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錄取得的「證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嗎?怎樣才算合法有效

2020-09-09 個人信息安全防護專家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手機、錄音筆等錄音設備頻繁出現在生活和商務交往中,錄下來的資料對於證明相關案件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錄音資料是否可以成為證據?

視聽資料作為證據形式之一,是被法律認可的證據形式,合法的錄音資料即屬於視聽資料,可以作為證據呈現在法庭之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複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複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複製件;(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2.偷錄取得的錄音證據是否合法?

按法律規定,非法取得的證據是不可以作有效證據的,錄音證據如果是非法取得的,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使用。

那麼,在對方不知情、未同意的情況下,偷錄是合法手段還是非法手段呢?
在司法實踐中,這要看具體情況分析:

1)如果是與對方當面或電話溝通過程中,偷偷錄製雙方溝通的過程取得的視聽證據,一般認為屬於合法取得,有效。

2)如果在他人居所、工作場所等安置偷錄設備採取,或者是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的視聽資料,一般認為不屬於合法取得,無效。


3.錄音證據的證明力強嗎?

對於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複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要使得錄音資料能夠作為有效證據出現在法庭審判當中,其取得的方式方法必須要符合相關的法律規定,錄音資料本身需要沒有瑕疵且完整。

▶在錄音取得過程中必須是在合理的場所進行的,切不可採取竊聽的方式,窺探他人的隱私,侵犯他人隱私權,由此取得的錄音資料會因為手段違法而被排除。

▶對方的言論必須是當時真實意思的表達,沒有受到任何的脅迫與威脅。

錄音資料的內容需要具備真實性、連貫性,不可進行剪輯,需要原始狀態呈現,談話內容音質需要清晰,且對於待證實案件部分有準確、完整的描述。

▶有其他證據佐證。


4.收集錄音資料作為證據時要注意什麼?

錄音取證並不簡單,是有技術含量的,根據司法實踐,下面總結了幾點要注意的問題:


1)要以合法手段收集

這一點是基礎,前面分析過了。通常來講,雙方當面溝通時一方持錄音設備或者電話溝通時一方直接電話錄音,從手段上講,都是合法的。

2)要根據案情設定談話內容的關鍵點,談話內容要有一些基本要素

要根據案情和手裡掌握的其他證據,來設計錄音證據要固定的關鍵點,要與訴求目標一致,與其他證據能相互佐證。對於關鍵內容,可以的話,要多次確認。

談話內容中要有時間、雙方身份、地點等因素,在案件中往往有重要作用,最好溝通過程中有明確確認。

3)要讓對方多說話並要引導對方說「有用」的話。

錄音的目的就是為了補正欠缺的證據或者事實,所以錄音前應該整理好應該要對方說些什麼,承認什麼,答辯什麼,必要時書面羅列下來以免遺漏。根據這樣的目標制定適當的問題向對方發問,引對方入正題,從而得到所需要的回答。

4)注意控制談話的時間和節奏

法庭上的時間寶貴,錄音取證的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做不到短時間取證,要控制錄音取證的關鍵內容,最好集中在某一或某幾個時間點上,不要太散亂。

5)注意保留錄音的原始載體和完整,不能擅自剪輯、截取

對視聽資料的真實性產生爭議時,可能會需要做司法鑑定,這時要向法院提供原始的視聽資料載體,所以原始的載體要保留好,並且要保留視聽資料的完整性,剪輯、截取後的錄音證據,通常是無效的。

6)向法院提供錄音證據要有文字版

向法院提供錄音證據的方式通常是刻盤,而且要給對方一份,對方要仔細核實的,而且應該向法庭提供文字整理版,這是形式上的基本要求,文字內容最好是進行聲像鑑定的語音內容辨識之後得出來的,更具有真實效力。

