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2021-01-09 民主與法制網

  輿情背景

  2020年發生不少熱點新聞事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與法制網記錄並追蹤了不同時期的五十餘起熱點新聞事件,進行了輿情觀察分析。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涉老智能服務輿情觀察》《農房問題將集中進入爆發期》等等;涉及環保題材的有《農夫山泉「毀林取水」輿情觀察》《青海祁連山非法採煤輿情觀察》《黑臉琵鷺成網紅輿情觀察》等等;涉及地方政府的如《陝西渭南「秦東水鄉」項目亂象輿情觀察》《河北景縣舉債搞形象工程輿情觀察:警惕互相攀比傷民心》《「紅頭文件」為何要觸碰「紅線」:河南南陽佔用萬畝基本農田建養殖場輿情觀察》等等,以及在全國影響比較大的司法案件如《吳春紅案輿情觀察:冤案昭雪為何如此艱難》《山東臨沂張志超案輿情觀察》《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樓輿情觀察:個案演變為恐婚教材》等等均被關注。

  每個輿情的傳播既有共性也有個性,既有衝突也有融合。以個案帶全面,2020年,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數位化、網絡化、即時化、互動化的特徵,讓輿情傳播主體正向著多元化、碎片化、瞬間化、擴大化等方向發展,這給輿情處置帶來了挑戰和難度,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啟示。

  輿情觀察

  1、輿情進入碎片化閱讀時代

  進入2020年,越來越智能化的手機,以及手機媒體因其成本低、門檻低、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程度高等特性,使得即時、個性化的信息傳播優勢得到了極大發揮,這彌補了傳統媒體無法滿足的碎片化時間的需求和空缺。與此同時,輿情也進入碎片化閱讀時代。

  輿情的碎片化傳播在降低輿情發布門檻的同時,也可以讓每一個人以一種旁觀和參與的姿態,關注和記錄身邊發生的大小事件,同時,碎片化的輿情也容易第一時間將事情渲染放大,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例如,《遼寧自來水燃燒事件輿情觀察:漠視民生利益傷害政府公信力》一事中,當地村民將「自來水管流出的自來水被點燃」視頻上傳網絡後,很快該短視頻就衝上了網絡熱搜榜單。這一「水火相容」的短視頻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後,引起了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的關注。在各方輿論的壓力下,當地政府處置雷厲風行,很快有所作為,找到了自來水燃燒的原因,給村民們更換了飲用蓄水池,對轄區內自來水源進行全面排查,並問責了13名人員。村民反映三年多的問題得以短時間內解決。

  與此同時,碎片化的輿情傳播中,受眾希望在海量的信息中,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獲取資訊的同時,因快速的更新頻率和新信息的不斷產生,使得受眾的注意力被海量的、不斷更新的信息割裂開來,也容易形成碎片式的注意力。

  碎片化的注意力往往會收穫到浮在文字表面的碎片化知識,因而無法形成對新聞的注意力,深刻思考新聞背後的傳播價值更無法追尋,因此也容易形成次生輿情。

  例如,《甘肅敦煌陷阱公廁輿情觀察:旅遊亂象為何層出不窮》一事中,景區將廁所搭建在沙土上的奇葩「創意」坑害遊客事件,利用遊客內急,誘使車輛駛入,掉坑漫天要價,網友紛紛跟帖吐槽,形成的次生輿情對敦煌的旅遊形象造成了極大傷害。

  2、盲目跟風新聞同質化現象嚴重

  傳統媒體曾一度是信源渠道的主導者,民眾往往經由官方主流媒體了解信息資訊。但在2020年,在新的傳播環境與輿論生態中,融媒體發展掀起一場信息革命的風暴,與此同時帶來了傳播內容與方式的變化,去中心化的傳播格局打破了既有模式,信息接受者同時也成為信息傳播者,甚至成為輿論熱點的主導者。

  但在一個新聞事件中,特別是在新媒體中,網絡中大範圍的轉載傳播帶來更廣泛影響力的同時,重複新聞盲目跟風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因此同類型負面新聞總是短時間內高密度頻發,各種重複的、過時的內容至今還大量湧現在社交網絡中。

