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哥哥竟是爸爸的意思,還有眾多叫法,讓我們一起花式來叫爸。
大家都知道我們稱自己的母親為媽媽,父親為爸爸,很多人認為,爸爸是舶來品,是現代才開始這樣叫的,其實並不是。
爸爸這一名詞歷史悠久,最遠可追述到三國時期,三國魏明帝太和年間的《廣雅釋親》一書中便記載道:「爸,父也。」,在南朝的《玉篇》中也記載了這個稱謂,可見它竟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
不僅如此,在古代對父親的稱謂有許多中,不同朝代,不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叫法都不一樣,在梁章鉅的《稱謂錄》一書中,便記載了關於父親稱謂的八十一種叫法。
第一種叫法便是阿媽,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媽媽的媽,在《元曲選·缺名·貨郎旦·三》中便有記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意思是爸爸有話對你說,你害怕啥,傻孩子。
哥哥亦是爸爸的意思,在古時候,男子光自稱就有「吾、餘、予、愚、鄙、某、子、竊、敝.......「幾十種,所以,哥哥是爸爸的意思並不奇怪,畢竟阿媽都是爸爸。
在《舊唐書·王琚傳》中說道:「玄宗曰:'四哥仁孝』。」這裡的四哥便是指唐玄宗的父親唐睿宗。清代的梁章鉅《稱謂錄》一書中也記載道:「淳化帖有唐太宗與高宗書,稱哥哥敕。父對子自稱哥哥,蓋唐代家法如是。」
不僅如此老公在古代也有爸爸的意思,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便稱老公,在《南北史續世說》中有記載:「高昂兄弟並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後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
而爸爸一次反而不是父親,在清朝時期,光緒皇帝便稱慈禧為「親爸爸」,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不僅如此,「伯」「爺爺」等在古代均有父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