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重女輕男」?數據顯示:全球超六成安眠藥被女性吃掉

2020-12-20 中國網河南頻道

失眠「重女輕男」?數據顯示:全球超六成安眠藥被女性吃掉

2019-12-06 16:01:46

來源:人民網

  |  

作者:鄭帆影

| 字號:

A+

A-

「大夫,我最近整夜都合不上眼,睡不好,開點安眠藥吧。」在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幹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的門診,常有女性患者這樣訴苦。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最近也給出了這樣的數據:在全世界範圍內,60%~70%的安眠藥被女性吃掉。國內調查亦得出類似結論:2018年涵蓋中國10個地區成年人的失眠調查顯示,近20%的人存在失眠症狀,女性高於男性。

失眠「重女輕男」

「我整夜睡不著,他在旁倒頭就睡,真氣人!」不少中年女性都這樣吐槽老公。男人們也是一肚子氣,「都輕聲說話,睡著了翻身都不敢,一點動靜沒有還失眠,真矯情。」

對於不少男人來說,對付「入睡困難」有很多好用的「手段」:一頓小酒,微醺,暈暈乎乎很快就睡著了;看會電視,不知不覺就睡下了。為啥對女性效果不太明顯?因為失眠「重女輕男」,還特別「偏愛」更年期女性。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副教授珍妮·達菲發現,女性懷孕期間,身體、情緒和激素分泌的不適感會讓準媽媽很難入睡。女性絕經前期,體內分泌出的雌激素和孕酮會越來越少,引起植物神經的紊亂會導致失眠;而更年期潮熱、盜汗等不適症狀也會引發入睡困難。

失眠有個「旋轉門」,西英俊主任解釋,越擔心越焦慮,反而越睡不著。「愛失眠的女性,一般心思細膩、多思多慮,睡不著就會焦慮緊張,如果老公還在身邊呼呼大睡,情緒上更易受波動,影響入睡。」

此外,「早醒」也是女性易失眠的另一大誘因。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布報告稱,男性的生物鐘要持續24小時零11分鐘,比女性長6分鐘,這使得男性容易睡更長時間,女性則更習慣於提早醒來,進入熟睡程度的時間就相對較短,久而久之,女性就容易出現失眠症狀。

服用安眠藥應有醫生指導

雖然易失眠是女性自身狀況造成的問題,但應對失眠靠安眠藥絕非良策。西英俊主任提醒,藥物是治療的最後一道防線,且要有明確的用藥指徵,隨便吃是有風險的。

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病學系終身教授Phyllis Zee在相關研究中表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是失眠的首選治療方法,其次才考慮藥物治療。一些安眠藥雖短期內能改善睡眠狀況,卻會增加痴呆風險,不建議老年人使用。

「晚上吃了艾斯挫侖(常見的安眠藥),第二天很暈,差點把孫子摔了。」回想起這一幕,67歲的王女士仍心有餘悸。她有兩天晚上沒睡好,就和兒媳婦要了兩片藥,沒想到藥物卻有後反勁。

很多人僅追求安眠藥的「速眠」效果,忽視了用藥第二天的副作用,白天出現頭暈、乏力、四肢酸軟、心悸等現象,上班族犯迷糊把方案做錯了,老人不留神摔一跤,都是隨便用藥帶來的得不償失。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19年5月發布過安全警告,要求對部分處方失眠藥物添加一則新的黑框警告,告訴患者服用藥物後,可能誘發各種複雜的異常睡眠行為,包括夢遊、睡眠駕駛以及在沒有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從事其他活動,造成罕見但嚴重的傷害和死亡。

這些失眠藥物包括艾司佐匹克隆(魯尼斯塔)、扎來普隆(百介眠)、唑吡坦(思諾思)。目前這三類藥物均在我國臨床有所使用,國內醫生和患者亦應注意。

伴侶是劑「安眠藥」

不少女性其實都沒有意識到,身邊的伴侶或是最好的「安眠藥」!對於一些女性來說,與其數綿羊、喝牛奶、聽音樂來調理失眠,都不要忽視「另一伴」的作用。

一些中年夫妻,為了不影響對方睡眠,常常分床甚至分房而居,這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女性失眠特別需要伴侶關愛,尤其處於更年期、孕期的女性,情緒問題是失眠的重要源頭。讓妻子不焦慮、不緊張,不是睡覺時遠離妻子,把她孤零零留在床上。

兩人相擁而眠,一起聊聊天,聽聽舒緩輕柔的音樂;或者晚飯後一起散散步,適當增加一些運動量等都是不錯的辦法。如果覺得已經「老夫老妻」,摟在一起有點「過」,也可以握著對方的手或是摸摸對方的背。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節律在年輕時很容易調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節律卻越來越不容易調整了。這跟我們骨骼、視力、大腦的退化等都類似,調整是個長期工程,不能過於著急。(記者鄭帆影)

