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銀票」就一張紙,可為什麼沒有人敢造假?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12-22 方圓文史

古代的「銀票」就一張紙,可為什麼沒人敢造假?原因其實很簡單!

眾所周知,我國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北宋時期。在北宋初年的時候,人們所使用的貨幣除了最基本的金銀之外,還有就是「鐵幣」了,但這種貨幣體量大面值小,不便於流通,於是人們就發明了交子。後來經過各朝各代的改革,就有了「銀票」的出現。

但與此同時,『銀票造假行業』也隨之誕生了。在紙幣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就有許多人企圖造假,從中牟利。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人們也開始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防止造假的發生。

到了明末清初時期,隨著銀票技術越來越成熟,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敢造假了。那也許你就會問了:技術再成熟,這銀票不就一張紙,為何就沒有人敢造假了呢?

首先來說,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由國家頒布相應法律打擊造假。在古代有著明確的規定,偽造假幣是斬首的重罪。因此在古代時,每張銀票上都寫得有:「偽造者處死」的相關字樣,目的就是用來威懾那些企圖通過偽造假幣來謀取利益的不法分子。

第二,朝廷嚴格控制銀票的印刷材料。要知道,古代時用於印刷銀票的材料並不是普通人就能夠造出來的,也只有官府的相關人員才能具有購買這種特殊材料的資格。再者來說,用來印刷銀票的紙張數量都是有嚴格規定的。在清朝時期,就已經將銀票的紙張換成了白紙或者是高麗紙。

而這種原料民間是很難偽造的,並且官方還明令禁止民間任何人以任何名義進行購買。

第三,朝廷隔三差五就會更換銀票的「票板」;為了防止造假,朝廷將銀票的發行周期定得特別短,不像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紙幣一樣,隔好幾年才更新一次。並且,在發行周期發生改變的時候,其「票板」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有時候,新的紙幣已經發行出來了,但那些企圖造假的人還沒來得及更換票板。

第四,在銀票上繪製各種複雜難懂的圖案。古代人雖然沒有像我們現在一樣擁有高科技的圖案繪製技術,但古人們的智慧卻是不容小覷的,他們不僅只在銀票上繪圖,還會在上面蓋上專用機構的印章,其位置也有嚴格的規定。除此之外,還會加蓋很多「套章」,讓企圖造假的人很難下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有了原始水印技術和防偽印章技術了,這更是讓想造假幣的人無從下手。我們現在紙幣上所用到的水印技術,就是學習了古人的。

而防偽印章做得最好的,便當屬明清時期的晉商了。為了防止銀票造假,他們發明了一種「微雕章」,而其中微雕的內容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並且還會故意刻錯幾個字,增加防偽的力度。

再有就是相當複雜的「密押技術」了,這同樣也是晉商採用的一種類似於密碼的防偽技術。據記載,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私營票號,從1826年到1921年,數十年間,就換了三百多套密押,外人根本無法破譯。據說有了這個技術,就沒有發生過一起冒領的事件。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古代銀票防偽技術的簡單概述了。總的來說,銀票(紙幣)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古代商業的繁榮與發展,而防偽技術的出現和完善,更是古人智慧的完美體現。