  例如,《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對重複新聞盲目跟風的現象進行了研究,同類的輿情事件經過自媒體不斷的跟風,將其推向公眾視野,輿情圍繞教育方面的相關話題,如教育價值取向、師生關係、教師職業素養、高考冒名頂替等多個話題,也讓每個事關教育輿情的個案,背後都極易引發群體性的危機。

  因此,這些同樣的內容,同樣的時間段,甚至不少新聞的標題都雷同或者相似,沒有代表性和傾向性,也很難說誰發布的新聞是第一手資料,誰的新聞真實可靠、代表了權威媒體,也使優質、創新的內容變得更加稀少珍貴。

  但盲目跟風新聞同質化的現象,在短時間內高密度頻發,卻極易將一個輿情事件類推,刷新公眾的認知。

  這樣的事例,在《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同樣有體現。該輿情事件中,拖欠教師工資事件並非貴州大方縣所獨有,但大方縣此事被輿論高度關注後,短時間內反映教師工資被拖欠的輿情高密頻發。

  3、輿情反轉現象更加頻現

  隨著網絡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受眾每天獲取信息渠道呈現多樣化。公眾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信息,發表意見,參與對公共事件的討論,日趨活躍,網絡輿論環境也日趨複雜與多變。因此,2020年輿情出現反轉的事件並未減少,反而頻頻出現。

  例如,《直播一再翻船折射行業痛點 ——辛巴糖水燕窩事件輿情觀察》就是出現多次反轉的典型案例。

  「網紅辛巴直播出售糖水燕窩」輿情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多次出現反轉,每次輿情反轉,也都使輿情出現一波峰值。這一事件在網絡上出現的輿情周期長,所帶來的關注度也高,僅在微博,該輿情綜合閱讀量就超過30億次。因此,在本質上,反轉的輿情是對於連續發展變化中的新聞事件的連續報導的一環。這與網絡時代對信息傳播速度的要求不斷提高,有極大關聯。

  事件發生後,網友往往迫切需求獲取事件的真相,而新聞事件處於變化發展中,事實與真相的展現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為新聞反轉提供了可能。與此同時,特別是新媒體在短時間內能夠與受眾共享海量資訊,但也因此疏忽了對事件真相的考證與調查。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媒體競爭壓力,媒體不斷走向市場化和泛娛樂化,針對新聞中的「爆點」進行過分解讀,情緒化敘事,不核查事實、深入調查就搶發新聞,影響公眾的判斷,從而容易導致新聞的反轉。

  但頻繁的輿情反轉,首先會有損社會公信力,帶來網民的冷漠情緒與焦慮情緒;其次,會衝擊媒體權威度和信譽度,導致媒體形象受損,難以再次獲取受眾的信任;最後,輿情事件中的當事人往往也會受到多層面的權利侵害,遭受雙重甚至多重打擊。

  特別是在一些政法領域的輿情事件中,反轉的輿情事件會嚴重消耗社會善意,造成社會輿論撕裂,甚至群體極化現象加劇,從而引發公信危機。如杭州女子失蹤案、貴州公交車墜湖案,每起事件都在網上掀起了輿論風暴。

  輿情小結

  進入2020年以來,伴隨著網際網路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微博、微信、App、抖音等一系列新媒介的產生,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新聞獲取渠道。這給輿情導向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使得輿情信息化對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影響在日益深刻和廣泛,而網絡突發事件頻發產生的輿情危機,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

  從傳統的社會學理論上講,輿情本身是民意理論中的一個概念,而網絡輿情正是社會輿情在網際網路空間的映射,也是社會輿情的直接反映。

  當前的中國,正處於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社會各種矛盾集中多發,造成輿情熱點突發事件爆發頻繁。輿情的處置也越來越成為體現和考驗政府執政能力的一項重大課題。因此,每次出現社會熱點事件,政府部門領導都應高度重視、加強反思,不斷提高處置輿情的能力,提升與媒體打交道的水平。

