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正式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公布

2020-09-05 上觀新聞

2005年,美國作家理察·洛夫在其暢銷書《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提出了一個「新詞」——「自然缺失症」。它不是醫學範疇的一種疾病,而是泛指兒童完全脫離自然環境,在城市中成長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

今天(8月28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成立,上海市林學會公布了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旨在凝聚本土自然教育力量,推廣和深化自然教育,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推動全社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授牌儀式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依託於上海市林學會,秉承「開放、自願、合作、共享、包容、服務」的工作理念,廣集智慧,凝聚共識,統籌協調,服務各區域各領域的自然教育,以自然體驗、自然參與、自然學習、自然製作、自然勞動為主要形式,面向青少年、自然保護地訪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體和社會團體工作者五大群體開展社會化、經常化的自然教育工作。

為什麼要專門成立一個上海自然教育總校呢?

看下去,你就曉得了!

自然教育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2019年4月,國家林草局下發了《關於充分發揮各類自然保護地社會功能大力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對深刻認識自然保護地和自然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切實增強抓好自然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等提出了工作要求。

上海雖是我國開展自然教育較早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全市也湧現了各類熱心自然教育的企事業單位和相關機構,甚至個人,如上海植物園的「暗訪夜精靈」、上海辰山植物園的「辰山奇妙夜夏令營」、上海動物園的「動物園奇妙夜」等。但從總體上看,本市自然教育起步較晚,工作開展還不夠平衡,缺乏統籌規劃,教育機構與自然保護地、公園綠地、林地溼地的銜接不夠,自然教育形式較為單調,教材水平參差不齊,難以達到預想效果。

上海植物園「暗訪夜精靈」

上海辰山植物園「辰山奇妙夜夏令營」

上海動物園「動物園奇妙夜」

為此,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上海自然博物館等七十餘家單位發出了《關於成立上海自然教育總校的倡議》,呼籲全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保護自然的各界力量攜起手來,積極參與自然教育,用智慧、熱忱和創新,成為自然教育工作的倡導者、參與者、貢獻者。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也因勢而生。

下一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將探索建立上海自然教育專家庫、開發自然教育課程,尤其是吸收引進國內外一流的自然教育課程。按照眾籌眾享、多元協作的原則,鼓勵各類城市公園、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地、社區組織,以及大專科研院校、中小學校等利用現有的設施場所,開展自然教育,成立自然教育分校或教育基地。

