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從默默無名到卓越,需要具備這3點品質

2020-12-19 羽西在廣州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從默默無名到卓越,需要具備這3點品質

稻盛和夫是商界的一個傳奇,他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一直以來都倍受人們的推崇,像任正非、馬雲、俞敏洪等企業家都曾親自登門拜訪,向他請教。

然而與其他許多商界大佬不一樣的是,他的成功,並非是因為他有一個很高的起點。相反,他的起點很低,甚至比許多同齡人都要低。

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曾遭遇不少磨難與困境,他出生在日本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讀小學時,他得了肺結核幾乎快要病死,初中、高中、大學考試常常不及格,高考時沒能考進心儀的大學,最後沒辦法去了本地一所大學。

好不容易熬到畢業,卻面臨戰後蕭條的經濟,根本就沒工作可做,最後在老師的介紹下,才進入一家公司實習,可沒想到的是,那時公司已經瀕臨破產,和他同去的4個同學沒過多長時間就都辭職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那裡,他因為沒地方可去,只好繼續待著......

稻盛和夫年輕時的遭遇,和當下許多年輕人是一樣的,上了普通的大學,進了普通的公司,做著普通的工作,普普通通,碌碌庸庸,前途一片迷茫。

但不同的是,稻盛和夫沒有讓自己沉淪下去,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忍耐,潛心研究技術,鑽研發明創新,最後他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陶瓷技術,給快要倒閉的公司帶來生機,後來在他27歲的時候,人生開始爆發,甚至是走上了人生的快車道,從此一路高歌。

那到底是什麼影響並改變了他?讓他的人生突然就開始逆襲了呢?

1、改變思維,才能改變人生的結果

一個人的狀態,是思維方式呈現的結果,我們今天的狀態,是過去的思維方式決定的,我們未來的狀態,是今天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其實很多關於人生運勢的問題,無論是倒黴、災禍、貧窮,還是幸運、樂觀、發財,都是思維方式決定的。一個人想要走出困境、化解災禍、改變命運,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思維。

前幾天,看到一個故事,頗有趣味。

上帝看到一個乞丐非常可憐,就化作一個老人去點化他。

上帝問乞丐:假如我給你1000元錢,你將如何用它?

乞丐馬上回答說:拿到錢,馬上買個手機。

上帝很納悶,有些不解,也有些期待。

乞丐說:我可以用手機同城市的各個地區聯繫,哪裡人多,我就可以到哪裡去乞討。

聽到乞丐的回答,上帝很失望,但還是繼續問道:那如果我給你10萬元錢,你想做什麼?

乞丐喜出望外,說道:我要去買一輛車,這樣我以後出去乞討就方便多了,再遠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趕到。

上帝沒有死心,再次加大金額,說道:給你1000萬元錢呢?

這次乞丐眼裡直接閃著亮光,說道:太好了,我可以把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區全買來。

上帝聽完很高興,以為乞丐突然間開竅了,卻沒想到乞丐說了一句話,差點讓他吐血:到那時,我就把我領地裡的其他乞丐全部捧走,不讓他們搶我的飯碗。

最後,上帝只好無奈地走了。

故事很簡單,道理卻深刻,故事中的乞丐,面對機遇,始終改變不了一個乞丐的思維,他想到的只是如何更好地行乞,卻沒有想過抓住這個機遇,改變不再行乞的命運,更想不到有了錢還用行乞嗎?

