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博物館展品故事:回顧北京警用槍演變史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8月13日,一副不起眼的手銬,誰能知道它曾經在近30年中銬住過約3000名扒手?幾架今日看來已經笨重不堪的儀器,當年卻是北京公安指紋識別、槍彈識別、心理測試、DNA檢查等諸多高精尖技術的發軔。如果無人講解,哪怕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大盂鼎,在常人眼中也無非是一個銅鏽斑駁的三足大鍋,更何況是北京警察博物館裡貌不驚人的上千展品?

從「萬國牌」警槍到標準化槍械配備

隨著近期北京反恐、安保形勢的變化,街頭持槍民警日益增加。普通市民可以看到長如95式自動步槍、97-1、97-2式防暴槍,短如05式警用轉輪槍、92式手槍。但是要想看看更多、更有歷史感、更能記錄北京民警們歷年來使用的槍械,警察博物館4層展廳是個好去處。

1949年前後留下的照片清楚地記錄了當年北京公安的裝備情況。槍身奇長的三八大蓋兒、槍身很短的馬槍、駁殼槍、轉輪槍、白朗寧……在當年從國民政府警察局接收的各式槍械中,甚至還有一支全世界惟一一款日本製造的、可以上刺刀的機關槍。

根據警察博物館各種展品的記錄,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北京市公安局一線巡邏民警正是扛著三八大蓋兒在市區內巡邏。很顯然,這種作戰範圍在400米左右,射程很遠,穿透力極強的武器其實非常不適合城市警察在近距離對身邊的歹徒使用。

1954年之後,隨著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雜牌槍械終於退出了北京警察的裝備序列。從這一年起,軍用五四式手槍逐步列裝,成為北京民警的標配槍械。隨後幾年,六四式手槍也開始普及。相對於威力強大的「五四式」,槍管較短、火力略弱的六四式對一線警察而言更加適合。

在市公安局槍庫工作多年的警保處民警房建華對於警方用槍歷史的變化如數家珍。「20世紀50年代末,市公安局收回並且報廢了所有雜牌子老槍,從那時起警槍開始正規化。但是到了『文革』開始,民警的配槍絕大多數都被收回,存在了北京衛戍區。」房建華告訴記者,直到1978年之後,這些槍才被取了回來,再次下發。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警務工作日益走上正軌。除了五四式、六四式之外,又配發了更加小巧的七七式手槍。這種槍可以單手上膛擊發,給不少一線民警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長槍當中,先後配備了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和五六式衝鋒鎗,以及七九式、八二式輕型衝鋒鎗。「不過八二式只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就收回了,一線民警在使用中發現,這種槍如果操作不當,非常容易發生走火。」房建華說。

事實上,曾經在警用領域裡廣泛裝備的七九式輕型衝鋒鎗也沒有得到很多一線民警的認可。儘管被認為「打得準」, 但它極差的人機工程設計、緩慢的換彈速度、嚴重偏高的射速都讓它在實戰中的效能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儘管在軍用領域中,使用手槍彈的衝鋒鎗正日益顯出頹勢,但在警用領域卻仍然屬於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裝備。可以連續發射、能夠精確瞄準、子彈穿透力又不是很大,都是在實戰中非常實用的特性。

可是,七九輕衝的理論射速高達1000發/分鐘,嚴重偏高,原始設計的彈匣容量只有20發,這意味著只要1秒多鍾就能打光一匣子彈,加上換彈速度太慢,真正面對火力強大的歹徒,對它的使用者而言往往意味著更大的危險。

進入九十年代,警槍的配備、使用都已經相當規範了。九十年代初,北京民警開始配備防暴槍。口徑38毫米的防暴槍只能打催淚彈,而口徑較小的18.4毫米防暴槍,除了可打催淚彈,也能使用各種殺傷彈、橡皮彈等其他防暴彈。

近年來警槍裝備最大的變化莫過於05式轉輪手槍。這種由公安部自行研製的槍械與香港警察普遍裝備的「點38」有很多共同之處:槍把大、威懾強、威力小、不卡殼。這種現在相當常見的槍械改變了過去沒有專門警用槍械的歷史。房建華說,民警用槍的場合通常都有密集人群,如果使用五四式之類的軍用槍,很可能出現一槍擊穿面前歹徒,子彈繼續飛行,又傷及周圍無辜市民的場面。05轉輪槍的子彈動能要小得多,大大降低了誤傷的機率。