  媒體是社會的公器,捍衛的是公眾的利益。應對突發輿情,政府不能僅靠事後被動應對,更應提升自身危機防範意識,從現實根源入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加強自身管理和監督。

  2020年已經遠去,新技術、新變革正在層出不窮。新時代的民眾思想觀念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更加傾向於通過網絡渠道表達觀點和訴求。

  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網絡輿情頻發、高發已成為常態,因此輿情環境在2021年也註定不會風平浪靜。擺正心態,積極主動克服網絡「水土不服」,不斷提升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這是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需要面對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重磅報告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輿情形勢分析與展望》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今天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輿情形勢分析與展望》(下稱報告),報告從數據維度分析了今年以來的熱點輿情,並指出,今年的輿情形勢呈現出與疫情交織的特點,各方多措並舉克服疫情影響,推動各領域回到正軌並謀求創新發展。
  • 2020年教育熱點新聞輿情話題事件分析報告(合集版)
    回顧2020年教育輿情網絡熱點話題及事件,可以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爭議性的事件沒少發生。
  • 《中國兒童輿情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2020年9月23日,由中國兒童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辦的《中國兒童輿情報告(2020)》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銀行網絡輿情分析報告模板範文
    檸檬公關輿情監測中心銀行網絡輿情分析報告模板監測周期:2020-02-2000:00:00~2020-02-2023:59:59分析範圍:銀行媒體類型:全部信息類型:全部信息傾向性:全部去重類型:相同URL去重查詢類型:發布信息報告導出:2020-02-2018:48:07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12月12日,由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聯合主辦的 「2020中國消費·維權高峰論壇」在京舉辦。會上,結合全國12315平臺和消協組織的投訴數據及網絡輿情,中國消費者報社發布《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年的消費投訴有哪些新特點?網絡輿情主要關注哪些問題?消費維權方面又有哪些創新舉措?
  •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一、輿情概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三、研判分析 經過2013年至2017年的高速發展,湖南醫療美容行業已進入調整洗牌階段,人才供給與行業發展需求不匹配、中下遊機構拓客競爭加劇、準入門檻低等因素,催生超限執業、渠道分銷模式、套路貸款等亂象,導致負面報導頻現,行業飽受詬病。
  • 年終網絡輿情監測分析報告該怎麼寫?
    馬上就要年底了,負責輿情監測的同事肯定在煩惱,這個年終網絡輿情監測報告該怎麼寫?自己之前都沒有寫過,也沒有工具,到底這一年到底有哪些網絡輿情,數據何處尋?報告格式怎麼樣?到底從何處下手?下面甲魚網絡輿情監測軟體的小編來跟大家講下各大單位年終網絡輿情監測報告都是怎麼寫的?
  • 2020年10-12月中國家裝行業輿情監測報告
    二、2020年10-12月中國家裝行業輿情輿論態勢監測行業典型輿情事件一:瀘州一裝修公司「跑路」近70戶業主被坑幾百萬元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10月15日達到討論熱度高峰。行業典型輿情事件二:滿堂喜裝飾集團「失聯」 客戶房子「爛尾」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輿論在2020年10月28日達到討論熱度高峰。大部分網民對「滿堂喜裝飾集團'失聯'」事件持負面態度,網絡口碑僅為37.2。
  •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美容美妝行業輿情監測報告
    預測2020年我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958億元,2021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553億元,持續擴大的美容美妝市場也使其規範性更受關注。年1-8月中國化妝品商品零售額總體波動較大,而隨著2020年8月有「818購物節」「七夕節」等線上促銷活動相繼推出,使得化妝品銷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2018年上半年輿情觀察
    在這個意義上,輿論,就是社會的「皮膚」,輿情,就是社會的健康狀況在「皮膚」上的反映。一、2018年上半年輿情共相分析作為輿論客體的社會突發性問題,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公眾注意力,一般具有衝突性和反常性。在這些新聞裡,涉及到生命安全的突發社會事件引發的輿論關注度較高。如杭州保姆縱火案、滴滴司機性侵殺人案、高校學生自殺、食品安全、跨省抓捕等。
