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不堪打罵離家出走,只因媽媽「重女輕男」,網友:奇葩!

2020-12-23 不再聯繫真的很好聽

12歲男孩不堪打罵離家出走,只因媽媽「重女輕男」,網友:奇葩!

以前有很多家庭會出現重男輕女的情況,但是後來因為有了獨生子女政策之後,這個情況就在不斷地改善了。但是還是會有部分情況存在,畢竟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已經幾千年來,改到現在這個地步也是很不容易,可是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重女輕男的情況呢?真的是特別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呢。

24日凌晨,餘杭派出所接到某酒店求助,大廳有 個男孩已經坐了2個小時了,不肯交流也不願回家。民警趕到後做了很久工作男孩反應激烈不願回家。最後他說出了原因:自己12歲,有個姐姐和哥哥。媽媽偏愛姐姐,家務都是他和哥哥做的,現在哥哥寄宿在校,家務成了他一個人的,媽媽還經常用衣架和電線打他,哥哥也因為被打離家出走過。

聯繫到孩子的父親後,爸爸也很無奈,他說自己長期在外工作,因為教育問題和妻子也是矛盾不斷,正是這個原因才把大兒子送去寄宿,他說,下一步也考慮把小兒子也送出去讀書,也許會好一點。

我覺得對待孩子不能偏愛,一定要平等,否則很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問題,不要拿什麼他比你小或者你是女(男)孩子,多做一點以後好找對象來做藉口,被偏愛的一方容易被慣出毛病,另一方不是一直自卑就是青春期逆反和家長對著幹,大多數和這個小男孩一樣的女孩們卻被人們見怪不怪了!

有很多家庭可能爸爸媽媽是個老古董,就是那種特別傳統的男性,也不是說父母重女輕男,就是父母對男孩的要求越來越高,主要對男孩子的期望比較高,希望他們能多承擔責任,多多的像個男孩子一樣保護家裡人。但是有時候真的也要講究方法,因為真的可能如果不講清楚的話真的會以為你們偏心什麼的,總之,就是要好好的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公平對待吧!

