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日劇,會發現日軍使用重機槍要分鈑裝子彈,究竟先進還是落後

2020-12-19 騰訊網

看抗日劇,會發現作為日軍主要火力點的重機槍,是要一鈑一鈑的上子彈,根本不像德軍或者美軍那樣端著帶子彈鏈條的機槍掃射。日軍機槍手射擊時,彈藥手要推著彈鈑從槍身一側的一個口子塞進去,子彈打完了就會從另一側掉出來,而且每鈑看上去也沒幾發子彈,這種裝彈方式究竟是先進還是落後呢?

彈鈑

首先,彈鈑作為三大供彈裝置(彈鈑、彈帶、彈鏈)之一,與彈帶、彈鏈相比,有其自身的優缺點。

優點包括:

(理論上說)彈板的壽命長,可以重複回收利用;

(應該可以)有效控制射速,減少子彈消耗;

(表面上看)形狀固定,便於攜帶,不怕磕碰。

而缺點是:

(實際上是)壽命很短,彈鈑使用2-3次就變形無法使用;

(實際上是)火力持續性差,難以起到壓製作用;

(實際上是)攜帶中很容易磕碰變形,造成供彈故障。

既然缺點如此明顯,為何日軍堅持在二戰中使用彈鈑供彈的92式重機槍呢?

92式重機槍

這主要與日軍的作戰戰術密切相關。

二戰時間,日軍不太強調使用機槍作為壓制武器,而更多地使用面殺傷手段,比如手榴彈、擲彈筒。不像美軍、德軍經常用重機槍來充當壓制火力。日本人對重機槍的使用一般是將其安置在後方的專用陣地上對敵進長點射攻擊,一般是6髮長點射或4發短點射,正好一個彈鈑夠4-6次點射,依靠這種方式進行攻擊壓制。