至於代表著重火力的長槍,目前北京民警使用的是軍用九五式自動步槍。2008年前後,這種槍逐漸替代了此前使用的五六式、八一式自動步槍。它在城市街頭的特警執勤崗或市界治安檢查站裡發揮重要作用。

房建華告訴記者,儘管實戰中民警開槍的機會極其少見,但日常訓練仍然會慢慢讓槍械達到使用壽命。特別是近期北京全警動員,大批年輕警員參與反恐防暴方面的槍械訓練,各種槍枝的使用頻率大大提高。「每發射一定數量的子彈,槍枝就要報廢。每年市公安局的報廢槍都會存儲到槍庫裡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按規定予以銷毀。」

如今,陳列在警察博物館四樓、代表了北京警察用槍進化史的槍枝全部屬於報廢槍。其中有大量的槍枝是在1949年前後收繳國民政府北平市警察局的用槍。包括那支全世界惟一一款可以上刺刀的「日本九六式機關槍」,都是通過這種途徑走進博物館的。

北京民警還會從社會上收繳到一些槍枝。這些收繳來的槍械無論好壞,不管新舊,全部都要銷毀。

這副手銬拷過3000人

想像一下3000人聚在一起的場面:一個簡編步兵師、一個足夠熱烈的籃球賽主場、一場娛樂明星的演唱會觀眾——或者是滿滿一操場的扒手。首都警察博物館二層的展廳陳列櫃中擺放著一副鋥亮的手銬,它原來屬於傳奇的反扒民警高松嶺,這位1980年就被公安部授予一級英模稱號的民警在從警39年的歷史中,曾經用它銬住過3000餘名扒手。根據警方的統計,這3000人裡沒有一個是冤枉的。

1963年,年輕的高松嶺走上了反扒崗位。剛滿18歲的他銳氣正盛,看著同期被分到大案隊的學員每天熱火朝天地去偵破大案要案,自己只能面對一批小蟊賊,情緒十分低落。

當年12月,一個小女孩走進派出所,說她和爸爸從外地來京看病,但剛下車就發現身上用來治病的錢不見了。女孩的爸爸讓她來報案,他自己則去了永定河邊。高松嶺趕緊和師傅去河邊尋找,發現孩子父親時候,他已經把腰帶拴在了樹上,「再晚一步估計就上吊了。」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年輕的高松嶺,直到退休,他還一直記著當年的這一幕:「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反扒偵查員的責任了。」

從這時起,高松嶺差不多要拿公交車當成自己的家了:每天在公交車上的時間超過了10小時。平日裡,沒事就琢磨扒手的特點、技巧以及他們下手時的破綻。

第一個關鍵點在眼睛上。也許是一種本能,扒手在下手前,一般都要向周圍最後掃視一眼,如果這時候正好和死盯著他的警察眼神相碰,對方一定就放棄了。第二個關鍵點是扒手下手時的身體變化。若是他的身體突然墊高了一點,接著又很快落下,這基本就意味著已經下手了。長年的工作中,高松嶺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反扒技巧:反正當年的公交車也是擁擠不堪,他就乾脆湊在扒手旁邊站著,隨便用身體的某個部位觸碰著對方:胳膊肘、肩膀、後背、腿乃至腳後跟,只要有一個地方能和對方接觸,就能感知對方的動作。

1993年10月26日,高松嶺跟著7個可疑人上了公共汽車。其中一個歹徒伸手掏高松嶺的衣兜,高松嶺抬手護住衣兜。歹徒突然從腋下抽出刀子直指高松嶺的心口。高松嶺雙手扣住歹徒的手,和同事一起將7名歹徒擒獲。在繳獲的一個書包內,竟發現一支槍膛裡裝滿了彈藥的火槍。

39年的從警生涯裡,他隨身的手銬銬住過3000餘「佛爺」(小偷的江湖別稱)。他帶出來的徒弟,如北京市「五四」獎章獲得者付作新等人,也都在日後成長為北京反扒戰線上數一數二的標兵。

1980年4月30日,17名中國首批公安一級英模誕生,高松嶺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如果按照師傅帶徒弟的算法,如今反扒民警已經歷經了好幾代人。儘管自己也知道在將來很漫長的時間內都不可能真正實現,但他和其他所有反扒民警的願望都一樣:期待著「天下無賊」。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安然/文 

