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天上午,永嘉縣首屆家庭教育主題宣傳周暨家庭研學遊活動正式啟幕。活動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以人為本 親子互哺」家教理念的同時,吸引30組遊客以家庭為單位來到永嘉,大手牽著小手,在欣賞三百裡楠溪江水的詩情畫意,沐浴永嘉「耕讀傳家」 優良家風時,度過一段難忘的家庭時光。
活動現場,邀請到溫州市藝術學校心理專職教師、浙江省第一批中小學心理督導師陳建東與親子家庭進行交流活動,親子拍拍操、摸摸媽媽的手、三人兩足等親子心理遊戲,拉近彼此間的關係,讓親子溝通更暢順更有效。
你能摸出媽媽的手嗎?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在摸摸媽媽的手遊戲環節,10組媽媽和孩子走上遊戲臺。她們給孩子蒙上眼睛,信心滿滿:「你肯定能找到我的。」
「看著她在人群中不停地摸著別的媽媽的手,然後搖頭,有點擔心,她能不能找到我?然後在她牽到我的手的瞬間,就握緊我的的手,然後抱了上來!我詫異地問她怎麼認出來的?她說媽媽的手不胖不瘦,我記得。」這一句「不胖不瘦」,讓季芸辰媽媽一瞬間淚眼朦朧,「因為「不胖不瘦」是種感覺,「媽媽的感覺」被孩子牢牢記在心裡,在握住手的那刻就能確定。」
遊戲的最後,爸爸們也走上臺,像抱小嬰兒那樣抱起了孩子。在陳建東看來,家長在日常交流中,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肢體上的接觸和撫慰。此外,親子拍拍操讓大家懂得專注力的重要,兩人三足遊戲讓大家體驗面對困難的共同協作努力。
親子遊戲之後,溫州大學副教授、全國家庭教育研究員、溫州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周奇帶來名師講座《掌握親子溝通的密碼》。
家是什麼?家庭的關鍵詞是什麼?溝通四層次是什麼?在拋出三個問題後,周奇首先從親子溝通的概念入手,總結了現實生活中親子溝通的困惑,並從角色失衡、向度錯位、代際衝突和唯成績論四個方面對其成因進行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融洽地溝通,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有這樣那樣的抱怨。比如,「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我們認為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而孩子卻毫不領情,說那不是他所要的。」與此同時,孩子也有這樣那樣的煩惱。比如:為什麼父母不理解我?為什麼父母對我的要求那麼高?為什麼媽媽那麼囉嗦?
對此,周奇提出了正確認識、積極傾聽 、合理期望等親子溝通策略。她認為,傾聽,不只是聽到對方講的話,還要聽到對方沒有講的話。感知孩子情緒的變化,然後認可接納、鼓勵支持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感受。孩子感受到父母懂自己的時候最幸福。父母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要實事求是,只要子女盡了努力,就決不能再苛求,還要學會為子女減壓。她期待父母走進孩子,了解孩子,做好親子溝通,成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畫意中玩遊戲聽講座,感受耕讀文化丨永嘉首屆家庭教育周直播花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