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了電視劇《誅仙青雲志》以後,當我看到大竹峰的不易師父對小凡徒兒表面又打又罵,好像一點都看不起小凡,而內心卻是對小凡寄予厚望,才不得不讓小凡受苦受累,受人看不起,藉此來磨鍊小凡的身心。我在此時此刻,突然就聯想到我的爸爸媽媽當年也是又打我又罵我,很少給我好臉色看,原來都是爸爸媽媽對我的一種愛,對我的一種培養,希望我早日回頭,早日走上正道,希望他們的孩兒能夠改正種種不好的脾氣與習慣,希望孩兒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能夠為國家民族奉獻自己,在奉獻自己當中實現自己的作為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先前並不知道誅仙出電視劇了,最近在站看了各種剪輯視頻,感覺真不錯。這部在高中時看過的小說到如今也是印象深刻。立馬就去優酷看劇了。說實話在看劇前我並沒有搜索這部電視劇的劇評如何,我一直看到了第十集……然後各種違和感讓我忍不住去百度了下。然後我就棄劇了。對於這部劇,他的演員道具特效什麼的我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的劇情實在是與小說相差太懸殊。我說你還不如把門派啊,角色名字啊都改下當一部全新的劇放好了,這樣還不至於失去所有誅仙迷。
在這樣一部仙俠劇當中,很多地方看地出來,真的是很用心的,常言道真感情即是好文章,在這部劇中令後學感動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以下簡單說一說。
先是草廟村被壞人所屠殺,小凡同學和驚羽同學在滿懷悲痛和仇恨當中來到青雲門下,在大竹峰裡,小凡如何努力也學不好法術,不易師傅有一天把小凡叫過去,問他留在青雲學仙術的意義,小凡說為死去的親人報仇,不易師父說,一個人心中只有仇恨,就和殺人放火的魔道一樣,留在青雲,是因為自己家人被殺,親身感受到失去親人的痛苦,為了讓天下百姓幸福安康,不要被魔教傷害,所以學仙術是為了守護這天下的生命和正道,所以不易師父要小凡記住為什麼活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當小凡為了救玲兒師姐私自下山,為了救人不要命,還受了傷,回來反而被不易師父痛罵和挨了打,事後師娘來看小凡,說是你師父要我來看看你的傷,還拿了仙藥給你恢復元氣。不易師父的女兒被徒弟拼了命地救了回來,按理應該嘉獎的,可是師父不但沒有,還又打又罵,這是師父擔心小凡武功不好,容易被壞人殺害,才不給下山,偷偷下去,師父擔心害怕,所以說,棍子打在徒兒身上,可是疼在師父心裡。
這讓我們,想起了我們的父母當年打罵我們時的心情,我們現在應該要理解父母為什麼那麼嚴厲,那都是為了我們好,就像小凡剛來大竹峰,師父讓他幹累活,苦活,這是磨鍊孩子的身體,讓他有一個強健的身體,不易師父從不給小凡好臉色,其他同門也都看不起他,這是在磨練一個人的心,讓他克服內心的自卑與傲慢,只有這樣,小凡才能在人生路上才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還有這樣一幕,為逃避追殺,小痴媽媽受了傷帶著碧瑤女兒藏在了漆黑的山洞,在那裡,沒有陽光,沒有水,沒有食物,小痴媽媽摟著碧瑤女兒,輕輕唱了一首歌,讓孩子不要害怕,不要放棄,媽媽在你身邊守護著你,媽媽是不會讓你死的,小痴媽媽把仙術和法寶傷心花給了女兒,當女兒每一次在痛苦和饑渴中呼喚媽媽的時候,媽媽說「孩子不怕,媽媽在這裡。」與此同時,媽媽偷偷割下身上一塊肉,放在女兒口裡,就這樣經過了多次,媽媽終於失血過多,垂下了雙手,停止了呼吸。
母親真的很偉大,為了孩子,連命都不要了,而且小痴媽媽是魔教鬼王的妻子,足可以看出「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再壞的人,也有本來的善良之心。
誅仙青雲志,很多地方給了我們勇氣和力量,更多的感動流淌在我們心裡,讓我們帶著一份無私無畏的愛去做人.做事,每一個生命都是同等可貴,我們不能輕易放棄生命,但是在其他生命面臨危險時,我們可以奮不顧身,哪怕犧牲自己。
