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往往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2020-08-08 手掌芯

沒有興趣,一切學習都不會發生。

那興趣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會對有些事情感興趣,對有些事情不感興趣呢?

我們在和爸爸媽媽們聊孩子時,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們家孩子對學這個沒興趣。

對彈琴沒興趣,所以不想彈琴,對閱讀沒興趣,所以作文寫不好;對數字不敏感,所以不愛學數學等等。

《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的作者李笑來老師說,其實,我們並不是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沒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幾乎沒有人會喜歡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儘量迴避自己的短處。

如果一件事情,你嘗試了很多次都做不好,你當然會沒有興趣了。

我們每天是不是都會有很多很多想法,我們對很多事情,很多問題都有想法,好玩的、有趣的、很酷的,是不是。

反正就是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冒出來,想成為各種各樣的人,尤其是孩子。

上小學的女兒看到美食節目,或者聊到吃的,逛街時候看到各種好看誘人的烘焙蛋糕店,就特別開心,一定要去看看,嘗一嘗。

並且因為學校開設了吃貨軍團的社團興奮不已,馬上申請加入,每周五的社團課都會提前準備各種食材到社團,回家後總會帶些在社團學做的美食給家人吃,聽到我們的讚揚,特別有成就感。

平時,做完功課,就喜歡跑到廚房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可以學習做的好吃的。

現在已經可以一個人做一日三餐了,周末還會來點小點心,果汁什麼的。

做的時候不僅有成就感 ,還特別享受做美食糕點的過程。

總讓我感覺這是一個特別熱愛生活的孩子,讓我們的生活也都是熱氣騰騰的。

有一天,看到電視節目中有她喜歡的偶像,就多看了一會,原來是表演配音的一檔綜藝節目。

看了才知道平時我們看到的電視劇、電影裡的聲音,都有專業配音演員來配,尤其是韓雪配的英文動畫片特別興奮。

之後女兒說,我也要學配音,原來配音這麼好玩,然後我就找來教程讓她看一下配音是怎麼學的。

雖然看完覺得配音還挺難的,但是女兒開始在APP上自己用英文配短片了。

之前英語老師也都建議孩子們可以試著用英文來趣配音,但孩子一直沒去做這件事。

反而因為看到這期配音節目後開始堅持練習英文配音了。

我不知道女兒能堅持多久,但目前是喜歡的,並且還能做的好,我覺得是有興趣的。

想想看,如果一件事情,你每次做都會失敗,並且總被人質疑,那這時候,你還會有興趣嗎。

所以,先有想法後,要讓這些想法的一部分先能做到。得到有成就感之後才有可能變成興趣。

我不喜歡做某件事情,是不是僅僅因為這件事我沒有做好?

若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而不喜歡,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做好這件事情究竟對我有沒有意義?

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為止,沒有其他選擇。

反過來,自己做得挺好,但就是不喜歡,純粹因為那件事對自己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事實上這種情況少之又少——直接換一件事情做吧。

誰能逼你去做一件你確實不喜歡做的事情呢?

退一步說,如果你被逼著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應該會有些興趣的。

其次,人們總說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其他事情。

可事實上,出現這種感覺應該僅僅是因為還沒有開始做那件事情,也還沒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

有的媽媽說,我想讓孩子多看看文學類的書,培養他的文學素養,可孩子就喜歡看漫畫,怎麼辦呢。

其實,這不是興趣,它只是用這種 方式填補自己,因為不想看文學類的書,就找點別的書來看。

真正產生興趣後,第二步就是學習了。

比如說,孩子喜歡看漫畫,喜歡看偵探小說,那就可以從這裡入手,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漫畫家背後的故事,甚至是邏輯。

漫畫家的生平都有哪些興趣愛好,或者勵志故事可以讓孩子學習的。

孩子既然喜歡看漫畫書,一定對寫這本漫畫書的作者會感興趣,這時候,孩子就會從一開始單純的興趣變成學習了。

那接下來,可以對其他類型的書,先讓他了解作者背景開始,從而打開孩子閱讀學習的興趣呢。

先有了興趣之後,他才會去學習,學習就是要懂得它背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了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能不能解決我平時想解決的問題,對我有什麼樣的影響,因為沒有喜歡就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學習,那就更不可能有行動了。

在培養閱讀興趣方面,應該選擇讀什麼書呢?

