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關閉唯一海外旗艦店,這是一次失敗的品牌時尚化嘗試

2020-12-20 好奇心日報

本周一,波司登在海外的唯一一家旗艦店關閉了。

它位置極佳。整棟樓的建築面積有 3750 平米,坐落於倫敦 Mayfair 商業區,緊挨著每年有 2400 萬遊客光顧的牛津街。同樣位於這裡的還有早前被山東如意集團收購的法國輕奢女裝品牌 Maje、Sandro,英國個人護理及化妝品牌 Lush,以及法國羊絨針織品牌 Zadig & Voltaire 等。

現在打開該品牌自 2013 年起面向全球市場運營的英國官網,只能看到幾行英文小字:「網頁已關閉,請移步實體店」。

2 月 13 日,波司登集團發言人對英國行業媒體 回應稱:「在經歷了數年運營後,倫敦旗艦店為我們提供了大量海外運營的經驗,也提升了我們品牌在海外零售市場和金融界的知名度。但考慮到英國退歐後零售市場的不穩定性,以及投資回報率,我們決定出租該物業,另找合適的時機重回英國市場。」drapers.com

這段話聽上去有三層含義:波司登在海外市場表現不佳;該旗艦店未來將作為房地產業務運營(,);以及,波司登可能並沒有徹底放棄英國市場。Mayhair 商圈是倫敦房價最高的地段之一租金最高可至每周 2700 英鎊

官網

倫敦旗艦店

5 年前,這家旗艦店以一個時髦形象亮相倫敦街頭時,引起了不少關注。波司登希望它能帶來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但為何這個嘗試失敗了?

與其說是海外擴張,不如說波司登更想嘗試一個更高端時尚的形象

波司登早年稱得上是中國傳統羽絨服品牌裡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但 2010 年左右正是快時尚在國內快速擴張的節點,也是網購的爆發期。這對波司登這樣產品結構單一、且主要依賴 1 萬多家實體門店的品牌帶來了衝擊。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波司登當年提出了一個名為「四季化、國際化、多品牌化」的轉型戰略。

倫敦的這家旗艦店被認為是波司登海外市場擴張的起點,也是戰略中「國際化」的起點。

2011 年,該集團花 2100 萬英鎊買下了 South Molton 街 28 號這棟 6 層高的店鋪,並於次年 7 月用 3500 萬英鎊將一至三層改裝為波司登倫敦旗艦店,其它部分則成了該集團在歐洲的行政總部。

公允地說,波司登在倫敦旗艦店的設計和品相也都不差。為了塑造一個全新的形象,這家旗艦店並沒有延續波司登在國內的中端「羽絨服」品牌定位,而是主打高端男裝,相繼找來英國本地設計師 Ash Gangotra 和 Amelia Pretious 擔任創意總監;80% 的製造在英國而非中國完成;一件 T 恤售價 85 美元,一件羽絨服售價 398 美元,而西裝則是 795 至 995 美元不等,對標 Hugo Boss 和 Ted Baker。

直到 2014 年 4 月以前,波司登英國負責人朱偉對「新波司登」在海外的擴張計劃都表現得相當樂觀。2013 年 3 月,他對英國媒體 表示,波司登正在和幾家大型百貨公司洽談入駐事宜,面向全球的英文官網即將將上線;9 月,他又,「旗艦店的銷售額在過去 2 個月取得 50% 的增長」,消費者也「不只有中國遊客,還有英國本地居民或是來自北美、俄羅斯及中東的遊客。」;10 月,波司登花 400 萬英鎊收購了英國男裝連鎖 Greenwoods 96% 的股份——後者在英國有擁有 88 家門店——看樣子動靜不小,是在為擴張做準備。fashionunited.uk告訴《金融時報》

但與其說這是海外擴張,倒不如說是「波司登」想在一個陌生的海外市場嘗試一次形象重塑——即便失敗了,也對主要市場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於是,一個設想中的新波司登在倫敦登場了——它更高端也更時尚,反覆強調對標 Hugo Boss 便是最好的例證。

2009 年,波司登已經在國內收購了一個男裝品牌。在這之後的幾年裡,波司登一直繼續在國內外強力收購,來接近這個目標。而 2010 年開出的倫敦旗艦店就像是個序曲。