責任編輯:徐孟睿

相關焦點

  • 重女輕男?骨質疏鬆,為何偏愛老年女性?
    重女輕男?骨質疏鬆,為何偏愛老年女性?祝您健康雜誌骨質疏鬆一個經常出現在生活中的病症事實上,很多人都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骨質疏鬆作為衰老的「併發症」很少有人明白其中的嚴重危害腰腿酸痛、駝背都很常見還會導致骨折據研究調查顯示
  • 非洲「重女輕男」國家,男性要為女性讓座,丈夫不上交工資會坐牢
    非洲「重女輕男」國家,男性要為女性讓座,丈夫不上交工資會坐牢在古代社會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重男輕女現象,就算到了現代社會,這種現象仍然在很多國家中或多或少的出現和存在這種性別歧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了
  • 疾病還會「重女輕男」?很遺憾,女性身體容易遭遇這7種問題
    現在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有的疾病卻重女輕男。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結構有很大的區別,再加上女性需面臨著月經、懷孕以及睡眠等,體內激素會隨之發生改變,使得某些疾病偏愛於女性。哪些疾病「偏愛」女性?4、睡眠問題失眠簡直讓人痛苦不堪,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時會出現夜間盜汗,從而幹擾睡眠機制,同時也容易受到慢性疲勞綜合症影響。女性壓力過大或過度焦慮抑鬱時,會使得大腦機制不能完全關閉,時刻處於清醒狀態,即使睡著之後也容易驚醒或做噩夢。
  • 服用安眠藥等於慢性自殺?別造謠了,長期失眠遠比安眠藥危害大
    「昨天晚上又失眠了。」有多少人吶喊過這句話,就有多少人正在飽受失眠的折磨。據新華網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超3億人有睡眠障礙,其中成年人佔了4成。1、服用安眠藥治療失眠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服用安眠藥,這可以讓病人儘快入睡,保證身體得到有效的休息。
  • 此國「重女輕男」?丈夫不把工資上交妻子,恐有「牢獄之災」?
    就有這樣一個國家,打破了很多傳統的觀念,這個國家不僅十分尊重女性,而且還有「重女輕男」的現象,甚至家庭中的丈夫,如果不把工資上交給妻子,恐有牢獄之災!眾所周知,很早以前許多國家都是有「重男輕女」現象的,甚至直到今日,仍然有些國家或多或少對女性存在著歧視,這些國家暫且不提。
  • 中國式「重女輕男」
    重男輕女大家都知道,自母系社會結束至今從未停止,那重女輕男大家知道嗎?這是一個新興的詞,多出現在各種小視頻裡,表明自己對女兒多麼的疼愛重視,評論也各種附和,仿佛這個社會女性的地位多高似的。然而真的如此嗎?
  • 非洲唯一「重女輕男」國家,女性官員佔60%,丈夫不交工資要坐牢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非常重男輕女,男性的地位通常比女性要高。主要是因為在古達,男性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多生一些男性,可以讓家裡的生活更好。漸漸地也就演變成了重男輕女的現象。但是時至今日,這種情況也已經好了很多,但是國外還是有一些國家或多或少還是存在著性別歧視,例如像印度這樣的國家,還是很難改變女性在他們國家中的地位。但是凡事也都有例外,今天筆者給大夥說的這個國家,雖然說談不上男女平等,可是卻是非常罕見的重女輕男的國家,甚至這個國家在法律上也明文規定,男人每個月必須上交工資!
  • 新型「重女輕男」出爐,看似寵愛女兒,20年後才知父母「精明」
    案例我閨蜜就是出生在重女輕男的家庭氛圍中,從小媽媽對她非常的寵愛,對弟弟反而不怎麼管,閨蜜也總覺得爸媽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但是等到結婚了之後,閨蜜開始發現這事情並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原本還以為父母是最愛自己的人,現如今看來,其實父母心裡有的還是弟弟,並不是父母對自己說的重女輕男。閨蜜覺得非常的委屈,從自己上班以來父母問自己要錢,基本上自己都沒有拒絕過,沒想到父母不僅不感到欣慰,反而還越要越多。
  • 吃了20年安眠藥 卻發現自己不失眠
    更不用說大批中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深受著睡眠障礙的困擾,一到入秋換季時節更加睡不著、睡不踏實。究竟該怎麼辦?看看瀋陽這些健康專家的建議。典型病例:吃過數不清的安眠藥卻發現失眠是假象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睡眠中心接診到一位苦惱的男患者,自述自己失眠20多年,已經連續服用20年安眠藥,各種牌子、各種類型的助眠藥幾乎都吃過。「一開始還挺有效的,吃完就能睡著。
  • 爸爸普遍「重女輕男」,未必是好事?看心理學怎麼分析
    無論是重男輕女,還是重女輕男,我覺得都未嘗是件好事。因為輕重二字,就代表著一種不平衡。從前重男輕女的思想下,女兒的身心健康的不到重視。那麼現在這種重女輕男的思想,男孩子就能得到公平的對待了嗎?我們今天看下心理學上,怎麼分析這個問題。一、為什麼現在重女輕男現象多發且普遍呢?
  • 南京街頭公廁將「重女輕男」 男女廁位1:1.5
    希望有關部門立法增加女廁位數,使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達到2:1。這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南京公廁的情況如何?通過走訪,記者發現,南京公廁目前絕大多數是「男女平等」,在一些商場和公園裡,廁所廁位還有「重女輕男」的傾向。據了解,今年,南京環衛公廁將逐步推進男女廁位1:1.5的設置。
