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貧輿情觀察:「豪華中學」引爭議 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受關注

2020-09-05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近期,「陝西商洛市鎮安縣豪華中學」備受關注。鎮安縣於2019年5月脫貧摘帽,去年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而建設該中學投資已超7億元。輿論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發展、財政資金使用等問題的關注度較高。

輿情熱點

輿情熱度走勢圖

(數據來自: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在線)

8月13日晚,新華社旗下微信公眾號「新華視點」發布報導《學校建漂亮點本無錯,為何這所「豪華中學」讓人困惑?》,輿情熱度開始上升。8月14日,多家媒體發文關注此事,輿情熱度達到峰值。當日,鎮安縣有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學校由多校合併而成,所以面積比較大,從長遠看是可行的。新建鎮安中學項目是為了徹底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項目的立項和籌資方式均符合政策規定,所有的手續都是齊全的。商洛市政府工作人員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去往現場。8月17日,有學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花銷增加,回家不便」,輿情再度升溫。目前,該事件熱度降低,輿論期待當地發布調查結果。

熱點詞雲圖

目前,「豪華中學」「鎮安縣」「脫貧摘帽」成為輿論熱議的高頻詞。具體來看,校園總投資達7.1億、建設噴泉和假山瀑布、校領導辦公室疑似超標、教育質量未相應提升、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高額貸款增加債務壓力等內容受到較多關注。

輿論焦點

多家主流媒體媒體發布評論文章,關注地方教育的發展觀念、公共項目建設的審批監管、防範「形象工程」增加地方債務風險、妥善安排該學校後續工作等內容。網民觀點方面,多數網民期待徹查此事,認為過度舉債建校背後可能存在官員貪腐和作風問題;部分網民認為,當地「硬體」建設花費過高,師資建設等方面投入不足,發展教育的方式失之偏頗;另有少數網民表示,多地縣城中學實施「密封式」管理,校園環境優美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師生身心健康。

1.教育應以「育人」為先,「豪華校園」並不可取

「再窮不能窮教育」不應被誤讀。央視網評論指出,再窮不能窮教育,是不讓孩子因貧困而失學,要保障最低限度的教育投入。而不顧地方財政承受力,在沒必要的地方「豪華」,體現的不是對教育的尊重,而是對教育的傷害。表面的豪華之外,師生並沒有相應的獲得感。不要誤解公眾對教育的支持,教育投入應更有敬畏心和公共關懷。

發展教育重點在練「內功」。《工人日報》評論表示,教育的發展應有適度的前瞻性,這也是共識。摘帽不久的深度貧困縣,投資7.1億元新建中學,建人造景觀、搞豪華裝修、辦公室面積超標,並由此債臺高築,顯然並不「適度」。加大教育投入不等於「外觀競賽」和「豪奢攀比」。發展教育不能光在「大樓」上下功夫,必須持續練內功。

2.地方發展需量力而行,過度舉債值得警惕

「豪華中學」帶來沉重財政負擔,「教育」之名難掩形式主義問題。人民網觀點頻道發文稱,一個剛剛摘掉貧困帽的縣,更應厲行節約,諸多基建等民生工程都需要財政投入,要儘可能優化、合理分配資金。「豪華中學」一系列「非必要」設施,以及由此帶來的沉重財政負擔,更顯刺眼。豪華中學引爭議,浪費寶貴資金,難掩形式主義。地方管理者須秉承正確的政績觀,才能鞏固脫貧實效,進一步推動地方發展。

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合理規劃資金使用。《農民日報》評論稱,剛脫貧出列的貧困縣在完善社會公共服務上勢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發展更需高效有力的資金支持。地方政府應該將教育投入用在最需要、最緊急的地方,同時強化規劃和監管,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3.正視問題反思追責,盡力做好後續工作

民生工程應接受輿論評議,出現問題要追究責任。《新京報》評論稱,目前,涉事學校已經交付使用。反思此事,涉及公共利益的工程,在開工前,就應把規劃設計公之於眾,接受輿論評議。更應從源頭糾偏,遏止奢侈之風和形式主義。建造校園是一個教育項目,而不是一個旅遊項目。校園不便拆了重建,思想卻是可以重新洗禮的,責任也是可以回溯追究的。

學校已然建成,後續應重點提升教育質量。紅網評論稱,學校理應以教育質量為本,硬體只是錦上添花。同樣是教育建設,張桂梅靠著一百萬捐款建起雲南大山裡的華坪女子高中,今年159人參加高考,150人都上了本科,這是了不起的成績。學校已然建成,更要督促有關方面做好後續的招生、教學工作,抓住教育建設的根本,讓「豪華中學」的教育質量也「豪華」起來。

