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清明節的關係,對於故去的親友,心裡難免有點不好受。我想這是大家都會有的感情。古詩裡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也確實是這樣子。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我們都在家裡,緬懷祖宗,緬懷故去親友,緬懷英雄烈士。我也不能免俗,對於我的一些無法再見的親友,心有悲傷。
晚間的時候,開了一壇已經封了兩年的青梅酒來喝。才開封,梅子的清香混合著幾乎極淡的酒香撲面而來,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於是,感覺心裡所有的鬱氣都散了開了。
青梅酒要怎麼釀才好喝呢?其實除了美食,或是對於健康和養生有關的植物,我幾乎都懶於動手的。但青梅酒,卻是我喜歡的,也是我會自己做的酒中不多的一種。只是我也因為懶,所以,向來最喜歡簡單粗暴的做法。
青梅酒只要記得比例,做起來其實是很容易,真的極為適合如我這般懶惰的。按著我比較喜歡甜的口味,所以青梅酒我也偏甜一些些。一般人家都是按著五斤青梅配四斤酒加一斤糖。我最先做青梅酒的時候,也是按人家說的這個比例去做,結果出來的酒偏酸不說,我是嘗了一口就再沒有喝過。好在那次純屬試驗,所以只做了五斤青梅,結果全壞了。後來第二年,我就試了幾個比例,把每個罈子都寫上比例,到了開封起來喝的時候再一一嘗試,最後確定了青梅酒的比例。
朱先生不好甜但喜歡酒的度數高的,我喜歡酒的度數低一點但口感要甜的點的。因此每年做的青梅酒總會做兩份,不甜的一份的比例是1:1:0.5,就是一斤青梅一斤酒半斤糖;甜的一份比例是1:1.2:0.7,就是一斤青梅一斤二兩的酒加七兩糖.。不甜的用度數40度的,甜的用20度的。
我比較過,不甜的半年後口感是酸酸甜甜的,甜得不是很甜,應該算是剛剛好,喝過後的後勁還可以,一般不好酒的人,也就一次100毫升最多,如果再喝可能會醉。而甜的這個酸的感覺不多,比較甜,而且因為我加的酒度數不高,所以一次可以喝半斤也沒有問題,當然作為養生的健康喝酒是一次不要喝這麼多的,最好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不能因為口感太好就忍不住多喝幾口。
做青梅酒其實沒有太多技術要求。儘量選擇大的青梅,最好是青色帶點白色,就是自然成熟的那種顏色。太黃就說明這個梅子熟太過了,反而不好。
做青梅酒記得把梅子洗乾淨後晾曬風乾,表面不能有任何水分。然後動手把梅果上的那個果柄去掉。不去掉的話,最後釀好的酒就會帶點點苦味。這個是關鍵。為了口感更加滑潤甜蜜,所以要花點心思來做這個青梅酒。去完果柄,為了確保這個青梅酒不會變質,一定要用六十度的白酒再清洗一次。然後晾乾。把罈子也用六十度的白酒洗一次,風乾後,就可以開始青梅的釀製了。
一層青梅一層冰糖,再一層青梅一層冰糖,這樣把整個罈子基本放到九分滿。然後加入白酒,直至酒沒過青梅冰糖為止。然後密封起來。
如果急於品嘗,可以把梅子各個用牙籤扎滿孔,這樣三個月就能喝到很好的青梅酒了。如果有上一年的青梅酒留存,或是不急於喝掉,可以不扎孔。如果是要留存到一年後才喝的,也建議不要別別孔,不扎孔以後喝酒的時候也可以撈幾顆梅子上來吃吃,味道也是極好的。
建議半年後才啟封開喝,現在開始釀製,半年後,剛好就是中秋的時候,也是很好的喝酒時機。當然,如果能留下到過年的時候喝,口感又會再進一步。如果能隔上一兩年,那基本上就是要極好的朋友來了才能一起品嘗著來喝的了。
放了一年的青梅酒,顏色已經變成晶瑩剔透的琥珀,晃了一下酒杯,仿佛還有什麼掛在玻璃的酒杯壁上慢慢的往下滑,煞是好看。
青梅味酸,具有生津止渴和開胃解鬱的功效,食用青梅或者青梅製作的幹製品或青梅果脯蜜餞等都能刺進味覺,使人有進食的食慾,對厭食,少食等有改善效果,具有促進胃酸分泌和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能幫助消化食物,和改善胃腸道消化食物的能力,有健胃消食功效。青梅中維生素的含量較高,而且種類很豐富,還含有各種天然礦物質,可增進機體內的新陳代謝,能緩解消除疲勞。青梅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包括有枸櫞酸、單寧酸、酒石酸等,這些植物有機酸類都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繁殖,提高腸道的殺菌作用,一定程度上具有消炎、止瀉作用。青梅中含有大量的鈣、鎂、鈉等多種礦物質,能中和血液中的酸,能促使體液呈弱鹼性,人體在弱鹼的狀態下能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很多疾病。青梅及青梅製品能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腮腺激素,這種激素被稱為「返老還童素」,它能促使血管及全身組織年輕化,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減緩衰老的作用。
青梅有這麼多作用,那還等什麼?趁此梅子黃時,即使日日有雨,也不影響釀製青梅酒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