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天,有學生問起PINGOR,是不是香港多了一間新大學?一開始,我還以為說的是香港恒生大學,不過那也是18年時的事情了,當時恒生管理學院更名升級為恒生大學,是香港第二間私立大學。第一間私立大學為樹仁大學,是相對來說,內陸比較有名氣的一間香港私立大學,心理學是比較招牌的專業。另外的一間為香港珠海學院,不過這間實際為專上學院,但部分專業也可以頒授學士學位,不過這間就名氣一般了,嚴格來算,我認為應該不算私立大學。
圖源:官網
後來查了下,恍然大悟,原來學生口中的「新大學」是這一間。我查了下相關信息,簡單點說,只是學校改名,並非真的多了一個新大學。
12月10日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通過大學新名稱。將啟動修改大學條例的程序,並呈交立法會作正式審批。校方認為隨著社會發展,
「香港公開大學」(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不再像31年前,只舉辦遙距兼讀課程,校方該名不能反映今日學校狀況,故改名為
「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反映香港乃國際大都會,而院校著重以辦全日制和研究課程為主。 隨著新名稱改為「香港都會大學」,這意味著沿用23年的「香港公開大學」將成為歷史。 確實,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公大已成為一所綜合大學,有大約10000名全日制學生和9000名兼讀制學生,提供不同的應用和專業課程,涵蓋多個學科。對此,公大校長黃玉山表示,很高興公大終於能夠找到一個新的名稱,以反映大學十多年來的蛻變。公大已由一所只提供遙距教育的院校,發展為一所全面的全日制綜合型大學。「都會大學」名稱讓人感覺大學身處香港這個世界大都會,加上學校日後將會朝向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方向進取、涵蓋各學科,新名稱讓人感覺涵蓋面更廣,而非集中文、理、商科。隨著12月11日的官宣後,等多幾個月立法會通過大學條例的程序後,香港就再無香港公開大學,其簡稱「公大」,OUHK,OpenU已成歷史,搖身一變後,只有都大,或者稱...MU?
一起來回顧一下「香港公開大學」的三十年吧公大的第一個十年 (1989-2000)開放遙距教育先鋒香港公大前身為「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於 1989年由香港政府創辦,致力提供開放及遙距教育,以迎合當時社會的教育需求。學院於1997年正名為香港公開大學。
公大的第二個十年 (2001-2010)
開展全日制教育
為配合香港政府的教育改革政策,公大開始開辦需具有效學歷入學要求的全日制課程:
2007年 — 加入大學聯合招收辦法 (JUPAS),與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共同招生
公大的第三個十年 (2011年至今)
全面綜合性大學目前有6學院、3校園+2教學中心;應用及專業課程涵蓋多元學科。有9,000兼讀制學生以及10,000全日制學生;以全日制本科學生人數計,公大在本地排名第六。
聽聞稍後學校還會舉辦比賽收集新校徽的建議,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學校官網留意下了。
創作不易文末點亮【👍】給我一個支持吧都看到這裡,還不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