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最難的便是婆媳關係的相處,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更何況家裡面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男人的媳婦,一個是男人的媽,在家庭中都是比較重要的角色。而且從奴隸社會(夏朝)開始,我們的社會就進入了父系社會,有的婆婆更是為了背負傳宗接代的壓力,一直生到兒子為止。可見兒子在她們心中的重要性!但是一山又不容二虎,那麼當出現矛盾時,媳婦應該怎樣處理呢?怎樣更好的兼顧這種關係呢?
1保持距離
距離產生美
要和婆婆保持距離,見面少,聯繫少,事就少。避免事物的發生,減少問題的存在。矛盾摩擦肯定也會少。
當然,有的因為讓照顧孩子,住房緊缺或其他原因一定要住一起,保持不了身體距離怎麼辦?
那就拉開心裡距離。
如果你不喜歡她相處,也不要對她過於冷漠,這樣本來關係不好更會雪上加霜。
如果你很喜歡她相處,也不要過於親呢。世界上所有的關係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防止以後你不再認同她時,避免她心裡有落差。
不要過於關懷,也不要過於坦誠。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她會奇怪你是否做了什麼虧心事。也不要什麼事都說實話,有時候美麗的謊言讓人更開心。
2保持尊重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婆婆畢竟是丈夫的媽媽,孩子的奶奶。該有的尊重我們晚輩要有,畢竟我們還要給孩子做榜樣,做標杆!
3適可而止,不卑不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只要她不觸碰,我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她做了特別過分的事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你的底線,那麼我建議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死亡是大自然的規律。人生在世,誰都有老的那一天,作為兒子應該給養老善終,但是兒媳有義務嗎?這個問題看法不一,但是我認為如果婆媳沒有特別大的分歧乃至仇恨,兒媳有必要給婆婆養老.那樣她不在那一天,你也問心無愧!尤其當丈夫想起來媳婦曾經對自己媽媽特別好,他也會對你感激涕零,對你加倍的好!因為有一句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管怎麼樣,婆婆對丈夫也有生育養育之恩!如果你對婆婆態度惡劣,經常無緣無故惡語相向,丈夫見了也不吭聲,那麼當婆婆離開後,丈夫想起原來對他媽媽的種種,自己也會特別悔恨,又想起當初是為了討好媳婦才這麼做,便會對媳婦挑刺各種看不順眼來彌補自己的過錯,時間久了不但影響夫妻感情,還有可能導致家庭破裂。
所以做人要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最重要的是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