作為波司登在海外的起點,南莫爾頓街 28 號選址和開業時間都是精心設計過的。2011 年 7 月 26 日這天,正是倫敦奧運會開幕的前一天;按照《第一財經周刊》當時的報導,開業當天下午 4 點,從倫敦北部出發的奧運火炬傳遞隊伍正好經過了旗艦店門口,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圍觀。波司登英國負責人朱偉的說法是:「藉助奧運,能夠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發現波司登這個新品牌。」

對於包括英國在內的國際市場消費者來說,波司登的確是一個新品牌,而對中國遊客來說,它看上去也很不波司登。某種程度上,這有點像那些喜歡去紐約時報投廣告的一眾中國品牌——為了塑造一個高端的品牌形象。

儘管波司登英國零售運營總監 Jason Denmark 在時稱他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以歐洲面料及製造工藝為基礎,將中英元素融合起來」的獨特系列,但單從波司登 Logo 的改變就可以看出,中國元素被徹底弱化了——原 Logo 中的翅膀和拼音被放大,漢字消失不見。接受《中國日報》採訪

而且在次年 1 月,波司登的確還找來了前 Hugo Boss 和 Calvin Klein 高管 Marty Staff 擔任職能指向並不明確的「美國顧問」,在紐約的 Rothmans 男裝集合店開設了快閃店、以靜態展的形式參加了紐約時裝周的新品發布,並且再次透露正與高檔百貨洽談合作、,有打算進入美國市場的架勢。「想在第五大道上收購不動產開店」

3 月,它還曾,稱「總部將位於羅馬,主要在歐洲分銷,採用義大利設計,不過仍然沿用中國製造」。推出一個名為「Bosideng Plus Zero」的新品牌

但與這些聲勢浩大的說法相反的是,在 5 年的時間裡,波司登在海外市場自始至終也只有這一家門店,你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謹慎,但也很難說它對海外市場有多大的覬覦。Facebook 和 Twitter 上僅幾百的粉絲數也就毫不奇怪了。

2014 年 4 月,波司登解除了與英國本地設計師及製造商的合作,回歸中國供應商。

其實倫敦旗艦店開業的營銷效果與紐約時代廣場的廣告投放類似。它更重要的目標受眾很可能是國內消費者,希望一改他們對這個有 30 多年歷史品牌的陳舊印象。

但從當時國內的情況看,海外拓展也並沒有太大改變中國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固有印象。海外的高端定位和國內市場的中低端定位成了兩條無法互補的平行線——就在那一個月前,波司登剛剛發布業績預警公告,其 2013 財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雙位數下滑,這也是該品牌五年以來收入首次下跌。

波司登需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品牌形象提升,也絕不是一家位置極好的門店和其中截然不同的新產品線就能達成的。

波司登的海外擴張之路2011.7波司登倫敦旗艦店開業,投入 3500 萬英鎊2013.5英國官網上線2013.10以 400 萬英鎊收購了英國男裝連鎖 Greenwoods 96% 的股份

2014.1在紐約 Rothmans 男裝集合店開設了快閃店

2014.2參加紐約時裝周靜態展2014.3推出新品牌 Bosideng Plus Zero

2014.4解除與英國本地設計師及製造商的合作

2017.1波司登倫敦旗艦店關閉

波司登面向海外市場推出的男裝(2014 春夏)

波司登在海外市場推出的男裝(2013 春夏)

波司登想變得時尚化和年輕化,但它並沒有掌握方法

在如今流行的「品牌年輕化」這件事上,波司登甚至可以說是走在前面的。

我們上文已經提及,從 2007 年上市開始,波司登就提出要轉型。倫敦市場的高端定位,也說明它的確有將產品線高端化的打算,只是高端化的對象並不是羽絨服,而是新開闢的男裝產品線。

我們可以看看兩個與波司登同時期、在羽絨服的高端化和時尚化上做得比較成功的案例。

比如 Moncler。這個 1952 年創立的品牌原本定位專業滑雪服,一度是法國國家探險隊的贊助商。2003 年義大利商人 Remo Ruffini 買下這一品牌後,轉而將它定位為日常穿著的時尚單品。他首先將製造基地從全球收回到歐洲,並且開始研髮帶有科技成分的面料。接著,又將這個品牌從體育商店裡撤出來,搬入時尚店鋪。

與渡邊淳彌、LV 創意總監 Nicolas Ghesquière 等知名設計師合作的膠囊系列誕生了。隨後,在 2006 年,前 Valentino 創意總監 Alessandra Facchinetti 被找來主導設計,推出高端產品線 Moncler Gamme Rouge Line,並且只在各大時裝周辦新品發布會。

