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一起說說那些年,我們被數學狂虐的日子!

2020-12-14 百家號

偶遇一位闊別多年的同學,頂著某事業單位領導的耀目頭銜,光鮮滋潤。同行的姐妹在羨慕的同時替我惋惜,說當初你也挺聰明的,初中畢業後要是繼續上學,說不定現在比他還要強些。我一邊嘻嘻哈哈作痛心疾首狀,一邊心中恍惚起來,仿佛又回到三十年前,回到生命中感覺特別難捱的那段歲月。

從小學四五年級起,我就有些偏科,但數學老師講的課我還是能聽得懂的,因為語文成績好,在班裡也一直是前三名的好學生。後來在本村上了兩個月初中之後,我轉到離家三十裡外的一所寄宿制中學讀書,這時,因為教育方法和講課進度的不同,數學課我開始有些吃力了。我們這位數學老師姓夏,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太,身材矮胖,圓臉短髮,走起路來挺胸昂首,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對好學生慈愛有加,對差等生從不手軟。

——我就屬於她眼裡的差等生了。其實我在班上不是最差的學生,名次一直排在中間。但我的數學成績真的很差,考試有三分之一是不及格的。雖然我已經很努力,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反覆練習,可那些千奇百怪的方程和莫名其妙的圖形總讓我不知所措。我能感覺到夏老師越來越不喜歡我了。

別人家的數學老師

夏老師鼓勵學生開拓思路,一道應用題看誰能列出與眾不同的式子,在她激動人心的言辭鼓勵下,我也有過兩次舉手發言的經歷,但每次都是話還沒說完就被她以各種理由不耐煩地打斷,然後命令我:「坐下!」把時間讓給優秀的學生。

現實中的數學老師

同學們輪流去做黑板上的習題,別的同學做錯了頂多給她瞪兩眼就回去了,輪到我做錯了,不但會吃她的白眼,還會伴著從鼻孔裡發出的一聲「哼!」——冷冷地,冷到骨頭裡。有一次,旁邊的同學都做完題下去了,只有我還在黑板前費力地演算(其實已經做錯了),夏老師在旁邊大概是越看越生氣,突然衝我的後腦勺吼道:「你混蛋呀?!」老天,就算對男生,也從沒有哪個老師用過這麼難聽的字眼,全班五十幾個同學聞聲齊刷刷看過來,我的自尊心當場被擊得粉碎。

那年,我十三歲。

每次考完數學的心情

考試過後公布分數,是最不堪回首的記憶。在各種複雜的目光下拿回卷子,一個個鮮紅的「叉」像暗夜裡的幽靈,衝我陰陰獰笑。於是,我對數學考試越來越恐懼,發展到後來,每次考試前的幾分鐘,座位上的我就開始手腳冰涼,心跳加速,然後一陣陣劇烈地肚子痛……

也有快樂的時光,因為每天不是只有數學課。我和同學們相處的不錯,別的老師對我也還好,特別是語文老師,甚至可以說是喜歡我的。校園裡有幾株粗壯的合歡樹,花開時節,滿樹粉紅色、毛茸茸的絨花到處飄飛,空氣裡瀰漫著甜甜的味道,使人心中寧靜到極致,還會充滿無限遐思。但所有這些快樂在數學這堵大大的、冷冷的牆的逼迫下,都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直到現在,每當我在商場買了一大堆東西,又惟恐人家算錯帳,自己在櫃檯前一遍遍默算無果時,或者被當眾提問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便會尷尬到臉紅冒汗,仿佛仍孤獨地站在黑板前,被老師牢牢地盯住後腦勺,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呵斥:「你混蛋呀?!」……

終於捱到初三,代數老師換了。新老師年輕而慈悲,不再針對任何一個學生,我的日子不那麼難過了,但數學成績依舊糟糕,數學考試依舊是我的噩夢。

中考結束,我像一隻逃出牢籠的鳥,再無回去的欲望。我甚至沒有回學校去看榜,因為那已經不重要了。父親很民主,他的原話是:「你上,我就供;不上,下來幹活。」

我就這樣成了一個農民。

三年初中煉獄,我變得膽小又自卑。之後好多年,我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稍微有點冒險的事我都不敢嘗試。有時候,本來很篤定的答案,被人一哂,馬上就沒了底氣。也有了一些朋友,他們對我都很真誠,可我有時會很卑鄙地想,他們對我好都是假的,因為他們根本瞧不起我。曾有人對我說:「你不適合做農民。」我聞言頭腦中的第一反應是:不做農民做什麼?農民人數最多,我只有藏在這個隊伍裡才不會被人家看出來是個笨蛋。