相關焦點

  • 首個中國警察警用槍械博物館在漢建成開館
    現在網10月25日訊 (長江商報記者 譚經田 通訊員 夏洪波 實習生 汪浩楠)今天,首個中國警察警用槍械博物館——武漢市公安局警用槍械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首批就展出了包括國家一級文物「漢陽造」、白朗寧系列手槍在內的183支老式中外名槍,而首批參觀的賓客是前來參加全國公安系統射擊賽的各地「神槍手」們。世界最早「火槍」誕於中國武漢市公安局籌建警用槍械博物館,位於武漢市公安局實戰訓練基地內,面積達300多平方米。
  • 北京警察博物館裡「老物件兒」的故事
    博物館似一葉扁舟,載著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那些過往,它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物化的匯集與並置,更能折射出一個文明、一個地域、一個職業的精神文化厚度。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小編帶大家走進北京警察博物館,看看民警曾經使用過的「老物件兒」,聽聽首都警察曾經的故事……北京警察博物館2000年開始籌建,2001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這裡陳列的物品記錄了北京公安的發展歷史。
  • 警察博物館
    北京警察博物館位於東城區東交民巷。2001年8月對外開放。為青少年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 #全民博物館#推薦:適合小學生參觀的北京18座博物館
    ,回到北京後我們就去了國家博物館。從兒子的問題中我能感覺到,他孩子琢磨這麼大的器物是怎麼從那個坑裡出來的,把實物同殷墟那裡介紹的陶範聯想起來,還有大方鼎如何被發現的故事的真假等等。15、北京警察博物館北京警察博物館
  • 這家警察博物館直播217.7萬網友在線圍觀 孫中山佩槍是鎮館之寶
    1月8日上午,中國警察網警察博物館系列直播活動來到上海公安博物館。本場直播共217.7萬網友在線圍觀。 展館設有公安史館、交通管理館、警用裝備館等11個分館,記錄了自1854年上海建立警察機構以來一個半世紀的歷史沿革。 01 歌曲中的警察故事
  • 北京警察博物館:喜迎16名老民警捐文物
    2月18日,北京警察博物館舉行老民警捐獻珍貴警察文物的專場活動,16名老民警向北京警察博物館捐獻了251件珍貴警察文物。這次活動讓北京警察博物館再次吸引了首都廣大民警和參觀者的眼球。  當下的收藏熱持續升溫,一片紅火。
  • 2020北京警用展報導,轉輪榴彈發射器無人機、戰術導軌系統亮相!
    2020年11月23日到26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在北京正式召開。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的警博會不僅延遲召開了,而且參展規模也有所縮小,並且不再向一般觀眾開放參觀。展會上展出的電擊槍當然,電擊槍也是少不了的。從外形上就能看出,這兩種電擊槍的設計參考了著名的美國泰瑟X3和X26電擊槍。兩種電擊槍的區別在於,X3能夠一次裝填3發電擊彈,而X26隻能狀態已發。此外在電擊槍的握把位置,使用者還可以選擇安裝執法記錄儀或是插入備用的電擊彈。
  • 北京首起碎屍案你知道嗎?警察博物館揭諸多秘密
    博物館為一座西洋古典建築,分為四層,展出面積2000平方米。現有展品7000餘件,現陳列展出展品1500餘件,有相當藏品屬首次公諸於眾。據北京青年報報導,館內展示以實物為主。另外,館內還採用了相當的高科技手段,引進了先進的聲、光、電技術,使傳統的陳列手段與高科技展示完美結合,既突出了博物館的時代特徵,又很好地表現了首都公安在全國的獨有特色。同時,館內還設置了寓教於樂的參與操作項目。
  • 【祝賀】武漢警察博物館開館啦!
    【祝賀】武漢警察博物館開館啦!1902年,創辦武昌警察總局;1911年,設立湖北臨時警察籌辦處;1949年,漢口市警察局成建制起義;1958年,成立江漢女子交警班;1993年,啟用恩斯特龍警用直升機……武漢警察的百年風雲在這裡都能找到歷史印記。
  • 公安博物館:記錄上海灘警察故事
    公安博物館:記錄上海灘警察故事  博物館種類形形色色,大多不外乎自然科學和歷史類博物館這兩個大類之中。所以,當得知上海有著上海公安博物館,這樣一個以公安事務和警務知識為主題的專業性博物館時,我頓時來了興致,想要前往參觀一番,畢竟以公安為主題的博物館並不多見。上海公安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就這樣以它自身的獨特性吸引著人們前來關注。  上海公安博物館坐落於上海市徐匯區瑞金南路5 1 8 號,是國內首座展示公安發展史的專業博物館。
  • 北京:第一次走進國家博物館,有不少中國奧運展品值得銘記!
    近日,北京,攝影師第一次走進國家博物館,親眼看到有不少中國奧運展品值得我們銘記!國家博物館中這一個收藏的展品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現場國家博物館中展示的這一組收藏的展品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傳遞的火炬和北京奧運會奧運聖火的取火燈。
