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也是大學,但大學不是大專。也許「高四」,比大專更值得讀

2020-08-23 晨讀六點半

文|睿評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高考的分數下來了。

看樣子,我表弟今年是能走得掉了。

去年分數公布時,他沒達到本科線。充其量,只是個好點的大專罷了。

拿到成績後,全家人都知道他情緒低落,只能讓他自己安靜兩天,平復下情緒。

但是自己人不說話,也總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也不知道是風涼話,還是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的街坊,總是勸他:好大專不比本科差。

說得就跟他們真懂似的。

剛開始,他們一家人都沒往心裡去。

但是,啥事你也扛不住別人天天說。

原本非本科不上的表弟,在「高四」的面前還是低下了頭,準備去讀大專。

聽到消息後,我就立刻去了他們家,非得把這事給擰過來不可。

畢竟,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但凡第二年有一點能考上本科的希望,也儘量不要去讀大專。

專科也是大學,但大學不是專科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那時大專生還和我們一樣,能進入相同的大型國有企業工作。

有所不同的是,我們的晉升空間幾乎上不封頂。

而他們,幹到中層基本也就到頭了。

本科和大專雖然都是大學,但是在我們談話的時候,「大專不是大學」的潛臺詞,幾乎滲透到了語言的習慣之中。

聊到學校的經歷,我們張口習慣於說「大學時如何如何」,而他們卻總說「我們大專時如何如何」。

甚至有一次有位大專生在使用了「大學」這個詞的時候,在場的很多人都覺得十分彆扭。

我毫無歧視學歷的意思。

因為對於教育資源不發達的地區,能讀個大專,本身就已經是佼佼者了。

如果給他們更好的學習環境,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可是現實不會給你找客觀原因的理由。

3年後,當位居分公司中層,準備爭取向分公司高層努力的本科生們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那些大專生裡,終於有人當上了工段長。

平心而論,在專業能力和為人處世上,他們根本就不比我們差。

但是中層崗位競聘的條件要求上就赫然寫著:全日制本科學歷及以上。

至於大專學歷,「特別優秀的,可酌情提名。」

你可能覺得這太殘酷,太不公平。

雖然我算是「既得利益者」注意,但同樣也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學歷的殘酷,又何止這一條。

公務員考試最低學歷就是本科;

研究生考試報名的最低學歷,也是本科;

就連大城市的人才落戶政策,在本科生增多的背景下,也保不齊會對大專生有著更嚴苛的要求。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能力大於學歷」的HR們,同樣也會默默地直接把專科學歷的簡歷,扔到垃圾桶。

雖然大專和本科都是大學,但現實告訴我們的是:大學,並不是大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人說,先上著大專,然後再專升本也可以。

理論上來說,確實可以。

但實際上,這可能比你讀「高四」還難。

倒不是說專升本很難,而是當你的身邊充斥著二三百分的同學時,比起置之死地而後生,你更可能遇到的狀況是隨波逐流,近墨者黑。

想要保持高三的學習狀態,幾乎不太可能。

高三的壓力大,你至少還知道這是高考帶給你的壓力。

而專升本時的壓力,你甚至說不出這壓力到底從何而來。

因為這時的你,已經有退路了。

雖然這退路,大概率是一路坎坷。

但是當你不知道前路有多難的時候,你永遠不會感受到那份刻骨的危機。

專升本未必比高考難,但變數,卻一定比高考要多。

想要「曲線救國」的你,真的想好了嗎?

捷徑和荊棘

有人經常問我,考一個好大學的意義在哪。

我總是回答:獲得一個大概率。

我不敢把話說得太滿,因為高材生隕落、後進生逆襲的事例也偶有發生。

但是我們寒窗苦讀,甚至一切的主動性行為,歸根結底不都是為了增加得到某一個結果的概率嗎。

誠然,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沒有人會和你強調,其他的路上,布滿了你一輩子都不見得能逾越的鴻溝。

這條路,可能比高考要難多了。

「高考落榜,不代表人生落榜。」

話是沒錯,但純屬廢話。

對於落榜生而言,此時需要的恐怕不是什麼鴨血雞湯,而是十字路口上的選擇參考。

當然,如果你家裡有礦,或者有什麼值得拆的東西,以上建議均可以不做參考。

但是如果你也是普通家庭出身,那麼請面對你今年高考的不完美,用一年的時間,為自己正名。

經歷了「高四」洗禮的你,也會比大一剛結束的同學早一些懂得,高考不是結束,大學只是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晨讀六點半。

