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起碎屍案你知道嗎?警察博物館揭諸多秘密

2020-12-20 搜狐網

  大洋網訊您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北京首起殺人碎屍案的偵破經過嗎?

  您知道相聲《夜行記》的原作者是北京的交警嗎?

  您知道50多年有多少公安民警為首都安全犧牲嗎?

  核心提示

  擬定於8月對外開放的北京警察博物館坐落在東交民巷36號,北京市公安局的後門右側。博物館為一座西洋古典建築,分為四層,展出面積2000平方米。現有展品7000餘件,現陳列展出展品1500餘件,有相當藏品屬首次公諸於眾。據北京青年報報導,館內展示以實物為主。另外,館內還採用了相當的高科技手段,引進了先進的聲、光、電技術,使傳統的陳列手段與高科技展示完美結合,既突出了博物館的時代特徵,又很好地表現了首都公安在全國的獨有特色。同時,館內還設置了寓教於樂的參與操作項目。公安博物館分四大展廳:一層為北京公安史廳,二層為刑事偵查廳,三層為警種職能廳,四層為警械裝備廳。

  擬定於8月對社會開放的北京警察博物館,濃縮了北京市公安局50多年的歷史足跡。

  7月10日,本報記者率先參觀了北京警察博物館,感受頗多的是:博物館非常解渴地滿足了人們長期以來對公安工作的好奇心,普及了很多過去鮮為人知的公安知識、破案手段,驚險揭秘、引人入勝。

  兩路人馬良鄉會師創建公安接管北京

  在博物館一層大廳東側,有一幅光、電顯示的地圖和一張長幅黑白照片,展臺上還有一些紙張已泛黃的小冊子。這些文物記載著北京公安的創建史。據介紹:1948年,當全國解放的號角即將吹響,就在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附近辦起了一個特殊的培訓班,培訓班成員都是來自解放軍縣團級以上的幹部。培訓班的教材就是展臺上擺放的小冊子——《北平概論》。經過速成培訓的解放軍幹部從西柏坡出發,到北京附近的良鄉和另一路人馬匯合進入北平,創建了北平市政府公安局,接管了原國民黨警察局,為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提供了安全保證。這就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前身。牆上的地圖和照片上的合影,記載了北京第一代人民公安民警的足跡和風採。

  鄧宅電話曾直通地安門派出所

  在一層公安史展廳西側展臺上,放有一臺老式手搖電話。電話上的黑漆已脫落,話機小而舊。這部不起眼的舊電話,曾是鄧小平同志家連接駐地公安機構——地安門派出所的「安全中樞」。這臺電話曾在鄧宅兢兢業業地工作了12年,從沒出過閃失,直到小平同志逝世。一層展廳的實物還包括:原國民黨北平駐軍——傅作義部交出的北平部分城門的鑰匙(複製品)、開國大典上用過的禮炮等。

  58位警員為民捐軀特大浮雕鑄寫英魂

  在北京警察博物館中,除了一進門處的警魂柱以外,最醒目的「展品」要屬大廳正面從上到下貫穿的「英烈牆」。黃底色上的浮雕是數雙明澈的眼睛,他們有的戴著眼鏡,有的目光炯炯,有的手裡握著手銬,有的大手緊拉住孩子的小手……牆下的展臺上放著一本純牛皮製成的英雄冊,記載著從北京市公安局成立至今,已有58位人民警察犧牲在保衛首都安全的崗位上。這些名子中有現在北京人都非常熟悉的崔大慶、袁時光……展品中被子彈打穿的鋼盔,染滿血跡的警服,不足千元的工資條和無償獻血單,讓倒下的英雄又重新站到了參觀者面前。

  人海戰術抓捕土匪韓玉樹

  人民公安從無到有,技術裝備從落後到先進,在展廳的二層刑偵展區表現得最充分。刑偵部分是過去在一般人眼裡最為神秘的警事「禁區」,在博物館中,這個「禁區」第一次向很多參觀者「揭秘」。這裡展出的不僅有1953年公安民警靠人海戰術,大發通緝令的辦法,抓獲了大土匪韓玉樹的實物,還展出了一件土黃色的棉猴。講解員介紹:這件棉猴的主人是一個罪犯,其作案後騎車逃跑。警察在追逃的過程中罪犯掉下了這件經過染色的棉猴。後來警方就是尋著這件棉猴找到洗染店,憑著洗染店的交活單子找到疑犯的住址,發現疑犯外逃後,又在全國通緝,終於在廣西的旅店裡抓到逃犯。這樣的案子在當年已經算是很曲折了。

