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在北平起義後,他的地位如何,子女如今在幹什麼?

2020-12-11 騰訊網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全中國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悍然挑起發動了內戰,妄圖消滅我軍。但蔣介石最終的目的沒有達成,我軍在全體指戰員的英勇作戰下,以弱勝強,擊敗了號稱擁有八百萬的蔣介石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我軍和蔣介石軍有著近四年的內戰,從最開始的步步被動到站穩腳跟,然後再到勢均力敵,最終贏得戰場主動,由農村包圍城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不過自從1948年末開始,戰局已經相對明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北方戰事的勝利,華北地區的蔣軍陷入了不能動彈的局面。

我軍在進攻北平前,對北平守軍傅作義部隊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勸他以人民為重,戰局已經不可避免,和平解放這座千年古都至關重要。最終經過了雙方人員共同努力,傅作義為代表的北平守軍25萬選擇起義,自此北平和平解放。

說起傅作義,他算得上是蔣軍中優秀的將領,自從抗日戰爭以來,他的表現就非常好,是一名鐵骨錚錚的抗日名將,有著極強的民族榮譽感。解放戰爭時期,傅作義在戰爭前期的張家口戰役中力挫我軍,證明了他的軍事能力。

傅作義起義後,他的地位如何呢?按理來說一般起義的人員,他們的地位應該得到保障,但沒有之前那麼高了,畢竟大多數都是逼不得已形勢所逼,他們能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的同時,給予一些基本保障應該也是很欣慰了。但傅作義不同,他在起義後的地位很高,成了新中國領導人之一。

傅作義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擔任了水利部部長,同時又擔任了綏遠省軍區司令員等,說明傅作義受到了重視,地位也很高。

傅作義在1974年4月19日因病去世,他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分別是傅恆,傅冬菊,傅克誠,他們都在幹什麼,結局如何呢?

傅作義大女兒傅冬菊應該是子女三人中最有名的,傅作義能起義她功不可沒,作為我軍的情報人員,她為新中國解放做了很大的貢獻。北平和平解放後,傅冬菊依舊選擇了她的專業幹記者編輯類工作,調入人民日報社。

此後傅冬菊在多地區幹新聞編輯工作,如在新華社香港部擔任編輯部副主任,從事相關統戰工作,工作能力強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由於傅冬菊的身體不太好,於1995年在人民日報社崗位上離休,2007年7月2日去世。

傅作義兒子傅恆的資料相對較少,曝光率比較低,這與他所從事的行業有關。傅恆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很少露面,在1997年10月病逝。值得一提的是傅恆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職業,也在中科院工作,擔任了中科院工程師。

傅作義小女兒傅克誠從事了教育工作,且成績突出頗有能力。曾經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中擔任講師,副教授職務。後去日本留學獲得了東京大學的博士學位,此後在日工作多年,擔任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建築顧問,日本設計師等。在建築學方面,傅克誠算是資深的專家了,與此同時,還擔任了上海市常委等,有著較高的成就和地位。