相關焦點

  • 讀大專不如復讀,大專等於「技校」,大專屬於大學嗎?
    讀大專不如復讀,大專等於「技校」,大專屬於大學嗎?大家都知道,大學有著本科和專科之分,大多數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讀本科。但也有些考生成績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預期,所以選擇復讀,等待明年高考再戰!當然也有選擇專科的學生。
  • 大學讀大專,真的沒有前途嗎?
    據統計,2016年,我國的大專院校一共有1359所,約52%,意思就是所有大學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專院校,在校生總規模近900萬人,校均學生規模為6528人。這些職業院校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專科比本科還強,有的甚至放棄本科去讀專業,選一個好的專業,未來也會有好的發展。為什麼要讀大專?
  • 大專是大學嗎?混一個大專畢業證,真的有用嗎?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混一個大專畢業證,真的有用嗎?大專學歷到底有哪些用處呢?我們一起去來看看吧!一、大專學歷是就業的「敲門磚」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在招聘時,都對學歷有硬性的規定,特別是那些大型的、薪資福利待遇好的企業最低招聘門檻已經是大專學歷,而不是高中學歷。
  • 讀大專的意義?
    第二,達到三本分數線,但是家庭經濟條件太差,負擔不起高昂的學費,只能讀大專。第三,達到本科分數線,但是志願報高了,最後被第十志願錄取。不想復讀,只好去讀大專。網友二:說學歷沒用的人,雖然他們說的也是客觀現實,但總體來說還是眼光短淺。
  • 高考上大專算上大學嗎?大專到底值不值得上?
    那麼上大專到底算不算上大學?上大專的意義在哪?而大專的全稱叫做:大學專科,是大學的組成部分,區別於本科。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樣,都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大專生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大專也是大學!
  • 初中生直接讀大學:五年制大專的出路
    初中成績不好,不是上不了大學,而是考試成績不同,能夠選擇的道路不一樣,未來拿到的學歷也不一樣。大家需要弄清楚的是,大學並不是指大學本科學歷,它還包括大專學歷。或許大家會覺得,大專怎麼能算大學?它跟我們一般理解的不太一樣,但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參加高考後,高中生填報的志願是什麼?大學本科和大專呀。
  • 高考上大專算上大學嗎?上大專還有沒有意義?
    那麼上大專到底算不算上大學?上大專的意義在哪?而大專的全稱叫做:大學專科,是大學的組成部分,區別於本科。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樣,都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大專生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大專也是大學!
  • 沒考上大學讀大專有用嗎?看完大專和大學的區別很心酸!
    在中國的大學中,其實包羅萬象,因為一些大專也被稱為大學,一些成人教育的學校,也被稱為某某大學。因此有人戲稱,中國的大學生是最不值錢。但其實並非如此,你要真考上個985或211大學,你看看值不值錢?但是能考上985和211大學的,畢竟是少數人。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本科也沒能考得上,那麼這部分該如何是好呢?通常來說分數差的不多的,都會選擇復讀。分數相差太多的,要麼就是去讀個大專,要麼就是不念書了。只是讀大專時,很多人會疑惑,讀大專真的有用嗎?
  • 大專還有含金量嗎?還有讀大專的必要嗎?
    大專真的沒用了?沒有讀的必要了。其實筆者告訴大家,大專也有其含金量。首先學歷是敲門磚,企業招聘首先會過濾掉學歷達不到自己公司要求的一部分人,然後在一幫有學歷中再擇優錄取,目前企業招聘最低的學歷也就是大專或以上了。
  • 大專畢業後都做什麼工作呢?讀大專還有前景嗎?看大專教師怎麼說
    在我國當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如果能考上985、211大學,亦或是「雙一流」大學,那自然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如果考上的是普通一本大學、省屬重點大學,這結果也不算差;如果考上的是普通二本大學,對於中學教育較為落後的農村孩子來說,也算是好事;可如果考上的是大專院校,相信很多家長就該著急了,在他們看來,200分就能讀的大專院校沒什麼好值得驕傲的,甚至有些難以啟齒。