德軍與日軍的風格完全不同

而在實戰中,戰爭前期日軍的對手武器都不太強,火力持續和壓制性沒那麼重要,這就掩飾了彈鈑裝彈的第二個缺點。

後期在太平洋戰場上經常作為固定火力點,這就掩蓋了彈鈑裝彈的第三個缺點。

同時,彈鈑裝彈的確節約了子彈,很適用於資源短缺的日本。

所以這種並不先進的裝彈方式卻很適用於這一時期的日軍,一直用到了二戰結束。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日軍的作戰標配是什麼?看完後才明白,抗日神劇有多假!
    如今遍地開花的抗日神劇,的確收穫一大眾愛國的粉絲。可是想想抗日神劇中,國軍和日軍的武器裝備差距並不大,為何歷史上國軍每次戰役還是慘敗結束?難道是國軍士兵素質不好?其實不然,那是電視劇傳達了一種錯誤的信息給觀眾,那時國軍和日軍武器差距差的可不止一點半點,國軍的裝備明顯落後日軍許多倍。試問兩軍對壘,如果兵器差距太大,那弱勢的一方不是必敗無疑嗎?看看二戰時,日本侵略中國用到的武器,大家才明白,國產抗日神劇到底有多假!
  • 抗戰日軍為什麼不使用馬克沁重機槍:真實原因給國人敲響警鐘
    在二戰時期,日軍主力重機槍就是92式重機槍,但是日軍為什麼一直都不使用馬克沁重機槍,而就認準了使用彈板供彈的92式重機槍了呢?92式重機槍的缺點很多,比如太重,甚至比馬克沁重機槍還要重,而且射速太慢,理論射速只有每分鐘450分,真正實戰每分鐘射速就只有200-250發子彈。但是為什麼,日軍卻生產了45000挺92式重機槍呢?首先是這種生產於1932年的重機槍符合日本陸軍的戰術需求。
  • 被遺忘的捷克重機槍,比馬克沁還好用,卻被MG42無情擠兌
    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捷克軍方認為本國軍隊裝備的重機槍已經落後,而捷克軍方要求裝備一款可以快速機動、火力猛、使用簡便的重機槍。並採用金屬彈鏈供彈,彈鏈直接由槍機連杆帶動,這比其他機槍的進彈系統可靠,其附送的上彈器祇要轉一圈扳手可同時上兩發子彈,射速可調為450發/分鐘、550發/分鐘和700發/分鐘,這種設計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 《孤島飛鷹》才是抗日神劇封神之作,《亮劍3》在它面前算小兒科
    最近《亮劍之雷霆戰將》因為實在太雷了,才播出9集就被下架,讓很多想當喜劇看的觀眾感到惋惜。其實這些年來,抗日神劇並不少,比《靚剪之雷霆託尼》還雷的大有「劇」在,如果要封一部為「雷神」,非《孤島飛鷹》莫屬。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覺得有些陌生,但只有提到一個名字,相信大家就懂了——燕雙鷹。
  • 日軍92式重機槍性能怎麼樣?美軍嗤之以鼻,我軍視為珍寶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抗戰時期,日軍使用的重機槍主要是一種——九二式重機槍。92重機槍是由日本軍營用的大正三年式機槍改進而來,它將原來的6.5毫米口徑的彈藥換成了7.7毫米的子彈,大大的增加了其遠距離射擊的威力。但是這種改進使得原來的重機槍脫離了真正的模樣,我們都知道,重機槍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火力持續性,為此,重機槍基本都是採用的彈鏈供彈。
  • 二戰中最嬌貴的重機槍:日本92式重機槍,被盟軍戲稱「啄木鳥」
    92式重機槍是日本軍隊在二戰中最有名的重機槍,該槍是日本武器設計師在1932年以哈奇開斯機槍為藍圖設計的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的重機槍,該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和槍管布滿散熱片,以便加強槍械持續作戰能力。現在很多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中92式重機槍出鏡率極高。
  • 被一款子彈拯救的重機槍,前期最差後期被各國搶購
    導語:被一款子彈拯救的重機槍,前期最差後期被各國搶購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在槍械領域是世界少數幾個先進的國家之一,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槍械領域取得的成就並不大,甚至還很落後。期間我國生產的一款重機槍起初還曾因為性能差而名聲大噪,後期卻因為一款子彈被拯救,讓世界各國都驚嘆不已,這款機器就是我國著名的89式重機槍。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缺乏大口徑重機槍,因此想自主研發。而當時我們的鄰國蘇聯就有一款NSV「巖石」大口徑重機槍,其優勢在於射程遠、威力大,可以在其他步兵輕武器射程以外使用。
  • 92式重機槍:30發保彈板供彈,火力持續輸出弱,卻適合日軍使用
    92式是採用了金屬片散熱的風冷重機槍,就其散熱的原理來說,當然要比槍管上套有一隻巨大圓柱體儲水筒的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要先進了許多。行軍打仗時,機槍班成員只需背槍架、槍管和子彈即可,至少不必準備散熱用的水了,有時候,在沒有冷卻水的前提下,馬克沁重機槍打上數百發子彈,就只能停頓下來,等候槍管自然散熱了,將影響軍隊戰鬥性能的發揮。孟良崮戰役剛結束不久,突然就天降大雨,被俘時仍然不甘心戰敗的整編第74師官兵,不禁無限感慨,確實是天要亡整編第74師。
  • 別再被抗日神劇騙了,真實的日軍掃蕩是這樣的
    在侵略我國時,日軍的行徑十分惡劣,殘忍不已。日軍來到中國之後,幾乎幹盡了天下所有的壞事。那是他們見到中國人便殺,除此之外還研究了生化武器,之後還對我國的百姓使用過毒氣。但是現在有一些年輕人,因為對近代時期的歷史不夠熟悉,所以他們就以為在抗日神劇當中了解到的情況,就是真實的情況。但是果真如此嗎?在每部抗日神劇當中,日軍每次進村掃蕩幾乎都沒有成功過。而在抗日神劇當中,日軍的行徑更是十分愚蠢的。
