,這部劇以安靜的氣質講述了一個「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跌宕故事,熱議不斷。《於無聲處》播出以來,一直被稱為「中國版《國土安全》」,很多觀眾拿兩者比較,事實上,美劇《國土安全》的問世,讓觀眾對於中情局的認知不再僅停留在「CIA」這樣的代號。
  • 走進平西情報聯絡站 重溫隱蔽戰線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回溯黨從創始、立足到發展壯大,隱蔽戰線始終存在,並發揮了重要作用。平西情報聯絡站是黨在華北地區建立的重要情報交通樞紐,是延安聯繫北平最主要的戰略通道,承擔著建立電臺、傳遞情報、護送人員、運送物資等重要任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工作從未間斷,為晉察冀根據地的建設、抗戰勝利和北平解放做出了重大貢獻。
  • 揭秘「餘則成」真正結局,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事跡將拍電視劇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之子劉玉平先生處獲悉,1月16日上午,電視劇《劉光典》(暫名)授權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劉玉平等劉光典烈士親屬出席籤約儀式。劉玉平在製作電視劇《劉光典(或潛戰)》授權協議書上簽字,正式授權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全權負責電視劇《劉光典(或潛戰)》製作拍攝,標誌著該電視劇的編創工作正式啟動。
  • 中共隱蔽戰線傳奇人物「文革」 交代材料曝光
    閱讀連載請點擊靖任秋是中共隱蔽戰線上的傳奇人物不僅細數隱蔽戰線的鬥爭,而且對三四十年代的社會百態、世風人情都有詳述,堪稱展現舊中國社會的一幅生動圖畫。
  • 龔昌榮:隱蔽戰線傑出的僑鄉英雄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裡弄口,一位身材高大的「廣東人」假裝在喝開水,看見一個叛徒迎面走近,拔槍一槍將其擊斃,隨即從容離去……這不是影視劇裡的情節,而是發生在江門五邑僑鄉英雄兒女、我國隱蔽戰線鬥爭的傳奇人物龔昌榮身上的真實故事。龔昌榮,廣東新會人,曾化名鄺惠安、鄺福安,1903年出生於一戶李姓的貧苦農民家裡。因生活所迫,他幼年時候就被賣給了一個叫龔福利的旅美華僑當養子,改名龔昌榮。
  •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5)▏中央特科神秘的「風語者」
    編者按:曾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不曾親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卻隱蔽身份潛入敵人的「心臟」,用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為黨的事業、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即日起,CQDK全媒體將帶您走進沒有硝煙的戰場,為您講述這些特殊戰士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風語者」是指專門的譯電人員。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6)一份絕密情報的背後
    曾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不曾親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卻隱蔽身份潛入敵人的「心臟」,用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為黨的事業、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新中國誕生之前,中共和民革在上海的地下組織共同譜寫了一曲促進新中國成立的壯麗樂章。
  • 劉鼎:我黨隱蔽戰線的統戰功臣
    原標題:劉鼎:我黨隱蔽戰線的統戰功臣   劉鼎是我國軍工事業的奠基者,擔任過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陝甘寧軍工局副局長等職務。20世紀30年代,他曾在上海特科工作。後奉命到西安直接負責東北軍和中共中央的電訊聯繫工作。西安事變後成為中共代表團的「大管家」,是在隱蔽戰線立下了功勳的統戰功臣。
  • 《於無聲處》央視熱播 徐衛趙立新英文飆戲對決
    《於無聲處》正在熱播,徐衛飾演飾演202軍工廠工程師張文鴻,與趙立新飾演的工程師助手陳其乾不僅在車間副主任的職位上是競爭對手,更有英文飆戲對決場面。徐衛趙立新劇中對決網易娛樂5月11日報導 國安反諜劇《於無聲處》正在央視一套、江蘇衛視黃金檔熱播,該劇自播出以來真正應驗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名言,一播出便熱度躥升,熱議不斷。
  • 中醫抗疫建奇功 艾草防疫正當時
    中醫抗疫建奇功 艾草防疫正當時 2020-04-24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隱蔽戰線風雲錄之沈安娜——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
    1935年1月,經王學文批准,沈安娜成為我黨隱蔽戰線「中央特科」一員,走上革命道路。當時的沈安娜並沒有想到,上海地下黨組織的這一次安排,只是自己潛伏在國民黨中央核心機關裡15年地下情報生涯的開始,去延安甩手幹革命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一)潛入敵人內部的「夫妻組合」。
  •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1)▏你的名字為何無人知曉
    編者按:曾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不曾親自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卻隱蔽身份潛入敵人的「心臟」,用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為黨的事業、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貢獻。2013年10月,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落成,以紀念上世紀50年代為國家統一在臺灣殉難的大批隱蔽戰線的烈士。1949年前後,按照中央解放臺灣的決策部署,1500餘名幹部秘密入臺。50年代初,由於叛徒出賣,大批人員被捕,其中1100餘人犧牲。隱蔽戰線的最大特點恐怕就是「無名」。
  • 申公豹再立「奇功」,紂王力排眾議,強建摘星樓
    不僅救了自己一命,還讓自己萬年有孩子,這樣一來,申公豹在紂王眼中再立「奇功」。為了感激他,紂王承諾申公豹提出的任何條件自己都會毫不猶豫的同意!申公豹打著憂國憂民的旗號, 提出建摘星樓。紂王聽後當即拍板, 不顧大臣的反對, 力排眾議,強行修建摘星樓!紂王老來得子!申公豹再立「奇功」,紂王力排眾議,強建摘星樓紂王老來得子!申公豹再立「奇功」,紂王力排眾議,強建摘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