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碩士再高考,非遺文化是更大的財富

2020-09-10 成都青椒網


你有沒有想過

當你32歲時你在做什麼?

可能還在公司底層勤勤懇懇?

或者已經成長為高管骨幹?

還是作為全職奶爸在家做飯帶娃?

但無論怎麼樣

基本沒人會認為

自己那時候會在高考吧


但就在武漢

一位名叫程傳坤的小夥告訴你

他32歲真的在高考

而且8年本碩連讀

從大學裡出來就已經40歲了……

40歲,什麼概念

如果21歲結婚的話

正常來說

你的孩子今年也該高考了



9月5日,武漢小夥程傳坤收到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



畢業時已經40歲了,值嗎?


高考分數公布,程傳坤考了567分,首選湖北中醫藥大學。但在挑選專業時,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績,有希望填報該校本碩連讀的「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但自己碩士畢業4年,已經32歲了,再讀8年,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


但他同父親商量後決定:要學就學紮實,填報本碩連讀!



等待錄取的日子,程傳坤通過網上查詢,得知自己如願進入湖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算是鬆了一口氣,直到拿到錄取通知書,「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我依然堅信我的選擇沒有錯」


碩士畢業4年後選擇再次參加高考,程傳坤當時稱是「為了傳承已經流傳了200多年的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 」。再次談及自己的這次選擇,程傳坤平靜地說:「我依然堅信我的選擇沒有錯!」


程傳坤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程氏正骨術」第九代傳人程聲旗的兒子。「第一次高考填報志願時,我選擇了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材料加工工程。「工作後每次回家,父親依然勸說我繼承他的衣缽。」


直到2017年,程傳坤漸漸轉變了對「程氏正骨術」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門謀生的手藝,更是能造福群眾的一項事業!」程傳坤最終下定決心:辭職,從醫!幾天後,他選擇了重戰高考,報考醫學院。


網友因此「吵」起來

有人認為這是耽誤自己



也有人為程傳坤點讚

有夢想,有行動



且不論這件事是否被大家理解

就衝著程傳坤對於

非遺文化的喜愛

並且將學業重新來過以完成

對傳統非遺的傳承

便值得我們尊敬


非遺文化是世界的瑰寶

是人類文化發展的結晶

而在人傑地靈的成都

同樣也有著許多非遺存在於這片土地

即使我們無法像程傳坤那樣

主動完成對非遺的傳承

那麼學會去認識它們

也是對於非遺的尊重


成都漆藝


雕鏤釦器,百伎千工

東西鱗集,南北並湊
——揚雄《蜀都賦》



成都漆藝是我國最早的漆藝之一,現存於成都市青羊區。成都漆器又稱滷漆,發源於商周時期,金沙遺址出土的漆器殘片現在依然紋飾斑斕、色彩亮麗。


到戰國、秦漢時期,成都漆藝趨於興盛,正如《史記》所言:「木器髹者千枚」、「漆千鬥」。揚雄《蜀都賦》中亦稱:「雕鏤器,百伎千工。」在唐宋元明清幾代,成都漆藝不斷發展,對我國其他漆藝流派產生了較大影響。



成都漆器既是歷代習俗的重要見證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的重要載體。


漆藝發展


成都漆藝的初創期

成都漆器工藝最早可上溯至3500多年前的商、周時代。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雕花木漆器碗殘片是四川地區發現的距今最早的漆器,「以木為胎,外施土漆,木胎上有鏤孔,器表雕有花紋。

成都漆藝的發展期( 戰國中期至秦)

經過夏商周近2000年的緩進和積澱,成都平原的商業、手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漆藝作為當時重要的製造業納入四川地區的手工業生產管理中,出現了管理漆器手工業作坊的機構「成亭」,它是郡縣級設置,用來管理本地手工業的政府機構。


這一時期,漆藝得到很大發展,技藝日臻成熟,生產規模聞名遐邇。漆器的數量和器型種類顯著增加,漆器的製作水平也超越了前期,出現了薄胎器型和夾紵胎等較為先進的製作工藝。


漆器的裝飾技法也有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脫胎工藝和釦器的產生。

成都漆藝的鼎盛期 ( 兩漢)

漢代中國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也是成都漆藝的頂峰時代和「中國漆器史上的黃金時代」,在戰國、秦代漆工藝蓬勃發展的基礎上,藉助先進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漆器製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十分興盛發達,出現了眾多的漆藝作坊,成為全國漆器製作中心。

