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加爵骨灰仍在殯儀館 家人為避免議論放棄領取

2020-12-11 水母網

   

 一談起兒子楊開紅,今年54歲的馬存英眼淚就出來了

  只3年時間,馬建夫就老去許多

  被馬加爵案改變的父親母親們

  馬加爵老家厚重的木門外,張貼著一副喜慶的對聯,橫批為:馬曾聯姻。陳舊的木門緊閉,敲門數下,門內傳來應聲,門開了。

  門被推開的一瞬,好似高位蓄水的水庫打開了洩洪閘門,直到3年後的今天,激流中的人仍無法平靜下來。

  從4條年輕生命的消逝,5個破碎家庭的悲痛,到社會苦澀悠長的反思,馬加爵事件讓我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人性深處。

  一晃3年,被馬加爵事件所改變的父親母親們,可否安好?

  本報記者袁名清 鄭輝 雲南、廣西報導

  雲南大學鼎鑫公寓第6棟學生宿舍只有4層,與周圍幾棟7層的宿舍相比,顯得矮小、陳舊。上到3樓後,右轉幾步就是317房。此時,房上貼著封條,房內學生已放假回家了。

  2月4日,天空飄著微雨,走廊的鐵絲上晾著幾件衣服,一個稚氣未脫的男生端著一碗熱騰騰的蛋炒飯從我們面前經過。

  就是在這間317房,3年前,一樁血案發生了,1名學生殘害了4名同窗,這就是後來震驚世人的馬加爵事件。

  此血案兇手就是馬加爵,被殘害的分別是唐學李、楊開紅、邵瑞傑、龔博。5人均為該校生命科學院同窗。

  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

  正逢馬家取親

  穿過一片塵土飛揚的拆遷現場,一座平房出現在我們眼前,有村民悄悄說,此即為馬建夫家住房。這是2007年2月7日的中午,為找到馬加爵父母馬建夫、李鳳英的住所,我們一行在廣西賓陽縣賓州鎮馬二村內輾轉打聽。

  馬家厚重的木門外,張貼著一副喜慶的對聯,橫批為:馬曾聯姻。此時這扇陳舊的木門緊閉,敲門數下,門內傳來應聲,門開了,一中年男子立於面前,發花白、神滄桑,正是馬建夫本人,其形象比3年前的網上照片要老許多。

  2月3日,是馬家與同縣曾家聯姻的大喜日子,馬家大兒子馬加朝娶了曾家的女兒,按當地風俗,此日正是媳婦回娘家日子,李鳳英與我們寒暄數語,帶媳婦一行出門而去。馬家有兩女兩子,馬加爵最小,女兒均已出嫁。

  我們與馬建夫及其母親在堂屋圍坐,馬二村村主任馬建倫聞訊趕來。馬建夫坐在硬木沙發裡角,言語寥寥。這時,從裡屋出來一男青年,高大英氣,為我們剝著橙子,此即為新郎馬加朝。馬加朝31歲,在家排行老二,如今才締姻緣,自然與馬加爵事件的陰影不無關係。

  不解兒子為何如此

  兒子為何做出如此殘暴之舉?是3年來馬建夫懸在心中的最大疑問。在昆明的庭審期間,馬建夫很想當面問問馬加爵,但馬家人始終未能準許與馬加爵見面,此疑問自然始終沒有得到回答,如今成為了馬家人終生的遺憾。3年前,馬建夫53歲,神形不亞於壯年男子,如今他已成為一白髮翁,神情也大不如前;數月前,他心肌突生絞痛,在醫院急救一番後才告平穩,醫生診斷為冠心病,乃長期沉悶鬱積而成。

  2004年3月,得知馬加爵殘害了四位同學之後,馬家人捶胸頓足,痛不欲生,為了減輕馬加爵的罪孽,馬家人開始了贖罪之旅:趕到受害人家中,向受害人父母當面謝罪。

  當年3月29日,馬建夫、李鳳英夫婦攜年近八旬的母親一行5人前往梧州,向邵瑞傑父母謝罪,當趕到邵家所在周睦村時,天下大雨,一行人長跪於前來迎接的邵家人面前,雙方均失聲痛哭,不能自已,因雨中難以登山,馬家人只能向山中邵瑞傑的墓地遙拜……