相關焦點

  • 玉林17歲男孩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 離家前曾說「時間不多了」
    「這是我同學的表弟盧科權,離家出走至今未歸,請你們幫忙找下。」4月4日晚上9時38分許,家在玉林的林女士向記者發來求助信息。記者聯繫上了男孩的大伯盧先生,了解孩子離家的經過。「當天(4月3日)下午4時許,我接到盧科權媽媽的電話,說盧科權留有一封信後離家出走了。」盧先生告訴記者,他接到電話後馬上從北流市區趕回北流大裡鎮。據了解,盧科權今年17歲,在北流一所中學讀高一。4月3日上午10時左右離家。當天中午12時,他曾給11歲的弟弟打電話告知不回家吃午飯。
  • 12歲女孩被男網友「強姦」 男孩媽:讓倆人結婚
    12歲女孩被男網友「強姦」 男孩媽:讓倆人結婚   新聞到底:《12歲女孩失蹤5天說網友「碰她了」》  新聞閃回:12歲女孩兒小雪離家出走5天,正當家人焦急地四處尋找時,女孩兒拎著一包舊衣服出現在家人面前。
  • 「重女輕男」正流行?過來人:別急著炫耀,這些難題在等著你
    鄰居李女士生了一個兒子後,她就特別希望能生一個女兒,最終也如願了,因為她覺得女兒比兒子貼心多了,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也是"重女輕男",每逢節日就給女兒準備各種禮物,而兒子向她抱怨沒有禮物的時候,她怒斥兒子不懂事。
  • 上海家長"重女輕男" 專家建議加強"男孩教育"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上海目前一項針對兒童權益保護的問卷調查發現,上海家長普遍存在「重女輕男」的現象,對女孩的關注高於男孩,而女孩對自身權益保護的滿意度也高於男孩。因此楊雄建議說,目前上海最重要的是加強「男孩教育」。楊雄解釋說,上海家長會有意識地向女孩灌輸「男女平等」、「女孩要比男孩還強」的觀念,並鼓勵女孩發展自身才能,所以很多上海女孩都非常能幹。
  • 13歲男孩離家出走 稱不想讀書想去學美發
    你不念書去打工可以,媽媽只想確認你安不安全。」昨日,家住墊江縣的冷女士致電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說:兒子王俊宇3月31日離家後,就再也沒有與家人聯繫。出走前,他曾與在主城打工的同學聯繫,說想到主城學美發。
  • 不堪父親打罵母親 17歲男孩發帖欲自殺(圖)
    4月15日,網友「zi00000」在紅網論壇發了一篇題為《蠻橫父親經常打罵母親,17歲的我不願回家》的帖,稱自己是一名17歲的男生,因蠻橫父親長期打罵母親,並且過度偏愛雙胞胎哥哥而冷落自己,導致自己對家庭絕望而離家出走,最後還試圖自殺。網友紛紛表示同情,並對其進行鼓勵,而教育專家則認為,家庭暴力是導致孩子對親情冷漠的重要原因。
  • 11歲男孩被媽媽罰跪2小時離家出走,來自家長的傷害,何時才能停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所有的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所以會對孩子要求嚴格一些,可是有時候,父母的心雖然是好的,但是表達愛的方式未必是合適的,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關於十幾歲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關於孩子離家出走的事。
  • 兒子當眾怒斥父母偏心,重女輕男成多數家庭現狀,網友:能理解!
    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逐漸發生了改變,以往的"重男輕女"現象不再頻繁出現,而令人詫異的是,在多數家庭出現了不少"重女輕男"的現象,女兒成為了很多家庭的最愛,而男孩子卻成了被忽視的那個,不少家庭還因此鬧出了矛盾。
  • 杭州狂犬病腦死亡女生父親發聲:家裡都是重女輕男,網友別再罵了
    可家長自認為自己是「重女輕男」的。事件經過2020年12月16日,浙江杭州。14歲女生未打疫苗得狂犬病一事持續引發熱議。據蕭山區疾控中心簡報顯示,初二女生薑某5月從朋友處帶回一隻小狗飼養。7月,姜某稱曾被該犬傷過,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9月該犬曾咬傷患者弟弟(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
  • 山東12歲男孩離家出走生死不明 留遺書「很想媽媽」
    12月4日深夜,山東臨沂市費縣探沂鎮豐厚村12歲男孩張富給家人留下遺書,翻牆離家出走,至今仍沒有音訊。多年來,這個孩子住在爺爺奶奶家,大多數時間由他們照顧。他的父母在4年前離婚,後又各自重組家庭。在遺書中,孩子表達了對母親的想念。
  • 廣西玉林:17歲男孩離家出走遺體被找到,網友稱壓力大不應是藉口
    在4月4日晚上9時38分許,廣西玉林的林女士發出求助信息,稱家住北流市大裡鎮古紅村的17歲男孩,4月3日中午離家出走。4月8日下午,在玉林市玉州區大塘鎮橫嶺村三叉塘水庫,出走男孩的遺體被找到。面對這樣一齣悲劇,很多網友稱壓力大不應是藉口。
  • 小男孩離家出走,崩潰大哭:姐姐罰我抄古詩2000遍
    小男孩離家出走,崩潰大哭:姐姐罰我抄古詩2000遍 2019-08-17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初四,浙江14歲少女離家出走,來荊門見15歲男網友,結果…
    2月20日(大年初五)13時許,荊門市公安局東寶分局龍泉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浙江省吳先生的報警電話,稱其14歲的女兒昨天因與家人吵架離家出走,據其朋友說,她有可能在荊門市美佳樂小巷一旅館落腳為儘快找到離家少女,確保其人身安全,民警不辭辛勞、多方查找、窮盡手段。功夫不負有心人,17時許,終於在美佳樂小巷找到了離家出走一天一夜的少女及其男網友(15歲,學生),並迅速將他們帶到了派出所裡。
  • 上海一4歲男孩因沒買玩具離家出走!從閔行到嘉定……兩路人尾隨
    前幾天在上海閔行區,一個只有4歲的男寶寶,就因為媽媽沒給他買玩具,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從閔行一路穿過蘇州河跑到嘉定去了……這熊孩子是怎麼跑到嘉定的根據監控畫面,7月1日中午11點40左右,嘉閔高架的輔道上,突然出現了一個身穿黃色衣服的男小歪。
  • 作業沒有完成害怕被責備 12歲男孩帶著一萬元現金離家出走……
    作業沒有完成害怕被責備 12歲男孩帶著一萬元現金離家出走……時間:2019-06-11 11:05   來源: 揚州晚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作業沒有完成害怕被責備 12歲男孩帶著一萬元現金離家出走 今天上午10時, 民警在揚州火車站南廣場巡邏時, 發現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四處遊蕩,
  • 13歲男孩與父母爭吵 留下字條離家出走
    13歲男孩與父母爭吵 留下字條離家出走警方查詢公共視頻鎖定孩子所在列車 家人乘坐火車追趕終團聚「爸爸媽媽,你們別找我,我出去走幾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瀋陽一名13歲的初一男孩小志(化名)留下紙條,帶著800多元現金和衣物離開了家。
  • 8歲女孩深夜離家出走,只因媽媽「光打姐姐不打我」,媽媽不愛我
    01 8歲女孩離家出走,原來是與姐姐爭風吃醋最近,就有這樣一件令人又好笑又心疼的事情:廣東省河源市有一對姐妹花離家出走,民警問道離家出走的原因,8歲的妹妹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原因,卻令人哭笑不得:「媽媽總打她不打我,我就覺得她只愛姐姐,不愛我!」
  • 中國式「重女輕男」
    重男輕女大家都知道,自母系社會結束至今從未停止,那重女輕男大家知道嗎?這是一個新興的詞,多出現在各種小視頻裡,表明自己對女兒多麼的疼愛重視,評論也各種附和,仿佛這個社會女性的地位多高似的。然而真的如此嗎?
  • 爸爸普遍「重女輕男」,未必是好事?看心理學怎麼分析
    無論是重男輕女,還是重女輕男,我覺得都未嘗是件好事。因為輕重二字,就代表著一種不平衡。從前重男輕女的思想下,女兒的身心健康的不到重視。那麼現在這種重女輕男的思想,男孩子就能得到公平的對待了嗎?我們今天看下心理學上,怎麼分析這個問題。一、為什麼現在重女輕男現象多發且普遍呢?
  • 家有龍鳳胎寶寶,寶爸「重女輕男」走紅,兒子一臉醋意太可愛
    因此,男孩子就只能在爺爺奶奶那受歡迎了,下面就有一個寶寶遭受到了家人的冷落,而且孩子的父親還因為「重女輕男寶媽覺得孩子的樣子很搞笑,於是就發到了網上,沒想到一時間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還有網友調侃到:「完了完了,兒子要開始記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