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很長,但耐心看完一定會有收穫。
杭州來惠利案塵埃落定,丈夫許國利殘忍地碎屍殺妻。結合許國利55歲的年齡、變態人格和曾在長三角活動等,很多人猜測他可能是南大碎屍案兇手。但從南大碎屍案當年的碎屍拋屍情況看,時年30歲的許國利不可能是南大碎屍案兇手。
1.許沒有在南京生活的記錄,他在南京隨機殺人後離開的概率極低;2.從碎屍拋屍情況看,許國利不可能一個人完成;3.許殺妻有明確的犯罪動機,但他與刁愛青並沒有交集;4.南大碎屍案兇手的反偵查能力遠超許國利,一個成熟的殺人犯,犯罪能力只會進化不會退化。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許國利作案的可能性。當然,他大概率還有其他罪案命案在身,希望警方深挖。
下面重點說南大碎屍案。整體上,我對此案告破依然抱有希望,因為內心依然有對現代科技的期待,堅信只要警方不放棄,正義可能就一定會來到。
2019年10月3日,震驚韓國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告破,嫌疑人李春在承認了殺人14次、強姦30多次的犯罪事實。華城案被認為是韓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連環謀殺案件,更因被改編為電影《殺人回憶》聞名天下。歷時33年,華城案都能告破,我國的白銀連環殺人案二十多年了也已告破,所以我堅信,南大碎屍案依然有告破的可能。
2020年2月23日,南京警方宣布1992年南醫大案兇手麻繼鋼歸案。當時本人發帖,建議排查麻繼鋼是南大碎屍案兇手的可能性:
1.年齡有可能(92年26歲,96年30歲);
2.作案對象都是南京在校女大學生;
3.犯罪心理學中會再次犯罪的動機;
4.麻從未離開南京;
5.92年留下了犯罪證據,4年後有犯罪經驗後碎屍滅跡;
6.麻是司機,有移動拋屍能力,和南大碎屍案拋屍吻合;
7.麻有獨立帶院子的居住空間;
8.麻喜歡養狗,南大案發現動物毛髮;
9.麻具備明顯的變態人格特徵(人前人後判若兩人);
10.麻身高和被目擊與刁愛青在青島路爭吵的男人吻合;
11.南大碎屍案兇手至少六次使用黑色塑膠袋拋屍,黑色塑膠袋很大,不是一般的黑袋子,很可能是醫院、超市、公司裝生活垃圾用的,而麻繼鋼經常出入醫院,本身是蘇美達集團司機,具備擁有這種大型黑色塑膠袋的便利條件;
12.蘇美達集團本身經營電動工具、動力機械、服裝批發等業務,機械工具可被用來碎屍,而服裝批發可能用到大量黑色塑膠袋。
但從南京警方這麼久沒有反饋來看,可以基本排除麻作案的可能,不過,具備類似麻這樣屬性和條件的人應被列入嫌疑人。
下面重點分析網傳的南大碎屍案兇手:
1.南大書店老闆(父母軍人,妻子醫生);
2.某軍區高幹子弟集體作案;
3.網傳小腸移植手術受害者;
4.江蘇姜堰父子小刀手不明原因作案;
5.網傳刁愛青秘密的戀愛對象一家;
6.當年臺灣局勢動蕩,特務隨機殺人故意製造混亂,犯罪現場是在有貓毛和棕櫚墊的屠宰場;
7.某參加越戰後受刺激的軍人隨機作案;
8.外地犯罪分子隨機作案。
我們逐條來看各種可能性。
首先從第二種可能開始。
熟悉南大碎屍案的都知道,天涯論壇曾有網名為黑彌撒的網友,髮長文暗指是某軍區高幹子弟以宗教祭祀的名義在某軍區總醫院殺害了刁愛青,在凌晨碎屍後用軍車拋屍,而刁愛青只是被隨機選擇的祭品。此種說法有廣泛的認同空間,邏輯上也有合理性,但與兩個重要細節有衝突,我們留在後面說。
第三種可能性。說刁愛青被某軍區總醫院某院士隨機選擇做了小腸移植手術活體,並以刁身體器官唯獨缺少小腸進行證據支持。後來又網傳某院士在多年以後跳樓自殺,留下遺言說對不起那個女孩,更讓此說獲得支持。但此說法的邏輯漏洞是,一個官方大肆宣揚的小腸移植手術會用碎屍的手段來獲得器官?可以獲得活體器官的方法很多,這種碎屍的方法最低級也最不可能。