在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之下,古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努力解決一切出現的問題,而這種精神無疑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古代銀票就是一張紙,為啥沒有人敢造假?你看銀票上面寫了啥
    2018年,電影《無雙》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這是一部犯罪電影,主要講的是犯罪天才「畫家」和造假天才「李問」聯合製造假幣的故事。看了電影的人應當會知道,造假幣的難度究竟有多大。不過在古代,各方面的技術都不先進,為何造假幣的人少之又少?上面寫的文字完全能解答這一疑惑。
  •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什麼沒人敢造假?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都還有層出不迭的假幣源源不斷的出現在市場上面,那麼在科學技術遠不如今天的古代,僅僅只是一張紙的銀票,為何沒有人造假呢?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出現過造假事件,在公元1023年北宋時期,最早的紙質貨幣「交子」出現的初期,還是出現過大量的假銀票案件。朝廷在當時每年在假銀票一事上都要損失白銀無數。
  • 古代銀票不過一張紙,為何無人敢造假?因為這行字會把人嚇到腿軟
    最然現代人民幣的防偽技術經過不斷改良,讓造假分子無漏洞可鑽,不過日常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多少還是會收到一些假幣,假使碰到這種情況,可能一天的心情都不會好。這不禁讓我們好奇,我國古代的銀票,在沒有現代防偽技術的條件下,古人又是如何辨識真假呢?是不是造假分子隨便用一張紙寫寫畫畫,就能拿到市場上魚目混珠騙取巨額錢財後盡情揮霍呢?
  •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何沒人仿製?你看銀票上那行字,怎麼造?
    他說明了在人類社會中金錢的魅力無人可擋,所以人類社會中也無數次的出現了製造偽鈔的案件。雖然現代社會科技已經十分發達,驗證假幣的科技手段更是花樣繁出。假幣卻還是屢禁不止。但奇怪的是,在我們歷史中卻未曾發現過多少製造假幣的事件,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的銀票價值萬金,為何沒有造假,是造不出?專家:賠錢都不夠
    一部關於假鈔的電影《無雙》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要追溯紙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北宋的「交子」是最早的紙幣,也是政府正式發行的銀票,銀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的「白鹿皮幣」和唐憲宗時期的「飛錢」,古代的銀票價值萬金,為何沒有造假,是造不出?專家:賠錢都不夠。
  • 古代銀票就1張紙,為啥沒人造假?瞅瞅上面那一行字,咋造啊?
    可是唯一擔心的就是這些錢是非法所得,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獲得金錢,比如說造假錢。人有好人壞人之分,錢有真錢假錢之分,某些不法分子為了快速的獲得金錢,就開始造假錢,不過他們最終還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現代科技很發達,假錢一下子就能被識別出來。可是在古代,古人沒有識別假錢的機器,但是古人卻不造假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古代銅錢是怎麼製造的,模具那麼簡單,為什麼沒有人造假
    銅幣,是古代主要流行貨幣,至於銀子多數也是碎銀使用的較多。銅錢才是老百姓主要使用的貨幣。 那麼在古代澆築銅錢的工藝,還是比較簡單的。這麼簡單,銅礦的資源,或者銅的材料也是比較流通的,為什麼沒有人直接造假呢?
  • 古裝劇動不動甩出一沓銀票,是大風颳過來的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很多人肯定在想,古代的紙幣就是一張紙,一個兌換金銀的憑證,沒有安全線、水印等防偽技術,也沒有驗鈔機,不是很容易偽造?宋代選擇「楮皮」川紙專門用於印鈔,明朝的時候紙幣所用的紙張叫桑皮紙,到了清朝,紙質進一步得到加工變成高麗紙。這些特殊紙張基本被朝廷所壟斷,民間無法流通,從根本上杜絕了銀票造假的可能。2、繁複的圖案和印章
  • 古時候的銀票那麼簡單,難道沒人想著仿造嗎?
    我覺得不管在什麼時候,金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下的話我們買房子買車需要錢,在古時候的話人們買房買地也需要錢,當下我們使用的貨幣是只抄也就是人民幣,而在古時候的話人們使用的更多的是銀子以及銀票。
  • 古代有人偽造銀票嗎?會受到什麼處罰?清朝竟然不追究
    中國的紙幣出現的比較早,在北宋時期,由於經濟的繁榮,出現了名為「交子」的紙幣,後世的元、明、清三朝為了貨幣的流通也紛紛模仿宋朝發行了一系列的紙幣,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銀票。從當今人們的視角來看,古代的紙幣和現在的防偽技術簡直不值一提,那麼古代是否有人偽造銀票呢?偽造銀票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呢?
  • 1000年前就有了紙幣,那麼古代有假鈔嗎?如何防止造假鈔?
