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29日報導:8月28日,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正式成立,首批10個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同步公布。上海自然教育總校的建立,旨在凝聚本土自然教育力量,推廣和深化自然教育,幫助減少患「自然缺失症」的青少年,推動全社會形成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上海是我國開展自然教育較早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全市湧現了各類熱心自然教育的企事業單位和相關機構及個人。他們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探索開展了類型豐富、面向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自然教育,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和良好效果。但從總體上看,上海自然教育起步較晚,工作開展還不夠平衡,教育機構與自然保護地、公園綠地、林地溼地的銜接不夠,自然教育形式較為單調。
為此,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上海自然博物館等七十餘家單位發出了《關於成立上海自然教育總校的倡議》,呼籲全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保護自然的各界力量攜起手來,積極參與自然教育,用智慧、熱忱和創新,成為自然教育工作的倡導者、參與者、貢獻者。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也因勢而生。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依託於上海市林學會,秉承「開放、自願、合作、共享、包容、服務」的理念,廣集智慧,凝聚共識,統籌協調,服務各區域各領域的自然教育,以自然體驗、自然參與、自然學習、自然製作、自然勞動為主要形式,面向青少年、自然保護地訪客、教育工作者、特需群體和社會團體工作者五大群體開展社會化、經常化的自然教育工作。
在成立儀式上,上海市林學會公布了首批上海自然教育學校(基地)名單,包括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動物園、上海古猗園、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上海共青森林公園、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城市荒野工作室、上海上房園藝有限公司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其中,崇明東灘鳥類科普教育基地、上海辰山植物園和上海植物園是中國林學會授牌的自然教育學校(基地)。上海植物園的「暗訪夜精靈」、上海辰山植物園的「辰山奇妙夜夏令營」、上海動物園的「動物園奇妙夜」等已經成為自然教育品牌活動,每年暑假都深受親子家庭歡迎。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綠化市容部門已經向各區綠化市容部門及相關單位發出通知,要求提高對自然教育工作的認識,把自然教育當作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提升自然教育服務能力,加強自然教育設施轉型升級,同時要明確責任,專人負責管理、協調、組織、解說和安排社會公眾有序開展各類自然教育活動;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各單位應根據各自特色和優勢,積極開展各類自然教育相關的科普活動,形成品牌效應;加強對自然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在統籌規劃、保障投入、加強志願者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激活各類自然教育資源的社會公益和教育功能,著力提高公眾滿意度。
上海自然教育總校成立背景
2019年4月,國家林草局下發了《關於充分發揮各類自然保護地社會功能大力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對深刻認識自然保護地和自然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切實增強抓好自然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等提出了工作要求。同年,全國自然教育總校成立大會在杭州召開,國家林業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原國家林業局局長、中國林學會理事長趙樹叢,分別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要求落實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目標,推進自然教育學校創建試點工作,努力聯合各方力量,構建我國自然教育體系。
截至目前,上海城市公園總數已達352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3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7.56%,溼地總面積46.46萬公頃。這些城市生態空間為市民提供了越來越多親近自然的去處,也是上海開展自然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