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規定:嚴厲打擊超期羈押,見一個處理一個

2020-09-03 第1網報

近年來,國家對冤假錯案等一系列的侵犯企業或者個人的合法權益,惡意限制當事人的人身自由的事情高度重視。這類的事情不僅讓當事人受到很大的精神打擊,而且對國家的司法機關的公正形象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是對民營企業家財產和自由的雙重侵犯。一旦一些民營企業家因為冤假錯案背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那麼他的公司財產將會被凍結,他也會面臨著牢獄之災。這就是財產和自由的雙重打擊。除了冤假錯案這種現象以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形成一定的侵犯,那就是超期羈押!

什麼是超期羈押呢?超期羈押就是指依法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的羈押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羈押時限的一種違法行為。通俗一點的說,就是對被告人採取羈押的時間過長,超出了法律規定的合理時長。被告人本來應該被羈押一周的時間,結果部分執法人員對他羈押了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就是超期羈押,這也是一種很嚴重的違法行為。

這種行為聽起來,並不覺得問題有多嚴重。有人說就是多關押了幾天,也構成不了什麼大罪。但是但是對被羈押的人來說,感受就不一樣了。本來是被關押一周,結果卻半個月才把自己放出來,那這多關押的這一周是有多麼痛苦,外人是體會不到的。不要說一周了,就算讓你過一天沒有任何自由的日子,你願意過嗎?但是這只是一個比喻!現在的超期羈押有的都已經好多年!從法律層面上講,這種行為屬於真正的侵犯人權的行為。即便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這一類的人,他們也是有著一定的人權的。並不是能讓人肆意踐踏的。並且,近年來這種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已經對很多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條。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的通知》。並且「兩高一部」明確要求,自該《通知》發布以後,凡違反刑事訴訟法和本通知的規定,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羈押的,對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行政或者紀律處分。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羈押,情節嚴重的,對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或者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也認為違反刑事訴訟法,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羈押,情節嚴重的,應以濫用職權罪處理。

最高法,最高檢及公安部聯合發布這個《通知》,到底有哪些好處?首先,這種超期羈押的現象,將會明顯被遏制,一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也將不會再遭受到這種不公平的對待。第二,解決了這個超期羈押問題後,我國的司法形象也將會一定程度的得到提高。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再是一句空話。第三,也能好好的整治一下部分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懶散,粗心大意的不正之風,讓這些執法人員的執法素質得到明顯提高。第四,讓那些造成超期羈押的責任人受到應有的懲罰,還當事人一個公道。

