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差模糊控制在線控制算法中的應用設計

2020-12-25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在兩級遞階控制模型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控制參數,完成相應的模糊控制設計。詳細介紹了相位模糊控制器的原理和設計過程,並將交通信息參數的變化量加入到了模糊控制器的輸入中,增加了模糊控制器的準確性和全面性。通過對實際幹線的實例仿真證明本設計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車輛的平均延誤時間。
關鍵詞: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線控制;相位差模糊控制;論域變換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各種車輛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給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交通擁擠狀況越來越嚴重。據研究表明,交通擁擠往往突出表現在道路的交叉口處,而主幹線是城市交通的主體部分,又是保證城市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運轉的主動脈,因此對於主幹線上交叉口的協調控制研究就顯得很重要。
傳統的控制方法通過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或預先人為地設定多套方案,控制效果都難以盡如人意。而模糊算法是基於規則和經驗的,不需要建立精確數學模型,比較適合於交通系統應用,所以本文在模糊算法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
1977年Pappis首先將模糊邏輯概念應用到交通控制,從此模糊方法開始在交通領域中應用。Nakatsuyama.M基於模糊神經結構來構建定性智能系統知識推理模塊,以完成實時動態交通控制。K.Kaqolanumu等則利用模糊規則與算法更新相位及綠燈時間實現了針對孤立路口的智能控制器。還有其他很多文獻都有模糊方法的不同使用,但是在幹線交叉口的協調控制上,採用多個模糊控制器進行協調控制的方法,目前還沒有在相關文獻中看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基於兩級遞階控制模型,針對不同的控制參數,分別設計相應的模糊控制器,並詳細介紹相位差模糊控制器的設計過程。

1 線控制的路口模型
線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把幹線上一批相鄰交叉口的交通信號進行協調控制,使得進入幹線的車隊按某一車速行使時,能不遇或者少遇紅燈。
在幹線控制中,一般指定一個關鍵交叉路口為相位差基準參考點。大量的應用實踐表明:當相鄰交叉口之間的距離超過800 m時,整條幹線上的協調控制反而不如各交叉口的單獨控制效果好,因此在本文中假設線控路口模型中相鄰兩交叉口的距離均適合採用線控制方式。
城市交通信號線控制的路口模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0963.htm


設每個路口的每個方向有三個車道,分別為左轉、直行和右轉車道。本文選擇較為常用的四相位控制,對各向左轉相單獨設置相位,讓該相位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行,這樣消除了直行車和對面左轉車的衝突,提高了行車安全,由於車輛都是靠右行駛的,所以右轉車流不加控制。為了保證線控制系統的穩定,本文採用固定相序。路口相位相序示意圖如圖2所示。

2 線控制的分級遞階模糊控制算法
線控制中有三個控制參數:周期C、綠信比λ和相位差tos。進行線控制時要保證每個交叉口的周期相同,從而保證幹線的相位差穩定。綠信比是根據各交叉口的排隊長度實時確定;相位差是根據路口距離以及路段速度確定。如果同時考慮信號周期、綠信比和相位差的優化,將使問題的求解過程十分複雜。根據系統工程中大系統分解一協調思想,本文對線控制採用兩級遞階結構,其結構圖如圖3所示。


第一級為控制級,主要由n個相似的模糊邏輯控制器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檢測器檢測的交通信息參數來分別確定每個交叉路口的綠信比,並在每周期末把交通信息參數和綠信比傳送給協調級;
第二級為協調級,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控制級傳來的交通信息參數,確定線控制中的公共周期以及各路口的相位差。
本文詳細介紹相位差的模糊控制器設計,其他的控制單元可以參照設計。

3 相位差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在幹線協調控制中相位差是關鍵控制參數之一。相位差即交叉口協調相位綠燈開啟時間之間的差值。
由相位差的概念很容易想到用交叉口之間的距離除以車流速度就可以得到相位差,即求解相位差的關鍵就是求解兩交叉口之間的車流速度。而車流的速度總是和車流密度密切相關連的,這是由於駕駛員出於安全考慮,總是根據車輛間距的大小來調整自己的車速。鑑於此,文獻都是以線控制本信號控制階段的車輛密度為模糊控制器的輸入來決定下一信號控制階段的車流速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增加一個輸入——本信號控制階段和上一信號控制階段的車輛密度的差值,來決定下一信號控制階段的相位差,這樣就把車輛密度的變化趨勢考慮進來了。
相位差模糊控制器的輸入為本路口和上一路口之間的車輛密度ρ和車輛密度變化值△ρ,輸出為車流速度v。
相位差模糊控制器的設計框圖如圖4所示。