  • 2020年315晚會「可諾丹婷虛假廣告」問題曝光輿情監測報告
    2020年7月16日,央視在3·15晚會曝光了可諾丹婷美容院存在以「免費」噱頭推銷高價美容項目、以「連環計」設套誘導學生消費、以格式條款及其他藉口拒絕消費者退款等涉嫌違法行為。當晚,可諾丹婷美容院發表聲明稱,已立即要求涉事門店停業整頓,並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跟進此事。
  • 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新浪輿情通可視化簡報讓你事半功倍
    一份數據分析報告就能解答這些疑問。數據分析報告通常需要專業人員對大量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而目前網際網路信息的海量增加和形態越發多樣,給報告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想要撰寫一份優秀的數據分析報告,可以藉助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如政企輿情大數據分析平臺新浪輿情通。
  • 優捷信達:國企輿情監測報告的媒體分析
    做好輿情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和分析輿情信息,了解民眾意見,調整管理思路,是地方政府以及國企等國家政府、單位需要非常重視的有關政府和國企相關信息的全網監測,重點監測包括新聞、門戶、論壇、微博(新浪、騰訊)。監測內容涵蓋政府官方新聞、媒體自發報導、政府其他新聞。由於媒體傳播快、傳播面廣,更需要重點關注。
  • 2020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輿情報告
    梅花網MICE以參展商的角度製作輿情報告,內容包括進博會概覽、展區特點和展商表現、展商專訪和輿情小結等等,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下載查閱。 以下僅展示報告部分截圖,完整報告可點擊文末下載連結或掃描二維碼進入下載頁面:
  •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2012年中國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報告》【2】
    《2012年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報告》 祝華新 劉鵬飛 單學剛 摘要:2012年微博客繼續升溫,成為社會輿論的發動機。 關鍵詞:網絡輿情 法人微博 意見領袖 一、2012年的網絡民意訴求和社會熱點 (一)網絡輿論繼續升溫,社會壓力有待釋放 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社會矛盾也在積累和疊加;中央政府高揚「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的旗幟,而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往往難以衝破現有利益格局的藩籬
  • 中國新聞網 | 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輿情分析報告:淘寶教育以口碑驅動業務受肯定
    近日,大數據分析機構百分點發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教育行業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重點關注了近期教育行業發展動態以及熱點事件,分析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2020年表現突出的淘寶教育被重點提及,分析師判斷「口碑驅動或為淘寶教育的主要推薦機制」。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發布時間: 2020-06-03 09:57:37   來源: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邱麗靜 楊永明 李丹丹 趙君陶
  • 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
    回顧2020年上半年發生的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可不少,如廣州方圓小學哮喘女孩反轉事件、高考輿情熱點事件、教師崗位頂替等。這裡蟻坊軟體有挑選了2020年上半年熱議度高的教育輿情熱點和新聞輿情熱點事件,並匯總成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案例分析報告合集,供各位參考。
  • 2020年315晚會「萬科樓盤裝修質量」問題曝光輿情監測報告
    年5月,中國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同比漲幅均較上月呈現回落,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也趨於穩定。「新冠疫情」爆發加重房企經營壓力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2月典型上市房企銷售金額同比大幅下降,部分房企銷售金額同比降幅超過五成。
  • 一篇文章告訴你,如何撰寫輿情觀察?
    輿論觀察是撰寫輿情工作中相對簡單的一個環節,不摻雜輿情樣本篩選、分析等等,相對而言耗費的時間短、寫作難度較低,一般可分為搜集、歸類、描述三個寫作階段:一、搜集搜集是寫好輿情的前提。小編認為可以按照輿情發生、輿情傳播、深度評論、輿情營銷四個時間節點,系統採集輿情樣本。輿論發生:此時應在論壇、微博等網站平臺上找到最早的信息帖子和最熱門的帖子,並進行匯總,形成輿情觀察的基本概述部分。輿情傳播:這時,就要集中搜集介入輿情傳播熱度高、轉發麵廣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