2003 年,Moncler的銷售額還只有不到 5000 萬歐元。但到了2012年,這一數字已經高達 4.89 億歐元。

再比如已經爛大街的加拿大鵝 (Canada Goose) 。它同樣成立於 1952 年,原本是專為加拿大安大略省警察及需要在北極圈內工作的巡查員提供耐寒羽絨服。2001 年,第三代創始人 Dani Reiss 接手後,開始開發女裝線,把款式變得更簡約,並且在帽簷上加了一圈非常有辨識度的毛邊。他們還參加了更多的時尚訂貨會,主打「加拿大製造」,吸引高端買手店的注意。

接著,那些需要在寒冷地帶拍片的明星們穿火了它。此外,它還一直保持高價格,產量保守,對渠道的控制也很嚴格。你不會在打折店看到加拿大鵝的產品,也找不到什麼副線。

2001 年,加拿大鵝的年收入不過 300 萬美元;2016 年,這個數字變成了 3 億美元。最新的消息是它要在紐約和多倫多兩地上市。

Moncler

Canada Goose

總結這兩個品牌在時尚化轉型上的成功之處,道理並不複雜:高品質的工藝和生產,嚴格的渠道及產量控制,與設計師、買手及明星——也就是擁有時尚話語權的人群的緊密合作,且依然專注羽絨的核心業務。

波司登擁有財力和足夠的專業性知識積累,但社交媒體時代的品牌營銷是它的軟肋,而這又是極為重要的。

另外致命的是,波司登在上市以來的 10 年內都沒有把主要資金投入在羽絨服的時尚化和高端化上,反而是花了很多功夫去拓展快時尚女裝、高端男裝、童裝、團購定製等品牌和業務。

丟失核心業務和品牌形象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像另一個曾經和波司登齊名的國內傳統服裝品牌鄂爾多斯,它的品牌升級就是一直圍繞核心產品「羊絨衫」的。不管是開闢高端化、年輕化的子品牌 1436,還是找來 Uma Wang 推出合作系列,最終目的都是以核心產品為基礎更新品牌形象。

如此看來,波司登迴避了很重要的一點:它連續 18 年保持羽絨服全國銷量第一,卻放棄了這項優勢,沒有讓羽絨服更多參與高端化、時尚化或是年輕化的進程。但實際上,這個產品是很適合用來幫助升級品牌的,Moncler 和加拿大鵝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該集團發展起來的四個子羽絨服品牌——波司登、雪中飛、冰潔、康博,在受眾定位上也並沒有明晰的分類,而且大多都集中在三四五線市場。

擴張非羽絨類產品沒什麼錯,但給消費者造成了定位的混亂

比海外門店關閉更令人尷尬的是過去 5 年來波司登的業績變化。在 2012 年達到歷史營收最高點 93.2 億元後,該集團的營收就持續下滑,去年降至 57.87 億,幾乎回到 2007 年在香港上市前的年營收水平。

在這段時間裡,波司登除了海外擴張以外,投入最多的就是以收購品牌的方式擴張其非羽絨服類產品的業務。根據,2010 年這一戰略開始實施時,品牌創始人高德康給出的承諾是「未來三到五年,將旗下非羽絨服業務佔整體銷量的比例提升至 30%」,成為一個「綜合性服裝品牌」。《中國經營報》的報導

不過在一輪又一輪的收購和終止「盈利能力不濟的服裝品牌」後,非羽絨服業務最終只剩下了三個品牌:定位高端的波司登男裝,以及定位大眾市場的傑西女裝和摩高休閒服。2016 財年,波司登男裝及摩高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 32.5% 和 25.7%,僅傑西維持了 4% 的增長。

這些新擴張的產品類別,看上去也和波司登的主營業務沒有任何補充關係,反而讓品牌定位顯得有些混亂。相較之下,Moncler 以及 Canada Goose 等同樣以羽絨服為主打、但定位高端的品牌,在冬季全球普遍升溫的情況下,選擇推出了一些不以保暖、而是以時尚為主打的春季戶外單品,比如帶著毛邊的鬥篷、馬甲、雨衣或輕薄羽絨服等,看上去就是核心產品的自然延伸。。2003 年,Moncler的銷售額還只有不到 5000 萬歐元。但到了2012年,這一數字已經高達 4.89 億歐元。其中非羽絨服貢獻了 35% 的銷售額

根據 中的數據,屢次宣告失敗的波司登非羽絨服業務目前仍然只佔到 15%,營收僅為 4.522 億元。相比之下,羽絨服業務和貼牌加工業務仍然貢獻更多,分別佔比 56.2% 和 25.9%,達到 14.502 億元及 6.643 億元。2017 年上半年財報