輿情點評

「剛脫貧摘帽的縣城」與「豪華中學」對比鮮明,引發輿論熱議。目光長遠辦教育,適當提升基礎設施質量,本無可厚非。但過度舉債建學校,「硬體」華而不實,而「軟實力」並未有所提升,受到媒體和網民的普遍質疑。輿論進而對當地的項目規劃、審批監管、資金安排乃至政績觀都存有疑慮。

以此事為鑑,兩個深層次問題更值得關注。其一,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規劃教育發展,如何破解師資不足等難題,如何切實提升教學質量,都值得深思。輿論呼籲從實際出發辦學,多著眼於「育人」而非「政績」,警惕「形象工程」向教育領域蔓延。其二,對於脫貧摘帽不久的經濟基礎較薄弱地區,如何安排教育等領域公共財政支出,如何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如何提升當地持續發展能力等問題更需關注。輿論期待,教育投入真正為當地發展賦能,財政支出更加科學合理。(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李揚)

編輯:劉柳(實習生)| 責編: 李婭琦

相關焦點

  • 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摘要:本文立足寧夏南部山區英語教學的實際,深入思考了情感教育在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探討了欠發達地區英語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面臨的幾個困境,探索性地提出了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踐途徑。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
  • 助力欠發達地區教育中天慈善沒有休止符
    中天扶貧志願者與閆玉芳一家「智慧教室的建設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也能體驗到先進的教學方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高級中學的7個「網班」裡,高一五班的學生無疑是幸運的——由中天資助的智慧教室讓該班實現了與成都市第七中學的全學期高質量共享教學。「開設與成都市第七中學的『網班』教學是響應教育合作的實際舉措。」校長元旦成立介紹道,「中天的資助,大大提升了智慧教室的錄播質量,帶動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 陝西某縣建「豪華中學」引爭議背後,教育投資是否值得?
    這兩天,陝西省鎮安縣的「豪華中學」突上熱搜,並引發全國關注。據了解,陝西省鎮安縣曾經是深度貧困縣,直至去年才好不容易摘下貧困縣的帽子。而作為一個曾經的深度貧困縣,一年財政收入不過兩億,卻花費了七億多修建一個「豪華中學」,並由此引發網友質疑。
  • 生態文明建設 欠發達地區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園林網5月14日消息:欠發達地區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足並存,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筆者發現,欠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還存在一些誤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方面缺少抓手。主要存在哪些誤區?
  • 教育輿情一周綜述: 南昌大學簡稱「南大」 引爭議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監測,本周涉教育媒體報導為26.92萬條,微博言論84.87萬條,微信文章1.31萬篇,信息總量較上周下降6.28%。教育議題中,考試招生最受關注。此外,校園安全、教育管理等話題關注度也相對較高。 表:本周全國教育新聞轉載量排行
  • 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
    原標題: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輿情背景近期,多個涉及教育事件的社會輿情事件頻頻刷屏,並佔據熱搜排行榜引發網民熱議。輿情觀察1、輿情呼籲對教育價值觀的培養和引導教師組織學生為藝人應援輿情傳播中,輿情主要在微博端發酵,輿情傳播的渠道主要是網媒、微博、微信,相關話題曾一度登上抖音熱點榜單。
  • 陝西貧困縣耗資7.1億建「豪華中學」輿情分析
    到底是「形象工程」還是「再窮不能窮教育」?事件概述8月13日晚,新華社旗下微信公眾號「新華視點」發布報導《學校建漂亮點本無錯,為何這所「豪華中學」讓人困惑?》,點名陝西鎮安縣耗巨資建豪華中學一事,輿情熱度開始上升。
  • 每周教育輿情觀察:輿論關注考研熱 學生應理性規劃未來
    一、 每周教育熱點TOP10排行 本周教育輿情熱點集中於習近平關注澳門愛國教育、考研人數再創新高、教學管理等方面。此外,「瀋陽大學研究生因獎學金糾紛被捅傷」「小學生課堂上被連扇耳光」等學生安全負面話題引發輿論關切。
  • 「豪華中學」事件持續發酵!中紀委介入
    而這所「豪華中學」背後更有令人質疑之處。但記者調查發現,鎮安縣2019年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而這所中學總投資高達7.1億元並由此導致債臺高築,讓人不僅對其「豪華」外表下是否是「形象工程」變種存有困惑。
  • 有靈且美:關注欠發達地區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健康,公益行動助力農村女孩「有靈且美」
    >「為她選書」 阿Pe分享據悉,「有靈且美」是一所關注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的公益機構,一直以「以身體學習」作為核心理念,通過多元化的成長儀式助力農村12-18歲的女孩身心成長,幫助女孩們在身體、心智、關係層面都能更積極健康地發展。