    從古代至今,始終有人會造假錢。我們看影視劇中,一些人收了銀瓶,要拉扯兩下,以檢查真假;有些人拿到了銀元,還要吹一下聽聽,這也是檢查。我們都知道,早在北宋天聖元年(即公元1023年)就出現了紙幣——交子,這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紙幣。由於這種紙幣等同於銀子銅錢,可以消費,也可以兌換銅錢,所以也叫「銀票」。
  • 日升昌是著名票號,他們經營百年,用過的匯票為何只剩下一張
    可奇怪的是,從日升昌開辦至消失,日升昌真正的存世匯票卻只有一張,並且該匯票還是1860年的通版匯票,並不具備獨特性。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日升昌票號的匯票存單究竟去了哪裡?想要揭開問題的答案,我們還是需要從銀票的防偽說起。
  • 為什麼古代神童很多?原因其實很簡單!
    如果大家喜歡看歷史故事,就會發現,古代神童特別多,幾歲、十來歲的孩子就能吟詩作賦,不但有智慧,明事理,還能寫文章,寫的還很好,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很羨慕。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代會出現這麼多神童,而現在社會發達了,科技進步了,卻很少聽說有神童出現呢?在末學看來,原因很簡單,不外乎以下兩種:一,古今教育觀念不同。古代教育以開發智慧為主,現在教育以學習知識文化為主。古人怎麼教育小孩?就是背書,背古人的典籍。為什麼背書?
  • 為什麼古時的聖旨,無人敢偽造仿製,原因竟只因開頭第一字
    聖旨又不是只有一個,為什麼不能偽造呢?這也可以側面的反映出,玉璽和聖旨的重要性,是不可能造假的。 為什麼說聖旨無人敢造假呢? 傳達一國之君命令的聖旨,肯定是很複雜的,肯定也會考慮到安全的問題,其實聖旨上也是有機關的,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防偽標識,這個標識是什麼呢?
  • 一張紙的誕生——親身體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
    一張紙的誕生□餘希言/文你知道紙是由什麼組成的嗎?你知道紙是怎樣造出來的嗎?你知道造紙術是由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嗎?你知道造紙術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有什麼影響嗎?元月1日,我參加了由福州日報小記者團組織的「探秘四大發明之神奇的造紙術」體驗活動,聆聽了老師對古法造紙術以及造紙術發展的知識講座,還親身體驗用古法造出了一張屬於自己的紙。通過這場活動,我了解了一系列有關紙的知識。下面我就為大家來解密這些知識吧。在造紙知識講座上,豆豆龍老師告訴小記者們,紙都是由纖維組成的。古法造紙的流程是取原料、搗漿、取漿、烘乾,這樣一張紙就誕生了。
  • 高價遊戲王卡本質是紙,真的沒人仿?其實有先例,一張賣了40萬
    問題來了,遊戲王正版卡的本質也是紙,為何沒有人仿造呢? 其實,還真的有造假卡的案例,而且一張假卡還賣了40多萬! 罕貴卡憑什麼這麼值錢? 首先,我們要講一講,為何遊戲王正版罕貴卡能夠賣上高價的問題。 正版卡片跟我們大多數人小時候玩過的中文卡片不是一回事情,基本上我們看到的漢化版的中文卡片都是盜版的。
  • 為什麼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會有一張銀行卡?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會有一張銀行卡?其實原因很簡單!可以說銀行卡使用的範圍已經十分廣泛了,而且有些人可以得到的第一張屬於自己的銀行卡就是伴隨著大學的通知書一併到來的,所以在暑假這段時間銀行卡可謂是出了一批又一批,很多人都收到了,但是有些人卻還是不太敢用這張銀行卡,因為怕這張卡會洩露使用者的隱私或者是強制消費,總之就是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那麼這張卡真的是人們感受到的這樣?我們能不能放心地使用它呢?
  • 為什麼肯德基的餐盤上總會墊一張紙?很多人不知道
    肯德基作為快餐的一種,很多小朋友和上班族都非常的喜歡,上餐快而且還不是很貴,但我們會發現,肯德基的餐盤上總會墊著一張紙,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非常的簡單,肯德基做為一種快餐食物,不會像中餐、火鍋那樣,吃起來非常的髒,並且也不用刷盤子,在餐盤上面放一張紙,等客人吃完之後收拾也比較方便。
  • 大清王朝親王眾多,為什麼偏偏無人敢興兵造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我國古代,人們夢想當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擁有後宮三千妃嬪,日日夜夜流連溫柔鄉。擁有這麼多的妃嬪,自然就會有更多的子嗣,手心手背都是肉,那麼到底選誰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擔負起治國理政的重任呢?關於繼承的問題,古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立長不立賢。
  • 古代沒有指紋鑑定技術,為何古人總愛按手印?鑑定方法難以置信!
    很多時候我們辦理一些業務都需要本人籤名字,但是在古代則流行畫押按手印。然而奇怪的是古代並沒有所謂的指紋驗證技術,為什麼要人把手印指紋印在紙上呢?難道是他們可以根據手印紋理判定一個人的身份了嗎?其實使用指紋在中國已經存在很久歷史,在古代的一些文書上,我們經常看見當事人按的手印指紋,不論是狀紙、銀票、借據、房契等都用。這種做法據說在唐朝時期就已經誕生,另外從考古家挖掘出的古文獻秦簡《封診式穴盜》中也有著一些記載,稱:「內中與穴中外壤有膝、手跡、手各處」。表明了秦朝流行蓋手印多數是用在偵查案情以及破案的依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