(1)論域變換
①確定輸入、輸出變量的基本論域
輸入:交叉口前車流密度一般在0~120之間變化,所以車流密度的基本論域為[0,120];交叉口前車流密度變化值一般在-30~30之間變化,所以車流密度變化的基本論域為:[-30,30]。
輸出:車速一般在0~90之間變化,所以車速的基本論域為[0,90]。
②確定輸入、輸出變量的論域元素
選用的ρ論域為:{0,1,2,3,4,5,6,7,8,9,10};
選用△ρ的論域為:{-5,-4,-3,-2,-1,0,1,2,3,4,5};
選用v的論域為:{0,1,2,3,4,5,6,7,8,9,10}。


相關焦點

  • 基於FPGA的模糊控制交通燈控制方案設計
    目前,國內的城市交通燈大多數都是採用固定的綠信比(一個信號相位的有效綠燈時長與周期時長之比),不能滿足交叉路口車輛的時變性要求。 模糊控制技術作為智能控制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最大特點是針對各類具有非線性、強耦合、不確定性、時變的多變量複雜系統,在各個控制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並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 實時T-S型模糊控制器設計及其在CAN總線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實時模糊控制算法,並應用到基於CAN總線的運動控制系統中,且給出了系統的整體結構和現場控制單元的設計方案。實驗結果表明,該控制系統具有實時性強、響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點,在現場控制中有效可行。
  • 基於模糊控制技術的恆溫控制系統的設計
    在日常工業生產當中,恆溫控制應用非常廣泛。模糊控制技術是通過模仿人的思維方法,運用不確定的模糊信息進行決策以實現最佳的控制效果。模糊控制所關心的是目標而不是精確的數學模型,即研究的是控制器的本身而不是被控對象。因此可以利用特殊的控制媒介,研究控制器本身。
  • 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控制算法綜述
    近年來,隨著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先進控制算法被廣泛應用於交流電機控制系統,例如自適應控制、滑模變結構控制、神經網絡控制、模糊控制等,並取得一定成果。因此,這裡將簡要介紹目前交流電機控制系統中應用較多的幾種控制算法。2 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控制算法2.1 PI控制 PI控制器以其簡單、有效、實用的特性,廣泛應用於交流電機控制系統。
  • 模糊控制不模糊
    原標題:模糊控制不模糊  模糊控制方法實現了將人的控制經驗轉化為機器的自動化控制,它在家電、工業控制、機車控制、航天控制等領域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理論上講凡是人能進行的控制,通過模糊控制都能轉化為計算機的控制,甚至轉化後的計算機控制比原來人的控制更好。但關於模糊控制的本質卻一直存在疑問。
  • 單片機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的實現及仿真
    其中智能模糊控制由單片機完成,並採用規則自整定PID控制算法進行過程控制。整個系統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AT89C51單片機是控制器的主體模塊。電液伺服系統輸出的速度信號經傳感器和A/D轉換之後進入單片機,單片機則根據輸入的各種命令,並通過模糊控制算法計算控制量,然後將輸出信號通過D/A轉換送給液壓伺服系統,從而控制系統的速度。
  • 模糊控制的舵機轉向控制方法
    優化設計控制方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6471.htm目前,汽車正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實現自動尋線行駛、自實現路徑變化功能,並在可靠性基礎上快速行駛,在工程及物流等實際生產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 基於參數自整定模糊控制技術實現電機軟啟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基於參數自整定模糊控制技術實現電機軟啟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蘇亮,廖力清,凌玉 發表於 2020-12-17 10:29:17 1 引言 三相異步電機應用廣泛
  • 基於模糊控制的恆流源
    為了充分利用智能控制方法提高使恆流源的性能,提出一種基於模糊控制的恆流源。本設計方案採用三星公司ARM9 S3C2410高速嵌入式微處理器作為恆流源的控制、顯示和輸出電流檢測核心,運用模糊控制算法實時控制,實現20mA到2000mA高精度恆流源。
  • 基於ARM電冰箱模糊控制系統仿真設計
    1 引 言模糊控制理論的提出,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控制方法。這種方法以微處理器構成的模糊控制器為核心,以模擬人腦的思維方式為基本出發點,不需要我們對控制對象準確建模,就能很好的解決非線性、大滯後環節、變參數對象的控制問題[1]。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來建立合理的模糊控制算法,就能使難控制的系統達到比較好的控制效果。在電冰箱的控制中,溫度是主要的控制對象,控制的好就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 基於ADUC7026的PID算法在基站功率控制中的應用