其實有一條原則就是:讀自己喜歡的。

所以,興趣永遠是第一步的。

其實,很多人真的放棄原來做的事情,轉去做新的「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想要做好這件事情同樣困難重重,挫折不斷。

沒過多久,這些人又會因為做不好這件事情而對其失去興趣,然後開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並且將這一行為「合理化」,才知道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並不是這個。

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的情況,選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這很可能已經是極其耗時費力的了),然後絞盡腦汁讓孩子學得會、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誰都好——興趣就自然出現了。

說來說去,是順序出了問題:往往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我們總是搞錯順序,並對這樣的錯誤毫不知曉。

雖然並非絕對,但完成大多數事情,確實都需要熟能生巧。

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長;

擅長了,自然就做得比別人好;

做得比別人好了,興趣自然就濃起來了,而後就更喜歡做、更擅長……進入良性循環。

可是,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所謂「沒興趣」,往往不過是結果,如果將它當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終的懲罰就是大量時間白白流逝。

所以,如果害怕自己做不好,做不到,那我們在計劃時,首先,不要把這件事計劃做的過大。

比如說,閱讀 ,我們可以計劃一天只讀兩頁書,在每天睡覺之前做。把大的目標變成小的目標。

就是這麼簡單,你會說,這很容易啊,我肯定能做到。

好,那就每天睡前讀兩頁書,讀了幾天後,你肯定會想,書都已經翻開了,我再多看幾頁。

越看越精彩,越來越有收穫,所以就從兩頁變成三頁,再到五頁,十頁,正所謂開卷益嘛。

那想一下,我們給自己每天的目標就是兩頁書對不對。

那今天因為看到精彩處,一下看到三十頁,是不是覺得很有成就感,已經遠超自己的目標值,並且完成的很輕鬆。

就這樣,從一天兩頁書,慢慢發展成五頁、十頁、五十頁。

這樣,是不是就養成了閱讀的興趣了呢。

就算每天只閱讀 ,一年可以讀多少本書?

1秒鐘10個字;60秒讀600個字;300秒讀3000個字;

1本書平均7萬字,每天5分鐘大概需要23天讀完,一年可以讀大概16本書。

這就是把一個大的目標拆解成一個小目標的計劃,先從一個小目標做起。

先做到,再做好!

那我們經常會為了給孩子培養興趣而同時制定幾個計劃。

這個其實對於孩子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

我們的精力就好比電池電量一樣,每天要完成學校的學業,課下作業,還要上課外興趣班,電池電量就那麼多。

其實孩子是沒有精力同時在那麼多的領域內啟動的。

所以我們要學會精要主義。要像電池一樣維護好孩子的精力。

就是要先把一件事情做好。同一時間專注把一件事做好,做好了,自然就有興趣了。

彭小六老師告訴我們,想法×做到=興趣。

想讓孩子持續保持某個興趣,比如說閱讀 ,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分享。

讓孩子的大腦富足起來,把看到的,學到的,想到的,做到的,都分享出來。

孩子最喜歡當小老師了,我們就讓孩子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它分享出來,他會得到最大的獎勵:自我成就感。

這時候,孩子的大腦一定是富足豐盈的。並且非常愉悅的,他就會持續做下去了。

所以順序對了,才有興趣!

