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出天價稿酬,坐擁百萬讀者的《知音》雜誌是如何「垮」掉的

2020-12-14 騰訊網

1984年,湖北婦聯欲辦一本雜誌,經過一番討論,想出了《湖北婦女》和《家庭內外》兩個刊名。

創刊人雷一大聽到如此簡單粗暴的刊名後極不滿意,當即拉著胡勳璧跑到郵局、大學、紡織廠徵集了29個刊名,最終敲定了「知音」

《知音》雜誌,從此成了全國婦女的知音。

從3萬元到8個億

《知音》出世即「斷奶」,拿著省婦聯撥款的三萬元,生死由命,成敗在天。

《知音》創刊號

在最困難的創始時期,三萬元一旦花完,雜誌社就會餓死。於是,為了讓《知音》活下去,編輯們集體出動,蹬著三輪車穿街走巷,開拓市場,胡勳璧則跟著火車跑遍了全國各地,只要是火車能開到的地方,他都去推銷。

還好努力沒有白費。創刊當年,《知音》火遍全國,月發行量突破了100萬。

隨之而來的,是《知音》雜誌的畫風突變。

原本,《知音》的選稿主旨是「深入生活、深入家庭、深入心靈」,可經過一番實驗,雜誌社摸到了一條偏僻狹窄的捷徑——製造飽受爭議的知音體

還記得,一位學者為女兒訂閱了知名雜誌《知音》後,氣得寫了篇文章抨擊:當我拿到《知音》雜誌9月上半月刊時,看到的並不是那麼潔淨的面孔。6個要目中的4個分別是:《姐姐悲憤跳樓背後:房產大亨「通吃」孿生姐妹》、《驢友混居姦殺案,曖昧背後多少危險湧動》……僅從要目中,就可以看出《知音》的臉面並非高雅正派。

網絡上也流行改編知音體:

《白雪公主》——苦命的妹子啊,七個義薄雲天的哥哥為你撐起小小的一片天

《醜小鴨》——貌醜心善受盡難言屈辱,命苦棄兒終成傑出青年

《葫蘆娃》——六哥哥力挽狂瀾拯救誤入歧途小弟,惡毒的夫婦你們終將得到報應!

《西遊記》——:我那狠心的人啊,不要紅顏美眷,偏要伴三醜男上西天

《簡愛》——貧寒女教師真情感天動地,用雙手為情哥哥撐出一片天

單憑題目就能發現,淺薄煽情、內容媚俗堪稱知音文學的代名詞,不怪人們嘲諷。

可是,拋開外界批評的聲音,《知音》還是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用所謂的「新聞紀實文學」收割了萬千讀者的心,身價一路從3萬飆至8個億,使知音帝國迅速崛起。

「暴發戶」與天價稿費

《知音》的命運,絕不似知音文學的主角那樣命途多舛,但也不算一帆風順。

知音帝國誕生沒多久,雜誌市場就湧現了一系列競爭對手。早年的期刊四大名旦裡,《家庭》和《女友》都與《知音》共分一杯羹。

發行量的威脅,使財大氣粗的《知音》更加在乎稿件質量,給出了天價稿費。

稿費按稿件質量評定,在2007年時,一篇文章最高能拿到1.6萬元稿費,也有作者稱,在拿過稿費後,他又獲得了3.7萬元的獎勵。

按照十幾年前的物價,每年在《知音》發表幾篇文章,就足夠一家人的日常開銷。

一位編輯還曾爆出官方的具體審稿類型:案件、溫暖社會的愛心事件、涉外愛情故事、國外的獵奇事件。

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比如寫案件要寫刑事大案,人物層次不能低,最好一方高一方低;愛心事件要體現人性,要曲折又催人淚下;涉外愛情稿子最好要傳奇一些。

對於作者身份,《知音》編輯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公檢法、記者、醫生、教師,長期生活在地級市以上城市,年齡在24-50歲之間。

頗為高傲的一點是:如果用散文和詩歌投稿《知音》雜誌,會被編輯一律加黑名單。

《知音》對稿件的需求十分苛刻,為了聳人聽聞不惜代價,這一點還體現在他們的名人稿件中。

每期《知音》中,描寫名人生活和家庭的文章在四五篇左右。但由於雜誌格調不高,內容低俗,很多名人都不願接受採訪,擔心被編造出一些莫須有的情節。

名人不接受採訪,《知音》雜誌另有手段。

一位《北京晨報》的記者回憶,她曾數次接到知音編輯的電話,對方力邀她寫一些明星八卦。她以忙為由拒絕了,對方還會三番五次找上門,繞著圈子刺激她:「你平時怎麼上班呀?怎麼還坐地鐵呀?我們稿費一個字一塊錢,你給我們寫稿,我們再給你編編,一個月怎麼也能掙一萬元。」