這種思維定式,註定他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是故事,但以小見大,我們身邊的人甚至我們自己,是不是經常被這樣的思維所限制了。

人,千萬不要被貧窮限制了想像力,也不要被思維限制了人生發展。

2、保持熱情,把工作當作生命修行

我們每個人都想進入一家心儀的公司,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然而現實的真相是,80%以上的人都不能如願以償,常常事與願違。

即使你幸運地進入了自己心儀的企業,但是要能被分配到自己所期待的崗位、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會幾乎不存在。所以說,大部分初出茅廬的新人,必須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

但是,大多數人都抱著勉強接受、不得不去做的消極態度,對待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因此對自己當前的工作總是感到不稱心,於是滿腹怨言、怪話連篇。日復一日,本來潛藏著無窮潛力、前程似錦的人生只會變得越來越暗淡。

其實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各行各業那些頗有成就的人,有許多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多喜歡那份工作,也是從排斥到接納的過程,也是由不喜歡到逐步熱愛的過程。

這時,與其愁眉苦臉、抱怨不斷,不如調整心態、坦然接受,因為你「愁」也改變不了什麼,除非你不幹了,所以接受是最好的選擇。

稻盛和夫講到一個案例:在京瓷發展的這些年當中,公司的許多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並不是那些能力出眾,聰明過人的人才,而是那些看起來資質一般,能力一般的普通人。

因為聰明的人往往想法多,選擇也多,沉不下心來做一件事情,除非這件事情成效快、利益大。

而那些資質一般的普通人,或是因為沒有更多的選擇,或是因為沒想那麼多,只是想著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當下的工作當中,最後慢慢地成了專家,把工作做成了自己的事業。

其實,對待工作,最重要的是態度和熱情。

態度決定成敗,每個人的命運並沒有既定的軌道,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不同方向,積極的態度能推動人們邁向成功,消極的態度只會使人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熱情就像生命的催化劑,它能讓平淡如水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每個人的工作不可能盡如人意,即便是你很喜歡的工作,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厭倦,這時保持熱情的重要性就凸顯了。

面對工作,與其扼腕哀嘆,不如挽起袖子努力幹;與其抱怨時運不濟,不如打起精神、做好準備,等待機會的到來。無論何時,保持積極熱情的態度,即使我們一無所有,至少還能去熱情的生活。

3、長期專注,讓愚鈍者變為非凡人

魯迅說:如果一個人,能用十年的時間,專注於一件事,那麼他一定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我特別認同,你有多專注,就有多專業,專注可以說是普通人從平庸走向卓越的必經之路。一次專注於做一件事,就能夠把這件事做好。長時間專注於某一個領域,就能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裡面說道: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至少1萬小時的錘鍊,這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普通人只要專注於某一件事1萬小時,也可以成為某領域的專家,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因為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大腦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能夠處理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對自己要專注的東西有所選擇,有選擇地專注於某一方面,並自動忽略另一些方面。

李小龍曾說:我不怕練一萬種招式的人,怕的是把一種招式練一萬遍的人。可謂是一語中的,樣樣會不如三樣好,三樣好不如一樣絕。

稻盛和夫先生曾多次表示,他本人並不器重才子,曾經有很多優秀且聰明的人才進入京瓷公司,但正是這些優秀的人才認為公司沒有前途,紛紛跳槽。

所以迄今為止,留下來的那些都是當初平凡的、不太聰明的、無跳槽才能的,甚至是被認為愚鈍的人才。但是在10年、20年後,這些曾經被認為是愚鈍的人才都已經晉升為各部門的領導。

是什麼讓愚鈍者變成了非凡的人物呢?

孜孜不倦、持續專注的力量是解開平凡魔咒的秘訣,亦即腳踏實地地走過每一天,每天堅持積累,使得平凡變成非凡。

歐陽修筆下賣油翁的故事,也說明了專注的重要性,賣油翁把油通過銅錢孔倒進油壺裡面,並且銅錢上沒沾一滴油,這種技藝常人是無法做到的,當別人問他有什麼訣竅時,賣油翁說:無他,唯手熟爾。

賣油翁那時雖然不懂什麼一萬小時定律,但是他用自身的技藝告訴我們,簡單的事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用心做,你就是專家。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請記住,如果聰明人依仗自己的聰明而不付出努力,就會逐漸變得平庸,如果愚鈍的人總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而刻苦努力,就會逐漸變成非凡的人。