  隨後,馬建夫夫婦與大女兒又趕往雲南開遠的楊開紅父母家、怒江的唐學李父母家,在兩家人面前跪地謝罪。

  當年4月8日,當3人趕到陝西漢中勉縣,欲向龔博父母道歉謝罪時,卻數次被龔家人拒絕,因為龔家人認為血案與馬加爵家人無關。

  這一番令人感慨唏噓的贖罪之旅,演繹的是人間悲情極至。雖系親歷親為,但如今在馬建夫嘴中道出,卻平淡異常,仿佛與他沒有絲毫關係。馬加朝告訴我們,父親身體以前一直不錯,但弟弟事發後,內心沉痛難以排遣,由此鬱成心疾。而3年來,母親與奶奶也是鬱鬱寡歡,難以開顏。

  如今,在另一個世界的馬加爵,如果得知他至親長輩們幾年中所受的煎熬,不知會作何感想?他的靈魂是否會發出真誠的懺悔?

  骨灰至今在殯儀館

  馬加爵的生命止於2004年6月17日。那年4月下旬,昆明庭審完結後,馬家人回到了廣西,馬建夫基本足不出戶,不願見外人。直到昆明打來電話,他才知馬加爵的屍體已在昆明跑馬山殯儀館焚化,儘管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馬家人還是覺得有些突然。馬加朝記得,那個下午,父親掛了昆明的電話後,呆坐在椅上,半天沒有說話,隨後出門走進烈日下,很晚才回到家中……

  至今馬家人沒有去昆明領取馬加爵的骨灰,當時,家裡有人想去接骨灰回來,但馬建夫說:「骨灰我們不要了,就當我們沒有這個兒子,讓一切都過去吧!」家裡再沒有誰敢提骨灰的事,仿佛又恢復了往日生活的寧靜,一晃快3年過去了。

  談起骨灰的事,堂屋中氣氛有些沉悶,馬加爵年近八旬的奶奶很快用手撫去了臉上的淚花,似自言自語道:「小十二(馬加爵小名)那時多麼懂事,成績多麼好啊!」她的語氣有些得意,但更多的是惆悵。眾人都不再說話。

  良久,村主任馬建倫對我們說:「馬建夫一家老實本份,善良處世,但馬加爵這個事天下皆知,讓全家背上惡名,再把骨灰弄回來,他們怕再被人指脊梁骨啊!」瀟湘晨報

  


  陰影仍然留在心中

  馬建夫執意要我們喝了白粥再走,隨後領我們進入了裡屋,裡屋是個天井,充當餐廳之用,馬家人在這套平房裡已住了21年了,牆壁都已顯陳舊。我們端坐低矮的圓桌旁,就著新婚酒宴的魚肉,喝著白粥,白粥不稠,已經涼了,馬建夫一口一口低啜不語,只有在我們與他在餐桌旁合影時,才展眉微笑,但也轉瞬即逝。

  馬家的舊房面臨拆遷,不久,全家人居住了21年的這所房子將夷為平地,他們會有新的房子,他們會有新的生活。但不管未來發生怎麼樣的變化,馬加爵將永存他們的內心深處,這是血緣使然,親情使然,永遠難以割捨,對於不堪的往事,刻意迴避與壓抑心靈顯然不是好辦法。馬加爵事件是不應該成為馬家人與現實生活中的障礙的。

  當我們告辭時,馬建夫從塑膠袋中抓起喜糖往我們手裡塞:「這是喜糖呢,你們一定要吃!」此刻他的臉上才有春風般的笑。

  一家人送我們到門外,此時天晴碧朗。

  受害者家庭

  紅塘子村是一個苗村,整個村子都「隱藏」在大山深處,它隸屬於雲南省開遠市羊街鄉,在迴腸、曲折的山路上穿行了近1個小時後,我們才到達村頭,楊開紅父母家的院子就坐落在一個山坡上。

  在家的三兒媳古美芬告訴我們,院子是新蓋的,還不到兩年,家裡添置了拖拉機,摩託車,還開了個小賣部,家境漸漸好起來了。3年了,楊家是否已從馬加爵事件的陰影中走出呢?正說話間,院外傳來了拖拉機的聲音,片刻,一著苗家花裙的女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楊開紅的阿媽馬存英進貨回來了。

  昆明是個傷心地

  一談起楊開紅,馬存英的眼淚就出來了。她有兩個女兒,3個兒子,楊開紅是二兒子,也是家裡唯一的大學生。今年54歲的馬存英面色蒼老,滿臉皺紋,她坐在一個草墩上,向我們嘮叨。她沒念過書,也識不了幾個字。她說的當地苗家方言,晦澀難懂,古美芬便在旁翻譯。

