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相處,是一門學問,要做好一點,真的不容易。太近容易恩怨是非,太遠容易變淡疏遠關係。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人和人相處,一定要把握度,關係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距離產生美。這個距離,不遠,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所以「距離產生美」關鍵不在距離,而是適度。
和伴侶之間,保持一點距離,給彼此留一點空間夫妻相處之道,也就是把握夫妻間距離之道。夫妻間不是連體嬰,分秒的黏在一起,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和厭倦的情緒,偶爾給愛情放個假,反而可以增加思念的情緒。夫妻間存在興趣愛好的差異,完全的迎合,愛會有壓抑,時間久了會疲憊到有窒息的感覺。夫妻之間,關係再親密,彼此也會有些小秘密,適度的給予對方一點點空間,會增進彼此的關係。
距離不是不聞不問,置之不理,只是偶爾的放空,但卻不會對他(她)的感受情緒毫無顧忌。夫妻本就是合作關係,任何的一方感受失衡都會造成合作關係的不和諧因素,仿佛手中沙,抓的越緊,流逝的越快,最終還會弄傷了自己
和子女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父母的愛一定是最真的,但未必是最正確的。時代的不同,流行趨勢,子女的需求一定會各不相同,用自己當年的得失去彌補孩子,未必他會覺得幸福。與子女之間保持一點距離,那是對子女成長的助力,丟掉拐杖他們才能夠學習獨立,身為父母尊重是最大的教育方式。
和子女的相處,有界限、有聯繫、有守望,最佳的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不會因為太熱而燙到他們,也不會因為太冷而涼了心意。太遠,湯涼影響健康損害身體,太近,容易燙傷,品不出湯中該有的鮮美。
和親人之間,需要有恭敬心親人之間血脈相連,再親也有不願被別人涉足的角落,尊重他就是尊重你們的親情。親人有血脈相連的至親,也會有倫理道德上的近親。和親人相處,不要太隨意,一定要有恭敬心。太過隨意,都會讓別人逐漸心生嫌隙,禮數的缺失,言行的不自律以至於不僅僅是不禮貌,那是一種越界後背嫌棄的結局。
適度的距離會讓家庭更和諧。尊重別人從不胡亂提問開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心靈的禁區,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親人的事情,願意說的就好好聽著,不願意說的就少打聽,不要幹涉,更加不要肆無忌憚。獲得親人的幫助要感謝,親人有難處也要及時提供幫助。
和朋友之間,時刻牢記無所求真正的友情是純粹的,不帶功利的。朋友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能用道德去綁架他們,不要他們不限量地滿足你的需求,這樣的朋友相處,會讓人覺得心累。沒有人有義務無條件的來滿足你,人與人之間沒有必須,尤其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
和陌生人之間,見人宜說三分話逢人只說三句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不要剛剛相識就掏心挖肺來換取真心,防人之心不可無,當還未深交的情況下,保持的距離那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與行為上的自律。
愛情、親情、友情,情情珍貴,親近的同時,給別人留一點空間,給自己留一點餘地,彼此尊重,彼此珍惜。這才是距離產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