  • 工程師拍照竊密被判三年 風電行業知產輿情引關注
    人民網-輿情頻道一、遠景能源前工程師侵犯商業秘密被判刑引輿論關注2020年6月29日,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一宗侵犯商業秘密案,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被告人劉忠炎(遠景能源前工程師)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29日當天,監測到與之有關的信息共計154篇次。
  • 2020年我國「中部地區」大學排名:哈工大排第4,武大排名引爭議
    文/教育視角360大學的教育水平是整個社會都非常關注的事情,所以每當涉及到大學排名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非常關注,不僅是學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需要關注,連需要人才的企業也需要密切關注大學教育水平的變化。教育資源是非常好的、專業性院校也是很廣泛的,所以中部地區大學的排名也是非常受人關注,而最近有關部門就公布了關於中部地區的大學排名,想要報考中部地區的大學的學生,不妨來了解一下。
  • 中國致力解決農村欠發達地區英語師資匱乏問題
    中國致力解決農村欠發達地區英語師資匱乏問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3日 21:55 來源: 來源:中新網活動旨在關注農村欠發達地區英語教師匱乏現象,引領社會各界關心鄉村教師。  據介紹,此次活動為期六個月,九月底結束。屆時,將評選百名「中國青少年喜愛的鄉村英語教師」和「中國十佳優秀鄉村英語教師」。評選對象為從事鄉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三年以上,援藏、支疆和支援中西部、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英語教師及從事英語教學服務或研究的支援者。同時還將舉辦鄉村英語教師公益培訓和主題交流活動。
  • 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脫貧縣砸7億建豪華中學
    一個剛脫帽不久的深度貧困縣,地方財政收入不足2億元,卻投資7個億建豪華中學。豪華工程之下,是真的在重視教育嗎?目前商洛市政府已關注到該事件,並成立了調查組。我國基礎教育財政由中央、省、市和縣(區)四級政府共同負擔,以縣(區)為主,強化省級財政統籌,對不發達地區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得以推進。
  • 貧困縣現「豪華」校園引爭議:200萬建噴泉,再窮不能窮教育?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為這一句話,這些年我國教育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大,但很多教育投資卻打了水漂,沒有用到實處。教育確實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只有完善的教育,以及發達的教育體系,才能為國家建設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教育投資都能帶來相應的回報。
  • 耗資7.1億的豪華中學,使用沒幾天,為何封校火速拆除部分建築
    耗資7.1億建的豪華中學,投入使用沒幾天,為何封校火速拆除部分建築。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建造了一所中學引起了轟動。起因就是這麼豪華的一所中學,總投資7.1億,這和鎮安縣的身份極不相符。鎮安縣是一個剛剛摘帽的深度貧困縣,全年財政收入不足2個億,建設學校投入7.1億,需要舉全縣之力耗時整整12年,每年至少償還5000餘萬元貸款。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
    要有信心和定力,看大勢、看趨勢,下大氣力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多做強基礎、謀長遠的事情,從根本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競爭力。新發展理念各項要求相互貫通,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方面。  習近平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達地區要有新作為,欠發達地區也要有新作為。
  • 一個經濟欠發達農業縣是如何發展幼兒園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一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縣,在我們的印象裡往往是貧窮、資源匱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到處是留守的老人和兒童。此外,還應該與「先進教育」「好教育」沒太大關係。當我們真正實地探訪時,這種觀念也在不斷被打破。
  • 2015年政法輿情年度報告 2015年政法機關輿情處置能力穩步提升
    微信覆蓋人群涵蓋各個收入水平、各個年齡段、各個受教育水平的廣大手機用戶群,加之傳播力以一敵百的公眾號,使其在信息傳播和輿論集散方面可比肩鼎盛時期的新浪微博。由於微信用戶構成更加複雜、多元,及其半私人化的傳播模式,導致謠言、有害信息傳播更為隱秘,非理性特徵逐步凸顯(如「拐賣兒童一律判處死刑」輿情風波),對有關部門的輿情應對處置和網絡監督管理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