  • 警察配槍的糾結:領導關心槍的電話1天打十多個
    「一旦槍出事,在釀成悲劇的同時,警察往往也是受害者。」這是許多中國警察的共識。在許多老警察記憶裡,手槍一度曾是隨身攜帶的武器。然而,在一系列警察涉槍的尷尬事件後,槍枝管控越來越嚴格,漸漸地,出現了領導談槍頭疼、民警躲避領槍的尷尬局面。  出差帶槍還是不帶槍,這件事讓張警官糾結了好一陣子。
  • 想參觀小眾博物館?西媒: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2、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這座自來水博物館位於北京東直門一帶,所在地是清末自來水廠舊址,具有百餘年歷史。在這裡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水龍頭,包括130個「實體展品」和模型,以及來自中國第一家自來水廠——京師自來水公司的水券等老物件。在北京這座沒有出海口的國際大城市,自來水博物館時刻提醒著人們,要為上千萬居民提供安全潔淨的飲用水絕非一日之功。
  • 中國的警察隊伍,雙排扣警用大衣,為何在21世紀被撤銷?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建設。例如警服顏色、警服樣式的變化等等,都見證了我國警察隊伍的逐步發展。對於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對於軍綠色的警用雙排扣大衣,應該都有一些印象。雙排扣警用大衣,比較長,一般延伸到膝蓋。
  • 北京博物館大全免費 北京這些博物館不收一分錢
    博物館是輕鬆又長知識的地方,這裡的介紹要比教科書上更靈活,更易被人們接受,用展品說話,用事例講故事,推薦北京朝陽區0元不收門票的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館實行全網售票北京免費博物館之中國電影博物館  在我的印象裡,中國電影博物館是因為電影《阿凡達》火了起來的,當年《阿凡達》上映後,中國電影博物館門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甚至排半天也買不到巨幕版的票。
  • 《博物館奇妙夜》:會動的展品們
    博物館從來都是一個安靜嚴肅的場所,保管著代表著世界歷史的自然或者人文的物品,向公眾提供可以把學習和娛樂結合在一起場所。當我們在博物館裡看著歷史氣息濃厚的藏品們,總會自然地的安靜下來,可這部電影就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博物館,《博物館奇妙夜》就是講博物館裡會動的展品們的故事。
  • 北京全博物館109家親身體驗攻略手冊(下)
    接續上文北京全博物館109家親身體驗攻略手冊(上)|文史宴,繼續盤點北京所有博物館。,與北京警察博物館其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優於後者之處是古代法制和世界司法思想這兩部分的內容較多,中國審判史和中國古代最高審判機構這兩個展覽布展較精緻,也有一些展品,值得細看,國際司法掠影和東交民巷展這兩個展覽布展也還過得去,但以圖片為主,沒什麼展品。
  • 南寧警察博物館向個人開放預約了
    5月18日,為迎接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南寧警察博物館首次面向市民個人開放預約。當天上午共有約100名市民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前往南寧警察博物館參觀。南寧警察博物館是南寧市公安局主辦的主題教育展館,包含警察歷史陳列館、公安廉政教育館、公共安全教育館(交通安全教育館)、警察職業體驗館、警察文化中心等5大主題館和安防學堂、警察書屋等功能廳。其中,警察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0多幅照片、800多件展品,內容包涵南寧城市發展、古代刑獄、近代警政、南寧兵變、南寧抗戰、南寧解放,以及新中國成立後各重大歷史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等內容。
  • 傳承警隊精神,惠州公安組織民警參觀警察博物館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銘記惠州公安歷史,傳承惠州警隊精神,營造人民警察節濃厚節日氛圍,2021年1月10日中國人民警察節當日,惠州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參觀惠州市警察博物館及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惠州公安歷史剪影圖文展。
  • 暑假到北京旅遊,推薦這六個適合親子的博物館,趣味好玩漲知識
    北京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非常多的博物館資源,其中一部分博物館還是免費開放的,除了歷史底蘊深厚的國家博物館、展品豐富的首都博物館,還有一些有趣的、適合孩子們去的博物館,也是進行親子活動的好地方。家長們在這個暑假趕緊給自家孩子安排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