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跟大家開箱的就是我新買的長手套。我在跨年前一周被撞了,本來的跨年出遊計劃完全泡湯而直到發文的今日,我的車也還未修復,事故的後續也還在等警方初判跟調解。
唯一比較慶幸的是因為雙方都有投保第三責任險所以後續的理賠上會比較好處理,但依然是很麻煩,尤其對方的理賠評估我的車輛後就打電話來殺價說維修費太高了。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今天我跟對方都只有強險的話,那事情一定會很難很難處理,畢竟對方傷得不輕而我也需要一段時間修車。
繼續回到話題,在這次的意外中真的很感謝我的R&R手套跟防摔衣保護了我的雙手還有上半身沒太多皮肉痛。雖然後續去醫院診斷後還是有拉傷跟發炎讓我到現在還要做基本恢復了。但比起對造牙齒斷了腳趾骨頭也斷了還多處擦傷來說,我的傷相對而言真的都被裝備給擋掉了。這印證了很多人說的:裝備不保證一定安全,有沒有裝備穿鐵定不安全。
既然假期3天沒車騎就只能找車子的維修料件跟人身部品了,雖然我還有一雙SBK SBX長手套可戴,但還是要在找一雙長手套來接替車禍中損壞的R&R手套。
在眾多的手套款式中這款架上只剩一雙的大雄手套吸引了我的目光,防護的完整度不錯、而且做工跟價位對比起來CP值也不錯,架上這最後一雙黑色剛好又是我的尺寸。考慮了一下下就買下他了。接下來我們正式來開箱吧。
會出現在這邊的自然不會是一些低品質的東西了,不然怎能毒到我。所以快速的用吊牌上的文字去搜了一下,打了OKUMA跑出一堆釣具打GCG-108才找到一些相關信息。
其實一開始看到這雙手套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品牌打哪來的?因為就像去展會看到一些小廠出清一樣,眼前的這雙手套雖然很對味但卻是個完全陌生的品牌。但他掛在A星的陳列區隔壁我想自然也不會是什麼「來路不明」的牌子了。
翻到背面打上右下角的「大熊株式會社」去搜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家來自於日本的平價品牌,對於我這個小小上班族「平價」「CP值」都是會讓我沒有招架能力的字眼。
這是剛拿到手套時的狀態,手套是掛在吊牌上的
這是目前很多手套都會有的設計,就是在兩雙手套的尾端設計鈕扣,這個設計一來是銷售時可以直接扣在吊牌上,二來就是消費者購買後如果要收納在衣櫃中也可以用這個鈕扣。不過與R&R手套的鈕扣相比這雙大雄手套的鈕扣帶質感沒這麼好而且鈕扣很緊要拔開要施點力才能分開。
這雙OKUMA GCG-108會讓我第一印象喜歡的原因就是因為「厚實感」跟整個配色的沉穩感。這雙手套有白、紅、藍、黑等四個配色,但唯獨黑色的這個配色是讓我一眼就愛上。沉穩的黑色透過材料的搭配跟縫線的跳色來印襯出該有的質感跟穩重,還有就是這個百搭的感覺。
整雙手套的視覺注目點我像就是這個手背護具
OKUMA GCG-108的手背護具是碳纖維硬護塊
但在護塊上還有塑料製成的進氣口搭配氣道內的金屬網來做出層次感跟主視覺。
在手背護具的後方還有一塊碳纖維&塑料的大面積複合式硬護具,這設計跟單老師的手套蠻像的。只是丹尼斯是碳纖維配銀光閃閃的鈦合金就是了。
在手腕背部的地方也有一個硬護具,但面積不大而且是硬塑料的材質
再來就是手指護具的部分,OKUMA GCG-108的手指護具相較於我壞掉的R&R來說是比較吃虧的。手指防護的等級跟我目前現役的SBK SBX差不多,都是小拇指沒護具用較厚的皮革來防護的做法。但與SBK整個手指護具都是碳纖維不同,這雙OKUMA GCG-108在前指節是用塑料護具在後指節則是用碳纖維護具。
後指節護具特寫,水滴狀的碳纖維護具造型較平實。
前指節的塑料護具特寫,整個造型比較立體些。
雖然護具上看似跟我目前現役的SBK SBX等級差不多,但在皮革的材切剪裁方面OKUMA GCG-108是比較好戴的,這也許跟皮革的造型還有毛毛蟲伸縮設計的不同有關係。
大拇指的護具也沒用上碳纖維或硬護具,目前這個價位的手套在大拇指的部分基本上也都是這樣,所以也沒什麼好挑就是了。
大拇指軟護具特寫,OKUMA GCG-108還在大拇指的彎曲處加入伸縮設計提升手感。
小拇指則是用加厚皮革的方式來提共防護,皮革一直從小拇指延伸到手掌除了讓造型有一致性之外也可以讓整個手套更有剪裁立體感。
小拇指特寫,跟摔爆的R&R相比小拇指沒了護具的點綴氣勢上就是弱了些。
整體而言已600元這個價為的手套來說手指護具大概就是這個等級了。但是雖然大家的比較值都差不多,不過各家對於剪裁的設計還有穿戴舒適度的掌握就各有高低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日系手套在這方面的手感跟我的手都還很貼合。當然每個人的手型跟喜歡的手感都不同,所以有些人可能會偏好國產,有些可能會偏好歐洲的剪裁設計就是了。
我們來看戴上去之後的手掌樣態前首先我們先看一下他的小名牌,這雙手套是巴基斯坦制,日系品牌好像很多都是這邊生產的,我的R&R也是這個國家代工的。
