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曲璞,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王鏞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擅長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多次參加和入選全國各大型書法、篆刻、中國畫作品展,出版有著作多種。現為榮寶齋畫院教授,中國宋莊書法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展覽中心創作員。
作品欣賞
△心任天造 3x3cm
△福盛 2.3x2cm
△握雪堂 5x4cm
篆刻創作小議
議自己的篆刻作品,比分析或評他人的作品更難,因為很多作品只是隨意而為,並無所謂的創作意圖。雖然朋友來時會講得頭頭是道,自己卻無從下手。也許是「不識廬山真面木,只因身在此山中」吧。
漢印對初學者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只是到了一定的水準就很難進步了。師古不泥古,創作新思路,則是很難的事。明清印與漢印相比顯然要豐富地多。明清印人在宗法漢式的創作思想中,與刀法多有創造,而不同的刀法是各種流派篆刻的重要區分所在,故明清篆刻家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刀法。自鄧石如起提出「印外求印,印從書出」的主張,把篆刻藝術推向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又鑿印、鑄印、玉印、封泥印以及磚瓦,石刻文字等表現出不同質感的線條美,把篆刻刀法的創造,也推向了一個廣闊的天地。然篆刻的創作方式畢竟是以刀刻石,不論追求何種線條之美,也不管志在表現金石效果或是筆墨韻致,都要通過自然地運刀去達到自己的審美理想。以刀刻石在印面形成特殊的刀法之美,是篆刻藝術表現語言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
△玄圃積玉 4x3cm
△大道通天 3x2cm
我的篆刻是從漢印入手的,起初創作基本是以漢印為基調。在用刀上,我以鈍刀硬衝的方法,強調行刀的隨意性,力圖使線條猛力而厚重。一般來說,印章都比較平整光潔如玉人治玉,用白石衝刀。得牧甫平易正直,光潔挺勁。動靜自然,方剛樸茂的風格。於是乎逐步形成了自成一體的格調。我所做印章線條是受到了趙之謙的啟發,趙之謙的篆刻線條極富表現力,輕重虛實盡在其中。有時則因石質的差異,相同的刀法也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我對文字一向不做大的變化,章法上自然顯得平穩。我認為篆刻創作,章法不宜刻意求巧、求媚,否則失掉的往往會比得到的多得多。失掉的是自然隨意的理趣,而得到的恰是藝術上的做作;在創作中,我會依據自己的理念,並結合宗法的理念來處理一切。但一定會有根據,有來歷。如「茂林修竹 」白文印(如圖),四字結字以漢印繆篆體,字體略作變化,無做作習氣,大巧入拙,是一方再現古印原貌與現代裝飾線條相結合的作品,使全印字體、章法大疏大密,得以統一。印雖小,單其刀法、篆法、章法相輔相成,能構成一個藝術整體。
△平安富貴 2.3x2cm
△龍鳳呈祥 3.3x3cm
通過對印章的創作,我進一步體會到印文與篆刻、章法、刀法相結合所表現出的意境至關重要。藝術創作是個人性情的抒發,在刻印時也要使情緒保持最佳狀態。清著名篆刻家胡唐文曰:「束身以圭,觀物以鏡,種德若樹,養心若魚」。印章雖為方寸之地,卻包羅萬象,要出佳作非精神飽滿,全力以赴不可。當然,藝術創作原本就是一條漫長艱辛且又永無止境的路程。思索融捏與轉化的實踐,能開發出一條既有個人風格,又具有時代特色,並且真正屬於「中國人的」篆刻藝術創作之路。( 庚寅年曲璞寫於璞齋)
△妙善 2.5x2cm
△大吉祥富貴昌 4.3x4cm
△茂林修竹 2.5x2cm
△人間詞話三十九(仿古宣紙)31x62cm
△人間詞話五十一(仿古宣紙)31x62cm
△書法作品(一)70x40cm
△書法作品(二)70x40cm
編輯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