  丹東列車發現屍包展覽重現首起碎屍案

  在飛馳的列車上發現一個無人認領的提包,打開一看大驚失色,原來提包裡是一堆屍塊。這樣的情節很多歲數大的人,都在過去的文學作品中看過。而警察博物館中展出的卻是真實的案例。1979年在開往丹東的列車上,發現了一個無人認領的提包,後面發生的就是文學作品中的情節。在提包上面有北京市皮革二廠的字樣。此後該案被定為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第一起碎屍案。辦案民警尋著提包的線索,和裹屍布上一個微小的電話號碼,找到北京皮革二廠,問提包的銷路,得知北京朝陽區有賣,從而找到朝陽區的碎屍現場,抓獲了案犯。

  北京「功勳犬」為展覽安樂死

  在二層展廳的拐角處,有一個栩栩如生的警犬標本。這個標本的後面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展品下面的文字寫著:警犬菲生,1996年出生,德國純種牧羊犬,曾參加過40多起案件偵破,破案34起,多次立功。

  講解員介紹:這隻警犬就是北京警界赫赫有名的功勳犬。在一次訓練過程中,由於發彈槍離菲生的耳朵太近,功勳犬受了刺激,不得不退役。按慣例,警犬退役後養護它的警員要一直養它到死。但是考慮到博物館應該有表現警犬在公安破案中功績的內容,布展人員找到警犬大隊,希望提供一隻活犬製作標本,最後選擇了功勳犬。這隻犬和它的馴犬員共同生活了5年,馴犬員非常捨不得他的老戰友。在製作標本的頭一天晚上,馴犬員專門打車從基地趕到動物園標本室,給功勳犬買來狗糧餵它,整整陪了它一宿。

  講解員講到這裡,旁邊的一位警員插言道:你們能不能幫助呼籲一下,我們的警犬隊由於經費有限,警犬待遇跟不上,又經常要聞一些劇毒的爆炸物品,所以我們的警犬不到退役年齡就不得不提前退役。

  DNA技術破了八女被害案

  從最初破案的人海戰術,到如今的DNA技術運用,北京公安隊伍走過了一條科技強警的道路。

  去年發生在石景山地區的八女被害案,就是一次現代刑偵技術用於實戰的範例。據講解員介紹:當時在偵破石景山八女遇害案時,破案人員中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法醫在分析了現場的打鬥場面,提取了案發現場的9種血跡並進行了DNA測試後認為,該案是一人所為。而一些別的同志卻認為現場八人同時被害不可能是一個人幹的,團夥作案的可能性極大。法醫根據現場採取的80多處血跡分布、噴濺方向,重新演示了一個人殺八個人的作案過程,最後確定該案是一人所為,又通過DNA測試,把兇手圈定在趙連榮身上,定位非常準確。

  測謊儀讓爆炸犯實話實說

  2000年1月27日,在雍和宮附近發生了一起兄弟之間因為房產矛盾製造的爆炸傷人案。兄弟之一在推自行車的一瞬,爆炸物驟響,一隻手臂被炸飛。警方在偵破這起案件中,運用了測謊儀。當警員對疑犯進行心理測試時,發現他對作案時間、地點、實施方式都有異常心理反應,測試結果表明其有重大嫌疑。果然,進行心理測試後不久疑犯就交代了罪行。

  在二層刑偵展廳,專門展出了一套心理測試系統。展臺上是一臺電腦,下面是一臺控制櫃。旁邊還有一個模擬疑犯。當講解員打開控制櫃開關,錄音機裡傳出問話聲:「你在老家時是不是打傷過一個人?」「沒有。」「你昨天在門口修車時是不是看到過一個女孩兒?」「沒有。」「你說的都是實話嗎?」「是。」……隨著聽似普通的問答,電腦上的波紋不斷變化,有的波段顯示出淡粉色。講解員說:通過儀器採集人的呼吸、血壓、心跳等,檢測受測人在特定情況下的心理、生理反應,最終對其供述和涉案程度作出判斷和分析,排除或認定疑犯對象。剛才電腦屏幕上顯示淡粉色的波段就是有異常的地方。

  幾分鐘合成殺人現場一束光照出疑犯指紋

  在博物館二層的展櫃中,擺放著公安部門最早在作案現場用的指紋毛刷,這是一些類似毛筆的小刷子。講解員講道:當時刑偵人員就是用這種小刷子粘上銀粉,在疑犯留下的指紋上刷,提取出疑犯的指紋。然後好幾十人去翻指紋檔案卡片,核對指紋與誰的特徵點相同。就是下這麼大的功夫,因為一些指紋留在很滑的介質上,還是不好提取核對。現在可就不同了,在老式指紋毛刷展櫃的旁邊,一套多波段光源顯現指紋系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只見講解員用手輕輕一按控制臺上的開關,一束淡紫色的光打在顯微鏡下一張非常光滑的電光紙上,兩個清晰的指紋立刻顯現在人的眼前。前後不過幾秒鐘。

