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年級數學下冊2.1《分數的意義》微課視頻輔導+練習

2021-02-28 小學營地

(視頻最大化,橫屏觀看,視覺效果更佳哦!)

課後作業


教學設計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是我們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的基礎。學生以學校的藝術節活動為切入點,觀察情境中的信息,提出有關分數的數學問題,展開數學活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在說一說、畫一畫、分一分等活動中感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獲得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重點、難點

重點1.建立單位「1」的概念。

2.理解分數的意義。

難點

    1.建立單位「1」的概念。

2.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回顧舊知,激趣導入。

老師在很黑板上寫一個數(板書:),認識它嗎?

生:分數。

師:在三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對於分數你有哪些認識?

(1)你能舉例說說 表示的意義嗎?

(2)對於分數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生:我想知道什麼是分數?

生:我想知道分數的性質是什麼?

……

師:大家提了那麼多的問題,有些問題在本單元就能解決,有些要等六年級才能學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要找對孩子的認知的起點,這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時,先給出分數,讓學生說說對分數知道哪些,其目的就是要激活學生的原有認知,為新課的學習鋪路搭橋。同時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單位「1」及分數的意義。

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藝術節,看看藝術節上隱含著哪些數學問題?我們先到手工製作區,看看那裡發生了什麼?

(課件出示請情境圖把4塊黑色的橡皮泥平均分給4個人。)

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關分數的數學問題?

生:每個人分得這些橡皮泥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藉助於學具來研究這問題。找出題卡1(畫有四塊橡皮泥),大家分一分,每人分得這些橡皮泥的幾分之幾?

完成後,在小組內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師巡視,大家交流,挑選作業進行展示)

學生的做法:

師: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做法,這位同學的做法你能看懂嗎?

生:他把這四塊橡皮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1份,就是,

師:大家還有補充嗎?

生:我有補充,我把這4塊橡皮泥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1塊就是1份,每人分得這些橡皮泥的。

師:這位同學提到了「把這4塊橡皮泥看成是一個整體」,怎樣才能看出這四塊橡皮泥就是一個整體呢?

生:把這4塊橡皮泥圈起來。

師:是這樣嗎?

師:剛才大家注意了沒有,這位同學用了一個很重要的詞,每人分得這些橡皮泥的,誰的?

生:4塊橡皮泥的。

師:誰能再說說為什麼每人分得這4塊橡皮泥的?

(板書:4塊橡皮泥   平均分4份   )

看看黑板,同桌再相互說一說。

教師追問:一人分得這個整體的,兩人分得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生 :兩人分得這個整體的。

師:3人呢?4人呢? 

生:  

師:4人分得,也就是——

生:1

師:.在這幅圖上,這個「1」是1塊橡皮泥嗎?

生:不是,是說這四塊橡皮泥是個整體,

師小結:這個「1」表示的是4塊橡皮泥組成的整體,我們給它加個引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