  2000年楊開紅考上雲南大學的時候,楊家就像過節日一般。兒子長出息了,馬存英真高興,兒子離開了小山村,到了昆明,到了大城市,她的心也跟到了昆明。

  馬存英在山裡生活了50多年,還從沒到過昆明,儘管紅塘子村距離昆明不到3百公裡。

  她很想有一天能到昆明,讓兒子陪著她在校園轉轉,在城市各處轉轉啊!但怕打擾兒子學習,她一直沒跟兒子說過這個想法,她準備等兒子2004年畢業後,就業的事落實好以後,再跟兒子提。不料,畢業前夕,噩耗傳來……

  說起這一切,馬存英淚如泉湧,她右手從花裙袋拿出一張薄薄的捲筒紙,又把捲筒紙扯成兩片,用其中的一片擦去臉上的淚水。

  古美芬告訴我們,婆婆再也不會去昆明,她是不敢去,最有出息的兒子死在那裡,去了徒增傷心而已。

  那一刻心中空蕩蕩的

  馬存英曾見過馬加爵與楊開紅的一張合影:兩人在雲南大學的操場上,青春朝氣,神態親密。她一直想,這麼好的兩個人,這麼好的朋友,怎麼能夠下毒手。這個事她真是想不明白:她心愛的兒子竟是死在他好朋友的手中。這是為什麼?開庭的時候,她想去質問馬加爵,她想聽到馬加爵真誠的道歉,但丈夫楊紹權不讓她去,怕她心臟受不了,怕她見了兒子的慘死照片傷心。

  開庭的那3天,她在家中坐立不安,天天都去山後兒子的墓地陪他,楊開紅的骨灰就埋在楊家院子山後,她坐在墓前的泥地上,呆呆出神,似一座雕像,山風中,荒草搖曳,也撩動著她的白髮。天色昏黃了,她還不想離開兒子,直到家人拉她下山。

  3天的庭審結束後,丈夫和大兒子楊開武回到了家中。馬加爵雖被判了死刑,但大家沒聽到馬加爵真誠的道歉。殺了人,做了孽,連道歉都沒有,馬存英恨死了馬加爵,想用盡全身力氣罵他。

  當年6月,馬加爵伏法後,馬存英又到山後看兒子,她點起香燭,又在墓前擺了兩個金黃的橙子——那是兒子最愛吃的水果。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兒子,然後再也不知道說什麼。那一瞬間,她心中空蕩蕩的。

  再也撥不通的電話

  3年來,馬存英對兒子的思念沒有停止過,除了去墓地陪兒子。

  馬存英想兒子時,經常翻開電話本撥打兒子曾經留下的手機號碼。仿佛兒子猶在人世。

  2004年2月7日上午,楊開紅提著行李出了門,他回學校去。馬存英送他到坡下,在等出村的拖拉機時,楊開紅用筆在紙上寫下一個號碼,微笑著說:「阿媽,這是我的新手機號碼,你跟我打電話嘛!」

  目送兒子上車離開後,她回到房中,把兒子的手機號碼一筆一划記在電話本上。但兒子在世時,她一次也沒有打過。不是不想兒子,而是不知道對兒子說什麼,另外長途電話費也太貴。

  兒子離開了,她再也聽不到兒子的聲音了。但這個手機號碼她還留在電話本上,她不忍塗劃掉。她真是後悔啊:為什麼一次也沒跟兒子打過手機呢?想兒子時,她就翻開電話本撥打這個號碼,一邊撥號,一邊流淚……

  古美芬告訴我們,這3年來,每次兒子的同學朋友來看她時,她總是很激動興奮,說話特別多,而且一連數天睡不好,心情無法平靜。「大概從兒子的同齡人身上,她可以看到兒子的影子吧」。古美芬嘆了一口氣,「家裡人也不知道如何勸她,也許時間會讓她漸漸淡忘吧。」

  當我們走的時候,馬存英送我們出門,痴痴站在坡下,我們走出好遠,她還是那樣站著,我們驀然醒悟:當年她最後送兒子上學也如這般模樣。

  馬加爵的犯罪動機分析

  馬加爵絕不是因為貧窮殺人也不是因打牌吵架而殺人。

  我們知道那個假期,他與幾名同學提前回校。之前,他自己買了一臺二手電腦上網,上網能幹什麼呢?無非就是玩遊戲、瀏覽網頁,尤其是遊覽平時生活中很難觸及的網頁。在馬加爵逃亡後,公安人員將他的電腦硬碟恢復後,裡面有大量的黃色圖片。我們再看看馬加爵的身體狀況吧,他當時23歲,精力旺盛;另一個方面,他一個人在宿舍裡看大量的黃色信息。

