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重女輕男」?數據顯示:全球超六成安眠藥被女性吃掉
2019-12-06 16:01:46
|
| 字號:
A+|
A-「大夫,我最近整夜都合不上眼,睡不好,開點安眠藥吧。」在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幹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的門診,常有女性患者這樣訴苦。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最近也給出了這樣的數據:在全世界範圍內,60%~70%的安眠藥被女性吃掉。國內調查亦得出類似結論:2018年涵蓋中國10個地區成年人的失眠調查顯示,近20%的人存在失眠症狀,女性高於男性。
失眠「重女輕男」
「我整夜睡不著,他在旁倒頭就睡,真氣人!」不少中年女性都這樣吐槽老公。男人們也是一肚子氣,「都輕聲說話,睡著了翻身都不敢,一點動靜沒有還失眠,真矯情。」
對於不少男人來說,對付「入睡困難」有很多好用的「手段」:一頓小酒,微醺,暈暈乎乎很快就睡著了;看會電視,不知不覺就睡下了。為啥對女性效果不太明顯?因為失眠「重女輕男」,還特別「偏愛」更年期女性。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副教授珍妮·達菲發現,女性懷孕期間,身體、情緒和激素分泌的不適感會讓準媽媽很難入睡。女性絕經前期,體內分泌出的雌激素和孕酮會越來越少,引起植物神經的紊亂會導致失眠;而更年期潮熱、盜汗等不適症狀也會引發入睡困難。
失眠有個「旋轉門」,西英俊主任解釋,越擔心越焦慮,反而越睡不著。「愛失眠的女性,一般心思細膩、多思多慮,睡不著就會焦慮緊張,如果老公還在身邊呼呼大睡,情緒上更易受波動,影響入睡。」
此外,「早醒」也是女性易失眠的另一大誘因。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布報告稱,男性的生物鐘要持續24小時零11分鐘,比女性長6分鐘,這使得男性容易睡更長時間,女性則更習慣於提早醒來,進入熟睡程度的時間就相對較短,久而久之,女性就容易出現失眠症狀。
服用安眠藥應有醫生指導
雖然易失眠是女性自身狀況造成的問題,但應對失眠靠安眠藥絕非良策。西英俊主任提醒,藥物是治療的最後一道防線,且要有明確的用藥指徵,隨便吃是有風險的。
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病學系終身教授Phyllis Zee在相關研究中表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是失眠的首選治療方法,其次才考慮藥物治療。一些安眠藥雖短期內能改善睡眠狀況,卻會增加痴呆風險,不建議老年人使用。
「晚上吃了艾斯挫侖(常見的安眠藥),第二天很暈,差點把孫子摔了。」回想起這一幕,67歲的王女士仍心有餘悸。她有兩天晚上沒睡好,就和兒媳婦要了兩片藥,沒想到藥物卻有後反勁。
很多人僅追求安眠藥的「速眠」效果,忽視了用藥第二天的副作用,白天出現頭暈、乏力、四肢酸軟、心悸等現象,上班族犯迷糊把方案做錯了,老人不留神摔一跤,都是隨便用藥帶來的得不償失。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19年5月發布過安全警告,要求對部分處方失眠藥物添加一則新的黑框警告,告訴患者服用藥物後,可能誘發各種複雜的異常睡眠行為,包括夢遊、睡眠駕駛以及在沒有完全清醒的情況下從事其他活動,造成罕見但嚴重的傷害和死亡。
這些失眠藥物包括艾司佐匹克隆(魯尼斯塔)、扎來普隆(百介眠)、唑吡坦(思諾思)。目前這三類藥物均在我國臨床有所使用,國內醫生和患者亦應注意。
伴侶是劑「安眠藥」
不少女性其實都沒有意識到,身邊的伴侶或是最好的「安眠藥」!對於一些女性來說,與其數綿羊、喝牛奶、聽音樂來調理失眠,都不要忽視「另一伴」的作用。
一些中年夫妻,為了不影響對方睡眠,常常分床甚至分房而居,這有時反而適得其反。女性失眠特別需要伴侶關愛,尤其處於更年期、孕期的女性,情緒問題是失眠的重要源頭。讓妻子不焦慮、不緊張,不是睡覺時遠離妻子,把她孤零零留在床上。
兩人相擁而眠,一起聊聊天,聽聽舒緩輕柔的音樂;或者晚飯後一起散散步,適當增加一些運動量等都是不錯的辦法。如果覺得已經「老夫老妻」,摟在一起有點「過」,也可以握著對方的手或是摸摸對方的背。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節律在年輕時很容易調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節律卻越來越不容易調整了。這跟我們骨骼、視力、大腦的退化等都類似,調整是個長期工程,不能過於著急。(記者鄭帆影)
責任編輯:徐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