相關焦點

  • 不是有興趣了才教,而是教了才能有興趣!
    真正的學習其實是不講興趣、不依賴興趣的。  其實人的興趣,是浮在生命表層的,多屬於氣質之性的一面,多數並不可靠。比如孩子很容易對吃喝玩樂感興趣,對稀奇古怪的事物感興趣,對零碎的知識感興趣,這些與人的德性智慧是無關的,如果迷戀這些所謂的興趣,還會妨害德性智慧的成長,古人謂之"玩物喪志"。
  • 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孩子慢慢的就變得對學習並不怎麼感興趣了。雖然有時候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喪失也並不能完全怪孩子,但是畢竟學生期間,還是要以學習為主。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對一件事情有興趣,人就很容易主動和專注地去做這件事。興趣和愛好是經常聯繫在一起的,那麼什麼是愛好呢?愛好是指當人的興趣不是指向對某種事物的認識,而是指向某種活動時,人的動機就成為愛好了。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而愛好是指行動。要培養對一件事情的興趣,你首先必須去嘗試,只有嘗試過以後才談得上是否感興趣。
  • 怎樣才可以做好學習這件事?
    本來,我們之前沒想過要接受諮詢,而是希望我把我們的情況儘可能說清楚,朋友們看後覺得有興趣,願意來,那就直接報名。因為,學習這件事情和商品不一樣,得要真有興趣,並且需要有耐心。我們的介紹已經說得足夠清楚了,但卻還是問能不能諮詢,那就只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沒認真看。
  • 強制不是最好的教學,而是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們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 怎樣做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對工作越來越有興趣?
    怎樣做好工作,對工作越來越有興趣,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心態 在工作中,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良好的心態,是工作目標順利達成的保證。良好的心態,使團隊之間的協作更融洽,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更加愉快,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親密。
  • 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 做事有什麼訣竅
    怎麼做事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習慣和心性,事情做好了可以成就一個人。那麼,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做事有什麼訣竅。樹立把事幹漂亮的觀念:要把事情做好,首先我們頭腦裡要有這樣的觀念: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幹漂亮。有了這樣的觀念,思想上重視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 在大學裡發奮學習的,不是來自農村的孩子,而是這3種學生
    為此,他們也往往是將高考成績當做一種恥辱。 到了大學以後,則是一心想著如何去洗刷高考的恥辱。於是,在大學裡,這樣的人就顯得很不合群。 永遠都是寢室裡第一個起的人,永遠都不會去睡個懶覺,一天到晚不是在教室裡,就是在圖書館。
  • 奶茶店缺乏的不是運營,而是做好運營的方法
    現如今運營開一家奶茶店,運營是必不可少的,但奶茶店缺的從來不是運營,而是運營的方法,那麼運營開一家奶茶店,需要掌握什麼樣的方法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冰雪時光奶茶店運營方法:做好「面子工程」一家奶茶店是不是有面子,將直接影響到這家店運營。
  • 暑假3個時間點,學習黃金時間,明確學什麼,才能為開學做好準備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為什麼我們很多家長,在暑假伊始,就和孩子做好了學習計劃,卻往往因為執行力不夠而計劃失敗,把暑假學習慢慢演變成了邊玩邊學,最後乾脆不學,臨到開學才開始趕作業的無效學習過程?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遊戲算嗎?家長要做好孩子的興趣導向
    趙老師之所以用這個題目,不是對這句話產生了懷疑,而是想通過這句話引起人們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進一步深入的思考。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要想讓孩子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並取得良好的成績,就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 郎朗:哪有什麼興趣,興趣都是練出來的