    1.前言  數字PID控制在生產過程中是一種最普遍採用的控制方法,其特點是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多被應用到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數學模型的環境中。將數字PID控制算法應用於基站發射功率控制,可以極大地提高基站發射功率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控制輸出功率在覆蓋允許範圍內,不至過小無法滿足網絡規劃時的覆蓋距離要求,而減少小區覆蓋範圍,又不會產生過強的輸出信號對相鄰基站造成幹擾。
  • 自動控制之模糊控制:其實我很清楚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新興的控制手段,它是模糊系統理論和模糊技術與自動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自從這門科學誕生以來,它產生了許多探索性甚至是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成果,同時,這一方法也逐步成為了人們思考問題的重要方法論。  1965年美國的控制論專家L. A.
  • 基於模糊控制的智能競速車舵機轉向系統設計
    競速車模的設計開發,為車輛尋線行駛功能的實現提供了可借鑑的方案和方法。本文對競速車模舵機轉向系統進行優化設計,提出了一種模糊控制的舵機轉向控制方法。智能控制[4-5]是自動控制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工智慧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的多種學科的高度綜合與集成,是一門新的交叉前沿學科。智能控制無需人的幹預就能夠獨立驅動智能機器實現其目標的控制方法。目前,智能控制技術,如神經元網絡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遺傳算法優化技術,專家控制系統,基於規則的仿人智能控制技術等已進入工程化和實用化。
  • 基於Fuzzy-PID的陀螺儀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但模糊控制也存在固有的缺點,容易受模糊規則有限等級的限制而引起誤差。本設計中採用AT89C52作為控制內核,並採用了Fuzzy-PID複合控制。彌補了單純採用PID算法的不足。對PID參數的模糊自適應整定進一步完善了PID控制的自適應性能,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一種模糊-PI雙模控制系統的仿真與設計
    PI控制作為PID控制的典型代表,以其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及可靠性高,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過程控制和運動控制中。模糊控制不要求被控對象的精確模型且適應性強,能夠克服傳統PI控制器的缺點,可以將模糊控制器與PI控制器結合起來構成複合控制器,模糊-PI雙模控制同時具備PI控制的穩態性能和模糊控制的動態性能,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 基於模糊控制的有源濾波器直流母線電壓控制
    針對傳統直流側電壓控制方法存在超調量和靜差較大的問題,設計了混合有源電力濾波器控制系統,建立了混合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系統模型,並針對直流側電壓控制設計了一套雙模糊
  • 基於PID控制算法的氣味循跡車設計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 STC12C5A60S2單片機設計的簡便智能氣味循跡小車。採用兩個氣味傳感器,根據濃度差判斷氣味流向,並通過PID算法控制舵機打出偏角,使小車循著氣味行走。整個硬體模塊的設計結構簡單靈活,通過實驗仿真,在室內時變氣流場的環境下,該小車能達到氣味循跡要求。
  • 數字PID控制算法在溫控系統中的應用
    溫度控制對於大型工業和日常生活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很多應用領域,需要精度較高的恆溫控制,例如,根據外界變化,隨時調節相應的LED亮度以達到所需色溫值,可以實現更好的照明和裝飾效果。在連續控制系統中,對象為一階和二階慣性環節或同時帶有滯後時間不大的滯後環節時,PID控制是一種較好的控制方法。
  • 基於單片機的模糊控制系統
    採用傳統控制理論,不管是用經典控制理論還是用現代控制理論來設計一個控制系 統,都需要事先知道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然而,在許多情況下被控對象(或生產過程)的精確數學模型很難建立;像建材工業生產中的水泥窯、玻璃窯,化學 生產中的化學反應過程,食品生產中的發酵過程,還有眾多爐類的熱處理過程。
  • 基於雙模糊控制的溫度控制系統研究
    關鍵詞:雙模糊控制;溫度控制系統;PID控制;模糊控制0 引言 PID控制是最早發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以其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及可靠性高的優勢,被廣泛應用於溫度、壓力、流量等工業過程控制中。但傳統PID控制適用於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的確定性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