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優秀」。看似很有道理: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是優秀的人,想不優秀都難;這應算是走向優秀的捷徑。但是,這句話的道理成立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要把自己變得優秀,才有機會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我見過信奉走捷徑的人,他們經常會提到某某人名(可以理解是優秀的人),尋找各種機會進入優秀的圈子。他們確實與這些優秀的人見過面,也有聯繫方式,好像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其實,認識這些人並不一定使自己變得優秀,因為你沒有真得和他們在一起,只是自我感覺罷了。
大多數人都喜歡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接觸,優秀的人希望與更優秀的人接觸;正所謂的「人往高處走」。這是人的潛在本性:索取的意願大於付出的意願(當然,這只是普遍性,不代表個體);這也是經濟社會的必然趨向:價值導向,即他人能不能為自己帶來價值。雖然說,真正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但是,現實中,利己主義普遍存在,大多數人難以脫俗。利己,並不需要被批判,只是我們要清楚與正視他們的存在。
為什麼有錢的越有錢?
有人說,如果我有多少錢,我也會變得與某某一樣。有這樣想法的人,即使給你所需的金錢,你也做不到與某某一樣。其一,資本值到一定的程度,其價值會被放大,確實容易產生更大的收益;其二,如果你沒有財富積累的過程,即使給你財富,你也不知道如何運用。
為什麼優秀的人越來越優秀?
與有錢的越有錢是一個道理。當你變得優秀,你的價值也會被放大,你的邊際效益會增加;優秀的人才會與你交往,你的選擇範圍才能擴大。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能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是因為你優秀。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優秀?你認為優秀的人選擇與你在一起,或經常主動與你聯繫;說明你是優秀的。
如何做到優秀?
回歸到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先腳踏實地做好自我基礎修煉:德智體美勞。
德:無需到人生觀、價值觀的層面,至少具備社會與大眾認可的道德品質;不能做到利他,至少不損害他人的利益,有機會可以多幫助他人。
智:養成學習的習慣,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意志;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形成專業能力,並保持與時代同行。
體:實踐出真知,多實踐,忌空談;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與教訓;在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實現自我進化。
美: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學會發現美;做一個讓人舒服的人。
勞:精英的後代,不是生下來就是精英,而是出生就開始的以分鐘計算的高強度教育和訓練的結果;優秀沒有捷徑,都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漂亮的舞姿下都是一雙變形的腳;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勤汗水和努力,難談優秀。
重要的話再說一遍:對於大多數人,不是因為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變得優秀,而是因為優秀才有機會與優秀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