  下一個判斷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人不可能沒有生理反應。他要有生理反應要幹什麼呢?我們猜測他用兩種方式來宣洩,一個是自己解決,一個是外出解決。他自己承認:他在寒假期間曾經外出找過小姐,他甚至說「去過幾次」。我們不難猜測,這類行為,只有他身邊的同學容易發現!

  打牌吵架能吵什麼呢?——如果說「你作弊,你這人真差勁,你老作弊!」誰會選擇「殺人」方式殺如此「汙辱」你的人?相反,若說「你那天看什麼來著?……你在網上都看些什麼玩意兒?還出去找了小姐……?」這對於一個仍是傳統、靦腆又非常要面子的農村孩子會是一種什麼感受?

  馬加爵來自廣西農村,他有一個很好的家庭,有樸實善良勤勞的父母,有通情達理愛他的姐姐,應該說他在家裡是一個好孩子。在學校也是一個好學生,他以高分考入雲南大學便可見證。總之,我是持這樣的觀點:馬加爵的家庭決定他應該是一個人格比較健全的孩子。他非常樸實,正統,接受的整個教育都是正統教育。

  馬加爵仍是一個很自尊、很傳統的人!當馬加爵與邵瑞傑爭吵時,極有可能吵出這樣的話題,儘管他有做這類事的欲望,但任何人都會避諱被談論!太丟臉!何況如果把這種事扯出來作為攻擊他的話題!

  而且,就這話題而言,馬加爵自覺理虧是吵不贏的。最重要的是,馬加爵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事通過吵架已經讓其他3人知道了,就要開學了,如果有更多的人知道此事他將如何見人?這一分析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吵架只有邵瑞傑和楊開紅與馬加爵吵,唐學李與馬加爵是打同一家的,唐並沒有參與吵架,他要不想殺唐學李,完全可以找個理由把唐學李支走,為什麼將唐也要殺了呢?」

  再看馬加爵對民警交待時的一段話:「他們總說我愛看A片,他們到處說我生活方式不好……」,這話已經暗含了相關的話題,也是他隱含吵架的實質。他在被訊問當中,多次強調,「當時我們吵的很厲害,當時我都氣蒙了」。所以,我們現在仔細的琢磨,他們就為作弊的事吵架能吵到什麼程度?實際上,真正吵的就是這個問題!這是馬加爵當時覺得很丟臉,很憤怒,又無法表達的事情!當他想到,馬上開學,此事會有更多的人知道,所以絕對不能讓這幾個人活到開學。這就是他滅口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關鍵的動機。瀟湘晨報