說到演技,這玩意呢,支持反對的聲音本來就是「加一減一 買一贈一」的。不管有沒有改編,他們作為演員,就應當按照編劇和導演的要求去演出一個劇版的人設,我不知道劇情是否符合原著,不過我能看出他們很尊重這個角色。有些人因為劇情不符合原著,讓演員背鍋,或是因為一張臉就否認演員演技我覺得很可惜。我很反感現在很多人網友因為演員的長相/人氣一味的黑踩否定,我不知道這種行為到底哪裡有趣了。李易峰是否合適演張小凡,趙麗穎是否合適碧瑤。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應該都是自己構出來的。我沒看過原著,有人說人物的有些東西不是靠演技就能撐的。我認為演員不是像誰才演誰,而是演誰像誰。
在這部劇還沒出來前,我看到有原著粉說,不管誰來演男主,只要這個演員能演出呆傻木訥和冷厲霸氣兩種氣質,就很厲害了。我認識的李易峰是在娛樂圈奮鬥多年終於被發掘的藝人。據說在幾年前就有人找上李易峰演張小凡,那時他還不是很有名氣,因為唱片市場的蕭條被公司打發去拍戲。在圈內是個很平凡的小透明。這麼重要的角色,當然不會讓一個半路出家,邊演邊學的人去詮釋。
幾年後這個角色又轉到他這裡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長相乖巧的像個小白兔似的少年被歲月跟經歷打磨成有一個有自己獨特個性,內心豐富氣場強大而神秘的男人了。但無論是過去的愣頭青,還是現在的成熟穩重。他的初心從未變過。我相信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他也演不了百裡屠蘇,演不了張小凡。
對偶像來說,要成為一個被認可的演員很難。古劍之後,我看過他的活色生香。一部雖槽點很多,但越到後面越像開了掛一樣的好看的劇。李易峰用「小霸王」這個角色,顛覆了我對他演技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對偶像型演員的偏見。這幾年他的熱度一直很高,可他同樣是當紅小生裡最缺乏好資源和包裝的。
我常看見每次有作品出來,踩演技的說他演的是他自己,可你看他哪個角色一樣,又有哪個角色像他。粉絲一直誇他本人比所有角色都有魅力,我覺得這真不是吹,確實,他的採訪,各種花絮,眼神,動作,真是十分圈粉。其實那種靈動可以帶入角色中去,但是他基本沒有。
俗話說得好 演戲的是瘋子 看戲的是傻子 多年已不看電視連續劇的我竟然也跟老婆孩子中午吃飯的時候看上了這些無聊的劇。看完此片,感受是要多狗血有多狗血,劇情混亂 邏輯混亂 對白空洞生硬 我說編導同志咱能不能不這麼五百五啊 我不是原著黨也沒看過小說 只是就事論事 從劇情開始給我的感覺很像笑傲江湖 當然是在看到凡喜歡師姐那會 但是你們的處理方式太為草率 為啥小凡一下子好像從一個懵逼少年變成了一個心生愛戀的師弟 既然很傻很天真那為什麼不演出郭靖那種質樸的純真 毫無來由的產生了對師姐的情愫 一下子茅塞頓開有點過渡劇情好嗎。整個劇那張小凡簡直就是神別說什麼誅仙劍了 沒有他完成不了的事情 此人聚幾樣神功於一身 更有天書 嗜血珠 等等利器在身 簡直就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 每次同門或者瑤遇險總能挺身而出 救眾人於水火之中 無所不能 而搞笑的是最後他與萬毒門一個二流高手過招竟然被其兵器所傷 這樣的一個大神居然在此時候受傷我靠 太扯了吧
還有他那個師傅田大腰子臉 一臉的嚴肅像 在前面只會訓斥徒弟 但又講不出什麼道理來 我看他更適合演反派角色 中間還冒出什麼三九胃泰治胃病 我靠你怎麼不弄個今年過年不收禮啊,收禮還收腦白金 我真想說是腦殘金 把時下的廣告都搬上螢屏得了 後面那個靈獸始終沒有出現 獸血之神也沒出現不應該啊 這麼大的場面 其實早就猜到了魔教必輸 不說其他那個萬劍一老傢伙是越活越年輕功力深不可測 就這一關你都過不去你魔教拿什麼跟我來打自不量力(而且還常鬧內訌) 幾番戰鬥雙方主要人物都毫髮無損死了幾個蝦兵蟹將 。