波司登在 2005 - 2015 年之間的營收及淨利潤變化

波司登過去近十年的轉型2009. 5收購波司登男裝,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參與美國女裝品牌洛卡薇爾(Rocawear)的銷售2010成立自有快時尚女裝品牌瑞琦2011 年初通過增資擴股收購了休閒服飾品牌摩高 56% 及上海童裝品牌蘭博星 51% 的股權2011.10以 8.925 億元收購女裝品牌傑西

2012.3終止洛卡薇爾女裝業務,轉讓童裝品牌蘭博星股權2013.7以 1.5 億元收購深圳女裝品牌邦寶 30% 的股權

2014.7繼續收購邦寶剩餘的 70% 股權2014 下半年關閉女裝品牌瑞琦2014開展團購業務,推出服裝團體定製服務2015.6獲日本第三大貿易行伊藤忠集團和中信證券聯合投資,希望擴張三四線城市業務,但該配資議案在股東大會上遭到 69% 票否決2015.12

與韓國 SMART F&D 公司成立校服定製公司

2016.10再次引入伊藤忠集團作為股東,以提升東南地區生產能力、擴大貼牌業務

與產品轉型計劃同時推進的,還有該公司在零售渠道方面的調整,包括關店、清理庫存、增加直營店比例等。原來的 1 萬多家店,在 2015 財年關閉了 5053 個羽絨服銷售點,2016 財年、2017 財年上半年又分別減少 1328 個和 499 個零售點。按照2016 年年報,其直營比例也已上升至 32.1%。

然而這些都沒有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波司登作為一個羽絨服品牌做了哪些革新?

根據公開資料,它主要是對各羽絨服子品牌的銷售區域進行了調整,「」。

波司登與雪中飛品牌銷售面向全國,而冰潔與康博只在部分區域開店

但更關鍵的問題其實是 SKU 和品牌形象。根據,波司登每年推出大約 200 多個 SKU 的羽絨服產品。「這個數字在國內企業看來不少,但這200個SKU在『少量多款,快速迭代』的時代中,就顯得太少,太慢了。」一位化名魏剛的業內人士在這篇報導中評論道。《中國經營報》報導

過去一年,波司登在營銷和品牌形象的調整上也有過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它升級了自己的 Logo——把中文字縮小,英文拼音拉大。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期間,它推出了迪士尼系列羽絨服,並且在上海、北京的主要門店和線上首發。另外它還找來前 Moncler 男裝首席設計師 Fabio Del Bianco,推出了一個合作系列。今年雙十一期間,它的「門店同享網購價」策略也幫助增加了銷量,總交易額達到 4.6 億。

舊 Logo

新 Logo

這些策略產生了一定效果。從 2016 年財報來看,雖然營收基本持平,但淨利潤回升了 20.3%。

不過這些仍然都只是短期的手段,而且不僅開始得有些晚,也顯得定位不清:既想抓住年輕人(甚至兒童),又想顯得高端,同時又要像「優衣庫」一樣大眾。

此次倫敦旗艦店的關閉發出的一個信號是:波司登打算將全部資源和注意力全部放回國內市場。但這個市場已經和 2010 年轉型時的背景完全不同了——商業地產泡沫化、百貨在向新型購物中心轉型、中產階級崛起、位於市場兩端的奢侈品和快時尚品牌都開始推出中端或入門級產品、服裝品牌開始生活方式化。

面對這些變化,波司登還有一些早該解決的問題需要解答:它到底想打造一個什麼定位的品牌;它到底是要把重點放在已有幾十年歷史的羽絨服業務上,還是新拓展的非羽絨服業務;它打算如何吸引已經迭代了的消費者,讓品牌形象時尚化、年輕化?