成都漆藝的延續期( 三國時期至民國時期)

三國時期,西蜀的成都、廣漢依然是當時的漆器生產中心。這一時期,成都漆器工藝一方面傳承延續了兩漢的工藝特色,同時又有新的發展。


成都漆藝的創作主角——大熊貓


藝術特點


成都漆藝工序繁多、製作精細、耗時久長,尤以雕嵌填彩、雕填影花、雕剔絲光、拉刀針刻、隱花變塗等極富地域特色的修飾技藝著稱,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審美價值


蜀繡


麗靡螭燭

若揮錦布繡

望芒兮無幅

——楊雄《蜀都賦》


這是有關蜀繡的最早記載

短短一句話

描繪出了當時成都

「揮肱織錦,展帛刺繡」

的繁榮場面



蜀繡又稱川繡

起源於川西民間

古代川西平原盛產蠶

故稱「蜀國」

蜀繡便因此地緣關係而得名


清代蜀繡作品


蜀繡發展


漢末三國時期

蜀繡產品為官府所控制。

隋唐後

隨著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織繡品需求劇增,蜀繡在此情勢下得以迅速發展,達到歷史上的高峰。

明清兩代

除閨閣女紅外,四川又出現了許多專業刺繡人員和小型刺繡作坊。

1925年前後

僅成都就有刺繡從業人員一千多人,店鋪六十餘家。

20世紀50年代

蜀繡遍布四川民間

20世紀70年代末

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刺繡從業人員達四五千人之多。



藝術特點


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地方文化藝術等因素的影響,蜀繡在長期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川劇


一腔一調,一板一眼

一招一式,一悲一喜



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


川劇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及雲南省、貴州省、湖北省的部分地區,是中國西南部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彈戲、崑曲、燈調五種聲腔,也是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戲曲聲腔劇種演變歷史的一個縮影。



明末清初,崑曲、弋陽腔、青陽腔、陝西梆子、湖北漢調、徽調等聲腔流入四川,乾隆、嘉慶年間與當地的薅秧調、川江號子、地方小調、宗教音樂等逐漸融合,基本完成了外來聲腔「四川化」的演變過程。辛亥革命前後,高腔、崑曲、胡琴、彈戲及四川本土的燈戲在同臺演出過程中融為一體,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劇,一直延續至今。


標誌性的川劇變臉


川劇發展


明末清初

隨著移民的進入,南方的崑曲、弋陽腔、青陽腔及陝西秦腔、湖北漢調、安徽徽調等,逐步與四川的語言及民間音樂相融合。

清乾隆、嘉慶年間

各聲腔劇種基本完成了「四川化」衍變過程並通過鑼鼓將各種聲腔,融匯於統一的劇種風格之中。

至20世紀上半葉

川劇傳統藝術流派總體上分為「四條河道」。沱江流域的「資陽河」擅長高腔戲;岷江流域的「川西壩」河道擅長胡琴戲;嘉陵江流域的「川北河」擅長彈戲;今重慶地區的「下川東」河道,由於靠近長江水陸碼頭,戲班流動頻繁,高腔、胡琴、彈戲皆有所盛行。

晚清戲曲改良至三慶會成立後

一些蜀中文化名人,先後參與川劇劇本的改編與創作,提高了川劇劇目的文化品位。三慶會以悅來茶園為基地,集演出、研究、教學於一體,致力於演員素質的培養和演出質量的提高,促進了川劇劇場藝術的發展。川劇時裝的勃興,也開啟了川劇由古典藝術,向現代藝術過渡的變革歷程。


自貢川劇團表演川劇絕活 變臉吐火


藝術特點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其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以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川劇表演生活氣息濃鬱,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劇藝人創造了變臉、藏刀、鑽火圈、開慧眼等許多絕技,表演時火爆熱鬧、新奇有趣,也形成了川劇的一大特色。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霸王別姬》劇照