  • 大專是大學嗎?大專學歷的作用你知道多少?
    不少人認為大專不是大學,沒有讀的必要,今天小編還收到這樣一條私信,問:大專是大學嗎,學歷國家承認嗎?在不少的思維中,大學應該是本科學校,但是,大專它也是屬於高等院校,和本科院校是一樣的,只是有一個學歷的差別。大專生也叫專科生,是在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全日制學習的學生。他們也是大學生,只是比本科生少一年的在校時間。
  • 高職擴招拿的是大專學歷,那讀大專是否有意義?
    經常聽到別人說的一句,「大專讀出來有什麼用?還不是找不到工作。」每每聽到這裡很想問一句,「大專學歷都找不到工作了,那大學以下學歷的人怎麼辦?」因此拋開實際情況來談讀大專是否有意義都是耍流氓,你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希望通過高三復讀一年就可以考上好的本科院校的。這中間承擔了重大心理壓力和自身知識基礎薄弱等問題。
  • 讀大專也有好發展,選定這四個大專專業,就業前景一片大好!
    小編認為,復讀和讀大專這個單選題沒有對錯之分,任選一個都需要更加努力,本文針那些計劃讀大專的本科「落榜生」,羅列出了以下四個專科熱門專業,藉此奉勸各位大專生,讀大專並非「混日子」,只要選對專業,大專期間加倍努力,努力修行專業知識,讀專科也有好發展,就業前景一片大好。
  • 廣州大學成考值得報讀嗎,大專一年學費怎麼收
    廣州大學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重點建設的重點大學,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9所實施高校之一,全國首批12所「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試點高校,也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 大專屬於什麼學歷?是大學嗎?
    老一代思想裡,大專是好學校,因為包就業,工資高,一畢業就能為家裡分擔壓力。隨著時代發展,高新技術人才越來越被重視,各類工作在要求擁有技術的同時更加渴望專業素質,說白了就是既要會操作,也要懂原理,這樣回到基本問題,為什麼不願意讀大專?
  • 讀大專真的沒用嗎?高考落榜後,讀大專真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嗎?
    正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愁,對於成績比較優異,考得好的學生來說,在今年的9月份,可以報讀心目中最理想的學校。對於這次在高考中考砸了的學生來說,要麼選擇復讀要麼讀大專或者輟學外出打拼。如果確定不復讀的話,那麼是讀大專還是乾脆出來,早早到社會打拼了,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想必不少人肯定會很糾結。
  • 中專畢業怎麼讀大專?中專升大專政策解讀
    權威數據顯示,中專畢業生中,有12%的學生會在畢業當年報讀高技,提升技能;有15%的學生會選擇讀大學,拿正規文憑,打破學歷限制;剩餘73%的學生會選擇找工作,進入工作崗位,這部分學生,在工作之後或多或少因為技能或者學歷限制,在職業生涯上進步遲緩。
  • 國家開放大學大專和遠程教育大專有什麼區別?
    國家開放大學文憑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用,例如公務員考試認可該文憑,部分事業單位招考也認可,還有國家級的司法考試、財會考試、工資晉升、職稱晉升部分外國大學留學等都是認可的。但有的同學就在問了;「國家開放大學大專和遠程教育大專有區別嗎?」
  • 高考失利只能上民辦大專?民辦大專究竟值不值的去讀?
    民辦大專究竟值不值得去讀呢?如果說你考慮得值不值去讀的話,我認為你並不值得去讀。如果說你是抱著去學習知識,去學習專業知識以及其他知識的話,那麼我認為值得去讀。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如果說你也這麼想,我建議你不要去讀,因為第一年你會覺得枯燥,你會覺得你的學費交得不值得可是你還是渾渾噩噩,不知所措。你上課timi,回寢室英雄聯盟 晚上去操場打望一下帥哥靚妹,你還自認為又是充實的一天。交作業時你不認真,只想去抄襲,上課時呼呼大睡,睡醒了就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可是你自己就是不願意使勁的努力。
  • 大專學校都在擴招,大專文憑還有用嗎?
    首先,大專學歷有存在的必要。國家存在大專學歷是一種特別合理的方式。對於大學擴招這件事情,要一分為二的去看待,不要單一的說是好或者是壞。二、如果大專學歷不存在的話。我們都知道每年我們國家高考的人數特別多,但是考上本科的人也不是特別多。如果大專學歷不存在的話,那麼,高考落榜的學生,他就沒有學可以上了。這樣會造成學歷銜接上的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