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廁所買個菜就把孩子生了?5類準媽媽最容易「急產」,別粗心

2020-12-23 騰訊網

據調查發現:我國孕婦發生急產的概率大概是2%左右。

準媽媽生娃,真是一個神奇的事情,有的準媽媽生孩子疼了好幾天,有的準媽媽上個廁所、買個菜的功夫就把孩子給生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這些神奇的準媽媽們

▶浙江東陽的一名準媽媽因為在上廁所時,突然覺得肚子變好痛,結果在蹲廁所的時候蹲出了一名男寶寶,上個廁所把孩子生了...

▶廣東一位準媽媽在上街買菜時,走著走著寶寶就滑了出來,嬰兒的哭聲,驚呆了周圍的路人。好傢夥,買個菜的功夫,就把孩子給生了。

▶中國臺灣的一名產婦,發現自己要生了,就趕緊叫了救護車去醫院,結果直接將寶寶生在了救護車中...

▶不光國內有這種情況,國外的一位準媽媽,正在浴缸中洗澡呢,突然想用力,結果這一使勁,直接將寶寶給生了出來...

看到這些神奇的準媽媽們分娩時間這麼短,很是讓人羨慕,但其實這也並非好事。

如果準媽媽分娩得太快,很容易使孕媽出現產道裂傷、產後大出血等等,而且對新生兒也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大家趕緊收起羨慕的眼神吧~

這5類準媽媽最容易發生「急產」

急產:在醫學界上,只要產婦從產痛到分娩,少於3小時的話,就會被稱之為「急產」

1)低齡初產婦

一些年齡低於18歲的初產婦(第一次生娃),因為年輕小、子宮收縮力強、骨盆情況佳,所以是會很容易出現急產的情況哦~

2)高齡經產婦

一些年齡高於40歲的經產婦(有過生娃經驗),因為年齡偏大、子宮肌肉略為鬆弛,所以也容易發生急產,特別是還有過生育多胎的妊娠史,就會更易發生此情況。

3)有過引產、多次流產史、早產的準媽媽

據調查:中國每年早產寶寶的出生率,約為10%。

當有多引產、多次流產的情況、早產,並且還存在貧血、三高、甲亢的準媽媽,急產情況的發生,也是高於常人的哦~

4)家族急產史準媽媽

如果準媽媽的家族當中有急產史的,或者準媽媽的第一胎寶寶就是急產出生的,那也會容易出現急產哦。

5)臨產前過於勞累準媽媽

當準媽媽在臨產前長期站立、受外力衝撞、過於勞累的話,就非常容易使孕媽的子宮劇烈收縮,從而出現急產的情況。

以上5類準媽媽及家人們,為了孕媽和胎寶寶的生命安全,千萬不要粗心大意呀!

孕晚期的準媽媽如何避免胎兒急產?

1. 儘量不出遠門

到了孕晚期時,準媽媽就儘量不要再出遠門,一是防止孕媽運動量多大,出現急產;二是防止準媽媽出現急產,而措手不及。

此時的孕媽應該以休息為主,養好精神和體力,用來備戰分娩哦~

2. 儘量不去人多的地方

準媽媽到了孕晚期以後,就避免再去人多的地方了,萬一人員過多,出現擁擠,不小心撞到了孕媽的肚子,就很容易出現急產。

3. 避免乾重活

孕晚期的準媽媽身體負擔本身就很大了,如果再乾重活的話,就很容易勞累過度,出現急產,所以有什麼活的話,還是要家人來代勞吧。

延伸閱讀:準媽媽遇到急產該咋辦?

撥打120,同時與醫生取得聯繫;

準媽媽開始深呼吸,當宮縮來臨的時候,要儘量把腿打開;

如果急救車無法短時間趕到家裡或醫院,那準媽媽的家人要準備需要接生的用具:消毒用品、消過毒的剪刀、乾淨的棉布、新生兒用的包被等(具體可以問醫生)。

如果準媽媽已經開始娩出寶寶,那接生的家人一定要用雙手託住寶寶的腦袋,切記避免拉拽孩子,以免誤傷。

寶寶出生後,家人趕緊將寶寶的用小被子包上沒然後用乾淨且柔軟的棉布,寶寶口鼻中的羊水擦拭掉,具體接生時,可以在電話中與醫生進行溝通!

歡迎討論

你還見過哪些急產的準媽媽?