語音證據作為電子數據之一,具有容易被篡改的特性,未經公正或者司法鑑定的語音證據,法院採納的可能性比較低,所以當取得語音證據之後,最好去做司法鑑定進行鞏固。

相關焦點

  • 錄音證據,怎樣才算有效?
    錄音證據,怎樣才算有效?錄音、錄像要成為判決依據,一般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錄音、錄像證據必須合法取得。在溝通過程中,雙方沒有欺詐、威脅、引誘、買通、欺騙等惡意方式,是善意且必須的,都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查明案件的真相而進行的;二、錄音、錄像雖未經對方同意,但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 偷錄的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嗎?是否有法律效力
    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這個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偷錄的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嗎?是否合法呢?事實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鑑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其中,錄音作為視聽資料是可以當做證據使用的。
  • 偷拍偷錄的證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嗎?
    老律師給大家分析下,首先申明一個原則,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的證據需符合合法性。對於偷錄偷拍「證據」的合法性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判斷,不能簡單地認為一概合法或一概非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明確規定:「 對以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獲取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最高法:偷錄、偷拍等非法證據能否作為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證據?
    顯然,這種未經相對方同意錄音錄像取得的證據不具備證據的合法性特徵,屬於廣義非法證據範疇。(一)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如果當事人的製作證據或收集證據的行為嚴重侵害人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那麼該證據就不得被採納從而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 新規:偷偷錄音合法,電話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電話錄音能作為證據使用嗎?偷偷錄音不違法嗎?律師告訴你:合法取得的電話錄音是有效的。文章來源:民商法律事務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這是個證據為王的時代。在訴訟中有時有些直接證據很難取得(如書面籤字的欠條等),缺乏證據的時候,再厲害的律師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最高院司法觀點:偷錄、偷拍等非法證據能否作為證明借貸關係存在的證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06條「對以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嚴重違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獲取的證據,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之規定,非法證據只有在以下三種情形下,才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依據的規定。
  • 偷拍取得的證據不合法,那法院還用不用?
    偷拍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合法證據使用的,但是這確實又是「鐵證如山」,請問法院到底會怎麼判?段子雖然虛構,其中隱含的問題卻是老生常談的:在民事訴訟中,私自偷錄的錄音、視頻,採取非法手段獲得的證據,究竟是不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 錄音證據怎樣才有效
    一、錄音證據取證的司法解釋  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問題的批覆》曾經規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以違法證據排除規則排除使用。
  • 員工企業偷偷錄音,可作為證據嗎?如何錄音才有效?
    員工企業偷偷錄音,可作為證據嗎?如何錄音才有效?一、認為不能作為證據的依據很多人認為,與人談話時偷偷錄音,不能作為證據。這是因為最高人民法院在回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製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覆》(1995年3月6日)中明確,「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逕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 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是否能夠作為證據使用
    在矛盾、糾紛發生之前,雙方之間因信任、證據意識不強、倉促、礙於面子等因素,致使雙方沒有籤訂書面協議。在矛盾、糾紛發生後,一方就要為此買單,在維權的時候證據一無所有或零星,而對方對其主張和事實又予以否認,故難以形成有效的證明力,其可能承擔敗訴的風險。故守約方為支持其主張就自己私下偷偷進行對話錄音,那麼私下的錄音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呢?
  • 偷錄偷拍取得的證據法院會採信嗎?這些「紅線」要警惕
    據他介紹,偷拍偷錄是目前民事訴訟證據領域中越來越突出的一個問題,按照目前法律規定,涉及到「嚴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嚴重違背公序良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標準所獲取的民事證據,將可能被法院予以排除。
  • 偷錄的證據能否幫他打贏借款合同
    這種未經對方同意錄音錄像取得的證據不具備證據的合法性特徵,屬於廣義非法證據範疇。那麼,偷錄或者是偷拍的證據能否作為借貸關係存在的證據呢?9月28日,柏鄉縣人民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2015年,陳某向白某借了5萬元,並約定了月利率為2%,借期為一年。借款到期後,陳某沒有償還本金,而是一直償還利息至2019年10月。後來,陳某因故去世。
  • 私自錄音可否作為證據
    二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三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
  • 電話錄音證據是否合法有效?河南普豐律師事務所為您解答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視聽資料」,也就是說錄音錄像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是這裡探討的是「電話錄音取得的證據是否有效的問題」河南普豐律師事務所周淑娟律師表示: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對證據的搜集就成為第一要務。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鑑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當事人陳述。其中視聽資料指的就是錄音錄像,這種證據往往是當事人事後取證最常用的措施之一。
  • 通話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嗎?法院認可嗎?
    大家對於打官司並不陌生,打官司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證據。根據證據的分類,證據的種類主要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電子證據等。電話錄音屬於錄音錄像的一種,在證據種類裡歸屬於視聽資料的範疇。一般是在通話過程中,啟動手機自帶的錄音功能錄製完成的。
  • 「錄音」能作為證據嗎?什麼樣的「錄音」證據是合法有效的?
    而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各方則要提出證據以證明事實。下面就說說關於「錄音」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和是否有效的問題。一、「錄音」能否作為證據?1、合法的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2、非法的錄音,不能作為證據。錄音證據包含多種形式,如錄音筆、電腦、手機等等。二、什麼是「合法」的錄音證據?1、經對方同意後的錄音。
  • 個人偷偷錄音是合法嗎?錄音能否作為證據使用?
    很多人說打官司,打的是證據,那麼當事人手上證據不多,錄音材料能否作為證據?如果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拿出手機、錄音筆進行錄音,這種行為是否合法?根據上述問題,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一一解答。一、偷偷錄音是合法的嗎?能作為證據使用嗎?1、錄音取得方式應當是合法。
  • 另一半有婚外情,如何取得有效證據?
    第二類證據——郵件、聊天記錄等電子類證據這類證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 主體是否經網絡實名認證;② 主體是否有關聯性;③ 證據取得是否合法;④ 證據是否經過公證。只有符合以上幾點,才具有法律效力。第三類證據——錄音、照片(一)錄音(錄像)證據是否可以成為證據?答案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要以合法的手段收集。並且要提供完整的錄音證據,不能擅自剪輯、截取。注意保留錄音錄像的原始載體。(二)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取得的錄音證據是否合法有效?
  • 綺惠說法 | 私拍私錄證據能否用作定案證據
    ,只有經過合法途逕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製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顯然,該《批覆》對私自拍攝證據持否定態度,引起了學術界、司法實務界對私自錄攝證據合法性的廣泛討論。
  • 為什麼別人的微信聊天記錄能作為有效的證據?你的不能?
    微信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是普遍的社交平臺,但是在舉證配偶出軌,舉證債為人欠債,如果傳統的證據難以取得,是否考慮微信等聊天記錄能不能作為證據?法律明確規定,通過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微博、手機簡訊等可作為證據,因此,微信聊天記錄是可作為證據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