素材來源:市綠化市容局林業處

市林業總站

部分圖片來源:上海植物園

上海辰山植物園

上海動物園

相關焦點

  •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今天成立 滬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公布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29日報導:8月28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正式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同步公布。上海自然教育總校的建立,旨在凝聚本土自然教育力量,推廣和深化自然教育,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推動全社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海是我國開展自然教育較早的地區之一。
  • 辰山植物園獲得上海自然總校首批自然教育基地授牌
    王西敏近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在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舉行成立儀式。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依託於上海林學會,秉承「開放、自願、合作、共享、包容、服務」的工作理念,以自然體驗、自然參與、自然學習、自然製作、自然勞動為主要形式,面向青少年、自然保護地訪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體和社會團體工作者五大群體開展社會化、經常化的自然教育工作。
  •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今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
    今天,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成立,並公布了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旨在集結本土自然教育力量,共同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推動全社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成立,首批10個自然學校面對自然教育的現狀,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上海自然博物館等七十餘家單位發出了《關於成立上海自然教育總校的倡議》,呼籲全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保護自然的各界力量攜起手來
  •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校徽校旗邀你來創作
    2020年8月28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正式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同步公布。為更加深刻地表達上海自然教育總校 「開放、自願、合作、共享、包容、服務」理念,美化、規範和展示學校的良好形象與內涵,特向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各類從事自然教育的機構和法人團體,以及社會各界同仁廣集智慧,徵集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校徽和校旗圖案。
  • 關於成立自然教育總校的倡議
    為此,我們倡議以中國林學會為依託,建立自然教育總校。旨在為自然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激活各類自然保護地社會公益和教育功能,推動跨界合作。並期待通過自然教育培育更多關注和參與自然保護事業的社會力量。
  • 自然教育丨海南省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自然教育丨海南省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2020-09-22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武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全國僅6個!
    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單位授牌儀式,平武縣被納入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同時,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成功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
  • 江西桃紅嶺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正式揭牌,助力自然教育發展
    2020年12月30日,江西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基地)揭牌儀式在彭澤縣中心苗圃隆重舉行。江西省林學會理事長魏運華、中共彭澤縣委書記邵九思、桃紅嶺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詹建文、彭澤縣委宣傳部部長邵春霞、副縣長戢東曉出席。
  • 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導師出爐
    開展自然教育(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央廣網廣州6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日前,廣東省自然教育導師培訓班(第一期)在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舉行,來自全省50個自然教育基地的60名自然教育工作者參加了培訓,並獲結業證書。據悉,這是該省培養的首批活動自然教育導師。
  • 海南首批10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掛牌
    海南日報訊(記者曾毓慧 通訊員劉豔)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策劃與安排,9月7日至15日,特邀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自然體驗導師們陸續走進東方、五指山、樂東,白沙等8個市縣的10所學校,分批開展熱帶雨林主題自然教育活動,海南有關部門還為上述學校掛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第一批)。
  • 自然教育概況(下)
    ,而各省(區、市)對此項工作尚未全面啟動,因此制約自然課程開發與不斷更新的最根本因素仍是人才缺乏。[3] 刁龍.生態文明教育的碎片化困境與系統性重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9-12.[4] 陳幸良.自然教育與研學營地教育的融合與未來方向[J].寧夏林業,2020(02):7-9.[5] 趙迎春,劉萍,王如平,杜慶平,李麗.關於自然教育若干問題的對策研究[J].綠色科技,2019(24):310-311+314.
  • 打造自然教育的「黃埔軍校」石探記雲南普洱太陽河自然學校揭牌成立
    石探記雲南普洱太陽河自然學校正式揭牌成立(供圖)石探記雲南普洱太陽河自然學校正式揭牌成立(供圖)石探記雲南普洱太陽河自然學校正式揭牌成立(供圖)8月16日,石探記雲南普洱太陽河自然學校正式揭牌成立,將打造自然教育
  • 廣東自然教育基地之「水鄉明珠」——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於2013年建成,於2015年成功申報國家溼地公園(試點),有「水鄉明珠」「最美溼地」之美譽。2019年獲評「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稱號。為弘揚生態環保觀念,讓廣大民眾感受自然的魅力,從而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高度重視自然教育工作開展。經過一年的建設,廣東麻湧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自然教育硬體設施不斷完善。
  • 【環境教育基地巡禮⑨】在美麗鄉村,邂逅自然之美
    基地特色(一)充滿人文氣息的自然生態教育基地1、設施齊備,打造新型研學基地卓旗山莊重視自然生態教育設施建設,一是於2018年成立卓旗山自然學校,專職負責在卓旗山莊內及周邊開展自然生態教育;二是在卓旗山內劃出了固定的生態教育功能室,配備多媒體設備、教育設施等;三是設立了戶外教學點、互動遊戲區
  • 南京首批10所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授牌
    中國江蘇網訊 在12月10日上午舉行的南京市青少年創新教育學術研討活動暨首批南京市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授牌活動上,首批10所南京市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正式授牌,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為全市60多所學校負責創新教育的老師作主旨演講。
  • 2020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單出爐:梅州2個單位名列其中
    記者18日從市林業局獲悉,省林業局近期公布了2020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單據了解,省林業局於今年4月開展2020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推選認定工作。經縣(市、區)申請、市林業局推選、省林業局組織審核並認定,廣東樹木公園等30個單位為2020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認定為「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的單位,需在2020年10月底前編制專項規劃,並報省局備案。
  • 重慶自然博物館榮獲「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日前,經區應急局推薦,市地震局書面評審、實地考查,重慶自然博物館在眾多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被認定為「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成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運營的三個基地之一。12月16日,重慶市地震局局長杜瑋,北碚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董倫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文星灣展區(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陳列館)為基地揭授牌。杜瑋局長表示,重慶自然博物館歷史深厚、資源寶貴,作為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實至名歸。
  • 嶽陽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公布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嶽陽晚報記者 黃誠成)近日,記者從嶽陽市教育體育局獲悉,根據市教體局等11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嶽教體發〔2019〕6號)要求,該局聯合嶽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嶽陽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對64家申報單位進行了評審,決定授予平江縣紅軍營景區(平江起義紀念館
  • 紫米推薦 10個國內外自然教育網站
    為了讓更多的夥伴能夠了解其他夥伴的工作,方便查詢相關信息,向其他夥伴學習,路人測試並整理了以下10個自然教育相關的網站。按照類型和語言作了簡單分類,希望大家只是借鑑而不是完全的複製,因為一切的奇蹟都是來源於創新!
  • 諸暨市公布首批11家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附名單)
    7月9日,諸暨市教育體育局,文化廣電旅遊局發布關於公布諸暨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的通知!認定西施故裡旅遊區等9家單位為諸暨市首批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諸暨米果果小鎮等2家單位為諸暨市首批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