寫在最後: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最偉大的成就來自於最長的時間和最久的耐心。

其實每個能成就大事的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先要蟄伏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期間,要度過一段「潛水艇」似的生活,暫時隱形,找尋目標,耐住寂寞,積蓄能量,日後方能成功地「浮出水面」。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遭遇,都沒有稻盛和夫當年那麼悲慘,可總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的不幸,抱怨世界不公平,主要原因是他們太浮躁、太淺薄、沉不住氣,他們不懂得「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凡是做出一番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是不懈努力,歷經艱辛,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最後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稻盛和夫先生把自己一輩子的心得和經驗,都分享在下面的這套書中,希望幫助更多迷茫困頓的年輕人。

如果你正處在職場迷茫階段,或者正活在中年危機之中,不妨沉下心來好好讀讀這位經營之聖的人生智慧,他的書絕不是什麼沒用的雞湯,都是實打實的經驗之談,都是幾十年來的人生感悟。正版書籍,39元到手,千萬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的告誡:從普通到卓越,需要具備3點思維
    稻盛和夫是典型的從普通到卓越的代表,他的智慧,對迷茫又普通的我們,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稻盛和夫曾告誡到,從普通到卓越,需要具備3點思維。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當生活錘的你堅持不下去時,試試做這3件事
    稻盛和夫可以算得上是商業界的傳奇人物,他身上的很多品質還是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日本的四大善於經營被封神的人,他就是其中一位。在商業界,至今還流傳著他的種種傳說。在四大封神之人的裡面,也只有稻盛和夫現如今以及存世。
  • 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這3點品質,很多人比不了
    因為在稻盛和夫創立的兩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中,成為公司高管的都是看上去有點「傻」的老實人,而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不是離職,就是崗位一般。稻盛和夫曾經說過:為什麼聰明人難成大事,而那些看上去有些「傻」的老實人,卻實現了財富和人生的逆襲?老實人有這3種品質,是聰明人比不了的。
  • 稻盛和夫:想要踏上成功之路,需要具備3點品質
    畢業後因為日本經濟蕭條,所以稻盛和夫很不巧來到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日子也過得緊巴巴。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稻盛和夫將來的人生將會平淡無奇。但是他有一顆不甘於平庸的心,通過不斷學習和創新,他研發出先進的陶瓷技術,從此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 88歲稻盛和夫的忠告:有這3個特徵的人,往往不簡單,值得深交!
    這就是稻盛和夫作為「經營之聖」的神奇所在。同時,稻盛和夫也是很多商界大咖的偶像,就比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本軟銀董事長,值得一提的是馬雲當年三次親自趕往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企業經營的方法。
  • 稻盛和夫:有這3個特徵的人,往往不簡單,值得深交
    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的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遭遇戰火,家裡的房屋都被燒毀。他小時候得過重病,險些因肺結核喪命,在那時候這種病被稱為「白色瘟疫」,是不治之症。他的學業也嚴重受挫,小升初考了兩次,才勉強上了中學,高考也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人生忠告:熬不下去時,就去做這3件事
    縱觀稻盛和夫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如果我們能學到經營之聖的半點經驗,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大不一樣。尤其是對當今的年輕人,稻盛和夫還提了3點忠告。如果你要是覺得職場熬不下去了,可以去試著做做這3件事。一、與其消極等待喜歡的工作,不如想辦法喜歡上所做的工作。
  • 88歲稻盛和夫:我不看好聰明人,老實人3點品質,聰明人你比不了
    稻盛也因此成了工廠的紅人,也就在這段時間,他的默默無聞,感動了廠裡的一個女孩,最後成為了稻盛的妻子。而這些研究的經驗,而稻盛最後的創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稻盛把這段看似愚笨的默默付出精神,當作日後工作的標準。創立了2家世界500強,並挽救日航集團與危難,重新上市這一奇蹟。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如果你是這3類員工,往往很難往上走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如果你是這3類員工,往往很難往上走京都陶瓷,是一家專門研發高科技陶瓷的公司,位列世界500強之一,擁有連任正非都佩服的先進技術。原因是稻盛和夫出馬了。日本首相親自邀請已經78歲的稻盛和夫重新出山,挽救日航。稻盛和夫也確實對得起「經營之神」這個稱號,在他的鐵腕政策和鐵血經營下,僅用了一年,就讓日航重新回到了世界500強的懷抱。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的人,切記不要深交