相關焦點

  • 波司登關閉英國旗艦店英媒稱國際化戰略失敗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倪浩 駐英國、俄羅斯特約記者 穆積山 水六】中國羽絨服品牌波司登在歐洲市場的擴張之路遇到了阻礙。據英國時尚業雜誌Drapers 13日報導,波司登近日關閉了其英文官網,設在英國倫敦南莫爾頓街18號的旗艦店(如圖)也於上月停業。
  • 閉店止損,出售套現 波司登羽絨服未來的路在何方?
    2月20日消息,波司登(需求面積:150-200平方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3998.HK)宣布進行品牌組合調整,官方證實了此前關閉英國倫敦旗艦店的消息,還公開宣布將出售2011年控股的摩高男裝品牌。消息曝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這意味著波司登集團之前提出的國際化戰略和四季化策略宣布瓦解。
  • 波司登今年9月將重啟倫敦旗艦店 但對手已不只是天氣
    奢侈羽絨迎來春天,國內羽絨集團波司登再次尋求全球擴張。在銷聲匿跡了一年半之後,波司登宣布將於今年9月重啟倫敦旗艦店。同時,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團將對「波司登」主品牌進行品牌重塑,發力羽絨服主業,砍掉波司登男裝、居家、童裝等非羽絨業務,未來三年關閉70%至80%的非營利門店。
  • 波司登,除了羽絨服還是羽絨服
    為此,波司登創始人高德康還受邀前往牛津大學三一學院參訪,發表了主題為「投資英國:波司登的國際化拓展之路」的演講,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南莫爾頓街18號,波司登花了三億多人民幣買下一棟7層大樓,開設首家海外高端品牌旗艦店。南莫爾頓街道是全球知名的設計師概念店匯集地,Dior創意總監John Galliano、McQueen等設計師都在這裡開設概念店。
  • 「碰瓷」加拿大鵝,波司登為何仍難流行?-虎嗅網
    但到了2018年,波司登突然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時尚品牌,甚至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可以跟加拿大鵝相提並論。「勁銷72國,蓋過加拿大鵝」,似乎波司登真成為了遠銷海外的「世界名牌」。但這只是營銷的效果,還是波司登真的轉型成功變年輕了?
  • 波司登為何逃不出羽絨服「魔咒」?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波司登開始大量擴張,通過併購、研發向全品類進軍,推出男裝、女裝和童裝等產品。在國際化方面。2012年,波司登斥三億巨資在英國買下一棟樓,與當地眾多知名設計師合作,開設首家海外高端品牌旗艦店。2013年,波司登總門店達到了高峰14435家。
  • 國內羽絨品牌在美國很火,但不是波司登
    ,Orolay系列羽絨服也開始出現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平臺上,這意味著該品牌在國外走紅後,或將回歸中國尋覓新的增長,波司登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羽絨根基又將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在國內羽絨服飾品類進入新增長階段的關鍵節點。
  • 從衰落的國牌到國民第一羽絨服品牌 波司登經歷了什麼?
    國內羽絨服品牌波司登迎來銷售旺季。淘寶數據顯示,10月1日至6日,波司登品牌旗艦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74%至1910萬元,銷售件數同比增長300%至1.8萬件,銷售平均單價由去年同期的613元提升到2020年的1034元。受勁爆銷售數據的影響,波司登(03998.HK)股價在一周內(10月5日至10月9日)暴漲32%。然而,5年前波司登仍處於事業低谷,在業績頹勢下密集關店和裁員。
  • 門店新顏值,波司登天津濱江道旗艦店即將盛大開業
    門面即形象,對於品牌來說更是如此。12月1日,暢銷全球72國的波司登全新旗艦店將在天津濱江道隆重開業。這是繼北京西單、上海南京東路、成都春熙路等後,波司登旗艦店再次出現在全國地標性商圈,以新形象新面貌迎接消費者的又一力作。
  • 波司登危險重重!曾遠銷27國3億人,卻深陷羽絨服「魔咒」
    你買過波司登的羽絨服嗎?在開始走多元化路線失敗以後,波司登總算又想起來自己是一個羽絨服公司。在當初,波司登也曾想打破這個刻板印象,但兜兜轉轉,波司登發現自己除了羽絨服還是羽絨服,這就像是一個「魔咒」,也是它的宿命。根本逃不掉。