能毫不避諱地說出「我們給你編編」,證明《知音》編輯真的很會編。

一次,《知音》刊登了一篇于和偉的專訪,文中寫道:「于和偉在接受筆者採訪時,感激地說:『在我事業最不得志的時候,是我愛人給我陽光,給我鼓勵』……」

可于和偉的經紀人無語地回應:于和偉從來沒有接受過知音的採訪,文中內容有網上搜來的,有杜撰的,還有誹謗。

連專訪都敢編的後果是:僅在2011到2013年間,知音傳媒就敗訴了九次。

知名作家畢淑敏也曾一紙訴狀將《知音》告上法庭,一向溫柔的她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知音》在她和兒子拒絕採訪之後,私自杜撰並刊登了一篇署名為畢淑敏的文章,還將她兒子的單位公之於眾,「很多電話接踵而至,讓孩子無法上班。」

畢淑敏與兒子合影

可官司再多,都攔不住《知音》走向資本之路。

在畢淑敏得知知音集團即將上市的消息時,她憤怒地說:「這家嚴重侵害智慧財產權的雜誌社,怎麼還能上市呢?」

知音的帝國斜陽

沒過多久,上市之夢隨著紙媒勢頹破滅。《知音》發行量迅速下滑,影響力甚至比不上知音集團子刊《知音漫客》,前浪被後浪狠狠拍在了沙灘上。

這一切真的只源於大環境惡劣嗎?有《知音》內部人士揭開謎底。

原來,知音集團內部早已被腐蝕殘缺。

在剝洋蔥(新京報深度部)對一位《知音》前員工的採訪中可以得知,胡勳璧於知音集團而言,就是一個土皇帝。

他作風強硬、不近人情、用人唯親,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

比如,按照胡勳璧的要求,記者出差尋找新聞,若稿子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發表,出差的費用一分也不能報銷。不能發表稿子的原因有很多,記者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一邊倒貼高額差旅費,一邊義務勞動。

他還監控知音編輯內部的通訊工具,用膠水封死USB接口,設置了嚴格的打卡制度。

出於行業特殊性,很多編輯都要通宵寫稿,有一次,一位熬夜審稿的副總為了上班打卡,差點出了車禍。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創刊元老丁少穎去世前身患重病,胡勳璧依然讓他沒日沒夜地審稿,丁少穎去世,胡勳璧也隻字未提,倒是陸續將妻子、哥哥調入集團內部工作,並突擊提拔了兩個司機——一個做中層,一個做副總

管理者種種令人反感的舉動令公司內部烏煙瘴氣,促使《知音》走向下坡路。

2014年8月,胡勳璧因「裸官」問題遭人舉報,被免職回家。

聽到這一好消息,知音集團的員工們自發到武漢三環外不禁鞭的地方,放鞭炮慶祝。

回想那個火車上推銷《知音》的胡勳璧,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莫愁前路無知音

《知音》的出現,為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文學需要下沉市場嗎?

答案是肯定。

儘管《知音》雜誌格調低下,內容題材登不上大雅之堂,用詞誇張又煽情,但它的確做到了,立足於草根文化,為那些很少捧起書閱讀的群體端上一碗「心靈蛋花湯」,讓他們感受到文學的生命力。

迄今為止,知音文學依然佔據著廣闊的讀者市場。

明星八卦,兩性關係、星座運勢、養生菜譜……沒有更換體裁,甚至文風不改,只是換了個載體,撫慰著同一批讀者的心。

多年以前,《知音》曾有一句宣傳語:人生難得無知己,生活豈能無知音?

