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曉芳
將資格證書掛靠給企業,不用去上班,輕輕鬆鬆得到高額報酬,如此掙錢,你信嗎?記者調查發現,證書掛靠背後已形成一條黑色利益鏈,一級建造師掛靠(初始)是一年2.7萬元,濟南一些專業資質代辦公司專門辦理證書掛靠業務。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斬斷這一違法違規的灰色利益鏈。
市場揭秘
山東一級建造師證書掛靠可年入3萬
近日,在濟南施工的一建築公司項目負責人小王告訴記者,掛靠在行業裡分為好幾類,有資質掛靠、證書掛靠,其中資質掛靠又分為總包掛靠、勞務掛靠等。他介紹,一般意義上的資質掛靠可以理解為,企業為獲資質拿項目而去掛靠資質高的企業,「這種掛靠一般支付費用為總工程款的2%—3%。」他表示,這種掛靠通常以私下簽訂的合同協議為準,被掛靠企業不參與掛靠企業的工程運作,同樣不承擔風險,「都說是沒風險,一旦出事了,誰也跑不了。」小王介紹,最近網上瘋傳的一般都指證書掛靠,以一級建造師為例,山東省的市場價是一年3萬元左右,「北京地區稍微高點,通常是大公司相對便宜一些,小企業給的費用會高一點。」
記者諮詢了濟南某資質代辦公司。工作人員稱,一級建造師掛靠(初始)是一年2.7萬元、二級建造師掛靠(初始)是一年4500元。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建造師一類的證書並不是特別搶手,「註冊類的、職稱一類特別火,企業比較缺。」隨後,她向記者發來一張截圖,截圖為其公司近期所需證書種類。記者看到,截圖顯示公司近期共需證書46本,其中「中級機電電氣5本,中級電子與智能化4本,高級機電、電氣7本,中級暖通4本、中級給排水4本……」證書涵蓋機電、園林、市政、環境設計、美術、勞務員等多個種類。
掛靠中介
平均每天都能辦理20本證書掛靠
濟南某公司是一家專業資質代辦公司,幫助需要辦理相關資質的企業取得資質,這中間包含了大量的證書掛靠業務。工作人員小曹介紹,在濟南像他們這樣專業的資質代辦公司並不多,但證書掛靠中介卻有很多家,中介是將個人的證書掛到企業,而他們是將證書存到自己公司就可以,「我們比中介更安全,更有保障。」
記者從該公司官網上看到,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業提供建築行業人才獵頭服務、建築企業資質申辦服務的專業化服務集團公司」,公司分布遍及福建、安徽、遼寧、廣東、甘肅、江西、湖南等省份,已經成功為1萬多家企業提供各種代理和諮詢服務。「濟南是公司總部,在全國有20多家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僅獵頭(負責找證書的人)就有100多人。」小曹向記者介紹,證書掛靠也分淡旺季,現在是淡季,春節後才是旺季,但即使這樣,該公司的業務量在整個濟南行業裡算是數一數二的,「現在平均每天辦理20本證書(掛靠)吧。」
記者在網上輸入「資質代辦」、「職業證書掛靠」這些關鍵詞,果真彈出無數網站,多數為證書掛靠中介。在一家規模較大的資質代辦公司網站上,記者在業務欄看到,公司業務分類明確,資質代辦、企業找證、證書閒置發布等,點開後公司和個人都可以在此發布需求信息:某水利水土保持管理站需要「給排水工程師」證、某工程造價諮詢公司需要「造價工程師」證、某建築工程公司需要「一級建築師」證、某建築安裝公司需要「電氣工程師」證……此外,還有環保工程師、資產評估師、公用設備工程師等五花八門的需求。而在「證書閒置」一欄,個人可以自行填寫信息,將證書信息發布在網站上,尋求公司掛靠。
掛靠背後
市場需求大催生了「考證熱」
證書掛靠為何如此火爆?據國家建設部2011年數據統計顯示,全國目前有24萬人持有註冊建造師一級證書,而建工行業對一級建造師的需求在100萬以上,缺口高達80萬。同時,證書通過率不高,讓有限的證書變得更加搶手,例如2011年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考試合格率僅為28.9%、2013年度全國一級建造師全部專業通過率僅為12%。
此外,在招標投標時由於資質不夠,一些企業便成了證書的最大需求者。「現在的工程動不動就要求一級資質,企業想拿到工程,就必須達到要求。比如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是一級資質的話,就要求一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於12人。有些公司根本達不到,租證就成了簡單有效的方法。」項目經理小王說,儘管需要支付高額的租證費用,但比起拿到工程後的收益,「這點支出不算什麼。」
如此大的需求,讓不少人「奮鬥」在考證的路上。「到時把證租出去,啥都不用幹,坐等收錢就行,這樣的好事誰不幹?說不定對方公司還幫忙交社保、醫保呢。」在某衛生所工作的小姜告訴記者,她的職業醫師證已經出租給另一家診所,她正備考另一個藥劑師的資格證書。
監管難題
中介:沒人查,絕對安全
「人證分離本來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山東海揚律師事務所董新濤律師表示,2014年8月4日,建設部制定了《建築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提到,對認定有掛靠行為的施工單位或個人,依據《建築法》第六十五條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六十條規定,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施工單位,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對未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取締,並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記者從國家住建部官網看到,就在央視曝光建築行業內部亂象後不久,去年12月9日,住建部網站分別以建市行撤字[2014]22號、建市行撤字[2014]23號、建市行撤字[2014] 24號、建市行撤字[2014]25號、建市行撤字[2014]26號連續5個單行文,一口氣通報了5起證書掛靠行為,並撤銷執業主體的註冊執業資格,且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註冊。
證書掛靠到底由誰監管?小曹向記者透露,證書掛靠在監管上基本為零,「沒查的,絕對安全。」董新濤表示,一旦發生事故,持證人員就會面臨行政或者刑事責任的處罰,得不償失。他建議,一方面租賃證書的人要提高法律意識,自覺杜絕這樣的行為。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企業或單位所提供的各種證書的審查力度,加大企業違規成本,嚴厲處罰「租賃」證書行為等,以鏟斷這一違法違規的灰色利益鏈。
相關連結
「樓倒倒」事件中
掛靠人獲刑3年
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小區在建樓樓體倒覆,1人被壓死亡,經濟損失達1900餘萬元。2010年2月11日,上海閔行區人民法院對「蓮花河畔景苑」倒樓案被告人做出一審判決,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判處陸衛英有期徒刑3年。
在該案件中,被告人陸衛英雖然掛名擔任工程項目經理,實際未從事相應管理工作,但其任由施工方在工程招投標及施工管理中以其名義充任項目經理,默許甚至配合施工方以此應付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和檢查,致使工程施工脫離專業管理,由此造成施工隱患難以通過監管被發現、制止,因而對本案倒樓事故的發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記者王曉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