感謝上蒼,讓我保留了愛讀書的習慣,這使我不至於往泥沼裡陷得太深。當我終於能夠走出陰霾,正視三十年前那段悲慘歲月,並坦然說出這些年一直藏在心底的這些話的時候,曾經濃濃的怨氣早已隨風而去了。那位夏老師,本是慈祥和藹的老人,她之所以那樣對我,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一種極端表現罷了。如果非要為這些年的蹉跎找一個罪魁禍首,只能說是一個被時空錯置的我(恨沒生在兩千年前),在科技與體制的雙重碾壓下沒入塵埃,或者說,是數學,改變了我的人生。

一切都過去了,如今,我雖然依舊沒什麼出息,總歸還算一個正常的人,過著正常的日子。年少種種,似乎無礙眼前平凡卻真實的幸福。只是在偶爾出現的噩夢裡,還會有數學考試,還會緊張到手腳冰涼、心跳加速,然後劇烈地肚子痛……

小編寄語: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作為一名備受數學煎熬的文科生,小編也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往。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天書;那些年,我們一起罰過的站;那些年,我們有個共同的名字——數學差生。親愛的你,如今在何方?做著什麼工作?如果可以給n年前被數學成績困擾的自己留言,你會說……

小編打個樣兒:如今我在衡水,做著文案工作。寫給n年前的自己:會算數就好了,何必糾結那道永遠做不對的線性分析題! 如果數學曾經也是你的噩夢,如果你也曾經對某位數學老師印象深刻,留言吧!說給大家聽!