或許,文學的生命力不只在於高深的藝術創造,更在於為人所渴求期盼,滿足人之所需。

心靈蛋花湯也好,心靈雞湯也好,

只要讀者還在,知音文學就有其存在的意義。

作者丨小 慧 兒

「投稿指南」團隊作者/編輯

- 轉載請聯繫授權 -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一字一塊錢的高稿酬,對文學雜誌未必是好事?
    一、國內主流文學刊物颳起漲價風,部分雜質開出「一字一元」稿費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之前,一個有志於從事文學的青年,從起步到成名成家,一般會經歷以下這幾步:文學青年向文學雜誌投稿,被斃;被斃幾次後,有作品獲選刊登;被刊登幾次後,逐漸有了名氣,有了出版成書的機會;出版幾本書後,逐漸名氣增大,有了固定讀者群
  • 高稿酬雜誌《花城》簡況及投稿攻略
    [雜誌簡介]《花城》創刊於1979年4月,是由花城出版社主辦的大型純文學刊物,與《收穫》、《當代》、《十月》並稱純文學期刊「四大名旦」。《花城》雜誌為文學雙月刊,逢單月五日出刊。從2016年1月第一期開始,廣東省委宣傳部進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使《花城》雜誌稿酬提到千字500元以上,最高可達800到1000元,單期稿酬支出預算達到20萬元。
  • 《知音》雜誌社
    《知音》始終把握著時代的脈搏,以新聞紀實的手法,多層次、多方位、多視角地展示社會生活中真實而廣闊的精彩畫面,與廣大讀者心心相印,贏得了讀者的真情和厚愛,使《知音》在眾多期刊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期刊之一。《知音》創造了中國期刊史上的奇蹟。創刊號發行40萬份,當年最高月發行量突破100萬份。特別是1994年以來連創佳績,每年以30萬、50萬甚至100萬的速度遞增。
  • 《讀者》:一本國民雜誌的傳奇之旅
    出版社總編輯曹克己,來自陝西,「個頭不高,是個頭髮稀疏、待人平和的胖子」,但很有文化素養,也有幹勁,決定進行改革: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雜誌。在這之前,北京有幾個飛碟愛好者,想出一本有關飛碟和外星人的雜誌,但北京的出版條件不允許,他們就來甘肅找機會,曹克己答應了。他們在北京寫好稿子,發到甘肅,利用出版社的書號出版。
  • 80後譯者李繼宏天價稿酬引爭議 千字可得1200元
    80後譯者李繼宏天價稿酬引爭議  華商報訊 最近,一件在翻譯界很火的事件讓大家吃了一驚——原來,有人翻譯一千字可以得到1200元的稿酬,而大多數翻譯者卻只能拿到千字60元。  馮濤證實了這一點,他是上海譯文社的文學編輯,同時也翻譯外文作品,他說:「無論新手還是老手,我們能給出的稿酬相差不大,都是千字60—80元左右。另外會有一個印數稿酬,但這部分跟銷量掛鈎,只有達到很高的數字,才能體現出優勢。」  千字60元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 又一行業「遇冷」,《讀者》、《故事會》這些老牌雜誌沒人看了?
    但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人是非常青睞「紙媒」的,例如《知音》、《讀者》、《故事會》等等,相信很多朋友的家中都有這些期刊讀物,而在當時,這些期刊也是隨處可見的。那麼,現如今紙媒發展如何呢?其實,這些老牌雜誌在90年代的時候,是非常「火爆」的,也可以說是人們打發時光的「神器」,尤其在火車上、地鐵上,幾乎都能看到有人在看這類雜誌。
  • 《知音漫客》九周年
    長江商報消息 知名漫畫家、小說家來漢籤售本報訊(記者 盧歡 通訊員 李麗莎)1月1日下午15時,《知音漫客》作者新年籤售會將在光谷書城舉行,這也是《知音漫客》九周年慶典的第一波驚喜。極樂鳥、曉泊、伍肆、羅殷、兩色風景等80後知名漫畫家、小說家將齊齊亮相,攜帶最新單行本與讀者交流互動。據介紹,此次籤售嘉賓都是《知音漫客》、《漫客繪心》、《漫客繪意》、《漫客小說繪》四刊的人氣作者。作為中國原創漫畫第一品牌,《知音漫客》目前月發行量700萬份,見證了一批批80後、85後漫畫家的成長。
  • 漫畫島×知音漫客聯合獨家漫畫集體出街 帶你遇見激萌世界
    原標題:漫畫島×知音漫客聯合獨家漫畫集體出街 帶你遇見激萌世界   知音漫客是國內很權威的競品雜誌漫畫,隨著漫畫讀者越來越習慣在線閱讀,知音漫客選擇國內一線的漫畫垂直APP合作,推出漫客最重磅的作品給漫畫迷們在線閱讀   最近99%的人可能都身處水逆之中。
  • 海來阿木登《知音》雜誌,公認頂流音樂人追憶情感往事
    2020年11月末,被業界公認的中國最具實力音樂唱作人海來阿木,受邀接受了《知音》雜誌的獨家專訪,並在《知音》11月月末出版發行的雜誌中,被封面首位推薦,用4頁版面的大篇幅,
  • 《知音》爆款界的元老,標題界的OG
