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星球科普
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了數千顆系外行星,而康奈爾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則可以通過分析與系外行星磁場有關的無線電輻射來幫助我們了解系外行星的狀況。研究人員表示,這標誌著系外行星首次可以在人類無線電波段範圍內被檢測到。
數年之前,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傑克·特納對太陽系內的木星磁場進行了分析。在這項研究中,這些數據成為了科學家搜尋系外行星的基礎。研究小組對木星的數據進行處理,以模擬來自遙遠星系的氣體巨星的無線電頻率信號。這一結果甚至成為了距離地球40到100光年的類似行星的觀測模板。
研究小組利用低頻陣列(LOFAR)掃描了太陽系附近幾個已知擁有系外行星的星系。如果其中一顆恆星發出的信號與模板數據相符的話,那就表明它們在射電頻譜中存在系外行星的輻射。
研究人員花費了100多個小時的觀測時間,最終一顆被稱之為陶波茨(Tau Botes)且距離我們51光年遠的恆星所展示的信號正是研究人員希望找到的。特納和他的同事甚至用其他射電望遠鏡重複分析,該無線電波信號仍然存在。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陶波茨擁有一顆已知的系外行星,一顆叫做陶波茨b的氣體巨星,它的軌道非常靠近這顆恆星。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目前他們觀測到的無線電波信號非常微弱,同時他們也希望其他的研究小組能夠加入這項研究以證實這一發現。雖然系外行星的磁場數據非常寶貴,但這樣的信號仍然有可能來自恆星或其未知天體,而並不是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一顆行星的磁場可以提供生命體組成和可移居的暗示。例如,地球磁場是地心的產物,磁場有助於屏蔽掉那些對生命體造成傷害的太空輻射。火星就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磁場而被認為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之一。
或許在確認和完善特納的研究結果之後,天文學家們可以通過掃描太空射頻信號來發現那些遙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