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航空餐後廚 魚肉不能有骨頭超6小時就報廢

2020-12-25 中國民航網

  近期,市食藥監局一直在開展「最乾淨餐館」創建活動。食品安全無小事,除了老百姓日常接觸到的社會餐飲,在飛機上,食品安全更為重要。在萬米高空,航空餐究竟是在哪製作的?又是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衛生的?昨天(4日)記者來到揚州泰州國際機場進行了探訪。


  廚房在地面


  配餐廳在萬米高空


  記者從揚州泰州國際機場獲悉,近日在2016年度國航配餐公司工作會議上,國內外120多家配餐公司中,揚州空港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十佳配餐代理人」稱號,成為江蘇唯一獲此殊榮的配餐公司,也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小型配餐公司。


  航空餐和一般社會餐飲店相比,製作要求更高,工序更為繁雜。記者了解到,在揚州泰州國際機場,廚房在地面,而配餐廳在萬米高空。在專門採購的食材進入倉庫後,首先進行檢驗。合格後,進行高溫預製,然後低溫存儲。在航班起飛前的配餐時效內,按需將菜品解凍,進行粗加工和精加工。烹飪完成後,所有的菜品將進行裝盒,並再次冷藏,送入飛機備用。


  入冬以來,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每天的配餐量在近2000份。食品存儲全過程為冷鏈操作,運上飛機後,利用飛機發動機的熱量,將食物放入特製的加熱架,半小時左右即可加熱成功。


  車間如無菌實驗室


  參觀時不能落下頭髮


  昨天,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進入了揚州空港食品有限公司配餐部,探訪飛機餐製作的全過程。在進入操作間之前,參觀者首先要在更衣室內換上白大褂、佩戴發網、口罩等,確保在參觀過程中不能有一根頭髮落下來。而配餐部工作人員的要求則更為嚴格,接觸食物的他們,還需要對全身消毒,並進行淨手烘乾,連一次性頭罩都至少要戴兩層。這樣的一系列程序,讓人很難相信這是要進入一個廚房,而更像是要進入一個「無菌實驗室」。


  更換好衣物後,記者終於踏入了這個神秘的「配餐部」,剛進門,就聞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味道。工作人員稱,這是臭氧消毒留下的味道。消毒環節貫穿整個飛機餐製作全過程,力求為乘客做出最安全的飛機餐。


  進入生產車間後,記者發現,有別於一般的廚房,這裡的環境可以用「一塵不染」來形容,地面上沒有一點水漬和汙垢,潔淨程度可以和實驗室媲美。


  工作人員介紹,食物的分揀、初加工、包裝等步驟,都在不同的車間內完成。工作人員每個人都身穿白大褂,頭戴塑料頭套,各司其職。食品加工的每項環節,他們都有著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指標。


  生雞蛋都要消毒


  操作員半小時洗次手


  空港食品有限公司副經理趙衛明介紹,航空食品原料從採購、初加工、熱廚、冷廚,再到冷藏、上飛機等,航空餐要經過多道程序,有嚴格的標準化操作和體系認證,整個「誕生」過程需要10個小時,而「生命」僅6個小時,出了航空食品公司超過6小時,航空餐就要報廢。


  據介紹,機場餐飲與社會餐飲有很大的不同,對安全要求極其嚴格。每一步操作都有詳細的流程。例如,使用到生雞蛋時,要將蛋殼洗乾淨,放入消毒水浸泡,以免蛋殼殘留細菌,導致食物不潔。「我們連洗手時間都有嚴格要求。」趙衛明介紹,強制要求每個操作員工每隔30-40分鐘,就要洗手一次。「我們還會不間斷抽查員工手部的細菌,如果化驗不合格,將接受處罰。」


  豆製品不能上飛機


  魚肉不能有骨頭


  「在飛機上,不是什麼食品都能吃的。」趙衛明介紹,飛機上的餐食不是以客人吃飽為主要目的,而是作為長途旅行中的一種享受,所以品種非常重要。


  豆製品不能作為航空餐的材料,食品中魚不能有刺,肉不能有骨頭。由於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顛簸狀況,這個時候乘客如果在吃一些有硬物的食品或者含有刺的魚,容易噎住。


  作為從揚州起飛的航班,揚州人在飛機上可以吃到揚州炒飯、紅燒獅子頭。趙衛明介紹說,揚州炒飯、紅燒獅子頭是揚州「航空餐」的特色,這在外地機場航班上還不多見,今後還將繼續開發,讓更多的淮揚菜餚上飛機。


  「為了防止意外,正副機長吃的航空餐也不同。」 趙衛明介紹,給同一個航班飛機配餐,品種也有很大的差異。不僅是頭等艙與普通艙的乘客吃的不同,連正機長、副機長、機組乘務員三者之間吃的航空餐也完全不同。「這主要是防止食品出現意外,導致三者同時出現身體異常。」(通訊員尤峰 記者王詩韻)