  • 「重女輕男」正流行?過來人:別急著炫耀,這些難題在等著你
    鄰居李女士生了一個兒子後,她就特別希望能生一個女兒,最終也如願了,因為她覺得女兒比兒子貼心多了,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也是"重女輕男",每逢節日就給女兒準備各種禮物,而兒子向她抱怨沒有禮物的時候,她怒斥兒子不懂事。
  • 兒子當眾怒斥父母偏心,重女輕男成多數家庭現狀,網友:能理解!
    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逐漸發生了改變,以往的"重男輕女"現象不再頻繁出現,而令人詫異的是,在多數家庭出現了不少"重女輕男"的現象,女兒成為了很多家庭的最愛,而男孩子卻成了被忽視的那個,不少家庭還因此鬧出了矛盾。
  • 糖尿病「重女輕男」?提醒:這種水或是「誘因」,勸女性嘴下留情
    而在生活中,有研究發現,患上糖尿病的人群,女性遠遠高於男性,難道糖尿病還有「重女輕男」的思想嗎?其實這與日常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一起來了解一下。糖尿病「重女輕男」?提醒:這種水或是「誘因」,勸女性嘴下留情其實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患上糖尿病機率相對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日常愛喝蜂蜜水。相信多數女士都有晨起喝蜂蜜水的習慣,認為蜂蜜水在美容養顏這方面有幫助,確實,蜂蜜水不僅能夠幫助保養肌膚,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夠幫助人們改善便秘困擾,所以讓多數人愛不釋手。
  • 膽結石病「重女輕男」,有了這些表現得警惕
    膽結石病有一個特點是「重女輕男」,中年婦女發病率高達15%。有統計顯示,婦女膽結石的發病率是男性的2~4倍。長期口服避孕藥者,患膽結石的比正常人高2倍。出現這些症狀時,請警惕!1.腹痛 右上腹陣發性疼痛,常在進食油膩食物數小時後發生,疼痛常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嚴重時疼痛加劇,老年病人可誘發心絞痛。
  • 上海家長"重女輕男" 專家建議加強"男孩教育"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上海目前一項針對兒童權益保護的問卷調查發現,上海家長普遍存在「重女輕男」的現象,對女孩的關注高於男孩,而女孩對自身權益保護的滿意度也高於男孩。因此楊雄建議說,目前上海最重要的是加強「男孩教育」。楊雄解釋說,上海家長會有意識地向女孩灌輸「男女平等」、「女孩要比男孩還強」的觀念,並鼓勵女孩發展自身才能,所以很多上海女孩都非常能幹。
  • 新型「重女輕男」暗藏玄機,最心寒的是她
    新型「重女輕男」暗藏玄機,最心寒的是她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兩個孩子,而最令人羨慕的模式就是一兒一女吧。但是家裡孩子多了,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父母手裡的這碗水真的能端平嗎?生女兒就是為了養兒子?
  • 12歲男孩不堪打罵離家出走,只因媽媽「重女輕男」,網友:奇葩!
    12歲男孩不堪打罵離家出走,只因媽媽「重女輕男」,網友:奇葩!以前有很多家庭會出現重男輕女的情況,但是後來因為有了獨生子女政策之後,這個情況就在不斷地改善了。但是還是會有部分情況存在,畢竟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已經幾千年來,改到現在這個地步也是很不容易,可是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重女輕男的情況呢?真的是特別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呢。24日凌晨,餘杭派出所接到某酒店求助,大廳有 個男孩已經坐了2個小時了,不肯交流也不願回家。民警趕到後做了很久工作男孩反應激烈不願回家。最後他說出了原因:自己12歲,有個姐姐和哥哥。
  • 無關重女輕男,而是3個現實原因
    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公布:截止到2018年為止,中國男女比例為104.64:100,男性比女性多出3164萬人。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社會思想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再在意生男還是生女,但我們卻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好像越有錢的人家越容易生女兒。
  • 甲狀腺結節「重女輕男」?坦白說:根源在它,別再蒙鼓裡了
    但是在生活中,患上甲狀腺結節的人群卻越來越多,這也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生活,而且,也有研究表明,患上甲狀腺結節的女性,要比男性高出多倍。難道甲狀腺結節還是重女輕男的思想嗎?其實與以下這個根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希望你能夠儘早避開。甲狀腺結節「重女輕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