作者:陳培華

相關焦點

  • 致那些曾經被數學「虐」過的人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71天,這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高考推遲,江蘇高考舊模式最後一屆。隨著各地高考改革,各門學科被重新「洗牌」,江蘇高考改革在千呼萬喚中終於塵埃落定。有時與學生閒聊,問,如果將來數學作為選學科目,你們如何選?學生各種複雜表情。除了那些天生能學好數學的極少數人,大多數的人幾乎都被數學「虐」過,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 《騰空的日子》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高中時光
    《騰空的日子》是由畢鑫業導演的,講述的是偏科三人組高中時候的故事,畢鑫業還拍過《一起同過窗》一二兩季,《騰空的日子》其實是《一起同過窗》的前傳,這一點是經過了官方認證的,在《一起同過窗》中有出現過蔣百川這個名字,其實我最想看到的是李佳航飾演的蔣百川他們的大學生活,無奈《一起同過窗》不是他們演的,雖然也很好看,但是難免會有點遺憾。
  • 那些年,我們一起度過的青春,終將成為美好的回憶
    那些年一起走過的兄弟們,我們不說再見,我們必將再見!三年高中,我們一起拼搏,一起熬夜,一起三國殺,我們結下不滅的友誼,如今我們各奔東西,願友誼長存。夕陽西下,這曾是我們吃飯閒談的快樂時間,坐在一張桌上,我們可以忘卻學習的煩惱,暢所欲言,與歡笑作伴。
  • 幼師虐童,虐待的不是我們的孩子,是幼師自己
    近期幼師虐童事件頻發,讓人觸目驚心!虐童手段五花八門,真可謂是殘忍甚至讓人驚恐:針扎、耳光、拳擊、狂摔、罰跪、恐嚇、吃芥末、吃藥……各種報導屢見報端,不忍讀完;各種真實的視頻曝光,就像一幕幕殘忍的審訊;各種虐待圖片,看了讓人心痛!
  • 記那段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記那段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致
  • 也買酒與你,一起追憶那些年的校園時光
    於是,有一天,我偷偷的倒了點小酒裝在瓶子裡帶去了學校,下課約著幾個同學一起嘗了下,還害怕被老師發現,去廁所喝的,三個人,一人一個瓶蓋,倒了點,還像模像樣的碰了一下瓶蓋,那味道辣的我們齜牙咧嘴,都說不好喝,發誓以後再也不喝了,把瓶子丟進了垃圾桶。
  •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2020-02-13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說說那些年的高考
    說說那些年的高考 今年的高考真艱難!遇疫情,考場管理難度倍增;逢暴雨,險象環生,更是造成歙縣語文、數學考試延期!在這裡說一聲:考生,辛苦了!願你們能乘風破浪考出好成績!今年是筆者參加高考三十年,想說說那些年的高考!
  • 那些年,我們很掙扎(原創)
    那些年,「復讀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小階層。那時有人連續補習數年,都不放棄,最後如願以償,考上了一所大學或者中專,像「範進中舉」了一樣興奮,但沒有「喜極發瘋」。我就是其中一位。回想起那幾年復讀歲月,那簡直是掙扎。
  • 那些年,我們販書的日子
    那些年,我們販書的日子 2012年06月25日 15:2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打電話過去,孩子的母親卻又叫我找他爸,如此來來回回推來推去,逼急了,他媽居然電話裡大嚷:「我們離婚了,管敎孩子是他爸的事。」望著小孩一臉驚惶無助,不由人心生同情,如此父母,孩子不學壞才怪呢。就這樣,從下午直到晩上,小孩子連晩飯也吃不成,還是同事於心不忍,弄了碗面給他。
  • 【我為收藏狂·徵文選登】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
    編者的話 各位藏友,「趙湧在線35年 | 我在趙湧在線撿到的寶」徵文比賽獲獎名單已於日前公布,獲獎作品於近日陸續刊出,以饗藏友。他用收藏緬懷逝去的父親,紀念《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 作者 |聞龍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已是而立之年。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對了,慧慧是我大學同住一個宿舍,對床的姐妹,如果高中照著她拍一個電影,也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類似原型人物,後來再看那個電影想起來不過就是我的慧慧。還有難認的各種腦不同層的切面認識圖,不同切面神經都不一樣,看的時候絕對一臉懵逼,考試前兩天經歷一個集大成的融會貫通期,過三天,馬上遺忘,現在唯一記得的不過那句,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學過解剖的聽到這個,都該相視一笑,那麼難忘的日子。
  •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隨身聽
    在那些年音樂的陪伴裡,我們經歷了收音機、錄音機、CD隨身聽、MP3、手機,直至現今流行的小音響時代,雖然這些隨身聽設備只是一件件電子器件,它們發出的優美音樂無時無刻陶冶著我們,給我們人生留下了最珍貴的一份份回憶。不管小孩、成人還是老人,都喜歡聽音樂,可以說音樂是全人類的愛好,它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夢。那不妨一起慢慢追憶流年,見證那些年,我們一起用過的隨身聽。
  • 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數學符號,你還記得嗎?
    」「我就知道,你把以前學的都還給數學老師了!」——————————————————「得數學者得天下」,是中國高三老師高永生的口頭禪。在他看來,學好這門兼備邏輯與理性之美的學科,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勝出的不二法門。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學好數學,很多人甚至對其望而生畏。英國《衛報》稱,全世界約1/4的人患有「數學焦慮症」。
  • 那些「我為書狂」的日子,見證著少年的青澀與青春的饑渴
    那天下午不上課,我們幾個吃好中午飯不久就一起出發,從滬太路走到大統路,穿過中興路,拐進永興路小菜場後,便一直前行,途中穿過長興路、共和新路、育嬰堂路、和田路、會文路、公興路……到鴻興路右轉彎不多遠,到了寶山路近虯江路的新華書店。 那時的書店都是不開架的,要買書須隔著玻璃櫃檯自己找,再讓營業員拿出來後直接付錢。
  • 那些年,我們一起過的兒童節
    還有黑貓警長、葫蘆娃、灌籃高手、小龍人……看到這些名詞覺得眼熟的同學們,讓我們深情地擁抱一下吧,因為我們都是純正的80後!其實十幾年的青春歲月,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以前愛喝的軟管橘子水沒了蹤跡,現在吃著哈根達斯和升級版娃娃糕,卻對童年的味道更牽掛。玩著Ipad裡面的遊戲,卻始終找不到當年對魂鬥羅和超級瑪麗的專一。那些曾經的小曖昧,小傷感和小美好。
  • 那些年,我們戴套袖的日子
    還有就是圍著鍋臺轉的家庭主婦佩戴,但是我們那時整個初中時期的冬天,戴套袖幾乎是我們女同學的標配,初中時期家境雖然不至於缺吃少穿,但每家大都有幾個孩子,年齡大小相差不了幾歲,都讀書,每天要吃要喝,要買必要的學習用品,還有每學期的一筆不算小的學費,父母平時都是自己省吃儉用,牙縫裡擠出來的錢都用在了子女身上,我們能吃飽穿暖,有書讀就感覺很幸福了
  •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沈佳宜柯景騰
    早就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歲,也早就不再那麼容易被打動!但是,在一個偶然的日子裡,我偶然地看了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似乎有什麼塵封已久的東西觸動我的情懷,我知道,觸動我的是曾經歷過的青春!那些用功讀書,只為了更靠近她的日子,那些被她溫柔地罵著的日子。在他心裡,從來未曾忘懷!沈佳宜:「被你喜歡過,很難再覺得別人有那麼喜歡我」柯景騰:「謝謝你喜歡我,我也很喜歡當年那個喜歡你的我」。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臺灣偶像劇,每一部都是我們逝去的青春
    小編作為一名90後的「中年人」,最近剛又重溫了《流星花園》,仍舊被言承旭的顏值所徵服,不得不說以前的偶像劇拍的是真好,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真實的青春愛情體驗感,甜到酣人的劇情帶給我們的是對美好愛情的無限憧憬。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下,那些年一起追過的臺灣偶像劇,每一部都是我們逝去的青春,看著一部部熟悉的電視劇名字,夢回你的青春年代。
  • 2013考研感悟: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考研
    幾個人一起學習的場景歷歷在目,現在只能望著身邊空空的座位嘆口氣,那些年,我們一起說過要考研。考研是一種機遇一直在掙扎要不要考研,直到我看到這樣一份數據:「2011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工學,最低的是法學,就業率較低的還有動畫、生物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英語等。」2012年還要「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