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思想的結果。
貧窮的人,至少還沒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能,還不具備走出貧困圈子的能力。
雖然每個人的出生都無法選擇,但如果你安於現狀,在機會面前無動於衷,依然守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自命清高,在貧窮中打轉,那就沒救了。
即使你奮力追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01.
有人說,貧窮決不是有魅力或可汲取教訓的事。
如果可能,誰不想給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舒適的生活、物質的滿足、精神的快樂呢。
他和她結婚了。
妻子是學校的代課老師,丈夫是檢察院的文職人員,由於剛結婚,家徒四壁,沒錢買好一點的房子,只好來這裡租房居住。
夫妻兩個人每天都學習到深夜,雖然兩個孩子相繼出生,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不斷進取的腳步。
2年後,他們先後考上了碩士。
又過了3年,兩個人同時碩士畢業,妻子由一名代課老師轉為正式老師,丈夫也從一個文職人員提升為副檢察長。
4年後,他們終於攢夠房子的首付,搬上了樓房。
9年間,他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既要讀書,又要撫養孩子,還要攢錢買樓。而有限的工資,總是讓生活捉襟見肘。
不但自己忍受貧窮,孩子的幼年也經歷了食物的匱乏,和營養的缺失,性格也變得小心翼翼。
如果嫁給一個條件好一點的人家,至少要少奮鬥9年。而人生又有多少個9年呢?
歲月催人老。
貧瘠的生活,讓你和同齡人相比,也會遜色很多,無論從衣著、氣色、底氣,都會稍遜一籌,把自卑刻在骨子裡,把滄桑寫到了臉上。
貧賤夫妻百事哀。太窮的人,優雅不起來。
被愛情衝昏頭腦的人,回到生活中才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02.
大多數人不是甘於貧窮,而是找不到致富的門路。
所謂隔行如隔山。
就像寫作,自己在黑暗中摸索10年,不及貴人金手指一點。
我是一個寫作愛好者,做夢都想讓自己的文字上報紙雜誌。
就在去年,我的願望實現了。一篇《好習慣,是你最忠實的僕人》上了《新華社》的夜讀,讓十萬人圍觀。
回想實現願望的過程,真是百感交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貓姐能量圈》的郵箱,就試著投了一篇散文。
可想而知,被退稿了。
但我收到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退稿信。信中肯定了我的文筆,又介紹我去聽一節關於新媒體寫作的免費課。
興奮之餘,我反覆聽了多遍課程,並記下要點,按照新媒體文的格式寫了一篇《只有汗水到位,才可能出類拔萃》的文章。
讓我驚喜的是,編輯貓姐詳細給我提出了修改意見,我一次次認真地修改,三次以後,過稿了。
文章發出後,立即被大號轉載,閱讀頃刻之間就超過了十萬。
我時斷時續堅持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敲開過一家報社的大門。遇到貓姐,分分鐘就上了重量級別的大號。
生活沒有過去和將來,只有現在。
人生之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才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