另一邊就是大雄的LOGO,這雙手套從吊牌到名牌都沒說它的組成材料等等的資訊,所以材料上我也有可能說錯,到時大家看到有錯的在幫忙指正指正了。
接著我們來看手掌,OKUMA GCG-108在手掌的部分採用了多種材料的拼貼,還有立體剪裁的設計,在這幾年的趨勢下這已經相當的普遍了。
OKUMA GCG-108的手掌護具雖然是硬護具但是並不是碳纖維而是一般的塑料護具。
整個質感上雖然還是不差但就是沒這麼有氣勢,不過這一點看在這手掌護具面積比較大的份上算是相互抵消了。
手掌的前半段大家可以發現皮料顏色不大一樣,皮料的質地也有所差異,如果沒意外我猜這應該是袋鼠皮,最初知道並且接觸到這個皮料是在夢工廠的手套上看過。
雖然當時大家都說袋鼠皮的質料跟手感很棒但夢工廠的那雙手套在我的感受上卻沒這樣的感覺就是了。而這雙呢?確實在手掌的地方皮革感受是比較細的,但也許是上一雙R&R剪裁設計太強的關係,我認為手感上還是小小的輸一些些沒有交替戴是無感的。
整個手套戴上手之後的樣子。手掌前面也有縫上止滑的布料,但他的止滑布料摸起來是有點毛茸茸的感覺,我個人是沒很愛就是了,但實際的使用狀況如何就等到時候車修好來體驗了。
OKUMA GCG-108的穿脫方式一樣是有兩道扣具,第一道在手腕這點沒什麼特別的。
比較值得提的是在第二段,與一般直接扣上一道魔術貼的設計不同,他是有左右兩邊的順序必須先將內側的蓋上才能蓋外側的,這設計實在是有些麻煩。尤其是像我一樣出門在外常常看到風景就會停車拍照後再繼續騎的使用來說,穿脫的方便性我就會比較在意。
再來就是如果前臂因為做重訓比較粗再穿上防摔衣的話扣具可能會無法扣得很漂亮,所以這雙手套還是需要現場試戴在決定是否要購買會比較好。
扣完後的樣子,這雙手套跟同價位的國產手套箱比最大的差異就在這邊,以同價位的國產手套來說,長手套後半部的防護通常都會是硬護具,價位800多的日系手套也是如此。
雖然因為價位問題無法用上硬護具,但是這雙OKUMA GCG-108在整個手腕防護的範圍也是比較大的。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到護塊從手腕背面宜路延伸到扣具那邊,跟前面的手腕硬護具互相搭配讓手腕的防護更加全面。所以雖然沒有滿滿的硬護具但至少基本防護性還是有的。
手腕內側一樣是用大面積的軟護塊來防護
整個手背來一張,可以發現護具的設計其實是很全面的,軟護具、塑料護塊、碳纖維護塊、皮革家厚,整個手套從頭到尾都是有針對重點去設計護具。
透氣性的部分因為目前的天氣是冬季所以我也無法很準確的有心得不過就硬體設計來說最主要就是有手背的進氣設計。
再來就是手套的側面手指的側面等處都有用打孔皮革讓手的熱氣能散出。
最後來分享一下開箱心得,你問我既然知道他有些我會在意的缺點那為什麼我還會買他。原因其實很簡單「手感」我的手對比我的身形跟身高來說其實是偏小的,而手指的長度去戴歐系手套也不見得會很合手。雖然有幾次都想購入歐系手套,但總是在最後會出現一雙更合手的手套讓我打消買歐系手套來試試的念頭。
雖然這雙手套已經入手一陣子了但因為車子還沒修好,所以我實際上也是只有試戴跟騎代步車上路帶過。OKUMA GCG-108整體而言的舒適度跟柔軟度雖然還是輸R&R一些,但對比我帶過的國產或歐系手套來說已經表現的相當不錯了。尤其是手掌的感覺,相當的好相當的合我的手,手套的內襯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但實際戴進去之後這樣的感受就沒了。
四年前我曾經去過大版的南海部品總店逛過,當時看到架上滿滿的日系品牌手套,換算後的價格都在800塊內,看的我是超級羨慕又超級想買個幾雙來戴,無奈當時才剛買了手套加上還是窮學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幾年這類部品的選項跟購買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元化了,800塊這個價位購買日系品牌而言,其實也沒太多可挑剔的了。雖然他的護具材料有可以加強的地方雖然他的扣具不大方便,但跟我們騎車最相關的「手感」這雙OKUMA GCG-108確實讓我很喜歡。
所以就算他有些我比較在意的不足之處我還是很開心的把他敗入,曾經我也試戴過一些比較高階的手套款式,但我發現除了防護性之外,對於我這種日常使用跟出遊型騎士而言舒適度跟手感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所以之後我在挑選手套上也不一定會把護具等級跟價位等級放到首選,讓自己喜歡戴、願意戴、經常戴的才是適合我的,假設今天我只有一雙手套,當我花了大錢買下一雙高階手套卻捨不得戴出門時,這次的意外我也許就無法全身而退。也就無法用這完好無缺的手指打字跟大家分享這篇開箱了。
所以挑選部品有時候真的不要看價格跟等級去挑,挑自己喜歡的、願意經常使用的等預算夠了、有日常代步用的部品時再來添購更高階或是特定場合用的部品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