    在紙媒和電視機包攬大家信息攝入途徑的時代,《知音》是雜誌領域當仁不讓的頭部流量。憑藉著九曲十八彎成麻花的離奇情路故事,《知音》霸佔了各個媽媽阿姨們的書架、廁所和床頭。 不僅長久以來一直佔領期刊報亭的絕對C位,而且在公交、醫院,乃至公廁的垃圾簍子裡,都能見到頂著「知音」倆字兒的雜誌封面頁。
  • 這幾部知音漫客曾經的霸權作品,偷星實至名歸,暴走鄰家出人意料
    之前和小夥伴們聊了很多關於颯漫畫、颯漫樂畫的事,那麼今天蜉蝣要說的是另一部雜誌《知音漫客》,相較於前面說的那兩部雜誌,它出現的時間更早、連載內容更多、涉及題材更廣,也更為青少年所熟知和喜愛。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在知音漫客史上那幾部曾經登頂過的漫畫。
  • 起點創世天價稿酬爭作者或催生價格泡沫
    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網站的大神不被挖走,又如何將其他網站有潛力的大神收入麾下,網絡文學產業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新秩序則成為業內的熱門話題。事件起因  新公司成立  挖老東家牆腳「原起點白金作者『貓膩』以每千字3000元的稿酬加盟創世中文網!假如『貓膩』一年寫1000萬字,年收入將超過3000萬元,成為網絡文學界屈指可數的超高薪,令人咂舌!」
  • 【雜誌尺寸】常見雜誌尺寸規格詳解 雜誌尺寸一般多少
    【雜誌尺寸】常見雜誌尺寸規格詳解 雜誌尺寸一般多少 雜誌是現在較為流行的一種書刊。隨著這種流行的趨勢,人們為了追求獨特就引出了一系列不同尺寸、不同類型的雜誌。今天,筆者就雜誌的設計尺寸,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常見的雜誌設計尺寸。
  • 漸漸消失的漫畫雜誌書,哪一本是你的青春?颯漫畫、還是知音漫客?
    現在的你有多久沒去過報攤了,又有多久沒有買過漫畫書了,你還能回想起小時候買到漫畫雜誌書的那種快樂嗎?這個場景是不是格外的似曾相識,這應該是每一個漫迷小時候都會經歷的故事吧,今天絮叨就帶你重溫這些小時候經典的漫畫雜誌書,回憶那些兒時的歡樂。
  • 「雜誌客」雜誌行業的十大雜誌品牌
    前身為《讀者文摘》,1981年創刊時讀者文摘只有48頁,為雙月刊,採用新聞紙黑白印刷,出售價為三角。在該雜誌出刊的第一年,發行量就到達了16萬份。在1993年第七期,《讀者文摘》被正式改名為《讀者》。現在,每月發行700萬份,位居亞洲和中國前列。相信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看過《讀者》這本雜誌,一直陪伴長大。
  • 讀者推薦 | 爆米花的經歷與啟示
    《小學科學(教師版)》雜誌(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6317,國內統一刊號CN22-1388/G4),是國內公開發行的、以教師為讀者對象、與小學科學課教學緊密聯繫的學術期刊。該雜誌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維普網等收錄。
  • 讀者校園版雜誌訂閱
    《讀者校園版》一本為中學生量身打造的文學雜誌,摘選更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精粹內容,和徵文獲獎作品,符合中學生閱讀習慣、適合中學生的閱讀口味,提升作文高分的秘訣。讀者校園版雜誌名稱:《讀者校園版》出版周期:半月刊雜誌頁數:76
  • 《知音漫客》九周年慶 知名漫畫家元旦光谷籤售
    荊楚網消息(記者石倩 實習生陳雨 通訊員李麗莎)2015年1月1日15時,作為《知音漫客》九周年慶典第一彈,光谷書城負一層將舉辦《知音漫客》作者新年籤售會。屆時,全國眾多人氣爆棚的80後知名漫畫家、小說家將齊亮相,給江城武漢的新年增添一抹濃鬱的文化色彩。
  • 【雜誌知識百科】雜誌的特點 雜誌的分類有哪些 雜誌品牌排行
    其中八開尺寸如果用做報紙印刷的話一般是不修邊的,所以要比上面給出的尺寸稍大。 880號和889號紙張,主要用於異形開本和國際開本。 雜誌同樣也有三十二開的雜誌。 787×1092,標準16開本幅面尺寸:185×260,例如:知音、中外期刊言文萃等。 850×1168,16開本幅面尺寸:203×280,例如:愛人雜誌等。 880×1230,16開本幅面尺寸:212×294。 889×1194,16開本幅面尺寸:210×285。
  • 中國十大名牌雜誌 雜誌哪個好 雜誌十大榜單 最好的雜誌(2018)
    雜誌,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或不定期連續出版的印刷讀物。它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將眾多作者的作品匯集成冊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稱期刊。你知道雜誌哪個好嗎?時尚雜誌哪個好?雜誌品牌哪些地區分布的最多?哪裡產的雜誌比較好?獲得大品牌、著名商標、省市名牌等榮譽的雜誌品牌有哪些?