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尼爾·伊默瓦爾】
在美國民族的記憶中,珍珠港事件尤為印象深刻。大多美國人民可以準確說出具體時間:被富蘭克林·羅斯福標註為「恥辱的日子」的1941年12月7號。
現如今,關於珍珠港事件的書籍已經有數百本,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擁有超過350本。同樣,從伯特·蘭開斯特那部廣受好評的影片《亂世忠魂》,到本·阿弗萊克所主演的飽受爭議的《珍珠港》,好萊塢也一直在製作此主題的電影。
《如何隱藏一個帝國:大美利堅史》 圖片來源:美國西北大學網站
但是這些電影並未呈現珍珠港事件之後發生的事情。日本襲擊夏威夷9個小時後,又有另一批日本飛機入侵了美國的亞洲領土——菲律賓。
在珍珠港,日軍投下的炸彈擊中了幾個空軍基地,造成毀滅性的後果。珍珠港事件只是一次普通的偷襲。日本轟炸機攻擊、撤退、再也沒有回來。而在菲律賓,情況則大相逕庭。一波接著一波的空襲過後,日軍開始了入侵以及徵服。那些會向星條旗敬禮並將羅斯福視為指揮官的1600萬菲律賓人,至此被外國勢力所控制。
與傳統認知相反,眾所周知的「珍珠港」事件實際上是對美英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控制的一次全面打擊。一天之內,日本人襲擊了美國的夏威夷、菲律賓、關島、中途島和威克島。此外,他們還襲擊了英國的殖民地馬來亞、新加坡和香港,入侵了泰國。
起初,「珍珠港」並不是大多數人所指的爆炸事件所在地。新墨西哥州一家報紙的頭條是「日本轟炸夏威夷、馬尼拉」;而在南卡羅來納州,報紙的頭條則為「日本飛機轟炸了關島檀香山」。羅斯福的副國務卿薩姆納·威爾斯(Sumner Welles)將此次事件描述為「對夏威夷和菲律賓的襲擊」。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在12月7日晚的廣播講話中使用了類似的措辭,當時她說日本「轟炸了我們在夏威夷和菲律賓的公民」。
羅斯福演講的初稿也是這樣寫的:它把這一事件描述為「夏威夷和菲律賓的爆炸案」。然而,羅斯福整天都在用鉛筆修改那份草稿。與此同時,他還刪除了提到菲律賓的很多篇幅。
關於為什麼羅斯福要減少演講中有關菲律賓的內容?我們並不清楚,但是不難猜測,羅斯福試圖講述一個思路清晰的故事:即日本襲擊了美國。但他面臨一個問題:日本的目標被認為是「美國」嗎?從法律上講,它們是美國無可爭議的領土。但公眾會這麼認為麼?如果羅斯福的聽眾不關心日本襲擊菲律賓或關島怎麼辦?在襲擊發生前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本土只有少部分人支持對這些偏遠地區的軍事防禦。
羅斯福指出,嚴格意義上講菲律賓和關島是美國的一部分,但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似乎是陌生的。相比之下,夏威夷似乎更像是美國的。雖然它是一塊領土,而不是一個州,但它離北美大陸更近,而且人種的膚色也比其他地方更白。
然而,即使是在夏威夷問題上,羅斯福也覺得有必要推敲一下。所以,在他演講的那天早上,他又做了一次修改,使得日本空軍中隊轟炸的不是「瓦胡島」,而是「美國瓦胡島」。同時,他指出「美國海軍和軍隊」受到了傷害,「許多美國人」喪失了性命。
這是一個美國島嶼,美國人在這裡失去了生命——這就是羅斯福想要表達的觀點。如果說菲律賓被四捨五入成了外國人,那麼夏威夷則被四捨五入成了「美國人」。
菲律賓的一名記者描述了人們在馬尼拉收聽羅斯福在電臺上的演講的場景。總統談到了夏威夷和那裡失去的許多生命。然而,記者指出,「他對於菲律賓只是順便提了一下」。羅斯福讓這場戰爭「看起來與華盛頓相近,與馬尼拉相距甚遠」。
珍珠港事件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演講 圖片來源:谷歌圖片
但在菲律賓,情況並非如此,那裡的防空警報仍在哀鳴。記者寫道,「對馬尼拉人來說,戰爭就發生在這裡,就在此刻,並且就發生在我們身上,而且我們還沒有防空洞。」
要知道如何考量夏威夷、菲律賓以及關島,以及如何稱呼他們並不容易。20世紀初,當許多國家被吞併時(波多黎各、菲律賓、關島、美屬薩摩亞、夏威夷、威克),它們的地位明確。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毫不掩飾地稱這些地方為殖民地。
但這種直截了當的帝國主義情懷並未持續太久,一二十年內,待激情冷卻後,「殖民地」儼然成為了禁忌。
在1914年,一名官員警告說:「不能用殖民地這個詞來表達我們的政府與其附屬人民之間存在的關係。最好還是用一個更溫和的詞來形容它們:領土。」
然而,海外領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們幾乎不被討論。大多數人腦海中的美國地圖並不包括菲律賓這樣的地方。他們想像中的美國,是一個與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和加拿大為界的聯邦。
這就是今天大多數人所定義的美國,可能還會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政治學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稱之為「圖標地圖(logo map)」,意思是如果這個國家有一個圖標,這個形狀就是:
美國的「圖標地圖」 圖片來源:衛報
然而圖標地圖的問題在於它並不正確。它的形狀不符合美國的法律邊界。最明顯的是,圖標地圖不包括在1959年成為美國兩個州夏威夷和阿拉斯加,而它們現在幾乎出現在美國所有出版的地圖上。同時圖標地圖中也未包含波多黎各,波多黎各雖然不是一個州,但自1899年以來其一直是美國的一部分。但你什麼時候見過美國地圖上有波多黎各?或者美屬薩摩亞、關島、美屬維京群島、北馬裡亞納群島,或者美國多年來吞併的其他小島?
1941年,也就是日本發動進攻的那一年,更準確的美國地圖應該是這樣的:
正確的1941年版美國地圖 圖片來源:衛報
這張地圖顯示的是美國的完整領土範圍:20世紀初有人稱之為「大美利堅」。在這種觀點下,圖標地圖所表示的通常被稱為美國的地方只構成了這個國家的一部分。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有特權的部分,但它仍然只是美國國土一部分。這些地區的居民通常稱之為「本土」。
在這張按比例繪製的地圖上,阿拉斯加並沒有像大多數地圖上那樣縮成小塊。它顯示出正常的尺寸,十分遼闊。菲律賓也很突出。而夏威夷島鏈(絕非大多數地圖上顯示的8個主要島嶼),如果疊加在美國本土上,幾乎會從佛羅裡達延伸到加利福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