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結束後,我想帶你們走遍武漢的大街小巷,感受這個城市的不屈和堅強,看櫻花落處、遍地成詩。」2月29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4F重症病房護士長張曉樂在微信群裡發出倡議,每人發一張「戰時照」和生活照,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認識彼此。
    大家群起響應,於是就有了以下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對比照。
    
    2月5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被劃定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點收治醫院,來自浙江杭州醫療一隊的130名醫護人員接管了E1區4樓重症病房。
    
    來自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鄭建娣,是此次杭州醫療隊光谷院區護理一隊總護士長,承擔著杭州一隊97名護理人員的所有事宜。
    
    接到病房改造命令後,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4F重症病房護士長張曉樂(圖上)和黃娟(圖下),帶領醫院的護理姐妹們加班加點改建病區。1個多月來,每天她們都要進隔離區,詢問患者需求,查看工作流程,指導危重病人的護理措施。
    
    杭州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杭州醫療隊總領隊鄧旻,隊員們都親切地喊他「鄧爸」,他既是慈父又是嚴師。他說,團隊中的每個孩子,他都要平平安安帶回去。
    
    杭州紅十字會醫院主任醫師、杭州一隊領隊李志會,他是硬核的領隊,也是細心的暖男。要查房,他第一個進,要採樣,他第一個上。他以身作則,帶領團隊攻堅克難。
    
    杭州中醫院主任醫師陳啟蘭,是E1-4F病房中醫治療的主力軍。她用中醫辨證療法,結合患者主訴和症狀,為他們把脈查舌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杭州市腫瘤醫院汪文婷,為緩解病人焦慮情緒,每次做治療時她總會主動和病人聊天,詢問病人需求、耐心開導。樂觀開朗的她,總能引得病人開懷大笑。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趙晗晹,這名溫柔善良的女孩,在夜班收治了一位來自福利院90多歲高齡的患者。老奶奶生活不能自理、無法進食,她將醫生開的「瑞能」倒進杯子,加溫後插了根吸管,奶奶終於吃上了飯。
    
    浙江和康醫療杭州康馨康復醫院張志榮,這個陽光開朗的90後「男護」,髒活、累活總是第一個搶著做。面對情緒不穩定、心理失衡的患者時,他和隊員們會格外細心、熱心。他說:「他們身邊沒有親人,此刻,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戴一帆,對患者溫柔耐心,認真負責,深受患者喜愛,才華橫溢的他被大家譽為「宣傳小王子」。
    
    嚴嫚莉,經驗豐富、認真負責,把E1-4區的主治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條,多次主動要求到隔離區工作。防護服上一個個豐富生動的卡通圖案,是她鼓舞團隊的特殊方式。她說,希望每個戰士穿上「訂製」的防護服都能勇敢、快樂。
    
    00後志願者聶保旭,本職工作是日料廚師,疫情爆發時自願報名做了志願者。來到同濟醫院後做了一名隔離區保潔員,每天進入隔離病房8小時,打掃衛生、清理垃圾。
    
    他們有專業的技能,也有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在病房內幫助患者戰勝病魔,在病房外相互鼓勵、加油,把愛和希望畫在防護服上,為戰友、患者帶去歡樂和勇氣。(光明網記者姚坤森 素材由張曉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