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微博上看到這麼一個話題:「跟一個負能量的人在一起是什麼體驗」。配圖是一大串的各種網友神回復集結。看似吐槽,卻也字字真理。我看完後的感覺,以正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我竟無言以對」。隨即點了轉發,同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千萬別被什麼「一天到晚把瘋狂抱怨吐槽撕心裂肺的難過和痛苦都扔給你是因為把你當朋友」云云之類的的狗血雞湯給洗腦,那種只有垃圾桶的角色留給你參演還拒絕你參演時把垃圾分類解決的人,他們只是沉溺於垃圾生產與傳遞的自導自演中。
第二天,有個朋友轉發了這麼一條微博:雖然我脾氣很臭,也愛無理取鬧,但我對在乎的人就是這樣,無論親情愛情友情,因為我知道不管我怎麼樣對你你都不會離開我丟下我,我能依靠的人很少,所以在我發脾氣的時候,你千萬不要當真,因為我氣完還是會很不要臉地去找你,我也就喜歡逞那一時之能,之後我還是一樣的愛你。配了一句「那又怎樣?」
眾人都知曉我們感情不錯,然而事實是我倆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繫過了。以旁人的眼光來看,這一前一後的,倆人絕對是在隔空罵仗。前者指桑罵槐後者奮起反擊,恰也成了一臺小戲。當然,大家生活這麼忙,誰又有閒心腦補這種情節呢?疑似罵戰只是我的敏感心裡在作祟罷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傳媒不斷發展下,信息傳播越發迅速,社會群體中特別是年輕一代這一部分,被各類腦殘雞湯文洗腦的人並不在少數。
就這個「負能量」話題而言,生活中有著這樣思想的人多得可怕。「我在乎你才毫不控制地對你發脾氣」「我相信你我才這麼無理取鬧」「我….才…..」句式充斥著我所面對的整個世界。不可否認,這種以肯定對方價值或者過於抬高自己個人內心情感所屬來給自己的斑斑「劣跡」找藉口的行為,在一些特定場合及對象身上很吃香。但是,換個角度看,同一盤菜,你一年四季不分時令不分早晚不分胃口好壞地連續吃,你真的不會覺得胃裡有翻滾奔騰感嗎?
在我看來,無理取鬧恣意妄為是孩子的特權,因為最後的總結都只會是「他只是個孩子,孩子都這樣」。但是,換了是我們,我不知道有誰能長期地真正從心底裡接納一個這樣的人。要知道,這是一個「公主病」已經成了一個人人嗤之以鼻的貶義詞的社會,而即使「你爸是李剛」,你仍然不可能脫離了這個社會去存在。當然,如果你說你要活得像個少男少女,那麼我只會覺得你不但拒絕成長,而且曲解了「少男少女」的真正含義,那更可怕。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該反省,之所以常常覺得不喜歡這個社會,難道就沒有自己的「罪行」所致?任性,不成熟,悲觀等負能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我們的生活圈。試問,自己的生活圈被整得一塌糊塗,我們該從何去喜歡這個社會?
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給身邊最親近的人,把所有的抓狂醜態都給最值得被珍惜的人,把所有的有形無形的傷害都給生命中重要的人,而這些都只是因為「在乎」和「相信」。這樣的解釋也未免太牽強。
面對自己心愛的玩具,不論價值貴重與否,只要對於他們而言是重要的,他們必然會用心愛護,而不是今日對其拳打腳踢明日對其隨手丟棄。那是孩子,那是玩具。與此同時,被那類腦殘雞湯洗過腦的諸多成人,在面對最親近的親人,朋友,愛人時,毫無下限地展示自身醜態過後,想到的不是自我反省,而是「我就是這樣的人啊,我把你看得很重要所以才無所顧忌。」有時候,這跟先給一巴掌再給顆糖的性質是相似的。只是,即使糖很甜,可是臉是會打腫的。被毀容後的人得有多大的胸懷才能毫無芥蒂地一直去接納這樣一個你?
當然,與動物的本能不同,人的情感會有極端膨脹或者萎縮的時候,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我們在情緒上的「奔潰」說法。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人的智商情商甚至可能為零,此時便極有可能用盡最惡毒的言行去對待發洩對象。所以,我們雖然反對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給身邊的人,但我們卻也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即便是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遠,這就表示我們必定要學會控制自己,完善自己。避免不了犯錯,那麼就學會認錯改錯。畢竟,拒絕改變就是拒絕一個更好的自己。
你任性,你小家子氣,你常常無理取鬧……關於你的種種,你可以說是從小環境所致甚至可以說是先天性格,但是,聰明的你,你在成長,你應該學著改變。遠離那些誤導你的心靈雞湯文,別再說對他人所有的「壞」都是因為你堅信感情夠深刻。
生活這株綠植,需要的是更多的用心澆灌,而不是用諸多肆無忌憚的摧殘來考驗它的生命力頑強與否,更別試圖通過高聲咆哮來獲得存在感。
送自己一句:
別了,那些無理取鬧的腦殘雞湯文。
喜歡這篇文章?長按掃描二維碼打賞作者吧~
(版權聲明:本文為新東方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投稿」查看投稿細則~
回復#聊天室#+你的成長、工作、生活困惑,將有機會獲得新東方名師的答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