    當年有一次,有人慕名拜訪稻盛和夫,一見到稻盛和夫就說:「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可是稻盛和夫發現從這次的交談當中發現這個來訴苦的人,其實也是一個「壞人」。人際交往當中,很多人都會遇到所謂的「壞人」,經常是剛開始沒有發現,交往多了才知道這種人不值得交往。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
    他結合自己70多年的切身經歷,著了一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把自己經營公司、企業的邏輯以及人生感悟,都告知大眾。這裡給大家挑出三點忠告,如果此時你覺得前途艱難,不妨來看看:忠告一、精進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
    這個老者的名字叫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他全球唯一一位親自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企業家, 他27歲創辦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電,兩家企業都是世界五百強, 2010年,日本政府邀請當時已經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出生因金融危機而破產重建的日航董事長,僅用了一年時間,日航就做到了三個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
  • 稻盛和夫:如果你熬不下去了,記住這3句話,點燃你的雄心
    馬雲評價稻盛和夫:「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12歲的時候,不幸感染上肺結核。
  • 稻盛和夫:年輕人,越是堅持不下的時候,越要這樣去做
    全日本乃至世界的商業,都感嘆稻盛和夫無與倫比的商業頭腦。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一生經驗教導年輕人。當你越是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那麼越要去這麼做。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功利心非常的重。大家無數次的幻想成功,卻沒有付出過行動。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也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加努力,再加上你的態度的來的。稻盛和夫認為想要取得收穫,這三樣東西都是必不可少。
  • 稻盛和夫:凡是會成功的人,都有這3個相似點,看看你有沒有
    一時的失利與落魄並不可怕,因為沒有人會一直落魄下去,日子總是會一天天的變好,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並不是每一個人努力了都會成功,但日後會發跡的成功人身上往往都有兩個相似點,來看看你有沒有。在稻盛和夫看來,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應該時刻描繪這一事業的理想狀態,然後把這一理想提升為強烈的願望。同時針對這個理想的過程也要24小時不斷地反覆思考,直到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鮮明浮現。這是明確自我目標,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 稻盛和夫:人生再得意,也不要做這3件事,否則黴運就不遠了
    大家可能以為稻盛和夫像很多企業家一樣,出身優越,先天條件好,所以才有如此成就,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稻盛和夫出生非但不優越,甚至低於平均水平,他的0到27歲,可以用「倒黴」一詞來形容了。出生平凡,父母文化水平不高。12歲染上肺結核,丟了半條命。
  • 稻盛和夫:做到這5點的人就是你生命中的貴人,遇到了要珍惜
    小時候的稻盛和夫一點也不聰明,但好在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貴人。當時在日本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都出來打工賺錢了,而正在讀中學的稻盛和夫卻不願意,非要報考當地名校鹿兒島第一中學,結果考試落榜,遭到同學和老師的嘲笑。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的人,一定不要深交
    被稱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說過,一開口就說這3種話的人,一定不能深交。為什麼通過說話能辨別出?古人說「口為心之門」,一個人的性格內心往往會在說話中不經意地暴露出來。曾經有一個人向稻盛和夫先生哭訴,說自己很倒黴,遇到的人都是壞人。但交談沒多久,稻盛和夫就發現這個人也是個「壞人」。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當你覺得生活不順時,就去改變這5點
    他還很樂於分享自己以往經驗,避免現在的年輕人多走彎路,在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切身經歷,編織了一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把自己在管理公司、經營企業的邏輯以及在職場人生所感悟的,全告知大眾。如果你現在剛進社會,可以看看,如果感到迷茫,可以去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