呵呵 最最後把女一號安排over了。每到關鍵時刻魔教中竟然不見鬼先生參戰 這些本來是最後的壓軸戲 還有那麼多正教高手不知道怎麼的任由張小凡就被魔教弄走了(最後一集) 那林驚羽陸雪琪等等都是傻子啊 劇中想吐槽的地方太多 恐怕這裡寫不下。我想正常的劇情應該是這樣的 魔教無法突破正教的防守 而不得已使用了獸神之血 而正教也不得不使用誅仙劍來克制獸神之血 但是誅仙劍是邪物 一旦啟用就會使雙方人士都被誅殺 這時凡與瑤用雙方的信物壓制住了誅仙劍 避免了生靈塗炭 但是雙方亦損兵折將再也無法都下去 經此一戰 雙方暫時盡釋前嫌 凡與瑤也退隱江湖 不再過問紅塵俗事 當然這個需要前期一些事情的鋪墊 比如說之前草廟村事件凡已經對正派產生芥蒂 早已心生退意與自己的心上人歸隱江湖 這樣就不會跟劇情衝突
這樣結局很完美 大家都能接受 最後不得不說公司為了賺錢 留下了很多伏筆 於是青雲志2登場 原著黨請理解 因為這個劇除了人物名字等跟小說有關 而敘述的事情卻是兩碼事 跟原著差別巨大(我看過其他看過原著小說網友的評述)這個劇這麼演 也只能是凡瑤才能走到一起 這樣比較順乎人意 就這部劇來說。
我沒看過原著,無法比較,就算看過,也不會去比較,不是冷漠,而是現實就是如此,作者在出售版權的時候也是要做好準備的,因為就算名字相同,拍攝電視劇的時候必定會有所改編,甚至可能會面目全非,想想讀者會比作者還要心痛嗎?電視劇的局限性,就算貼近原著,也註定無法完美還原書迷對它的印象,譬如有些東西只能存在於人的腦子裡,用文字的張力我們可以無限想像,只要你敢想,人類的幻想是無窮的,但電視劇所展現出來的是實體,會打破幻想。中國的大IP質量高低不等,然而,雖然不願接受,但我們國家的特效還沒有達到外國的頂級水平,作為吃瓜群眾,除了諷刺,還能做什麼呢?比如我們想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可是怎麼可能一蹴而就?總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進步的。
如果拿青雲志和古劍比,在布景和特效上進步了,說明以後拍的劇可能會更好,這就說明有希望,有空間。至於劇情,對於原著粉的心情雖不能感同身受,但可理解,好比心愛的東西被人換了模樣,所以拿它當同名的路人劇無視它,這樣感覺會不會好一點?現實不會被大家的憤怒情緒而改變,我們作為普通人,有何能力阻止作者不賣IP?何必煩惱根本就解決不了的事呢?就讓曾經的美好存在心裡,它永遠不會變。
一部劇的成功涉及到太多東西,很明顯,青雲志短腿的地方很多,肯定是稱不上是佳作,但至少,我還是被裡面的演員、配音、造型、畫面、某些情節觸動了,甚至碧瑤擋劍的時候,我覺得趙麗穎和李易峰的演技讓我感同身受,淚流滿面。它是不是也不是那麼的一無是處?至少,從此,凡瑤我會記一輩子。
說他們演技不好的,還是怎樣,就算我不完全認同,我既不會辯論也不會置評,說明他們還有努力的空間,批評也能成為一種動力,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認同的人很多,同樣喜歡的人也有很多,這種東西原本就沒有絕對而言。只希望大家在評價的時候,不要口誅筆伐,惡意詆毀,保留素質就好,畢竟是這麼多人共同付出得來的結果,努力總該是要尊重的,喜歡這劇的也不都是傻白甜,只是大家喜歡的標準不同罷了。就各自保留意見好了,不必勉強。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和衡量標準。每個人表達的和喜愛的標準不是別人的標準。
特效比起其他電視劇還是做得不錯的,也沒有一味的把色調調到亮瞎眼,劇中的服飾也比較還原和精美,可以看出美工方面還是用了心的。許多老戲骨的加盟也使劇情增色不少,劇中分角色的ed也給好評。劇本前面還是比較貼合原著的,也不是容忍不了後面的改編,但編劇把太多筆墨放到配角身上只是為了捧配角,有些對劇情的表現完全沒有任何幫助。我承認每個配角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描寫和特點,但也不應主次不分,使得劇情拖沓和主線偏離,有些特地添加的劇情可以說是多此一舉,這是一個敗筆。但在小凡和碧瑤的感情戲的塑造中,兩位演員的生動到位的演技,把我心中的凡瑤表現了出來,好似就該是這樣的,小凡對愛的謹慎,於是說出「後會無期」;碧瑤對愛的熱烈,於是說出「雖死未悔」,這也許就是吸引我看下去的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