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位小仙女升級為「準媽媽」時,為了肚子裡寶寶的健康,常常需要做各項檢查。唐篩?糖篩?在門診時很多準媽媽會被這兩個詞搞的「暈頭轉向」。
「糖篩」與「唐篩」聽上去似乎是一個詞,不過內容卻大不相同,這兩個詞代表了孕期中的兩種檢查。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下!
唐篩與糖篩:
定義不同
唐篩: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通過化驗準媽媽血液,來間接判斷肚子裡寶寶是否健康的一種方法。
其檢測的疾病有:唐氏症候群又稱先天愚型,是胎兒21號染色體三體引起的出生缺陷,也是智力低下最常見的遺傳性病因。
18—三體症候群是由胎兒18號染色體三體引起的出生缺陷,常伴有多種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等。
神經管缺陷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出生缺陷,是多基因遺傳疾病,包括無腦兒、脊柱裂、腦積水等,常導致胎死宮內或者出生後夭折,能存活者通常也伴有智力發育遲緩和多發畸形。
糖篩:是指孕媽妊娠期間糖尿病篩查的簡稱。
通過孕婦喝糖水+採血化驗篩查。糖篩高危建議繼續做糖耐檢查,以確診有無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生或發現的糖耐量異常,患者通常沒有任何自覺症狀,需要藉助化驗檢查才能發現。
檢查時間不同
唐篩:一般在懷孕15-20周之間檢查
糖篩:一般在懷孕24-28周左右檢查
檢查方式不同
唐篩:一般通過抽取孕婦血清、羊水穿刺、無創胎兒DNA檢測(NIPT)三種方法。
糖篩:是空腹抽一次血,然後喝50g葡萄糖一小時後再抽血。若檢驗結果血液中血糖濃度大於或等於7.8毫摩爾/升,為陽性,則必須安排糖耐。
檢查通不過怎麼辦?
唐篩:當唐氏篩查結果顯示為「高危」時,孕媽媽也別過於緊張,這時能表明胎兒患唐氏症候群的概率高於1/270,並不一定表示胎兒就是唐氏兒。當出現高危情況時,孕媽接下來要做的事是通過羊膜穿刺來確認是否真的是唐氏兒。
糖篩:一般情況下,如果糖篩通不過就再進行糖耐篩查,如果糖耐也不過怎麼辦?
一旦診斷妊娠期糖尿病,應該進行規範的血糖控制。孕期糖尿病患者可提前住院,並結合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分娩的方式。
溫馨提醒:
總而言之,「唐篩」是檢測寶寶是否有先天性出生缺陷的檢查,而「糖篩」是檢測準媽媽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的檢查,各位準媽媽可別再傻傻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