第四種可能性。網傳來自江蘇姜堰的兩個小刀手曾穿越古林公園去南大,一名徐姓保安曾經看過父子倆身份證,並作證說父子倆背著與拋屍現場一樣的旅遊包。不得不說,此說法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如李昌鈺博士所言,如果保安說的旅遊包就是現場包裹屍塊的旅遊包,那無疑可以鎖定這兩個人就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我們要知道,那個年代這種旅遊包實在太普遍了,很像不等於就是。而且此說法還有一個邏輯漏洞,就是兩人被目擊的時間,距離刁愛青屍體被發現還有幾天時間,兩者未必就有直接聯繫。
第五種可能性。網絡曾有一種說法,說警方排查到某小區,發現小區內某住戶那幾天用水量反常的大,經走訪說這家住戶兒子最近結交了一個女朋友,外貌體型都很像刁愛青,家中還發現了與包裹屍塊類似的床單,還有人作證說某天晚上這一家叮叮噹噹的動靜很大。據說民警排查時沒有發現異常,過陣子這家人搬家了不知所蹤。這種可能性很有聯想空間,但依然有漏洞,就是剛入學幾個月的刁愛青怎麼就認識了一個男朋友並因巨大矛盾被碎屍並拋屍?
第六七八種可能性都是隨機殺人。隨機殺人很難按正常邏輯分析。臺灣特務為製造混亂隨機殺人的可能性有,越戰軍人隨機殺人的可能性也有,這都無法排除。從拋屍碎屍來看,外地犯罪分子隨機作案後離開南京的可能性很低。
重點是第一種可能性。
福爾摩斯探案集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細節會隱藏著重大的內幕,而刁愛青案有兩個重要的細節。
一個細節是,大約在1996年1月10日下午兩點半左右,刁愛青最後被目擊到在青島路與一個身高一米七左右的男人有過激烈的爭吵,但隨後卻與其一起離開。
另外一個細節是,刁愛青的屍體是1996年1月19日凌晨五點左右被發現的,說明刁愛青是在失蹤多天之後才被殺害的。
這兩個細節基本否定了刁愛青被一群高幹子弟當做祭品殺害的可能性,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兩個重要的啟示:1.刁愛青和犯罪嫌疑人認識;2.刁愛青曾經被控制在某個地方很多天。
最大的可能是,殺害刁愛青的人就是在青島路上與刁愛青爭吵並一起離開的人。網絡傳言,熱愛文學的刁愛青很喜歡去青島路一家小書店看書,結果就認識了這家書店的老闆並與其有了非正常關係。書店老闆的妻子是一名醫生,男女雙方的父母都與某軍區和軍區總醫院有重大聯繫。
很可能,刁愛青與書店老闆爭吵後,和他一起去了一個封閉空間,而書店老闆的妻子曾經去和刁愛青談判,希望刁能放手,但年輕的刁愛青選擇拒絕,這無疑激怒了年輕的醫生妻子,刁愛青就被軟禁起來,軟禁多天後被意外失手殺死,隨後被碎屍,而兇手就是女醫生和書店老闆一家。
被碎屍2000多塊,說明有極端的仇恨,一般只有女人對情敵的恨才會如此強烈;碎屍手法如此嫻熟,說明具有專業能力;多處拋屍說明有合適的交通工具,也有多人參與;用殘忍的碎屍拋屍方式,說明具有故意誤導警方視線的反偵查能力,也說明兇手有著很高的智商。
這麼多年警方沒有破案,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掌握了線索卻沒有證據,二是錯誤地判斷兇手是一個男人,而兇手主謀卻是一個女人,或許,這才是南大碎屍案的真相。
目前警方有很多證據沒有公布,很多網傳的證據可能都不是特別準確,但謠言總是和真相伴生,合理的邏輯推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案件,本文的探討也是出於這種目的。
一切皆有可能,而最大的可能只會來自最合理的可能和完全隨機的意外。南大碎屍案完全隨機意外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最合理的可能就是最大的可能。願逝者安息,願正義終會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