相關焦點

  • 上個廁所買個菜就把孩子生了?5類準媽媽最容易「急產」,別粗心
    準媽媽生娃,真是一個神奇的事情,有的準媽媽生孩子疼了好幾天,有的準媽媽上個廁所、買個菜的功夫就把孩子給生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浙江東陽的一名準媽媽因為在上廁所時,突然覺得肚子變好痛,結果在蹲廁所的時候蹲出了一名男寶寶,上個廁所把孩子生了...
  • 走個路洗個澡就把孩子生了,5類孕媽最容易發生急產,家屬需多留心
    懷孕生孩子真是個神奇地事情,有的女性想懷卻一直懷不上,有的女性不想要卻是易孕體質,頻頻中招;分娩也是如此,有的孕媽疼幾天幾夜都不生,遭了大罪,也有的孕媽走路、洗澡都能把孩子掉出來。還好有好心人及時幫忙,用衣物包裹住孩子,幫孩子建立了呼吸並及時打120,最終現在母子平安。
  • 準媽媽遇上急產怎麼辦?準爸爸別慌,按照這個步驟做就對了!
    在跟寶媽們閒聊時,奶爸總會聽到這麼一句話:為什麼有些人生寶寶要疼十幾個小時,而有的準媽媽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把寶寶生下來?一般情況下,準媽媽從陣痛開始到完成分娩的時間,不到3個小時,就屬於「急產」。大多數準媽媽發生急產的情況,不是在家中,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也有少部分準媽媽,會在外出購物時,就出現分娩的症狀。(圖片來源攝圖網)那麼,當準媽媽遇到急產,準爸爸看到胎寶寶的抬頭娩出時,準爸爸要怎麼辦?這些急救步驟,準爸爸一定要記下來。
  • 急產是什麼意思呢?急產對寶寶和媽媽有什麼影響嗎?
    歷經10個月艱辛的孕期,深受「折磨」的準媽媽們,都在心裡暗自祈禱:分娩時間能短些,最好是羊水一破,或見紅後,就能把孩子生出來。她們覺得,產程短點,疼痛也能少些。但事實上,並不是生得越快越好。一旦發生急產,對媽媽和寶寶,危害都不小。順其自然規律的分娩是最好的。什麼是急產?
  • 生娃越快越好?急產對媽媽和孩子都會造成傷害,產婦別瞎羨慕
    當時因為怕感染,所以不怕給這個媽媽剪臍帶,幸好過了十分鐘這樣救護車來了。而不少網友看到感覺太驚奇了:自己生個娃到醫院的樓梯走上走下都生不出來,痛了整整兩天才生下來,為什麼這個媽媽生孩子這麼神速。甚至還有一些網友說:羨慕生得快的。
  • 小心急產危害大!
    經歷過生產的寶媽,都知道分娩是個拉鋸站,動輒就要疼上十幾個小時,總得把人折騰夠了,寶寶才呱呱墜地。可不知道為啥,新聞上總有這樣的報導:「某某上了個廁所就把孩子生了」、「某某在去醫院的路上就把孩子生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 3類孕媽最容易發生急產,家屬需多留心
    很多媽媽都在抱怨生孩子太疼了,打死都不想再生了。有人形容說,順產是十級疼痛,需要疼上一整天,而剖腹產是八級疼痛,需要疼上三天左右,可見沒有一種生產方式是輕鬆而又沒有痛苦的。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卻一下子就把娃生出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最易遇上急產的幾類孕媽,符合條件的要當心了,別大意!
    急產是什麼一般來說,從宮縮開始到娩出,會經歷三個產程,總產程大多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是正常的娩出時間。但是急產可不一樣,急產是指在產道沒有阻力的情況下,宮口迅速開全,總產程小於三個小時。這麼短的時間,家裡離醫院遠的準媽媽很難到醫院分娩,這個時候,預防急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寶寶生太快也存在風險,這三類孕媽容易急產,正常分娩四步走
    孕媽生產的各種疼痛,折磨的叫人「生不如死」。俗話說「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門關走一遭」。尤其是臨產前,那種又緊張又期待的心情,簡直錯綜複雜。但是也有一些孕媽,生產的速度非常快。有新聞也報導過,走走路娃生了、上個廁所娃生了等等。這些快速生產急產的情況,對孕媽和寶寶其實並不好。
  • 6種情況孕媽易急產?這些預警信號準媽媽要知道
    對於準媽媽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平安分娩更能讓媽媽們心安的事了,與寶寶平安見面就是媽媽們最期待的一瞬間,可是有些準媽媽很有可能會經歷特殊情況,比如急產,這其實是很危險的,遇到這種特殊情況,準媽媽一定要特別注意。 孕婦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出現急產?
  • 英產婦生娃破紀錄,抬個腿娃就落地了,殊不知「急產」傷娃還傷己