  • 92式重機槍供彈板 紅色收藏館之抗日戰爭
    細心的朋友會注意到,射手在射擊時,還需要一名供彈手在重機槍旁邊不斷的換彈。 【細節圖 】 日軍不使用彈鏈給92式重機槍供彈,也是讓人匪夷所思。據資料顯示,用完5次左右,供彈板就變形不能再使用了,而機槍手打完30發子彈用時很短,這也造成供彈手必須頻繁更換供彈板,非常容易疲勞,持續火力也受到限制。既然供彈板缺點這麼多,為什麼日軍還是捨棄當時流行的彈鏈供彈,而採用這種落後的供彈板供彈呢,這裡面肯定大有乾坤。我綜合分析了很多因素,分析可能是如下原因。
  • 抗戰大殺器消滅日軍一個連竟能毫髮無損,重機槍打日機有什麼秘訣
    該槍由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在歐洲考察時,他發現步槍射擊時會有很強的後坐力,如果將這股力量運用得當,也許能實現退殼、裝彈、擊發等一系列動作。經過兩年的試驗,馬克沁重機槍終於在1884年問世。每分鐘高達600發的射速瞬間便可打出一張強大的火力網。雖然它的威力驚人,但許多國家並不願意採購,他們感覺:一發子彈足以射殺一人,為何還要浪費另外幾十發子彈。
  • 二戰日本投入戰場使用的各型輕、重機槍
    九六式輕機槍1936年,日軍針對十一年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綜合了十一年式及捷克ZB26輕機槍的特點,由南部麒次郎創立的中央工業會社設計了九六式6.5毫米輕機槍。但日軍並未完全實現向7.7毫米口徑輕機槍的轉換,而是混合使用這兩種口徑的武器。九六式輕機槍在整個二戰期間都進行了生產,由小倉、名古屋、南部和奉天工廠生產,總共生產了約41000挺。
  • 抗日神劇中的經典臺詞:等鬼子近些再打,讓多少抗日英雄白白犧牲
    如今很多人都熱衷於抗日神劇,在觀看抗日題材的影視劇時,日本鬼子似乎永遠都是笨蛋一個,而我們則軍人能上天入地,甚至飛簷走壁,不過真實的抗戰卻遠比抗日神劇殘酷,這麼傻這麼笨的日本鬼子還用我們抗戰打14年嗎?
  • 《亮劍》中馬克沁重機槍,到底有多厲害,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算什麼
    《亮劍》中馬克沁重機槍,到底有多厲害,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算什麼《亮劍》作為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其中李雲龍,丁偉,孔捷號稱是晉西北鐵三角,三人不僅指揮能力超強,而且最後三人一同到軍事學院接受學習,這部電視機劇的劇情盪氣迴腸,給人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 「死神鐮刀」VS「割草機」:民24重機槍真的能吊打日本92式嗎?
    日軍92式重機槍民24式重機槍,是由德國7.92mm MG08式水冷馬克沁重機槍仿製而來, MG08是德國在一戰中廣泛使用的一款重機槍。日軍使用92式重機槍我們再來看一下日本92式重機槍。92式重機槍改良自日本大正三年式重機槍,而大正三年式重機槍脫胎於霍奇克斯M1914重機槍,也就是哈奇開斯機槍。
  • 現實戰爭中,一挺機槍打1000發子彈要多久?老兵:別被抗日劇騙了
    甚至在一些抗日神劇之中,一頂機關槍便可以實現對敵軍陣營全軍壓制的作用,無限火力的不間斷射擊。 當然了,這樣的場面也只有在抗日神劇之中才會出現。實際上若是對機關槍稍微有些了解的軍事迷大多都會知道,二戰時出現在戰場的機關槍原理大多都是仿製馬克沁機槍的原理。
  • 現實中人被子彈打中後,究竟能活多久?老兵: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此外,因為我國老百姓幾乎是沒機會接觸到任何槍械的,所以除軍事愛好者外,普通人對槍械相關的常識基本來自於電影電視劇,尤其是近些年來的抗日神劇。打個比方,就像要了解真實的歷史結果去翻歷史教科書一樣,看似了解了知識,其實是被誤導了還不自知。你以為,狙擊槍都是槍身捆成粽子嗎?你以為,抗日戰爭時解放軍會傻傻的密集衝鋒嗎?你以為,遭到炮擊時正確姿勢是就地臥倒嗎?真要信了這些,上了戰場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四本抗日軍事小說,一顆子彈滅鬼子,叢林殺戮,活抓日軍指揮官!
    四本抗日軍事小說,一顆子彈滅鬼子,叢林殺戮,活抓日軍指揮官!非常感謝各位看官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小編每天都在精挑細選的挑出最熱血,最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動動發財的手指點個讚~也可以留言評論,聊聊你喜歡的小說,下次就會在小編的推薦裡看到喲!四本抗日軍事小說,一顆子彈滅鬼子,叢林殺戮,活抓日軍指揮官!
  • 民24式重機槍,中國抗戰四大法寶之一,成日軍進攻前必須打掉目標
    而民24式重機槍一度壓制了日軍的重機槍。其實國軍精銳部隊的輕武器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超過日軍的。(重武器就不要說了,這我國根本就生產不了。)在輕武器方面,重機槍和步槍其實並不弱於日軍。弱就弱在,我國部隊派系眾多,並不是所有部隊都有老蔣的中央軍精銳那麼豪華。而在我軍的武器中,民24式重機槍堪稱日軍的噩夢。
  • 抗日劇中亂用輕機槍,真實的八路軍中,可沒這麼「富裕」
    而且我們要知道,任何槍械沒有彈藥都是白給,真要那麼突突,還沒怎麼打呢,彈藥就沒了,真當是打遊戲呢,子彈幾乎無限?而且就輕機槍的裝備量來看,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尤其是八路軍中是不可能裝備有太多此類武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