責任編輯:曲通春

相關焦點

  • 火化右腿寄存殯儀館 搬家我的骨灰哪裡去了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訊 :  「求你們幫幫我,我想找回自己的骨灰。」昨日上午,一個沙啞的聲音打進本報熱線,接線員嚇了一大跳:「您這不是好好的嗎?……」原來,一位老大爺5年前因患病鋸掉了右腿,他捨不得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便委託家人將這條腿火化,骨灰寄存在成都某殯儀館。
  • 為什麼殯儀館,只讓家屬帶走一半骨灰那麼另一半去哪裡了
    嗨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我們今天的內容,關注小編,每天為大家分享有趣的小資訊,人總有一死,一般情況下人死之後喪葬方式有很多種,有火化,土葬,還有一些其他國家或者民族有不同的喪葬方式,今天我們就主要來說說火化。
  • 殯儀館骨灰寄存容易出現的幾點問題,不可忽視
    現如今瀋陽每家殯儀館都提供骨灰寄存服務,確實比較方便了逝者子女對老輩骨灰的處理方法,但是也有許多弊端,近期瀋陽陵園網購墓顧問們反饋就發現許多客戶比較傾向於瀋陽殯儀館骨灰寄存,瀋陽陵園網小編想提醒您,殯儀館骨灰寄存服務雖然方便,但是不是長久之計,下面瀋陽陵園網小編為您列舉幾種複雜問題
  • 對自帶骨灰盒調查:多地殯儀館稱要喪屬自行裝骨灰
    12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隨機選擇多地殯儀館調查發現,10家殯儀館中,有3家殯儀館表示,自帶骨灰盒的喪屬需要自己裝填骨灰,但其中一家同時表示,也可以由工作人員幫忙裝填但需收費;此外,另有2家殯儀館則表示,如果需要將骨灰寄存在殯儀館,就必須從殯儀館買骨灰盒。
  • 殯儀館骨灰存放架殯葬文化的思想意識
    殯儀館骨灰存放架殯葬文化在人類殯葬文化總體中所呈現的是一種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 的東西。有形與無形的辯證關係任何一種人類殯葬文化的物質存在,都有其人類智慧的內在蘊含,這是有形之意;而無形並不是不存在,人類殯葬文化中的無形是以其意而存在的。
  • 85歲老太殯儀館火化 焚化爐竟爆炸骨灰被炸飛
    視頻截圖撫州的85歲林老太上個月去世,在地方政府部門的勸說下,家人將老人的遺體送到了殯儀館進行火化,誰知,火化過程居然令人心驚肉跳。好端端的火化爐居然爆炸了,而老人的骨灰被炸的到處都是。視頻截圖老人的家屬告訴記者,在老人遺體火化前,家裡人是要求殯儀館方面提供最好的焚化爐。在做完告別儀式後,火化師將老人的遺體送進焚化爐,正當大家在門外等待的時候,爐子裡發生了異常。
  • 殯儀館骨灰盒進價6000,賣14800!自帶骨灰盒?骨灰拿回家去裝
    12月4日,寧鄉市殯儀館發布自12月6日起,禁止喪屬自帶骨灰盒。如果需要自帶的,可在殯儀館之外的地方,喪屬自己去裝填。這樣生硬的語氣和冷冰冰的規定,確實令許多網友表示:無法接受。首先,殯儀館作為政府管轄之下的事業單元,是具有公益性並且為了輔助政府職能體現,而去建立的,如果存在的商業氣息太重,這不免會令廣大市民失望,也會寒徹逝者家屬的心。試想一下,面對親人的離世,喪屬已經悲痛萬分,如果連逝去的親屬在火化之後,需要裝骨灰盒,還要被人敲竹槓,買上天價的骨灰盒,這讓人又會作何感想,殯儀館的公益性又作何體現。
  • 五常第二殯儀館臨時工勾結館長、會計籤「永久合作」合同 壟斷骨灰...
    當天5點多,關平和家人就來到了拉林第二殯儀館。家裡條件不太好,關平就在外面買了一個幾百塊錢的骨灰盒。去辦火化手續時,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問,都需要用什麼東西,關平說都買妥了,火化就完事了。工作人員說,「你在外面買骨灰盒就等著吧,等領導全上班給你處理。」關平一聽就著急了,問能不能給加加急,老人就想第一個火化,這也是生前交代的事。「只要你不在我這兒買骨灰盒,我們不給你辦手續,你在這兒火化不了。」
  • 浙江一殯儀館強賣骨灰盒 相關人員被處理
    浙江一殯儀館強賣骨灰盒 相關人員被處理溫州殯儀館強賣骨灰盒 不買就難以火化 領導被處分殯葬業屬於壟斷行業,有的地方也存在暴利。在西班牙有殯儀館趁機漲價,一個人4萬歐元,在英國從前,還有追掉會超時罰款收費的,也是讓人感慨資本主義的冷漠、無情、異化。當世界的一切關係都為了金錢,圍繞金錢旋轉的時候,人也就異化了,不是人了。在浙江溫州,有家殯儀館被網絡爆料稱,不買骨灰盒就難以火化,必須買他們家的骨灰盒,一個200,目前這個殯儀館的領導已經被處分。
  • 臺灣高雄殯儀館擺烏龍 辜姓族人請錯骨灰內愧先輩
    臺灣高雄殯儀館擺烏龍 辜姓族人請錯骨灰內愧先輩 2010年04月08日 10:53:00  來源:   中國臺灣網4月8日消息 臺灣高雄一家族人在為死者安放骨灰時
  • 殯儀館、骨灰存放處、公墓開通預約電話,無預約不安排祭掃