結語

傅作義將軍是新中國成立的功臣人物之一,同時也是民族英雄。不管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後,他都為中華民族作出了相應的貢獻,是一名了不起的人物。傅作義的子女們繼承了傅作義的精神,以父親為榜樣在各行業都有所成就 。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傅冬:潛伏父親傅作義身邊,勸其起義解放北平,晚年結局如何?
    如今北京城內的故宮等諸多文化歷史景點遊人如織,70多年前的北平卻面臨一場戰事,這些歷史遺蹟很有可能毀於戰火,而不是像今天這樣完美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一般人或許都會認為,戰爭是男人的事情,但在使北平免遭戰火的過程中,一位年輕女子卻起到了關鍵作用。她就是時任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的長女傅冬。
  • 都是傅作義的重兵集團,為何綏遠起義部隊能保留,北平卻被改編?
    傅作義是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在華北的最高指揮官,手下兵馬最多時不下60萬人。這麼多部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和平起義的。北平起義時,25萬國軍開出城外改編,打散編入不同的解放軍部隊;而綏遠的董其武、孫蘭峰(都是傅作義愛將)兵團近10萬大軍卻保留了建制沒被打散,轉化為第23兵團,後來還獲得了參加抗美援朝的機會。
  • 傅作義的女兒,曾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建國後結局如何?
    抗日戰爭的時期,傅作義屢獲戰功,並因此而被譽為抗日名將。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又率部起義,為北平的和平解放以及綏遠的「九·一九」起義立下了大功。在傅作義將軍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傅作義起義,特別允許他留下一個警衛團,不料警衛團差點鑄成大錯
    1949年1月,傅作義正式起義,作為國民黨華北方面最高長官,傅作義的起義,完全是符合潮流的,使得北平,這座千年古城得以和平解放,傅作義功在千秋,2月,毛主席在西柏坡見到毛主席,毛主席稱讚他「你有功,謝謝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會忘了你的!」聽到這話,傅作義熱淚盈眶。
  • 傅作義起義前,放走的唯一一個實權軍長,最後結局如何?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和解放軍代表商談後籤訂了和平協議,使得北平可以和平解放,傅作義也因此成為了「北平的大功臣」。
  • 傅作義私藏武器電臺,為何起義兩年後才上繳?毛主席:你留著用吧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使城內的大量文物古蹟和200萬市民免遭戰火危害,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時任華北「剿總」司令的傅作義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舊軍閥出身,長期主政西北的大員,傅作義對於起義改編並非心甘情願,即使解放後仍然抱有腳踏兩船的幻想。
  • 北平,1949,秘密戰線的起義
    1949年1月22日上午10時,和平解放北平協定籤字。蔣介石在之前為穩定、拉攏傅作義,想盡了各種辦法,為保華北、北平,絞盡腦汁。特別是利用保密局控制傅作義,傅的副總司令兼警備司令陳繼承是軍統特務,掌握軍事、人事、警務、輿論,並控制嫡系部隊、北平行轅、保警總隊、華北「剿總」等。傅作義名義上掌控華北「剿總」60萬軍隊,但實際上黃埔系部隊他根本調動不了,只有陳繼承可以調動。
  • 平津戰役時,跟隨傅作義發動起義的四個軍長,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的北平是很不太平的。這天,東北野戰軍和我國華北的部分軍隊將傅作義的五十萬大軍困在了北平這座城市裡。而老蔣想要用這五十萬大軍牽制我軍的軍隊,在必要時實施戰略反撲。於是,傅作義收到老蔣的命令是死守北平這座城市。
  • 傅作義起義,將領不滿卻不敢表現,石覺大哭:不能再為校長盡忠了
    在傅作義統帥的蔣委員嫡系部隊中有不少人是蔣委員的學生,他們受到蔣委員的迷惑十分嚴重,對蔣委員的倒行逆施並沒有放在心裏面。因此,對傅作義將軍的起義行動造成了很大的幹擾。甚至在起義過程中,當傅作義將軍宣布起義後,國民政府的一個兵團司令官居然在會場上大哭起來還大喊不願起義。
  • 起義將領3人被授予上將,傅作義功勳卓著卻未獲授銜,這是為何?
    起義部隊改編後,陶峙嶽被任命為解放軍第22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在國民黨軍隊裡,陶峙嶽的最高軍銜是中將。抗日戰爭中,任65軍1010師師長,參加了由傅作義指揮的包頭戰役、綏西戰役和五原戰役。在他的軍事生涯中,跟傅作義聯繫緊密。1946年,董其武任綏遠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在天津北平相繼解放後,他審時度勢,接受了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主張,在傅作義的幫助下,率領四萬官兵起義。新中國成立後,被任命為綏遠省主席、綏遠軍區副司令員、23兵團司令。