  • 屈臣氏關閉天貓、京東海外旗艦店 或將拋棄海外業務
    聯商網消息:日前,屈臣氏海外旗艦店發布公告,宣布屈臣氏海外天貓旗艦店、屈臣氏海外京東旗艦店將於12月27日停止接單並關閉店鋪。屈臣氏方面表示,今後將繼續用在天貓和京東的電商平臺的屈臣氏官方旗艦店為顧客服務。拋棄海外業務?
  • 發售萬元羽絨服,與設計師合作高定,貴是波司登的救命稻草嗎?
    但整個11月,天貓旗艦店上賣得最好的,還是一款89元的兒童羽絨服,賣出了7603件。而波司登羽絨服中的高價款,也被部分人質疑和另一款國際品牌很像……波司登,登峰並不易。同樣遭遇滑鐵盧的還有波司登男裝。2005年,波司登就創立自有品牌波司登男裝,男裝的董事長是高德康的長子高曉東。作為實施「國際化」的布局之一,高曉東把男裝的起步放在英國,花了3億元在倫敦中心商業區成立海外旗艦店,也頻繁參與紐約時裝周等一系列的品牌運作。但他低估了在國外打造一款品牌的難度。
  • 國內服飾品牌出海記:森馬、MJstyle等「首店」長啥樣?(圖)
    今年,多家國內服飾品牌「出海」開店,森馬開出海外首店,MJstyle(需求面積:800-2500平方米)首進日本市場,海瀾之家首次入駐新加坡推進海外布局,波司登將重啟倫敦旗艦店......在這背後,隱藏著服飾品牌們的國際化野心。
  • 波司登再創佳績 引領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深度剖析出色的業績,不難發現,這背後離不開波司登44年來專注羽絨服領域,並保持精益求精、穩中求進的內驅力。財報夯實的數據,一如石篆的豐碑,詮釋了波司登在中國羽絨服產業中日益穩固的「龍頭」地位。另一邊,相關機構的調研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 屈臣氏突然宣布將關閉天貓、京東海外旗艦店,發生了什麼?
    日前,屈臣氏海外旗艦店發表公告,宣布屈臣氏海外天貓旗艦店、屈臣氏海外京東旗艦店將於12月27日23點59分停止接單並關閉店鋪。平臺客服僅給出「是由於屈臣氏店鋪整合」的回覆。據悉,目前屈臣氏天貓海外旗艦店擁有粉絲數量67.1萬,店內所售商品僅為7款,京東海外旗艦店雖然所售商品數量超過天貓,不過大部分商品也已顯示缺貨狀態。
  • 盤點國內知名服飾品牌「出海」路:存在哪些不確定性?
    這是受市場環境影響,一線發達城市快時尚行業已相對飽和,因此包括MJstyle在內的快時尚品牌在該區域擴張均相對謹慎。 波司登倫敦旗艦店 選址:英國倫敦南莫爾頓街18號 開業時間:預計2018年9月 同時,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團將對「波司登」主品牌進行品牌重塑,發力羽絨服主業,砍掉波司登男裝、居家、童裝等非羽絨業務,未來三年關閉70%至80%的非營利門店。 2012年,波司登在倫敦中心Mayfair區開出首店,這是波司登在海外布局的第一家門店,被視為該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標誌,也令波司登成為最早一批徵戰國際市場的國內服飾品牌。
  • 波司登的高端之路,難走!
    在收到的簡訊中,一條來自波司登的簡訊讓小徐覺得有點好奇。波司登也參加618。夏天來了,一個賣羽絨服的商家又能賣什麼呢?小徐打開波司登的天貓旗艦店,掃了一眼「天貓618」的活動,就默默關閉了頁面。因為她看到波司登一件粉色T恤,618到手價239元。
  • 品牌復興,引領國潮,高端化的波司登靠的是什麼?
    訂單裡的那件波司登羽絨服可以幫你「回溫」。寒冬來臨,不少直播間紛紛上架羽絨服為粉絲帶貨,除了備受年輕人追捧的自有店鋪潮牌,還有很多老牌品牌也同樣備受關注。打著 明星+主播 兩張王牌的波司登聲量和銷量都取得顯著成績,今天蟲子就為大家剖析一番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看看復興品牌是如何重領國潮的?
  • 波司登VSMoncler:羽絨服的高級賣法
    2013年波司登經歷了關店潮,有344家店關閉。   有一個品牌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借鑑。最初與時尚產生關聯,是它與一種名叫「帕尼尼」的流行建立起了關係。   這個品牌叫Moncler。1952年,三個法國人成立了Moncler,他們減少了羽絨服內部填充物的厚度,同時保證它的保暖性,使之非常適合戶外活動。這一特點甚至讓它們成為法國國家探險隊的贊助商。
  • 桔子財經|加拿大鵝與波司登,背後爭奪的是時尚話語權
    今年雙11,波司登在天貓服飾品牌銷售榜排名中,分別蟬聯中國服飾品牌第一名及服飾行業第二名。雅鹿、鴨鴨、優衣庫等品牌也紛紛表現不俗。但是,這也不能說波司登就已經實現了全球化,躋身世界羽絨服頭部品牌了。因為,一句「暢銷全球72國」的廣告語是目標還是現實,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