相關焦點

  • 飛機上的航空餐與地面的餐食有什麼區別?來了解下
    央視網消息:我們在乘坐飛機的時候,經常能吃到航空餐,不同時段、不同航程、包括不同航空公司提供的航空餐都不太一樣,這是怎麼區分的呢?飛機上的航空餐跟地面的餐食有什麼區別呢?來了解一下。按照行業慣例,配餐標準大概為:飛行時間在一小時內的航空餐為幹點餐,有麵包、燒餅或漢堡
  • 餐紙包著的魚骨頭屬於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用餐巾紙包著魚肉骨頭,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3月6日傍晚,上海金山漕涇鎮海涯村的一家五口正討論著關於垃圾分類的問題。 「餐巾紙很柔軟,應該與魚肉骨頭一樣都是溼垃圾。」 話音剛落,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餐巾紙大多原木純品,溼水不易破,有一股韌勁,應該歸類於幹垃圾。
  • 24小時就轉化為水,這就是餐廚垃圾的換身之旅
    廚餘垃圾包括家庭的廚房垃圾和餐廚垃圾,其中餐廚垃圾就佔到了50%以上,城市越大,餐廚垃圾數量就越大,處理難度也就越大。廚餘垃圾不解決,滋生的細菌和產生的異味都讓人敬而遠之,如何將廚餘垃圾更高效資源化處理呢?
  • 飛機餐還能不能更好吃?能,航空公司變著法子提高空中體驗
    例如由於用餐環境的特殊性,為避免乘客卡到喉嚨,航空餐食的雞肉不能帶有骨頭,魚肉不能帶刺。而像吃了後容易放屁的豆製品,也不會出現在你的餐盤中。   Anywhere, anytime   根據飛行時間和航段的不同,航空餐食也有所不同。航空公司通常會在執飛時間一小時內的航班上提供小餐點,在飛行時間兩小時以上的航班上提供正餐或輕正餐,而一般正餐會在中午或傍晚用餐時間提供。
  • 飛機上為何不能有豆製品?業內人士:怕放屁
    為啥飛機餐不好吃?這些問題,一般人可能還真答不上來。5月10日,南航河南公司邀請公眾參加其開放日活動,24位公眾代表不僅與飛機駕駛艙、維修機庫來了場零距離接觸,還觀看了飛機餐食的製作過程。飛機檢修要求多 連手套都有編號在發動機旁,機務工程師介紹,飛機每飛行250個小時就要做一次停飛檢修,稱為A檢;16次A檢後是更大規模的C檢,飛機要停飛半個月,被全部拆散檢查各個部件。近萬個檢修工具,每個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號」。
  • 意外吃到一條綠色骨頭的魚,魚肉很鮮美,就是有點擔心會中毒嗎?
    居住在沿海地區的朋友,非常有口服,每天都吃到最新鮮的魚,還能品嘗當天打撈上來的海鮮。大海對人類總是慷慨的,每年漁民們都會從大海裡發現一些新玩意兒,讓食客們大為讚嘆。即便是深居海邊的人,也不能說自己認得世界上所有的海洋生物。
  • 記者跟拍高溫下「最有味」的工作 探訪餐廚垃圾處理廠
    「拒絕剩宴」成為當下市民熱點話題,很多市民關心島城產生多少餐廚垃圾,這些垃圾是如何處理的?記者帶著這些疑問,跟拍餐廚垃圾車收運全過程,探訪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功能最齊全的垃圾中轉站,體驗了垃圾收運工作的不易。
  • 《唐人街探案3》唐仁在飛機上吃嗨了,飛機餐真的有這麼好吃嗎?
    於是我找了很多朋友的飛機餐,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航空公司的飛機餐怎麼樣吧。日本航空的飛機餐這位朋友乘坐的就是日本航空,這個飛機餐看起來還挺有食慾的,乘客本人對這餐飯評價也很高,他說飛機餐內容豐富,雞肉飯的雞肉很大一塊,烤得外焦裡嫩,汁水豐富,配菜的香菇,胡蘿蔔,甜豆角等,食材新鮮,原味清爽。
  • 四月開始,校長陪餐!探秘南翔鎮學校食堂後廚……
    飲食的健康、美味、營養當然最重要的是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共同制定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從4月1日起,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
  • 飛機餐界的「網紅」都有什麼萌點?
    如果你搭乘國內航空公司的班機,又碰巧趕上飯點,飢腸轆轆地盼來盼去、終於從空姐手裡接過雞肉飯或者魚肉麵的時刻,也許會倒吸一口涼氣,默默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份菜單」。對不少全球五星航空公司來說,航空餐食是吸引乘客的一大「利器」,甚至有乘客是因為王牌餐食而特意選擇搭乘某家航空公司的航班。民以食為天。在人民群眾日益挑剔的味蕾驅動下,不少國內航司也開始奮起直追,竭盡全力提高機上餐飲水準,甚至不惜重金聘請高檔餐廳名廚為顧問,湧現出飛機餐界的一股股清流。
  • 海南航空正式上線 「餐食兌換積分」服務