    清明節來臨之際,任城區民政局發布關於2020年清明節祭掃公告,清明節期間,任城區暫停所有公墓、骨灰存放設施等殯葬服務機構集中祭掃、集體共祭、骨灰撒散、節地生態安葬儀式等集體性活動。暫停相對封閉的骨灰堂等室內場所祭掃。公墓場所嚴禁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燃放鞭炮。
  • 帶你的親人回家吧:哈爾濱5個殯儀館近3萬骨灰盒無人認領!
    帶你的親人回家吧:哈爾濱5個殯儀館近3萬骨灰盒無人認領!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一生中必須要經歷的,就像花開又敗、草木更迭,任何一種生物都要符合自然規律生長。因此生老病死是無人能避免的,理智看待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該學會的,在《尋夢環遊記》中有句臺詞是「最恐怖的事不是死亡,而是死亡後被人忘記」,有時候會覺得這只是為了影視效果,但是現實中真的會有人逝世後被家人遺忘。在哈爾濱,市內的5個殯儀館有無人認領和長期欠繳存費的骨灰盒高達27500多個,在骨灰盒中所佔比例將近15%。
  • 浙江溫州殯儀館強買強賣骨灰盒 一負責人被免職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4月初,有網友爆料稱浙江溫州市殯儀館,存在骨灰盒強買強賣的情況,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4月9日,浙江省溫州市民政局發布通報,情況基本屬實,對溫州市殯儀館主任陳某某予以黨紀處分,對市殯儀館副主任夏某某予以免職。
  • 從科學角度出發,骨灰是什麼成分?骨灰做的鑽石,你敢戴嗎?
    古時候,人死亡後,往土裡一埋,豎個木頭刻上名字,就算是入土為安了。隨著文明的發展,土葬漸漸也開始升級了,以前在農村,都會提前建好一座水泥磚瓦的墓地,以備不時之需。在國外,殯儀館會讓家屬籤署相關文件,確保沒有起搏器這樣的危險物品;在我們國家,一般來說,家屬不會提前告知,殯儀館也不會提前取出,起搏器這樣的設備會隨著病人一同火化,因此是否出現意外,有時也看運氣。2016年,北京的八寶山殯儀館就曾發生過一起心臟起搏器爆炸事件。
  • 家屬哭半天發現不認識死者,殯儀館:燒錯了,下次注意
    辦喪事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最後離別時難免痛發哀聲,前兩天灣灣那裡有一家人,哭了半天,瞻仰遺容的時候才發現這個躺著的人怎麼不認識?據臺《中時電子報》的報導,桃園區一間殯葬業者前兩天比較忙,那天要組織兩場告別儀式,上午是溫姓死者,下午是遊姓死者。
  • 父親骨灰盒卡片寫兒子名字 "祭奠"5年才發現
    東方網5月8日消息:近日,德惠市市民張慶良在德惠市殯儀館祭奠自己的亡父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作為死者「牌位」——骨灰盒寄存卡上骨灰姓名一欄寫的赫然是自己的名字,而寄存卡在1999年就被夾在了裡面。張慶良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氣憤地說:「我還活著,卻被當成死人祭祀了這麼多年!」
  • 馬加爵案餘波
    十六年前,小編在雲大讀大二,馬加爵大四,我和他同為雲大生物技術專業,算起來他是我師哥。
  • 探訪"生命最後一站":揭秘殯儀館火化流程
    簡介:  【解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到達終點,作為人生命的終點站,殯儀館的遺體火化工作承擔了很大的責任。4月4日,記者來到重慶市江南殯儀館,揭秘火化師送走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  【解說】早上6點30分,記者進入殯儀館火化間,與影視劇中的「火葬場」或燈光閃爍的神秘屋不同,沒有特別刺鼻的焚燒味,也沒有陰森恐怖的氣氛。
  • 寧鄉殯儀館停止對自帶骨灰盒的喪屬服務遭質疑 民政局責成撤回通知...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鄧豔紅)12月4日,寧鄉市殯儀館發布《寧鄉市殯儀館關於停止對喪屬自帶骨灰盒提供承接和裝灰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為避免自帶骨灰盒因質量問題,在骨灰裝填過程中出現炸裂或損壞,有效預防安全工作隱患。
  • ...她花2千元在寵物殯儀館舉辦了告別儀式,將愛犬的骨灰領回家。王...
    2020-07-13 11:00:15來源:FX168 【女子花2千為去世愛犬辦告別儀式王女士的愛犬去世,她花2千元在寵物殯儀館舉辦了告別儀式,將愛犬的骨灰領回家。王女士稱,狗狗陪伴了自己近14年,骨灰在就覺得它還在,這個錢花得特別值,因為感情不能用錢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