  • 抗日名將董其武,率部起義後成開國上將,他的子女如今怎樣了?
    他的舅父是一位私塾先生,見董其武聰明伶俐,就把他帶到自己的學堂聽課。後來在舅父的資助下,董其武進入縣高小讀書。1918年閻錫山在太原創辦學兵團,招收學生兵,董其武決定投筆從戎,他揣著借來的十個大洋,徒步420公裡趕到太原報考,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由此開始了戎馬數十年的軍旅生活。北伐戰爭結束後,董其武因為不是老蔣的嫡系,受到了排擠。
  • 解放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已成定局,傅作義婉拒蔣公子的美意
    時刻關注新華社電訊的傅作義,在聽到毛澤東的這一重要聲明後,馬上意識到:人民解放軍用武力解決平津的一切條件都已具備,只待一聲令下就可攻城,以前所幻想保存自己的軍事實力是不現實的,拖延時間也是不可能的,眼下唯一的出路只有通過談判實現和平解放。於是,他給周北峰復電:「請和鄧先生相商,酌情辦理。」
  • 北平得以和平解放,有三人立下大功,傅作義為何聽他們的?
    當父親傅作義來到重慶的時候,經常向他講國民黨的醜聞,講 共產黨團結抗日,還把一些進步書刊放在他的辦公桌上。潛移默化當中傅作義對共產黨有著更加清晰的認知。傅冬大學畢業後,便到天津《大公報》成為了一名記者,在這裡他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 此人綏遠起義時最後一個籤字,為何名字卻在協議上排在最前面?
    傅作義晚年照 董其武親自去北平找了傅作義,經中共中央同意後,傅作義代綏遠與中共方面進行了談判。協議達成之後,經毛主席批准,由傅作義、鄧寶珊赴綏遠主持、協調起義事宜。
  • 國軍中將劉萬春:49年綏遠起義後任36軍軍長,後因何被關押26年?
    1949年1月,經過與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將軍的多次會談,終於達成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協定;隨著傅作義在協定上的籤字和所部25萬餘部隊開出北平城,接受解放軍改編,北平終於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的,傅作義將軍的老部下,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董其武將軍立即表示了和平起義的意願;隨著中共華北局和傅作義的協助,至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將軍率領所部6萬餘官兵宣布脫離國民黨集團,和平起義,接受解放軍的改編,綏遠和平解放。
  • 四川軍閥楊森兩次申請起義都被拒後,跟隨蔣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除了我軍將領以及士兵的英勇作戰外,其中一些國軍起義將領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解放戰爭中,國軍大概有15位將領起義,比如傅作義帶著25萬國軍在北平和平解放,六十軍的曾澤生,湖南和平起義的程潛和陳明仁。
  • 神秘紅色特工閻又文,建國後仍潛伏,1993年才被中央正名,為何?
    閻又文是跟隨傅作義一同起義的國軍將領,在新中國成立後又參加了抗美援朝,因此組織將閻又文的骨灰送入八寶山革命公墓安葬。隨後王玉帶著閻又文的家人,並找到了中央調查部部長、當年閻又文的上級羅青長;這時子女們才得知了父親的真實身份,他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閻又文身為一名地下工作者,按理來說在建國之後已完成了使命,但卻為何遲遲保密,直到死後31年身份才被公開呢?
  • 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以及投降的事,這三種情況是怎麼界定的?
    起義、投誠、投降,究其本質並沒有太大區別,都是放下武器、倒向原來的敵對陣營,這也是很多人搞不清三者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既然對於原屬陣營而言都是「變節」,起義、投誠和投降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在長沙主動放下武器起義的程潛和陳明仁當然,在這方面也有做得不厚道的,比如傅作義。他就曾經一面在與解放軍進行談判,一面有讓陳長捷死守天津、對抗四野攻城。
  • 臺兒莊大捷的首功將領,1949年配合傅作義起義,後為何病死監獄?
    1949年的時候,他還積極地配合傅作義將軍起義,按照道理這樣的將領應該是立下功勞,可是為何1955年他卻病死獄中呢?  他就是抗日名將池峰城將軍,就在1938年的3月24號,日軍開始派重兵進攻臺兒莊,此時國軍駐守臺兒莊的是池峰城指揮的第二集團軍31師,雖然這支31師還是十分勇猛的,但是面對日軍如此猛烈的炮火攻擊,確實也是傷亡慘重。
  • 楊成武綏遠圍剿傅作義,美國通訊社:這是毛澤東的一步「高棋」
    說完,毛主席點燃一根煙邊走邊說:「傅作義一輩子經營兩個兵團,這次你要去消滅他,他要和你拼老命的。他在那裡進行了堅壁清野,像我們對付日本鬼子那樣。你如果搞不到糧食,就站不住腳。成武啊,你們得準備餓3天肚子,吃兩天草啊。」「就是這樣我們也能站得住腳跟!」楊成武雄赳赳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