    本報9月10日訊(記者史瑞麗 通訊員黨向敏)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南航空」)即日起,在所有國內實際飛行時間80分鐘以上的配餐航班上,面向旅客正式推出「餐食兌換積分」服務,鼓勵旅客按需用餐,用實際行動減少機上的餐食浪費。
  • 你從沒有真正的了解過飛機餐!
    其一:■為保障安全,航空配餐用料嚴格限制,如不能用有骨、刺的食物,否則某個旅客被魚刺卡住,航班就得備降;其二:■因為安全與配送時間因素,餐食必須提前一天或數小時在生產車間製作完成,然後經過充分冷卻後送入冷庫,同時還需進行嚴格的檢測、檢驗,最後裝配送上飛機
  • 別人追星,他迷戀飛機餐,辭職只為吃遍不同航空的餐食!
    專門去搭個飛機有一次,他為了品嘗臺北限定的Hello Kitty兒童飛機餐專門乘坐長榮航空,雖然新加坡航空貴一點,但是這個體驗還是非常超值的。神戶牛肉真的是全球知名啊,1800日元(115元)相比日本街頭,真的不算貴了,但是絕對遠超所值啊。
  • 市委市政府機關餐廚垃圾如何分類?我們一起去人民大廈食堂後廚看看!
    ——有市民這樣說  看看變化  餐廚垃圾嚴格「四分類」  清運環節可節省近2小時  垃圾房的「大變身」,要從今年6月說起。  人民大廈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主要由上勤集團承擔,其中食堂區域由上勤餐飲公司負責。
  • 下次飛機餐還可以這樣吃!
    需要注意的是,特別餐要在起飛前24-48小時前預訂,航空公司才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上到飛機才要求特別餐,那就抱歉無法提供咯。飛機餐醬料超重手 通常你打開飛機餐,都會看到一坨坨溼噠噠的、醬汁超多的拌飯或者意面。
  • 記者實地探訪看看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
    近日,記者走進我市部分學校(託幼機構)食堂的後廚,通過實地探訪了解到,從食材選購到操作流程、管理監督,每一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和規範。「要對所有食材精心挑選、生熟分開加工保證新鮮」「食品操作間全天保證乾淨、衛生、整潔」……來到西安市第二保育院的後廚,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懸掛在牆上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張貼在牆上的各種操作提示,而在每一項操作區域旁邊都詳細張貼著責任人和檢查人的名字,確保每一項操作流程都有專人負責、專人檢查。
  • 武漢機關食堂厲行節約:標準餐改自選餐 光碟者獎水果
    連日來,楚天都市報派出多路記者實地探訪,見證了武漢政府機關食堂杜絕浪費的各種妙招。市人大花菜梗邊角料被做成泡菜8月27日,記者來到武漢市人大機關食堂探訪時,工作人員首先向記者展示了最近推出的新菜:花菜梗泡菜。
  • 西部航空取消行李餐食,改變「一刀切」的不人性化收費
    西部航空取消行李餐食,票價更低 從西部航空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其實西部航空早在1月下旬就開始執行取消機上免費餐食,而其2015年3月29 西部航空餐食取消,「不公平」? 中國旅客長期以來習慣航空公司的「一刀切「全套服務,突然取消了免費機上餐食,讓人直呼摳門。
  • 魚無刺、肉無骨 飛機餐這些講究很多人不知道
    你知道航空餐選材有哪些講究?有多少種可選擇的特殊餐飲?  帶著這些疑問,近日,記者探訪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航食」)的研發培訓廚房。讓這裡的「大師傅」告訴你,飛機餐的獨特之處。北京航食供圖  「飛機餐」選材有啥禁忌?  受到食用空間、保存時間等特殊因素的限制,飛機餐的食材選用大有講究。  「在口味上,不能有韭菜、大蒜等口味較重的食材;在原料選用上,不能有刺、骨、果核等堅硬食物。」付燕君是北京航食的行政總廚,他向中新網記者介紹了飛機餐的一些選材禁忌。
  • 探訪海底撈首家智慧餐廳:不止機器人上菜收餐還有「千人千鍋」
    11月29日,記者探訪了這家位於北京中駿世界城的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餐廳,從前廳到後廚,只能說海底撈再次超乎了我們的想像,這波操作有點兒「逆天」。憑藉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架構方式,阿里雲在5個月內,迅速為海底撈建立起3000萬會員的智能服務系統,不僅讓排號、訂位、點餐等基礎功能更流暢,還創新性地集成了社區、短視頻分享、智能語音交互等功能和新技術,在功能性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遊戲、社交、娛樂等增值服務,此外,還有智能客服24小時隨時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