  據了解,北京警方不久前破獲的西直門一起盜竊案,就用的這套系統,提取到了過去靠土辦法很難提取的疑犯指紋。該案的案犯在作案時全部戴著手套,現場基本沒有留下指紋,只是出來時,在風箱上無意間碰上了一枚指紋。刑偵人員將其放在光下一照很快顯現出來。這套多波段光源顯現指紋系統,可根據不同介質採用不同光,隨意調節。

  展廳中還有兩套和指紋識別系統類似的設備,一套是現場圖形自動繪製系統,一套是計算機人像組合系統。據介紹,現場圖形自動繪製系統,只需從不同角度拍攝幾張作案現場的照片,計算機立刻可以合成作案現場的全景、俯視、立體圖形,沒有任何遺漏。而過去這項工作要由技術人員在現場蹲上2至3個小時才能手工繪成,還沒有電腦合成的準確。

  在計算機人像組合系統旁記者看到,講解員打開電腦,屏幕上立刻顯現出無數的人臉器官,點擊滑鼠,這些器官可任意組合。有了這套系統,目擊作案疑犯的證人,可以根據記憶中的回憶,在電腦上拼出疑犯的面容,幫助破案。

  現場模擬體驗看守所頭回開眼看到束身衣

  在展廳二層的西側,有一個同比例大小的看守所現場模擬房間。四周牆上掛著手銬、腳鐐等刑具。中間還有一個縮小了的看守所模型。在這個標有東城看守所字樣的模型前記者看到,現在的看守所,早已不像人們想像中的昏暗、破舊,而是每個房間都帶有衛生間的客房式建築。除了樓外的鐵窗讓人感到監所的味道,其現代文明程度,足以和很多大機關的辦公樓相媲美。

  監所的北牆上掛著一件特殊的綠色帆布外衣,上還綴有一個類似過去飛行員的軟頭盔。記者問講解員這是什麼「裝備」?答:這是看守所專門對付情緒激動犯人的束身衣。據介紹:有些犯人剛進監所時情緒非常激動,行為不能自控,容易對同監的犯人發生攻擊,或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在這種情況下,監管人員就要給其穿上這種束身衣,約束他的行為。這種外表一般的束身衣有限制犯人行為的功能。

  交警集體創作《夜行記》夏季值勤曾穿竹背心

  相聲大師侯寶林、郭全寶合說的名段《夜行記》,曾幽默得令人噴飯。段子中把騎車人撞進藥鋪的細節至今膾炙人口。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這段相聲的原創人員並不是專業作者,而是1955年由北京交通處宣傳科的交警們集體創作。展覽中一本距今已經幾十年的相聲腳本,向人們道出了這個秘密。

  在展廳三層的展櫃中,還掛著一件全部由竹段編成的竹背心。沒看過展覽的人絕想不出它是幹什麼的。原來這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交警,在夏季上街值勤時穿的裝束,為的是防暑降溫。三層展廳裡還有一架外形古怪的鐵車。據講解員介紹:這是北京現存的最古老的消防車,造於晚清時期,純國產。

  首張身份證在東城警械大全在四層

  在警察博物館的三層展廳,貼著一張普通的居民身份證。這張看似普通的身份證,卻是全國第一張身份證。1984年,全國首發身份證試點定在了北京市東城區。一位叫單秀榮的居民第一個領到了這張身份證。此後,身份證幾乎替代了實行多年的戶口本,成為證明居民身份的主要證件。

  有對警配裝備,警服、警械、警銜標誌感興趣的參觀者,在展廳的四層可以大開眼界。這裡不僅陳列著從解放初期至今的數百把各個時期的警用槍械,包括繳獲的搶劫銀行的犯罪分子鹿憲州使用的手槍、豐臺襲警案韓學功使用過的手槍,還有各個時期的警服展區、車輛展區。

  以上這些鮮為人知,不過是記者走馬觀花採集到的一部分花絮。據介紹,今後警察博物館的內容還會不斷補充新的展品,全面展示公安文化,向群眾普及公安知識。(記者李罡)

  (編輯:星子)