一臺戲,一抹妝

舉手投足一段歷史的厚重滄桑

一句詞,一聲腔

驀然回首一曲佳話的千古絕唱


非遺文化是人類的智慧與藝術的集合

其所含有的人文價值財富

是遠非經濟價值所能衡量的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

許多非遺文化卻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程傳坤的傳承精神值得我們豎起拇指

他所得到的

遠比他失去的多

相關焦點

  • 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學中醫,最終圓夢
    這個為傳承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的大齡考生顯得有些激動。「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高考分數公布,程傳坤考了567分,首選湖北中醫藥大學。但在挑選專業時,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績,有希望填報該校本碩連讀的「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但自己碩士畢業4年,已經32歲了,再讀8年,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
  • 為了完成年近六旬父親的非遺心願,32歲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
    32歲的你如果已經是碩士畢業,還會再次參加高考重新讀大學讀研究生,再讀8年,然後碩士畢業嗎?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這樣做,畢竟時間成本太高了。32歲重新高考,40歲碩士畢業,選擇一條「冷門」專業的路……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成年人的最佳決定。但是,世道上很多人不會去做的事情,總是有人會去完成。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參加高考再讀8年是為哪般?
    9月5日,碩士畢業4年再戰高考的新洲汪集小夥程傳坤收到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終於得償所願。」這個為傳承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的大齡考生顯得有些激動。很多人估計和我有一樣的疑問,本碩連讀到40歲畢業,值嗎?程傳坤說:「當時內心確實糾結。」
  • 32歲武漢碩士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高考再讀8年:我沒選錯
    還記得我們今年高考報導過的新洲汪集小夥程傳坤嗎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程氏正骨術」這位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四年後再戰高考最終圓夢醫學院被湖北中醫藥大學錄取將本碩連讀8年 通訊員程書雄 攝 今天(9月5日),碩士畢業4年再戰高考的新洲汪集小夥程傳坤收到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終於得償所願。」這個為傳承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的大齡考生顯得有些激動。 本碩連讀8年到40歲,值嗎?
  • 32歲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我沒選錯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再次參加高考,要讀8年本科,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但在挑選專業時,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績,有希望填報該校本碩連讀的「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但自己碩士畢業4年,已經32歲了,再讀8年,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但他同父親商量後決定:要學就學紮實,填報本碩連讀!
  •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後,再次參加高考引熱議,你怎麼看?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 再次參加高考,要讀8年本科, 畢業時已經40歲…… 近日,武漢小夥程傳坤的故事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多彩的人生可以如此重來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我沒選錯!網民:選錯的人生還可以如此重來!——路遙《人生》開篇引柳青《創業史》為圓傳承夢,武漢新洲汪集本來已經碩士畢業四年的小夥子程傳坤再戰高考,「為了傳承已經流傳了200多年的非遺文化程氏正骨術」,終於被心儀大學錄取。中醫學專業,本碩連讀,再上8年,畢業已過40歲!他說:「選擇本碩連讀,內心當時很糾結」!
  • 再畢業40歲!碩士畢業4年後再次高考,是對還是錯?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再次參加高考,要讀8年本科,畢業時已經40歲……近日,武漢小夥程傳坤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9月5日,武漢小夥程傳坤收到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我沒選錯
    通訊員程書雄 攝今天(9月5日),碩士畢業4年再戰高考的新洲汪集小夥程傳坤收到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終於得償所願。」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