    我說我女兒現在快2歲了,已經想好了她以後要學什麼,等時候一到,立馬報名學習;她聽後,驚訝地說,你不看孩子的興趣嗎?原來她女兒已經6歲了,現在還什麼都沒學,說尊重孩子的興趣,興趣是第一位老師,萬一給她報的班,沒興趣,不是浪費時間嗎?我說,興趣很重要沒錯,但是千萬不要太相信這句話,免得錯過了孩子的培養期。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繪本讀物的流行,對於幼兒啟蒙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有些老師也會提倡,家長和孩子多在一起閱讀繪本,既改善親子關係,又能給孩子做好語文啟蒙教育。那些不愛看書的同學,都被貼上了,一看就是早期教育中,家長沒有陪伴閱讀繪本,沒有建立閱讀興趣。而陪孩子讀繪本,就成了很多全職媽媽的必修課。親子共讀,不是我們打開繪本,和孩子一起看這麼簡單,也不是講故事,更不是語文學習,而是我們應該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孩子看到世界。
  • 限制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為環境,而是自己的思維!
    縱觀成功的企業家,每個人都是有敏銳的商業嗅覺,精準的投資眼光。他們不怕失敗,勇於挑戰,善於抓住機遇,贏得挑戰。他們注重交朋友,人脈關係廣,其中不乏遇到伯樂,遇到貴人相助。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獲得的,但是,擁有一個富人思維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 高中拼的真不是智商,而是做好「時間管理」!
    有這樣的同學:在學習上可能天賦還沒被激發出來,平時學習也並不是勤勤懇懇。但就是在這離高考命運轉折點沒幾天的時間裡,幡然醒悟。還有這樣的同學:平時學習很努力,但總感覺使不上勁,力氣打在棉花上,在這最後幾十天,希望能夠更好地規整自己的知識,好鋼用在刀刃上。
  • 孩子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家長工作又忙,如何激發他們學習主動性
    對學科學習沒有興趣,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和老師能做的,就是找到原因,幫助孩子去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過很多家長,在還沒有找到原因的時候,就開始盲目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往往就事與願違了。家長這邊越努力「雞娃」,孩子這邊越抵抗學習,這該怎麼辦呢?很多家長,不是不想管學習,而是確實有難處,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學習關注很少。
  • 教育孩子的關鍵秘訣: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我想,根源也許在於他們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一個關鍵秘訣: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自己都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展現出對待工作和生活努力、積極的狀態,教育怎麼會有說服力呢?所以,家庭教育最好的模樣,不是父母放棄自我,喪失自己的生活,成為孩子的「保姆」、「教練」,而是和孩子一起,並肩成長。
  • 學習有興趣成績才會好,如何「教」會孩子的學習興趣?
    「因為缺乏學習興趣,所以自己的學習很差。那麼,究竟怎樣怎樣做才能『提升』學習興趣呢?」殊不知,「學習興趣」不單單是因為孩子天生喜歡某一學科才產生的,它可以是被訓練和被培養的。松鼠Ai聯合湖北經視推出的教育成長節目《松鼠快跑》中,也有一位偏科嚴重的同學。西瑜是個不折不扣的英語學霸,但對語文就提不起興趣。松鼠Ai智適應系統的教學視頻裡含有大量的拓展視頻和趣味視頻,給孩子教授知識點的同時,也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 小學數學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難,做好這三點才是重中之重
    小磊老師之所以說小學的數學並不是那麼難,主要原因在於小學的數學不同於初高中的數學。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這個命題顯然是成立的,不過,小學階段,老師不會要求學生去證明為什麼和是180度,而是通過一些具體事例讓孩子知道這個結論,說的直白一點,小學的數學不是偏向於求證、證明,更多的是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結論。
  • 怎樣才能做好麻辣燙 做好這些輕鬆賺錢不是事
    麻辣燙也是小本生意,怎麼才能做好麻辣燙?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麻辣燙的這些事。  大家在市面上吃的麻辣燙其實很多都是加盟的,並不是自己獨創的,因為他們大都是加盟的,說到加盟,加盟的是哪一家呢?無非就是辣不思蜀麻辣燙,目前全國已經有300多家,那味道的確妙不可言,怎才能做好麻辣燙呢?
  • 不要再被騙了,學舞蹈,堅持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是
    不要再被騙了,學舞蹈,堅持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經常在跟家長溝通時,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孩子如果有興趣學舞蹈我就給她報吧;如果孩子不感興趣,我也不想強迫他/她就不讓他/她學了。其實如果孩子和家長有毅力懂得堅持,舞蹈興趣是可以建立和培養起來的;而如果孩子沒毅力或者家長不懂得堅持就算孩子開始對舞蹈有興趣,但是以後再學舞蹈過程中遇到困難最終也會失去興趣放棄舞蹈的。任何一門藝術特別是舞蹈的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的磨練,都需要付出無數汗水甚至淚水才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