    臨床上對於分娩時長有標準,從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完全娩出,正常情況下,初產婦整個完整過程大約需要16~18個小時,經產婦則大約是6~10小時。執筆:周瑤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產婦在產房足足待了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把孩子生了下來,不免感嘆女性分娩的艱辛,然而有些人卻偏偏與別人不同,仿佛生娃對她們來說異常簡單
  • 為何有的人走個路就生娃了?五類孕婦易急產,緊急處理措施要清楚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都說懷孕生子不是件容易事兒,基本上每位孕婦產子,都要經歷一次痛得死去活來的過程。然而,我們卻總能看到或聽到一些人,一頓飯的工夫孩子就生下來了,甚至還有的人洗澡時或走在路上,孩子就出生了。
  • 「呱唧」一下就生了並非好事,急產的3大徵兆,孕媽一定要了解
    「呱唧」一下就生娃,不是好事嗎?晚上群裡聊天的時候,有人提了一條新聞,蘭州一個孕媽急產,還是警車開的道,好在最後母子平安。大家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分娩時長這件事,然後有備孕的準媽就問了,「急產是咋回事?」有寶媽就回答她,「就是『生娃速度』很快。」這個準媽有些不解,「誒?生娃速度快,那不是好事嗎?人羨慕啊,少遭了多少罪啊。」結果沒等剛才寶媽回她,另一個經歷過急產的寶媽就發話了,「可拉倒吧,急產是很危險的!對孕婦和胎兒來說都不安全。」
  • 孕婦剛進醫院大門:我生了,分娩太快非好事,這幾類孕婦最易急產
    小影胡亂穿了衣服,等老公回來就一起往醫院趕,結果剛下車還沒走到醫院大門口,小影就趕緊讓老公去找大夫,自己好像已經要生了。果然,寶寶急著來到這個世界,連上產床都不願意等就降生了。幸虧醫生護士及時趕到,最後母子平安。小影看了看表,從陣痛強烈到生娃,時間居然才過去兩個小時。
  • 為何生娃有快有慢?這四類女人分娩最「容易」,看後才知差距在哪
    ,原創內容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產婦分娩撕心裂肺的場面,有些女性生產甚至會折騰一天一夜,而現實生活中又看到很多新聞,有人逛著街就把孩子生了,還有上個廁所就分娩了。為什麼有的產婦生娃聽起來很快很容易,有的卻是痛的死去活來,分娩極慢?分娩的快慢其實和準媽媽的這幾個因素相關。
  • 順產生得快其實很危險?正常分娩究竟需要多長時間
    產程太慢太久固然不好,但生得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分娩過程太快的一般都屬於急產。雖然急產看起來痛苦少,實際上卻很容易傷害到產婦和胎寶,尤其那些在路上走著走著,或者上個廁所就生完的"神奇經歷",準媽媽千萬別羨慕。生得慢不行,生得快也不行?到底生多久才算正常?
  • 走著走著孩子就生出來了,急產有多危險?
    關於生寶寶,我們得到了但部分的信息都是時間長,疼痛,可是也會有一些孕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寶寶生下來。 這樣的事情就發生過,有一個孕婦發生了正在走路的時候寶寶掉了下來的情況。這和我們平時想像中的生孩子完全是不一樣啊!
  • 生娃時太快也不好!急產會有7個危害,大人孩子都難逃
    十幾分鐘後等小楊丈夫再次趕到醫院,沒多久小楊就生下了女兒,由於整個生產過程過於迅速,小楊下體撕裂嚴重,而且寶寶也差點生在了電梯裡!所以,別以為生孩子越快越好,一切來得太快,會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大人孩子都會出現危險。一般情況下,從肚子疼到孩子出生不到3個小時的,就稱作為「急產」。
  • 將要臨產的準媽們,很多都沒聽過「急產」,產程真的越快越好嗎?
    準媽媽們懷胎十月,到了生產的時候,就會既期待又焦慮,都希望產程能夠越快越好,這樣就可以減輕生產的痛苦。 但是有一種生產過程叫做「急產」,卻就是因為生產速度過快,導致產婦和胎兒都會面臨各種危險。
  • 二胎寶媽16分鐘「急產」嬰兒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楊豔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經產婦(曾經生過多於一個孩子的婦女)數量逐年增多,「急產」情況屢有發生。今年以來,哈爾濱二四二醫院產科已接診3個「急產」病例,一位產婦入院後,僅僅過了16分鐘就生下寶寶,過程驚險,好在母子平安……  16分鐘「急產」  產婦生下二胎  「大夫,有個產婦要生了……」8月28日中午,一聲急促的呼叫聲伴著慌亂的腳步聲打破了哈爾濱二四二醫院產科的寧靜。一位年輕的產婦情緒激動,「大夫,快幫幫我,我以前也生過孩子,這回這是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