    8歲到40歲值得嗎?高考成績公布後,程傳坤得分567分。 「基本上反映了我通常的學習水平。"程傳坤說,離開高中教科書十多年後,在準備一年的時間內就能夠達到這一結果並不感到失望。選擇學校並沒有太大的猶豫。程傳坤偏愛湖北中醫藥大學。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我沒選錯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我沒選錯】還記得武漢32歲碩士重新高考為行醫的主角,長江日報今年高考報導過的新洲汪集小夥程傳坤嗎?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程氏正骨術」,這位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四年後再戰高考,最終圓夢醫學院,被@湖北中醫藥大學 錄取,將本碩連讀8年。
  • 關注| 再畢業40歲!碩士畢業4年後再次高考,是對還是錯?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再次參加高考,要讀8年本科,畢業時已經40歲……近日,武漢小夥程傳坤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高考分數公布,程傳坤考了567分,首選湖北中醫藥大學。但在挑選專業時,他有些困惑:按自己的高考成績,有希望填報該校本碩連讀的「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但自己碩士畢業4年,已經32歲了,再讀8年,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但他同父親商量後決定:要學就學紮實,填報本碩連讀!
  • 32歲碩士為夢重新高考,網友:勇氣可嘉但不值得推崇
    ,為了夢想再學八年567分,這是程傳坤的高考分數。這也意味著,已經32歲的他還需要再讀八年。「我堅信我的選擇沒有錯」,這是程傳坤給出的簡短的答覆。碩士已經畢業四年的他為什麼選擇重新高考呢?「程氏正骨術」已經流傳了200餘年,並且入選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程傳坤的父親正是第九代傳人。程傳坤選擇重新高考的初衷就是傳承非遺文化。意外的是,他的故事也在網絡上「走紅」。
  • 32歲碩士再戰高考,只為堅持一件事!面對採訪:我沒選錯
    碩士畢業重新高考32歲的程傳坤,已經碩士畢業四年了,如今又再戰高考。很多人對於程傳坤再次的復讀考大學非常不理解,明明都已經考取了碩士學位,為何要再次選擇高考復讀呢?再讀碩士就40歲,這值得嗎?當很多人問他值不值得的時候,程傳坤卻說:「傳承非遺文化不能僅算經濟帳,我覺得這也是我人生航向的一次調整,其社會效益遠大於經濟效益。」
  • 關注|再畢業40歲!碩士畢業4年後再次高考,是對還是錯?
    32歲的碩士畢業4年,再次參加高考,要讀8年本科,畢業時已經40歲……近日,武漢小夥程傳坤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已經32歲的他將進入該校基礎醫學院中醫學(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專業本碩連讀,學習8年。圖片來源:長江日報「畢業時已經40歲,值嗎?」高考分數公布,程傳坤考了567分,首選湖北中醫藥大學。
  • 32歲武漢碩士畢業4年後重新高考:「不是一時衝動」
    7月8日下午5時10分,32歲的程傳坤走出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考點,一臉輕鬆,拿著準考證特意在新洲一中門前留影。這是他碩士畢業4年後再戰高考。「第一次高考填報志願時,父親就勸我報考醫學院,將來傳承『程氏正骨術』。」程傳坤說,「但那時我覺得醫學太複雜,選擇了更容易就業的材料專業。」本科畢業後,2013年,程傳坤考上山西中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材料加工工程。2016年,程傳坤碩士畢業,到深圳工作。「但每次回家,父親依然勸說我繼承他的衣缽。」
  • 32歲武漢碩士畢業4年後重新高考,需再讀8年
    7月8日下午5時10分,32歲的程傳坤走出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考點,一臉輕鬆,拿著準考證特意在新洲一中門前留影。這是他碩士畢業4年後再戰高考。「第一次高考填報志願時,父親就勸我報考醫學院,將來傳承『程氏正骨術』。」程傳坤說,「但那時我覺得醫學太複雜,選擇了更容易就業的材料專業。」本科畢業後,2013年,程傳坤考上山西中北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材料加工工程。2016年,程傳坤碩士畢業,到深圳工作。「但每次回家,父親依然勸說我繼承他的衣缽。」
  • 碩士畢業4年再戰高考,小夥32歲考本碩,讀完40歲值嗎?
    近日,網絡上一則關於「武漢小夥程傳坤碩士畢業4年再戰高考,重讀8年本碩連讀課程」的消息流傳,引發網友熱議。是的,程傳坤已經32歲了,本來學習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程傳坤,已經從這個專業的碩士畢業四年,早就參加工作了。如今,年齡已經32歲的程傳坤,選擇再次參加高考。他將進入湖北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學專業,攻讀中西醫結合5+3一體化的本碩連讀課程,學習8年。
  • 32歲武漢碩士重新高考要再讀8年:做你想做的,永遠都不晚
    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程氏正骨術」這位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4年後再戰高考最終圓夢醫學院被湖北中醫藥大學錄取本碩連讀8年畢業時已經40歲……近日,武漢小夥程傳坤的故事這是他碩士畢業4年後再戰高考。
  • 32歲碩士再參加高考,本碩連讀畢業時將40歲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回到高考剛剛結束的那一天,你會怎麼選擇未來的路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經這樣幻想過,當生活和工作不那麼順心如意的時候,當獨自一人在大城市漂泊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的時候,當自己所學的專業被人稱作夕陽行業,再怎麼混也沒什麼前途的時候,你或許想過,如果可以重來,一定要選擇一個離家裡近一點的學校,也一定不要再硬著頭皮讀這個破專業。然而,世界沒有後悔藥可以吃,我們也沒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真正能夠改變現實的只有自己,可是,誰都有勇氣去嘗試這樣的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