相關焦點

  • 大案紀實:深圳碎屍案,美豔女模慘遭先奸後殺
    在深圳曾發生一起十分殘忍的碎屍案,一名女模特被人姦殺後還被大卸八塊殘忍丟棄在海邊。這名女模特究竟與和誰有著深仇大恨呢?到底是情殺還是仇殺呢?案件是怎樣勘破的呢?深圳碎屍案裡面有什麼隱情嗎?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 大案紀實:深圳碎屍案,美豔女模慘遭先奸後殺(隆胸矽膠成破案關鍵)
    在深圳曾發生一起十分殘忍的碎屍案,一名女模特被人姦殺後還被大卸八塊殘忍丟棄在海邊。這名女模特究竟與和誰有著深仇大恨呢?到底是情殺還是仇殺呢?案件是怎樣勘破的呢?深圳碎屍案裡面有什麼隱情嗎?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 大案解密:深圳碎屍案,美豔女模慘遭先奸後殺(隆胸矽膠成破案關鍵)
    在深圳曾發生一起十分殘忍的碎屍案,一名女模特被人姦殺後還被大卸八塊殘忍丟棄在海邊。這名女模特究竟與和誰有著深仇大恨呢?到底是情殺還是仇殺呢?案件是怎樣勘破的呢?深圳碎屍案裡面有什麼隱情嗎?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 中國大案紀實:深圳碎屍案,美豔女模慘遭先奸後殺(隆胸矽膠成破案關鍵)
    在深圳曾發生一起十分殘忍的碎屍案,一名女模特被人姦殺後還被大卸八塊殘忍丟棄在海邊。這名女模特究竟與和誰有著深仇大恨呢?到底是情殺還是仇殺呢?案件是怎樣勘破的呢?深圳碎屍案裡面有什麼隱情嗎?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
  • 大案紀實——龍潭湖碎屍案,離奇的偵破過程
    到現場一看,警察就明白了,這孩子沒撒謊啊。 旅行袋口,一隻殘缺不全的人手,正朝外伸著呢……十分鐘之後,崇文分局刑警隊隊長老宋桌子上的電話響了,告訴他龍潭湖發生一起碎屍案,請速來勘査現場。警察也是人,對這種生活不會嚮往。特別是手裡已經有一堆案子的,那就更煩,一聽電話鈴響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的警察,是從電視劇裡出來的。找老宋辦這個案子,固然是因為在他轄區,但巧的是老宋剛好是當時北京警界破碎屍案最多的一個刑警隊長。北京市當時這種惡性案件還不是很多。
  • 92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已破,96南大碎屍案還會遠嗎?
    1992年南醫大在校女學生被害案告破,兇嫌被警方抓獲,人們對偵破南大碎屍案又燃起了希望,警方也一直沒有放棄——破獲南大碎屍案的希望當然有,但非常渺茫。公安部刑偵局表示,南大碎屍案將追查到底,不受追訴期限限制。「太殘忍了,辦案的警察都不敢吃肉。」案件性質之惡劣、影響之大,很多見慣血案的老刑警都怒髮衝冠,警方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南大一個獨身的老校工成了重點排查對象,「來了4、5個警察,把我家的廚房和廁所都摸了個遍。」
  • 許國利不可能是南大碎屍案兇手,南大碎屍案兇手很可能是一個女人
    結合許國利55歲的年齡、變態人格和曾在長三角活動等,很多人猜測他可能是南大碎屍案兇手。但從南大碎屍案當年的碎屍拋屍情況看,時年30歲的許國利不可能是南大碎屍案兇手。歷時33年,華城案都能告破,我國的白銀連環殺人案二十多年了也已告破,所以我堅信,南大碎屍案依然有告破的可能。2020年2月23日,南京警方宣布1992年南醫大案兇手麻繼鋼歸案。
  • 舊案紀實——建國後北京第一起殺人碎屍案,無主行李裡面的秘密
    至此,可以肯定碎屍包裹是從北京放上火車的。在對案情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專案組決定以北京市為重點從兩個方面進行工作: 一是進一步對屍塊包裝物進行廣泛的調査,從中發現可疑線索。二是從走失人口中發現死者線索。
  • 南大碎屍案偵破了?不,破的是南醫大姦殺案
    正因如此,南大碎屍案和南醫大姦殺案成了警方心中永遠的痛。28年後,疫情肆虐時期,南醫大姦殺案的偵破,再一次彰顯南京警方的戰鬥力。南大碎屍案,又稱南京「1·19」碎屍案、刁愛青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受害人為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遺體碎片在其失蹤9天後,也就是當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潔工在南京華僑路發現。
  • 「南大碎屍案」還會遠嗎
    南大碎屍案回顧南大碎屍案,又稱南京「1·19」碎屍案、刁愛青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2008年7月1日,一位當年參與偵查「1·19」碎屍案的警官,雖然已經過去12年,但他對於這一碎屍案仍然記憶深刻。該資深警官表示兇手確實很殘忍,我們發現的屍塊竟達到2000多塊,並不是民間傳說的1000多塊。每塊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齊,從兇手碎屍的手法來看,應該是比較專業的,對解剖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親眼看到過死者的手腳,肢解得很整齊。