來源微信公眾號:法經網報 ID:Fjingwbao

歡迎關注我們,投稿爆料

責任編輯:眾聞新媒體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明文規定:嚴厲打擊超期羈押行為,相關人員必須嚴懲
    除了冤假錯案這種現象以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形成一定的侵犯,那就是超期羈押!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某某案件當事人都被羈押了多長時間了,案件為何這麼長時間還沒有開始審判,還要等到什麼時候?這些問題是詢問執法部門最多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都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 什麼是超期羈押?法律對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是怎樣?
    所謂超期羈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被採取強制羈押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稱之超期羈押。一、當事人被超期羈押是否屬於程序違法?超期羈押屬於一種違法行為,對被超期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權益造成了損害。
  • 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對一般偵查羈押期限規定
    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修改後的刑訴法第95條規定,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但該條文沒有規定監督對象的具體義務以及不履行義務時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使得檢察機關的監督缺乏法律剛性保障,對此應當儘早出臺司法解釋對通知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不通知以及拒不接受檢察建議的法律後果等具體操作問題進行明確。
  • 超期羈押4386天,他的國家賠償申請被駁回
    在再審改判造成的超期羈押方面,只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的,或者數罪併罰的案件經再審改判部分罪名不成立的可以獲賠。那些曾被法院錯判、遭遇超期羈押,但不符合上述規定的冤錯案件受害者,就這樣被擋在了國家賠償的大門外。
  • 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法律對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所謂超期羈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被採取強制羈押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稱之超期羈押。如果你們有案件屬於超期羈押,可以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行使權利,以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一、立法目的增設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障人權。
  • 有的賠了,有的不賠,超期羈押到底能否獲國賠?
    「目前,涉及再審改判造成超期羈押的賠償規定主要有國家賠償法第17條第3項,2015年年底又出臺了司法解釋對之進行補充。」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顧永忠說,前者規定,只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的才能獲賠;後者規定,數罪併罰的案件經再審改判部分罪名不成立的可以獲賠。
  • 2000多名民營企業家被解除羈押,釋放了一個什麼重磅信號?
    有的甚至都沒有問清涉案經過,或者這些人當中是否有人被冤枉,就按照一般涉案人員處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讓人對他們進行羈押待審。更有甚者,他們把這些涉案民營企業家羈押之後,不說抓緊時間的理清案件緣由,如果真有無罪的應該及時的做無罪釋放處理。這樣才能減少涉民營企業的錯案增多,從而減少此類事件對民營企業發展的影響。
  • 【雙周學習】顧永忠教授:對因錯判罪名導致的超期羈押應當給予國家賠償;羅海敏副教授:我國臺灣地區審前羈押制度的改革與嬗變
    顧永忠教授以自己承辦的一起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就「對因錯判罪名導致的超期羈押應當給予國家賠償」這一主題進行了講解。《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顧永忠教授指出,從法律解釋的層面分析,因錯判罪名導致超期羈押是完全符合本條規定的。
  • 淺論未被羈押犯罪嫌疑人的偵查終結期限
    在清理超期羈押成為公眾聚焦的「熱點」之時,人們忽視了另一個與超期羈押並存的嚴重問題,即未被羈押犯罪嫌疑人的超時限偵查終結問題。由於立法上的疏漏,造成了此類案件的久拖不決,現就這一現象作一淺析,以求商榷。
  • 改變管轄案件的拘留羈押期限應如何計算
    強化刑事案件各訴訟階段羈押期限的監督,切實保障在押人員合法權益,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權觀念在監管環節的重要體現。  《刑事訴訟法》就各訴訟階段羈押期限做出了明確規定,對案件的順利訴訟起到了保障作用,給檢察機關訴訟監督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使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權利得到了合法保護。
  • 以案說法:一審重判,二審輕判,羈押時間超過刑期,誰承擔賠償?
    由此,導致賠償請求人曾志某被羈押的期限超出判決確定的刑期。而曾志某在二審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被超期羈押的情形,屬於在整個刑事追訴活動中,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對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是司法機關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保障刑事訴訟程序順利進行的程序措施。因此,依照國家賠償法規定的無罪羈押賠償原則,賠償請求人曾志某就此申請國家賠償,沒有法律依據。
  • 公安部:尊重保障人權規定要不折不扣落實
    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  修改後的刑訴法在完善偵查程序的同時,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等規定,完善了辯護、證據、偵查監督等制度,這對公安機關的人權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在執法辦案中,要正確處理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之間的關係,做到二者兼顧。」
  • 偵查階段改變管轄 羈押期限不能重新計算
    有的案件在偵查階段改變管轄,移交另一個偵查機關(部門)偵查,那麼能否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這在司法實踐中爭議很大。筆者認為,在偵查階段改變管轄,無論犯罪嫌疑人是被刑事拘留還是被逮捕而羈押,都不能重新計算羈押期限,包括以重新刑事拘留或逮捕的方法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 逮捕後的羈押期限以及超期羈押的法律救濟
    案情複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對於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以及涉及流竄作案的、邊遠地區的、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複雜案件在上述期限內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按照上述期限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 被逮捕之後的救濟——羈押必要性審查
    不,法律還給了你第二次救濟權利——羈押必要性審查2012年刑事訴訟法設立了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後,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 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案件的審查重點
    刑訴法第154條、第156條、第157條規定了延長偵查羈押期限(下稱延押)及其審批標準。延押制度是在犯罪嫌疑人還沒有被法院確定為罪犯的情況下,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進行相對嚴重的限制。在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的前提下,應慎用和儘量減少使用。司法實踐中,審查延押案件應注意以下內容。  第一,嚴格審查是否符合延押提請及程序的規定。
  • 以案說法: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羈押期間死亡應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一條明確規定了看守所的職責是「為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第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看守所是「羈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機關」。
  • 孫百昌在線授課第三課:扣押的期限超期如何處理?
    看視頻、找答案孫百昌在線授課第三課:扣押的期限超期如何處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內容源自《市場監督管理疑難問題解答(2020)》一書中的問題23)Q:扣押的期限超期如何處理(1)扣押、封存是對當事人財產權的暫時性控制,目的是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見《行政強制法》(2011)第二條)。凡涉及行政強制措施案件,最長不能超過 60日就必須作出三種決定之一:沒收決定(使用《行政處罰決定書》)、銷毀決定(先沒收才能銷毀,使用《行政處罰案件有關事項審批表》)、解除決定(使用《解除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
  • 給涉案民營企業家一個交代
    平時喜歡討論民營企業的朋友們,他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一般也就那兩個,一個是上面為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又出了哪些規定?另一個則是與民營企業有關的一些案件,比如某些涉民營企業的錯案,某個涉案民營企業家被超期羈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