  • 南大碎屍案呢?
    新聞出來後,很多人都誤將此案看作了南大碎屍案,其實,這是兩起不同案件。論作案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社會影響之大,南大碎屍案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這起案件發生在1996年,距今已經整整過去了二十四年,但每一次提起都觸痛人們的神經。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路網友對該案件推測不斷,致使案件一而再引起關注,而每一次,都讓聽者毛骨悚然。可惜的是,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真相是什麼,在哪裡。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李子健殺妻碎屍案
    2008年3月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李子健全家殺人碎屍案。2005年7月27日,李子健的妻子方莉筠因與公婆發生爭執,被丈夫李子健用鐵錘砸傷。然而,這起原本可以終止的事件卻向可怕的方向演變。鬼使神差的李子健為了保護父母,竟然用刀刺穿了妻子的脖子,方莉筠氣絕而亡。事後,李子健和父親、妹妹一起分屍拋屍,並隱瞞案情。
  • 大案紀實:李子健殺妻碎屍案
    2008年3月5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李子健全家殺人碎屍案。2005年7月27日,李子健的妻子方莉筠因與公婆發生爭執,被丈夫李子健用鐵錘砸傷。然而,這起原本可以終止的事件卻向可怕的方向演變。鬼使神差的李子健為了保護父母,竟然用刀刺穿了妻子的脖子,方莉筠氣絕而亡。事後,李子健和父親、妹妹一起分屍拋屍,並隱瞞案情。
  • 「南大碎屍案」還會遠嗎?
    林玲死亡時屍體完整,頭部被按在下水道裡,是在校園內被殺的,兇手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和膽量去碎屍。此案至今未破,我曾在揚子晚報上看到過嫌疑人模擬畫像。這名網友闢謠的「碎屍」,其實正是1996年的「南大碎屍案」。與 " 南大碎屍案 " 一樣,南醫大這起命案的被害人也是女大學生,而且兩所學校距離很近,作案手段都很殘忍。
  • 操場埋屍案都破了,23年前的「南大碎屍案」,還有破案希望嗎?
    最近,湖南「操場埋屍案」備受關注,塵封16年的罪惡浮出水面,一起懸案終於塵埃落定。然而在23年前,同樣發生過一起命案,至今懸而未決,就是有名的「南大碎屍案」。既然16年前的案子都能破了,那麼這起23年前的案子,還有破案的可能嗎?
  • 中國大案紀實:至今未破的南大碎屍案
    南大碎屍案,又稱南京「1·19」碎屍案、刁愛青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地點為江蘇省南京市,受害人為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遺體碎片在其失蹤9天後,也就是當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潔工在南京華僑路發現。
  • 南大碎屍案呢?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真相
    二十八年之後,2020年2月23日晚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1992年南京醫學院在校女生遇害案被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麻繼鋼已於23日凌晨被抓獲。至此,一樁二十八年的懸案告破。新聞出來後,很多人都誤將此案看作了南大碎屍案,其實,這是兩起不同案件。
  • 不是「南大碎屍案」……
    林某死亡時屍體完整,頭朝下被按在學校的下水道裡,她是在校園內被殺的,兇手不可能有時間和膽量去碎屍。這名網友稱自己的父親是南醫大的職工,當時曾配合過警方調查。還有網友表示,案發後,公安機關全力偵查,並曾在報紙上公布過嫌疑人模擬畫像。這起案件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少人將該案與 1996 年的 " 南大碎屍案 " 聯繫起來。
  • 宋瀟:「川師碎屍案」折射宿舍人際關係焦慮
    作者:宋 瀟  近兩天,搜索「川師大」、「碎屍」、「情殺案」這幾個詞,會跳出來各種關於「四川師範大學碎屍案」的信息。事件源於3月27日23時50分,該校舞蹈學院大一學生蘆海清被室友殘忍殺害,頭頸離斷傷致死。4月15日,川師大和當地警方稱,嫌犯滕某已被刑拘。
  • 北京警察博物館:喜迎16名老民警捐文物
    2月18日,北京警察博物館舉行老民警捐獻珍貴警察文物的專場活動,16名老民警向北京警察博物館捐獻了251件珍貴警察文物。這次活動讓北京警察博物館再次吸引了首都廣大民警和參觀者的眼球。  當下的收藏熱持續升溫,一片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